“谢母亲赏!”顾琰恭敬道。
顾珂留意到顾珏眼底闪过一丝鄙夷,再看看那项圈也就是普通的样式,外头的银楼买的成品,也不知道是不是十足赤金的。她其实也发现顾琰的衣着饰物有些是七姐姐八姐姐没怎么狠穿狠戴过的了。
看来二叔还真是能捞的地方尽量捞,一点没客气。可惜没分家前父亲都得养着这一大家子。而且,水至清则无鱼,庶务也不能没有人管。大哥是世子,以后大有作为的。三哥是读书的种子,过继给了三叔。总不能让他们管吧。还有七叔,听说他管庶务的时候一团糟,比二叔还不如,下头人全合起伙的挖公中的银子。
杜妈妈将明晃晃的金项圈收进匣子,看看顾琰身后,“琰姑娘的东西谁收着在?”
顾琰看一眼小菊,后者这才慢一拍的道:“奴婢小菊是姑娘身边的三等丫鬟。”不怪她没反应过来,姑娘从前的东西都是刘妈妈收着,有些收着收着都不见了。
茯苓蹙眉,“你身边就这么一个笨笨的丫头?”
顾琰心道,难道连小菊都不给她留?
“母亲,小菊是一直陪着琰儿长大的。人虽然笨点,但胜在忠心。”
茯苓看了小菊两眼,“既然如此,那就留下她。不过,既然是贴身伺候的,三等也太低了,升她做二等吧。”
“小菊,还不快谢谢母亲。”一来就给她身边的人糖果吃啊,继母这是玩什么名堂?
小菊乐坏了,赶紧跪下给茯苓磕头,“奴婢谢谢夫人、谢谢夫人。”
“行了,起来吧。琰儿,你去看看你的屋子,有什么不满意的就同杜妈妈说让她们重新弄过。”
“是。”
顾珂欣然表示她要去瞧瞧顾琰的新居。
茯苓道:“珏儿,你也去替琰姐姐瞧瞧。”
“好的。”顾珏也很爽快的答应了。三人一起走了出去,各自的丫鬟也都跟上。
等到人一走开,茯苓立时变了脸色,抓起软垫就朝顾询砸去,后者歪头躲开,“你前两天就闹过一场了,现在还来啊?”
“哼,之前没看到,今儿我看到了。”茯苓县主气咻咻的。
“以后天天看到呢,难道你天天闹一场?传出去也不怕人笑话。”顾询说完又过来搂着茯苓县主的肩膀哄道:“我知道你受委屈了,可是琰儿都八岁了,是在你进门之前的事。那个时候我年少无知,要是知道能娶到你这么一位绝色美人儿,我才不会乱来呢。”
茯苓县主抬起头,“那,我跟她的生母,哪个生得更好些?”看那小丫头的面相,十足的小美人胚子,亲娘肯定不能差了。想到这里,她心头又开始泛酸。年少无知,年少无知的爱恋留存才最久远了。
“当然是你喏,说实在的,她当时抱着孩子上门来,我都把人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就会说这些好听的。”这事儿茯苓县主倒也查得七七八八了,除了只有顾家三个当家做主的人以及顾询顾琰两个当事人才知道的婚书,其他她都知道了。
这当然是顾老夫人和靖西侯放任的结果。所以一听顾询说这话,倒也知道不完全是虚假的。罢了,母亲也让人传话说已经这样了,而且是婚前的事,面上也不要太过得理不饶人。至于其他的,还不是都捏在她的手心里。一个外室女,以后就是嫁妆也只需要公中出一份就是,碍不着她什么。
顾询见打开了一条缺口,自然是再接再厉甜言蜜语不要钱似的在茯苓县主耳边说着。现在他只求妻子软化,不要再跟他闹腾就好。孤枕难眠不是个滋味啊!
顾琰看过屋子一脸的懵懂。顾珂却是识货的,知道屋子不但景致好,家具也都是上乘的而且适合小孩子用。看起来五婶倒是真心要把琰儿接到七房。不过母亲说了,凡事不能光看表象,因为表象都是做给人看的。不过她还是热心的给顾琰指点着诸般好处。
顾珏见顾珂已经一一指出了,也就没有多说什么。有些话让外人来说比她说好。
好景致顾琰自然能看出来,至于这家具物什的好处她就是真的不识货了。所以听顾珂一一道来,她还是有些心惊的。看来茯苓县主也是心机深沉之辈啊,至少身边是有这样心机深沉的谋士,说的话她又能听进去的。自己倒成了她洗刷身上妒名挣好名声的工具了。
反正方才茯苓县主虽然笑得和煦,目光落在身上却有些冷飕飕的。她不是表面上这样愿意接纳甚至欢迎自己的。
唉,她一个在现代连办公室政治都玩不太转的小白领,如今要在顾府这么复杂的环境里全身而退,有难度啊!还有,想得更深远一点,她要如何才能摆脱顾家对她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呢?头大啊,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顾琰自然是不会也不能提出任何不满的,茯苓县主既然做出了安排,肯定不希望她有不满的表示。那些下人更加不愿意返工。如果她有什么不满,怕是还要背了人说几句‘真当自己是千金大小姐正经主子不成’的话来。等时日久了,怕就不是背了人说,是要当着顾琰的面说了。
茯苓县主安排给她一个教养嬷嬷端娘,很严谨的一个人。听说是顾府的家生子儿奴才,中年守寡无儿无女。也是,她不会安排自己陪嫁的人落人话柄的。看面相有些凶,不太好说话的样子。还有一个贴身的二等丫头小兰,另外一个名额留给了小菊。外头的洒扫等杂活有三等粗使丫头做。至于一等大丫鬟,在顾府只有太夫人和各位夫人才用。
一时看过了,顾珂便说带顾琰过去东院吃午饭。又问顾珏要不要一起过去。顾珏表示她为母亲侍疾,还没有沐浴更衣就不过去了,明早再去向祖母请安。
顾珂便带着顾琰坐上暖轿回去东院用饭,方才她们倒是一路慢慢走着过来,顾珂沿途给她介绍着院落景致。这会儿便懒得再走一趟了。
东院多了两个妇人,一个三十出头,一个二十六七,正是顾府的二夫人汪氏和四夫人徐氏。两人是过来伺候婆母用饭的。至于林氏,因为即将过年,她忙碌得很,而且还要出门应酬,太夫人就发话让她这段时日不必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