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1648400000011

第11章 粮食作物测土配方与施肥技术(3)

§§§第六节 红薯配方与施肥技术

一、甘薯的需肥特征

(一) 甘薯对肥料三要素的需求量

甘薯的生长过程有四个阶段: 一是发根缓苗阶段。指薯苗栽插后, 入土各节发根成活, 地上苗开始长新叶子。二是分枝结薯阶段。此阶段根系继续发展, 主蔓和腋芽延长, 叶数明显增多,开始形成小薯块。三是茎叶旺长阶段。指茎叶从覆盖地面开始至生长最高峰。其茎叶在这一时期迅速生长, 生长量大约占整个生长期总量的60%。地下薯块增重明显, 也叫做蔓薯同长阶段。四是薯块迅速变得肥大、茎叶衰退阶段。指茎叶生长由盛转衰直至收获期, 以薯块肥大为中心。甘薯根系既广又深, 茎蔓能着地生根, 故其有很强的吸肥力。在贫瘠的土壤上也可收到一定的产量, 这常常使人误以为不用给甘薯施肥。实践证明, 甘薯的需肥性很强。甘薯对肥料三要素的吸收量, 以钾为最多, 氮次之, 磷85最少。据资料统计, 一般生产1000 千克薯块, 需从土壤中吸收3.93 千克氮、1.07 千克磷、6.2 千克钾, 氮、磷、钾比例为1 :0.27 :1.58, 氮、磷、钾比例多为1 :(0.3~0.4) :(1.5 ~1.7)。但不同的甘薯, 在生长类型和产量之间存在差异, 其中高产田块钾肥、磷肥的施用量有增多的趋势, 对氮肥的需求量有减少的趋势。

(二) 甘薯吸收肥料主要元素的特点

1氮

作为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氮对甘薯叶面积和光合效应、根部生长、植株氮和碳代谢及干物质分配的关系都有很大的影响。缺氮部分植株的生长明显受阻, 如叶片容易发黄早衰,叶片缩小, 节间缩短, 叶片数、分枝数减少等。在水培的环境中, 植株缺氮表现为叶柄短而呈灰黄色、节间变短、生长严重受阻。如果氮素供应不足, 老叶首先呈现为缺绿的症状, 以后幼叶也同样呈现出缺绿的症状。在叶背的主脉和侧脉间、叶缘、叶柄以及茎部出现明显的紫色素, 症状进一步发展为老叶脱落, 接近生长点部位的叶柄和茎叶出现大量细的茸毛。

2磷

磷是甘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维生素、酶、磷脂、核蛋白、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中都有磷的存在。磷对甘薯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作用。磷能增强光合作用, 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贮存和运输, 能促使根系发达, 还能使薯块的淀粉含量变多, 提高产量。如果甘薯缺磷, 外部表现一般为叶片呈暗绿色、失去光泽, 叶片变小, 其茎蔓的伸长受阻。之后老叶出现大片黄斑, 再后来就变成紫色, 不久就会脱落。

3钾

对甘薯产量和品质影响最重要的元素就是钾元素。钾能使叶柄和茎叶保持幼嫩, 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能加强薯块形成层活动、促进薯块膨大, 加速光合产物的运输, 促进淀粉的合成和积累, 提高净光合效率和经济产量系数。此外, 钾还能提高甘薯的贮存性能和抗病性能。钾元素的缺乏会导致甘薯叶柄和节间变短、叶小、叶色暗绿。靠近生长点的叶片凹凸不平, 略呈灰白色。到了缺钾的后期, 叶片正面出现缺绿斑, 叶背面有坏死褐色斑点, 叶脉和老叶严重缺绿。在缺绿斑表皮下的细胞会破裂。如果在田间发现叶背面出现褐色斑点和叶色暗绿, 则可认定作物缺钾。

4锌

锌与生长素、叶绿素的合成有关。甘薯在缺锌时不定根生长迟缓, 秧苗缓苗时间长, 叶片丛生、叶少, 叶面皱缩, 叶缘向叶背反卷, 叶片革质化且易断裂, 叶色呈暗青铜色。

5锰

锰元素缺乏时, 甘薯的新叶叶脉间叶绿素浓度变淡,随后出现枯死斑点, 致使叶片残缺不全。氧分压和土壤pH 值是影响土壤锰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在通气性良好的强石灰性土壤中, 有效锰常常不足。

6钙与镁

钙元素缺乏时, 甘薯幼芽生长点死亡, 大叶有褪色斑点, 薯块小而软。镁能促使二氧化碳同化, 还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镁缺乏时, 甘薯叶片带有黄色或呈紫色, 老叶叶脉间出现典型的失绿现象, 叶小并向上翻卷。

(三) 甘薯各生育期的需肥规律

甘薯苗期吸收养分少, 从分枝结薯期到茎叶旺盛生长期, 吸收养分增多, 吸收速度加快, 到了生长后期, 吸收量逐渐减少。氮、磷的吸收量在薯块的迅速膨大期下降, 对钾的吸收量则保持较高的水平。氮素的吸收通常以前、中期为多, 当茎叶进入生长阶段时, 对氮的吸收达到最高峰, 在甘薯的生长后期对氮素的吸收较少。在茎叶的生长阶段, 甘薯对磷素的吸收较少, 进入薯块膨大阶段略有增加。对钾素的吸收在甘薯的整个生长时期都较氮、磷为多, 在生长后期的薯块膨大阶段, 这种表现更为明显。所以, 要施足基肥, 适期早追肥和增施磷肥、钾肥。

二、甘薯施肥技术

甘薯稳产、高产的一条最基本的要求是: 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 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前期早发, 控制中期徒长, 防止后期早衰。因此, 在甘薯栽培措施中, 要结合深耕改土, 创造一个热、气、肥、水等条件良好的土壤环境, 又要合理安排施肥的时期、方法和基肥、追肥比例以及肥料的种类、数量。

(一) 甘薯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甘薯对各种土壤的适应能力都很好, 但要想高产, 就应具备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通气性好、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等良好的土壤条件。甘薯对土壤酸碱性要求不很严格, 在pH 值4.5 ~8.5 范围都可以生长, 但pH 值为5 ~7 的微酸性到中性土壤是最合适的。甘薯块根和根系多分布在0 ~30 厘米的土层内。所以, 应以25 ~30 厘米为薯地耕翻深度。

(二) 甘薯施肥方法

甘薯施肥要无机肥和有机肥相配合, 氮肥、磷肥、钾肥相配合, 并进行测土施肥。氮肥应集中在前期施用, 磷肥、钾肥应与有机肥混合沤制后作为基肥用, 同时按生育特点和要求作为追肥施用。追肥与基肥的比例因栽培条件和地区气候而异。

1菌床施肥

甘薯苗床的床土常用无病、疏松的肥沃沙壤土。通常育苗时每公顷苗床地施碳酸氢铵225 ~300 千克、优质堆肥10500 ~15000 千克、过磷酸钙375 千克, 将之混合均匀后施于窝底, 再施水肥37500~45000 升(750~900 担) 浸泡窝子, 收汗后即可播种。根据苗的具体情况进行苗床追肥。温床和火坑育苗, 菜苗较多, 排种较密。如果基肥不足, 采1 ~2 次苗就可能缺肥, 因此采苗后应适当追肥。菜苗圃和露地育苗床也要分次追肥。追肥通常以氮肥、饼肥、鸡粪或人尿粪为主, 对水浇施或撒施。一般每平方米苗床施100 克硫酸铵。要注意的是, 剪苗前3 ~4 天停止追肥, 且不宜在剪苗后的当天浇水施肥, 等1~2 天伤口愈合后再施肥浇水, 以免引起种薯腐烂。

2大田旖肥

(1) 基肥

应施足基肥, 以满足红薯需肥量大、生长期长的特点。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以无机肥为辅。有机肥料是一种完全肥料, 施用后慢慢分解, 不断发挥肥效, 与甘薯生长期长的特点相符合。要充分腐熟有机肥, 栽插甘薯后, 很快就会发根出苗和分枝结薯, 需要养分比较多。假如没有提前腐熟好, 就会因有效养分不足, 导致前期生长缓慢。因此有“地瓜长陈粪冶和“地瓜喜上隔年粪冶的农谚, 即在前茬施肥或提前堆积腐熟甘薯基肥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通常基肥用量为总施肥量的60% ~80%。具体施肥量, 每亩产量超过4000 千克的地块, 通常施5000~7500 千克基肥; 每亩产量为2500~4000 千克的地块, 通常施3000~4000 千克基肥。另外还可配合施入7 ~10 千克碳铵、100 ~150 千克草木灰、15 ~25 千克过磷酸钙等。采用集中深施、粗细肥分层结合的方法进行施肥。超过半数的基肥在深耕时施入底层, 剩余基肥可在起垄时集中施于垄底或在栽插时穴施。在肥料不足的情况下, 这种方法更能发挥肥料的作用。基肥中的速效钾、速效氮, 要集中穴施于上层, 以便薯苗成活后就可吸收。

(2) 追肥

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施肥, 依据不同生长时期的长相和需要确定追肥方法、种类、数量和时期, 要合理追肥。追肥的原则是“前轻、中重、后补冶。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淤提苗肥。这是促进早发、保证全苗、使薯苗快速生长的一次有效施肥技术。提苗肥可以克服基肥不足与基肥作用缓慢的缺点, 通常会追施速效肥。在栽后3~5 天内结合查苗补苗进行追肥, 在苗侧下方7~10 厘米处开小穴, 施入一小撮化肥(1.5 ~3.5 千克/667 平方米), 施后随即浇水盖土, 也可用1% 尿素水灌根; 最迟在栽后半个月内、团棵期前后普遍追施提苗肥, 轻施氮肥1.5 ~2.5 千克/667 平方米, 大株少施, 小株多施, 干旱的时候不追肥。于壮株结薯肥。这是茎叶生长期和分枝结薯阶段及此阶段之前采用的施肥方法。这是为了促进茎叶生长和形成薯块。因此老百姓称之为壮株肥或结薯肥。分枝结薯期形成了地下根网, 薯块开始膨大, 吸肥力强, 为加大叶面积, 使光合生产效率能提升,应当及早追肥, 以实现壮株催薯、稳长快长的目标。在栽后30 ~40 天进行追肥。施肥量因苗势、薯地而异, 长势差的多施, 追施硫酸铵7.5 ~10 千克/ 亩或尿素3.5~4.5 千克/ 亩, 追施10 千克硫酸钾或100 千克草木灰; 长势较好的, 可减少一半的用量。比如上次提苗或团棵肥施氮量较大, 就要以磷、钾肥为壮株催薯肥的主要成分, 以氮肥为辅; 否则, 要氮、钾肥并重, 分别攻壮秧和催薯。施用基肥多的高产田可以不追肥, 或单追钾肥。初结薯时是调节气、水、肥三个环境因素最合适的时机, 施肥的同时与灌水相结合, 施后及时中耕, 用工经济, 同时有很大的收效。盂催薯肥。又称作长薯肥。在甘薯生长中期施肥, 可以促使薯块持续膨大增重。通常以钾肥为主, 一般在栽后90~100 天施用。追施钾肥, 以让叶片中含钾量增多, 能将叶龄延长, 使茎和叶柄变粗, 使之维持幼嫩状态; 二是可以提高光合效率, 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 三是能让茎叶和薯块中的钾、氮比值增高, 加快薯块膨大。如用硫酸钾催薯肥, 则施10 千克/667 平方米; 如用草木灰就每亩施100~150 千克。草木灰不要与氮、磷肥料混合,要分别施用。施肥时加水, 可尽快发挥其肥效。

榆夹边肥。这是浙江省南部地区和福建省甘薯丰产的重要施肥措施。通常约在栽后45 天, 地上部已甩蔓下垄, 薯块数基本定型, 在垄的一侧, 用犁破开1/3, 曝晒半天到1 天, 施入总施肥量的40%左右。南方薯区施用的基肥量少, 这次追肥是甘薯丰产的重要措施。

虞裂缝肥。甘薯生长后期, 薯块盛长, 在垄背裂缝处所施的追肥, 叫白露肥或裂缝肥。实践证明, 前几次追肥不足的地块、茎叶生长阶段长势差的地块和容易发生早衰的地块, 在薯蔸土壤裂开成缝时, 追施一点速效氮肥, 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一般追施硫酸铵4 ~5 千克/667 平方米, 加500 升水; 或用200~250 千克人尿粪, 加600 ~750 升水, 顺裂缝灌施。愚根外追肥。甘薯生长后期, 根部的吸收力会变弱, 可进行根外追肥, 弥补矿质营养吸收的不足, 此法很快就会见效且效果好。即在栽后90 ~140 天, 喷施磷、钾肥, 不但能增产, 还能提高薯块质量。具体方法为: 用5%~10% 过滤的草木灰溶液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1%的磷酸钾溶液或2% ~5%的过磷酸钙溶液, 在下午3 时以后喷施, 喷施量为75 ~100 千克/ 亩。过15天喷1 次, 共喷2 次。

3注意事项

甘薯为忌氯作物, 不可施用含有氯元素的肥料。碳酸氢铵不适合撒施、面施, 可将其制成混肥颗粒进行深施。此外, 沙土地追肥适宜少量多次, 减少追肥次数, 适当增加每次的用量; 如果水分条件良好、水源充足, 应控制氮肥用量,以免使茎叶徒长, 影响薯块生长, 不然就会减产。前面介绍了甘薯的各次追肥, 在生产过程中不用每次都追施, 应视气候、施肥量、地力而定。通常甘薯追施2 次苗肥或裂缝肥、壮株肥。华南薯区前期高温多雨, 生长期较长, 要多次追肥, 特别是要重施夹边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