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影响孩子一生的10大教育方法
11649400000013

第13章 习惯教育(7)

——高尔基

悲伤的时候,工作就是良药。

——歌德

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刘宾

教会孩子建构灵感的“金字塔”

我所说的灵感金字塔不过是指人们捕获创造性直觉的最基本条件。孩子要在学习、创造中找到成功必需的灵感,究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首先,孩子必须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长期的预备性准备劳动。孩子应当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怀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欲望,并且对涉及此问题的各种资料做长时间的收集、整理和反复的探索,直到把握与问题相父的各方面的条件。这是捕捉灵感的最基本的一点。

其次,孩子还必须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解决上。牛顿把怀表当作鸡蛋放在锅里煮,安培把马车当作黑板在上面进行演算,这些学者在捕获灵感之前对问题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以致于对问题达到沉迷的程度。对问题的沉迷是狭得灵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否则,即使在创造活动中孩子遇到机会,也不能抓住它解决问题。作为家长,应该教会孩子排除各种分散注意力的因素。

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灵感并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凭白无故得来的“金点子”,灵感实在是自己通过辛勤的学习劳动换来的思维成果。

从这个金字塔里我们不难看出,灵感之所以能够出现,是因为孩子客观上已经为它的来到付出了许多努力。教导孩子养成刻苦研究、持恒专注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常抱有这样的愿望,希望孩子踏实读书,学习上不耍小聪明,但有时候孩子好像并不怎么用心却能一下子找到答案,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脑子偶尔的确“灵光”。于是,部分家长便产生了认识误区,以为灵感与勤奋可以分离,孩子“点子”多是得自先天的聪明。这样的错误认识有可能把事情办得很糟。家庭教育一开始就要把“灵感金字塔”写在孩子的脑子里。使勤奋学习与钻研成为孩子的日常习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品质,那么,灵感便会时常出现在孩了的学习和生活中,因为他们会从中渐渐学到怎样有意识地创造捕获灵感的条件。

让孩子养成随时做记录的习惯

灵感的来临往往是不可预知的,它总是在瞬息间产生又在瞬息间消失,所以常常稍纵即逝。使孩子养成随身携带纸笔、随时做好记录的习惯,才能捕捉到突现的灵感,而不至于将这难得的成果忘记。你知道作家是怎么样捕捉灵感的吗?也许是半夜里突然醒来,作品中某个人物的传神细节像放电影似的在脑子里过了一下,作家便会触电般地翻身起床,以最快的速度把它记在当时所能找到的一切“纸”上。有一位我们十分熟悉的作家,他的床单上,桌布上,粉白的墙壁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让人似懂非懂的文字。当然,孩子捕捉灵感的行为不会这样夸张,但让他们随身带上纸笔,总不是一件坏事。

许多科学家都有随身携带纸笔,随时记录的习惯。W.I.B.贝弗里奇在所著的《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提及,德国化学家凯库勒(Friedrich·Kekule,1829-1896)曾谈到过他在梦中得到灵感时的经历:

“但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我的心想着别的事了。我把座椅转向炉边,进入半睡眠状态。原子在我眼前飞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接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旋着,像蛇一样。看那是什么?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轻蔑地旋转。我如从电掣中惊醒……”

这个时候,凯库勒立即从衣兜里掏出纸和笔,记下了梦中的一切,然后,他飞快走到写字台前。那晚,他“为这个假设的结果工作了整夜”。这个蛇形结构被证实是苯的分子结构,梦中的景象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难题提供了答案。

试想这位化学家如果当时身上没有纸笔,当他走到写字台前的时候,脑子里的灵感也许荡然无存。如果那些从事创造活动的科学家们没有随时做记录的习惯,那么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许多文明成果可能就无法产生了。孩子的衣兜里随时揣着纸和笔,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仿佛是在告诉他们:“你能把随时闪现的想法记下来,你能抓住灵感的翅膀,不让它飞走!”要知道,我们教孩子这样做,对于他们的学习是多么重要。

利用原型启发摆脱固定思路

当某一事物引起我们的联想,使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便常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启发。引起创造性联想的事物,称为启发原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可能对孩子的创造活动具有启发作用,它们常常作为灵感的诱发因素,成为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契机。这类事例在人类的发明和发现史中屡见不鲜。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因为看见一个苹果落地,从中获得启发。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受到煮开水时水蒸气掀开壶盖这一生活现象的启发。启发原型之所以能召来我们的灵感,是因为它能引发创造性联想,从而使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在百思不得其解的瞬间产生出来。

但是,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是否能起到原型启发的作用不仅取决于该事物的特点,还取决于孩子在创造活动中的一般思路。

孩子的思维都有些什么样的习惯,你应该了如指掌。通常,孩子对一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专注思考,会形成一条固定的思路。这种固定思路必然会阻碍孩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比如,要求孩子以散文的形式写一篇作文,那么他写的文章一般都会是“抒情散文”,在他们的现有的意识里,很难把“叙事”和“散文”联系起来。这时,给他们一点提示,最好是拿一些不同类型的散文给他们看,他们的固定思路一旦打破,就能够懂得如何去拓展写作形式了。这些范文其实就是一种启发原型,学会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原型启发,有助于孩子摆脱常规思路,把思维过程推向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教会孩子有意识地寻找启发原型,正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的有效措施。换句话说,当孩子已经习惯于寻找灵感时,那么离他们的成功也就不远了。有些儿童心理学专家提出所谓“强迫靠并法”,很值得我们借鉴。这种方法要求孩子们在解决某个问题时,把自己身边的事物尽可能多地找出来,和该问题发生联想,其结果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方案便有可能产生。比如,“我如何生火”这个问题,孩子找出的启发原型是“水”。如何能用水来生火呢?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回答:“我可以把水冻成冰,再把冰制成凸透镜,用它在太阳下聚光生火!”这当然是一个有创意的答案。

让孩子保持乐观镇定的心情

凡事“欲速则不达”,如果在思维过程中孩子急于想得到结果的欲望过于强烈,其后果必然是“尚有一窍未开,而皆不得涌”。面对问题时急躁不安、悲观失望、情绪低落,都将阻碍创造活动的顺利进行,灵感也难以产生。许多成功者的经验告诉我们,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紧张思索后,问题的解决还没有眉目,不妨把它暂搁置起来,使自己处于较为松弛的状态或者干脆转而思考其他问题,灵感却常常在这种情况下到来。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心气平和、自然随分,有利于思维流畅地展开,特别是心胸开阔、乐观镇定的心理状态,更有助于灵感的产生。其次,暂时把问题搁置起来,则有利于我们更换旧有的思维模式,从而摆脱固定思路对创造活动的束缚。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情绪同灵感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教会孩子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是我们在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捕获灵感的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有时候孩子的灵感来自于内外压力的逼迫,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可以逼出灵感来”。但是请你注意,这种压力一定要是适宜的,在该压力之下,孩子的情急状态不同于急躁不安的消极心境。必要的情急状态应当属于灵感的诱发因素之一,在一种压力的逼迫下要顺利地解决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逼出灵感”与“保持乐观、锁定、平和的心境”并不矛盾。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良好的心境可以加速灵感的来到,而不良的心境则将阻碍灵感的来临,要尽早让你的孩子从内心深处明白这个道理。

科学点击

灵感是在知识积累和刻苦学习的中产生,是摆脱思路,极富创造性的产生,是保持乐观,良好心态下的产生。

建议

1.灵感来源于平常知识的积累和习惯思维的养成,也是功到自然成的体现。

2.灵感有时也是某种契机的闪现,突然出现的新想法、新形象,从而使以往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

3.灵感在心理学上被看作是制造性思维的“豁朗期”,有效的启发和诱导孩子的灵感,是帮助他们平时养成勤思苦学习惯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