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作为教育家的李书田十分爱护学生。1948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的陈景元、钱锡来、阮海水三人分配在交通部葫芦岛港务局,撤至台湾后便失业了,有转回老家的打算,于是去向李书田辞行。李书田听后很生气,问他还有多少钱,陈景元摸摸口袋,只掏出24元美金,李书田让他们回去省吃俭用,说两个月内帮他们找到工作。陈景元回忆说:“那时政府防谍工作严格的吓人,而院长只顾我们的生存,不顾自己受牵连。结果不到一个月,院长推荐我去台湾纺织厂任公务员。”曾就读北洋大学的陈之藩随国民党撤退后在台南高雄的台湾碱业公司“上班”,每天的主要工作是修马达,这事被李书田知道了,他生气地说:“整天修马达干什么,这哪儿是你干的活——跟我走!”把陈之藩介绍到了国立编译馆工作。
李书田很爱才。他有一个小记录本,上面记载着北洋和唐山工学院应届毕业生各班前三名学生的姓名、学历、经历、现任职务和通讯地址等,以备随时联系,为之介绍适当的工作或为母校聘请任教。1943年,李书田任贵阳农工学院院长时,学生张度前去拜会,李书田见了他第一句话就是:“张维(张维即张度的弟弟,北洋毕业后出国留学)回国了吗?你弟弟可要跟着我干呀!”1946年7月,在张维夫妇回国之际,李书田不知从何处得到消息,竟提前赶到码头等候。看到两人下船,李书田就上前笑着对他们说:“欢迎到北洋大学来工作”,搞得夫妇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顾俩人的诧异,李书田继续笑着说:“我们北洋大学可是允许夫妇俩都当教授的呀!”两人听后互看了一眼,异口同声地问:“真的?”李书田肯定地回答并补充说,“房子都给你们准备好了。”说罢又低头看了看专心看他的小克群(夫妇俩的孩子)说:“咱们虽然没有幼儿园,但孩子也有4岁了吧,就提前上小学吧。”竟如此将张维夫妇二人“抢”至北洋大学。
虽然身为国民党员,但只要学生好好读书,对于学生参与党派,李书田也不太干涉。1936年,时任国民党北洋大学区分部主任委员的李书田在北洋的开学典礼上说:“你是共产党也好,国民党也好,好好念书就行。”对于这一点,他的二女儿李淑贞在《我和我的父亲》一文中也有过描述,她说:“1947年,我考入北洋大学化工系,当时住校不常回家,父亲也不限制我参加一些活动,我很自由。”这里的“活动”就是“‘反饥饿、反内战’、向反动派□□□□等进步活动”。但遗憾的是,天津解放时虽然周恩来曾写信试图挽留,但不了解共产党的李书田并没有留在大陆,而是抛下了小女儿和夫人,跟随国民党去了台湾,1950年又辗转到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