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无公害肉鸡高效饲养技术
11650600000027

第27章 肉鸡疾病的免疫与防治(7)

(2)急性败血型

整个胸腹部皮下充血、出血,呈弥漫性紫红色,皮下积有大量粉红色或黄红色胶冻样水肿液,水肿液向前延伸达嗉囊周围,向后可延伸至后腹部及两腿内侧。肝肿大,呈淡紫红色,表现有数量不等的白色坏死点。脾肿大,呈紫红色,有白色坏死点。心包积液,心冠脂肪及心外膜有出血点。腹腔脂肪、肌胃、浆膜等处有时见有紫红色水肿或出血。

(3)脐炎型

脐部肿胀,呈紫红或紫黑色,卵黄吸收不良,呈暗红色液体或内混有絮状物。皮下有暗红色或黄红色液体,随后变为脓样干固坏死物。肝脏上有出血点。

4.防治

(1)加强管理

防止拥挤和外伤,注意设备的维修。

(2)消毒

消毒灭菌工作要加强。种蛋的消毒和孵化器的消毒工作要注意。

(3)免疫

在发病前15天颈部皮下接种0.5毫升葡萄球菌苗,可收到一定预防效果。

十、绿脓杆菌病

绿脓杆菌病是由绿脓杆菌感染而引起的鸡的急性败血性疾病。

主要对雏鸡有危害,死亡率很高。

1.流行特点

绿脓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引起致病。雏鸡感染绿脓杆菌的一个来源是孵化器中的毛蛋破裂。多以败血症为主,其次为眼炎,可达到90%的死亡率。本病属条件性致病菌,当雏鸡因免疫、转群等皮肤损伤时,可引起感染。

2.临床症状

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绿脓杆菌,2~3日龄的鸡即可感染,几乎症状不明显就突然死亡。病鸡呼吸困难,多有腹泻,拉白色或红色水样稀便,有的肛门水肿。

个别口腔内有多量白色黏液性液体,口腔黏膜上有出血点;有的腹部膨大,表现为“绿腹冶;有的雏鸡发生单侧性眼炎,眼肿胀。

3.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葡萄球菌感染有区别。绿脓杆菌主要病变是腱鞘、关节和滑液囊局部化脓。若要鉴别诊断,最好进行镜检和生化试验。葡萄球菌主要感染较大日龄的鸡,引起关节炎。

4.防治

用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用药治疗,一般能控制得较好。常用的药物有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防止雏鸡皮肤受伤,对鸡舍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对已发生过本病的鸡场,鸡群转出后对空舍进行彻底消毒、清洗。将疫苗注射、鸡痘刺种工作做好。

十一、禽曲霉菌病

禽曲霉菌病又叫禽曲霉菌性肺炎,是由黄曲霉及黑曲霉、禽曲霉菌属的烟曲霉等引起鸡、鸭、鹅、鹌鹁、火鸡等禽的一类疾病。

本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我国也有该病发生,尤其是南方多雨水、潮湿地区,常常发生在散养的优质肉鸡鸡群中。

本病最主要的病原是曲霉菌中的烟曲霉和黄曲霉。曲霉菌和它们产生的分生孢子广泛分布在自然界,腐烂植物、土壤以及谷粒饲料中很常见。曲霉菌的孢子有较强抵抗力,煮沸5分钟才能被杀死,一般消毒剂须经1~3小时才能将其消灭。

1.流行特点

本菌感染多种禽类,火鸡、鸭、鸵鸟、鸡、孔雀、鹌鹑等禽类均可自然感染发病。在幼禽中常呈急性暴发,而成年禽则多为散发。有26%~80%的发病率,可达25%~100%的病死率。本病主要是经呼吸道吸入霉菌孢子感染,经眼结膜、消化道、伤口也可感染。主要传播媒介为霉变饲料和发霉垫料。在污染环境中,成年鸡的带菌率为90%。烟曲霉在病鸡带菌时间长达190天,离开污染环境后,逐渐降低带菌率,40天后菌体在体内基本消失。据调查,雏禽出壳后48小时即可发病死亡,5日龄典型病变出现。本病流行死亡的最高阶段是4~12日龄,以后逐渐减少,至30日龄基本停止死亡。

2.临床症状

其特征为呼吸困难、气喘和呼吸加快。若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存在,则通常有“咯咯冶声发出,而单纯患曲霉菌病时这些声音通常没有。同时有嗜睡、食欲不振、渴欲增加、发热、消瘦等症状。发病后期发生腹泻。有些成年鸡感染后,其症状与喉气管炎患禽的表现类似,但无异常死亡,仅产蛋量暂时下降。有些患禽则出现鼻黏膜和眼结膜有大量分泌物。

3.病理变化

鸡主要在肺脏可见散在黄白色或灰白色小米粒大的结节,有时大小不等的结节或斑块在气囊壁上也可见。严重病例的有结节或圆形灰绿色斑块腹腔浆膜、肝或其他部位表面。

鸡曲霉菌病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包括局灶性肺炎、多发性坏死、弥漫性肺炎以及形成类似结核的小结节。弥漫性肺炎的病变性质为卡他性或纤维素性肺炎,肺泡、细支气管及支气管内充满纤维素、细胞碎屑、炎性细胞黏液及菌丝,菌丝可将管壁穿透,周围肺实质出现渗出性炎症或坏死病变。肺的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区,霉菌菌丝可在其中看到,在一层细胞性肉芽组织坏死区周围,包括异物巨细胞、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

4.防治

应将饲养管理条件改善,饲槽和饮水器要经常清洗,避免霉菌滋生;降低湿度,加强通风,特别是在冬季密闭的鸡舍中,应将霉变的饲料和垫料(如锯末)除去,降低环境中霉菌孢子的含量。

目前特效治疗方法尚无。据报道,克霉唑(三苯甲咪唑),每100只雏鸡用1克,拌料喂服,连用2~3天;或用制霉菌素,有一定疗效,剂量为每100只雏鸡用50万单位,拌料喂服,每天2次,连用2~3天;两性霉素B也可试用。

十二、肉鸡猝死综合征

肉鸡猝死综合征,其特征为外观健康、肌肉丰满的肉鸡突然死亡。该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死亡率在0.5%~5%,最高达15%。由于不断提高饲养水平,此病近年来对肉鸡业有日摄氏度严重的危害,并且由于其他禽病防治的进展,此症有更加突出的危害。

1.流行病学

目前不十分清楚猝死综合征的发病原因,由于本病主要在饲养管理好、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的鸡群发生。现在一般认为肉鸡猝死综合征是一种代谢病,因此研究的重点均与营养、环境等因素有关,已研究的指标有脂肪、葡萄糖、矿物质、乳酸等。

2.临床症状

患鸡死前一分钟无任何异常,其特征性症状是行为正常的鸡突然猛烈扑动翅膀和肌肉强烈收缩,出现平衡失调,症状持续约1分钟鸡即死亡。在发作时多数病鸡有凄厉的叫声或凄泣的叫唤声并扑打背部。死后少数以体侧面着地,多以背部着地。

无论死时体姿如何,颈和脚都呈伸展状态。死亡鸡多是同群鸡中生长速度较快、体重较大的。

3.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患鸡腹部饱满,十二指肠内容物常呈奶样外观,嗉囊中含有饲料,胸肌呈粉红色或表现苍白,胃肠道中充满食物。肺脏弥漫性充血,气管内有泡沫状渗出物。肝脏增大、苍白、易碎,心脏稍扩张,心房充满血凝块,心室紧缩无血。

有的鸡肝被膜下出血或肝脏破裂,胆囊空虚,肾脏变白。

4.防治

用0.62克/只碳酸氢钾饮水能使发病鸡群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将碳酸氢钾3.6千克/吨饲料掺入饲料中进行治疗,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在饲养管理上,采取良好的管理措施,使用以玉米和植物油为能量源的平衡日粮。实施光照强度低的渐增光照程序。限制饲养,使肉鸡的生长速度降低。由于肉鸡猝死综合征病因复杂,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其发生。

十三、肉鸡腹水综合征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以明显的右心扩张、肺充血、水肿、腹水以及肝脏的病变为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该病最早在出壳后3日龄的肉鸡身上发生,2~3周龄的肉鸡对腹水综合征的敏感性比大龄鸡要高,多发期在4~5周龄。

1.流行病学

引起肉鸡腹水综合征有较复杂的病因,纵观众多影响因素,可概括为各种因素造成的缺氧:

(1)遗传因素

肉仔鸡在出壳后前3周内阻力和肺内血压始终升高40%,表明肺部血管系统跟不上机体的发育和成熟。机体的快速生长以及为了支持这种快速生长而对氧气需要量的增长,使肺系统的发育与成熟程度超出形成了异常的血压---血流动力系统。此外,肉鸡比蛋鸡的起携氧和运送营养作用的红细胞明显大,尤其是4周龄内的快速生长期,这样红细胞不能在肺毛细血管内通畅流动,对肺部的血液灌注造成影响,导致肺动脉高血压及右心衰竭。

(2)肠道中氨的影响

肠道中存在氨则可增加黏膜壁中的核酸产量从而使肠壁增厚。黏膜壁增厚会增大对肠壁内毛细血管结构的压力,从而限制了正常的血流供应,进而加剧了肠道的高血压,使血管充血,导致血管中液体渗出而形成腹水。

(3)营养因素

颗粒饲料或高能日粮能促使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饲料制成颗粒后能将腹水症的发病率提高,其原因可能是制成颗粒后采食量增加了,生长速度提高了,增加了对氧的需要,因而促使鸡发生腹水症。

(4)孵化因素

孵化期的缺氧会导致腹水综合征。

(5)环境因素

本病的发生与卫生条件有一定关系。鸡舍潮湿、通风不畅、低矮、保温性能差。尤其在冬、春季节饲养肉仔鸡,为了使舍温适宜,常将门窗关闭,如果管理措施不善,通风不良,容易使舍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增高,氧气减少,长期下去舍内慢性缺氧,促使鸡发生腹水症。

(6)疾病因素

肉鸡患呼吸道疾病时,由于呼吸困难,会造成机体慢性缺氧,导致心力衰竭而发生腹水。此外,应激因素也可导致腹水的发生。

2.临床症状

本病可表现为突然死亡,但通常病鸡比正常鸡小,而且病鸡不愿活动,羽毛蓬乱和倦呆,呼吸困难和发绀。严重者皮肤淤血发红,有的病鸡站立困难,以腹部着地呈企鹅状,行动迟缓,呈鸭步样。腹腔穿刺流出透明清亮的淡黄色液体。

肉眼可见的最明显的临床症状是病鸡腹部膨大,呈水袋状,触压有波动感,腹部皮肤变薄发亮。

3.病理变化

本病的特征性变化是腹腔中有大量清亮而透明的液体沉积,呈淡黄色,部分病鸡的腹腔中常有淡黄色的纤维蛋白凝块。肝脏充血肿大,严重者皱缩,肝脏变厚、变硬,表面凹凸不平。肝被膜上常有一层灰白色或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心脏体积增大,心包有积液,右心室扩张、柔软,心肌变薄,肌纤维苍白。肠管变细,肠黏膜呈弥漫性淤血。肾脏肿大、充血,呈紫红色。肺脏瘀血水肿,副支气管充血。

4.防治

肉鸡腹水综合征不是单一因子所致,而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对腹水症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1)添加碳酸氢钠

在缺氧条件下,可使肉鸡体内局部氢离子的浓度升高,而酸中毒可造成肺部血管缩小,从而导致肺动脉压增高,而加入碳酸氢钠可中和酸中毒,使血管扩张而使肺动脉压降低,从而降低了腹水症的发病率。

(2)抑制肠道中氨的水平

在饲料中添加尿素酶抑制剂,死亡率平均降低39.3%,且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都略有改善。

(3)改善饲养环境

在高密度饲养肉仔鸡生产中,舍内空气中的氨气、灰尘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诱发腹水症的重要原因。所以应调整饲养密度,改善通风条件,减少舍内有害气体及灰尘的含量,以便有充足的氧气。一般条件下定时打开门窗通风,且应注意前后门窗同时打开,以便对流换气。在日常管理中,保持地面干燥以减少氨气的生成,采用刨花垫料或网上平养,以避免大量灰尘的产生,若舍内粉尘过多,可定期实施人工喷雾。

(4)早期限饲

由于该病发生的日龄越来越早,采取早期限饲可将以后的腹水症及死亡有效地减少。2~3周龄时采食量降低27%。结果表明,该限饲方法可降低27%的腹水症死亡率,并显著改善饲料转化率,且不会对总生长速度产生不良影响。

(5)孵化补氧

导致腹水症的重要因素是孵化缺氧,所以在孵化的后期,向孵化器内补充氧气能产生有摄氏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