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语文
11610500000005

第5章 单篇鉴赏西洲曲(5)

发现真理,坚持真理,

本来就该这样!

可是,她却被枪杀了,

倒在生她养她的母亲身旁……

法律呵,

怎么变得这样苍白,

苍白得像废纸一方;

正义呵,

怎么变得这样软弱,

软弱得无处伸张!

只有小草变得坚强,

托着她的身躯,

托着她的枪伤,

把白的,红的花朵,

插在她的胸前,

日里夜里,风中雨中,

为她歌唱……

这些人面豺狼,

愚蠢而又疯狂!

他们以为镇压,

就会使宝座稳当;

他们以为屠杀,

就能扑灭反抗!

岂不知烈士的血是火种,

播出去,

能够燃起四野火光!

我敢说:

如果正义得不到伸张,

红日,

就不会再升起在东方!

我敢说:

如果罪行得不到清算,

地球,

也会失去分量!

残暴,注定了灭亡,

注定了“四人帮”的下场!

你看,从草地上走过来的是谁?

油黑的短发,

披着霞光;

大大的眼睛,

像星星一样明亮;

甜甜的笑,

谁看见都会永生印在心上!

母亲呵,你的女儿回来了,

她是水,钢刀砍不伤;

孩子呵,你的妈妈回来了,

她是光,黑暗难遮挡!

死亡,不属于她,

千秋万代,

人们都会把她当作榜样!

去拥抱她吧,

她是大地女儿,

太阳,

给了她光芒;

山岗,

给了她坚强;

花草,

给了她芳香!

跟她在一起,

就会看到希望和力量……

六月七日夜不成寐

六月八日急就于曙光中

【作者介绍】

雷抒雁(1942—),陕西泾阳县人。1967年9月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2年任解放军文艺社诗歌编辑。1982年转业地方工作,历任工人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主任,诗刊社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有诗集《云雀》、《春神》、《小草在歌唱》、《父母之河》、《踏尘而过》等,散文集《写意人生》、《丝织的灵魂》、《雷抒雁散文随笔》等。诗歌《小草在歌唱》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父母之河》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奖。

【阅读提示】

张志新,优秀共产党员,因坚持真理,揭露“四人帮”的罪行,于1976年被“四人帮”所杀害。

这首充满激情的诗篇,讴歌烈士为坚持真理,虽受尽残酷虐待,始终坚贞不屈的精神,鞭挞“四人帮”的血腥罪行,表达出许多有良知的共产党员的心声。

以“小草”为中心意象来抒情写意,体现出诗作构思的精巧。这“小草”,有时是烈士的化身,有时是人民的写照,有时又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寓意,这就使诗的艺术形象中饱含着发人深省的象征意蕴。作者刻画张志新,既写她从容就义的英雄气概,又写她可亲可敬的日常表现,平凡而伟大,也令人信服她展现出那“小草”般烈士的精神风貌。

作者以一种落伍者和觉醒者的愧疚心情,真实地抒写自己的沉痛感受,坦诚地进行自我解剖,并进而反思一个社会、一个时代,这就在诗作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用公正和良知搭起的桥梁,把每个正直的人深埋在内心的隐痛引发得更加剧烈,从而也就收到了广泛共鸣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此诗是作者“夜不成寐”,有感而发,一气呵成的,自始至终呈现出一股奔放不止的热情和激励人心的正气,节奏明快,音调铿锵,其鲜明的艺术风格无疑是作者同样鲜明的人格的折射。

【思考与练习】

1谈谈诗中“小草”的象征意蕴。

2诗中的“我”以落伍者和觉醒者的姿态进行坦诚的自我解剖,这有什么表现作用和现实意义?

回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作者介绍】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在某公司工作。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顾城诗选》、《北岛诗选》(1986)、《在天涯》(1993)、《午夜歌手》(1995)、《零度以下的风景》(1996)等。

【阅读提示】

北岛所代表的一代“新诗潮”诗人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这使他们的诗作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反思倾向,体现了一代青年直面现实、怀疑一切的时代心理,以及在民族文化断裂、终极关怀丧失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寻求人生意义、重建民族生存目标的迫切的使命感。北岛的《问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这首诗刺穿了乌托邦的虚伪,呈现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们。

《回答》代表了北岛作品最突出的个性:悖论性思维、冷峻的思考、沉重而富于激情的乐感、深厚的美学特质、意象与哲理的完美结合、深切的忧患意识和无畏的挑战精神。

【思考与练习】

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已成为著名的警句,对这两句诗,你有何评价?

2全诗遵循从疑问到宣言,最后进行展望式思考的思路轨迹,完成了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回答,你能否具体地谈谈诗人回答的内容?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而错过无数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着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1981年6月于长江

【作者介绍】

舒婷,女,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1969年参加“上山下乡”运动到闽北山村插队。1971年开始写诗,得到老诗人蔡其矫指导,作品以手抄形式在知青中流传。1972年返回厦门,做过多种临时工。1977年结识“朦胧诗”运动最主要代表人物北岛。1978年北京的《今天》杂志创刊,她是主要撰稿人,也是“朦胧诗”运动的中坚分子。1979年代表作《致橡树》被《诗刊》转载。1980年进入福建文联创作室。1982年诗集《双桅船》出版,获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奖。出版的其他诗集有《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等。

【阅读提示】

神女峰是长江三峡巫峡段最有名的一座山峰。屈原的学生宋玉在《高唐赋序》中较早地讲述了神女峰的传说:楚怀王在巫山高唐观遇巫山神女,离去时神女告诉怀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来神女由于苦苦等候和郁郁相思而化为山峰。

千百年来,世人看神女峰,都赞之以忠诚、坚贞、多情的形象。而舒婷则在突然的感悟中,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女性的要求和价值准则,想到了神女作为一道供人观赏的风景,美丽的背后深藏着的石头般的冰冷感受和忧伤情怀。作者眼中,神女的传说是女性的悲剧。“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正标志着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即把神女从神还原为人的形象,表现了对女性自身的独立与幸福的大胆追求。

综观全诗,诗人的思路极其清晰:由最初的怀疑,到反问,到最后把情绪推向痛苦的顿悟。

【思考与练习】

1《神女峰》是如何实现情与理的统一的?

2通过与一般情诗的比较,反复体会这首诗深刻的文化批判精神。

一夜肖邦

欧阳江河

只听一支曲子,

只为这支曲子保留耳朵。

一个肖邦对世界已经足够。

谁在这样的钢琴之夜徘徊?

可以把已经弹过的曲子重新弹奏一遍,

好像从来没有弹过。

可以一遍一遍将它弹上一夜,

然后终生不再去弹。

可以

死于一夜肖邦,

然后慢慢地、用整整一生的时间活过来。

可以把肖邦弹得好像弹错了一样。

可以只弹旋律中空心的和弦,

只弹经过句,像一次远行穿过月亮,

只弹弱音,夏天被忘掉的阳光,

或阳光中偶然被想起的一小块黑暗。

可以把柔板弹奏得像一片开阔地,

像一场大雪迟迟不肯落下。

可以死去多年但好像刚刚才走开。

可以

把肖邦弹奏得好像没有肖邦。

可以让一夜肖邦融化在撒旦的阳光下。

琴声如诉,耳朵里空无一人。

根本不要去听,肖邦是听不见的,

如果有人在听他就转身离去。

这已经不是肖邦的时代,

那个思乡的、怀旧的、英雄城堡的时代。

可以把肖邦弹奏得好像没有在弹。

轻点再轻点

不要让手指触到空气和泪水。

真正震撼我们灵魂的狂风暴雨

可以是

最弱的,最温柔的。

1988年于成都

【作者介绍】

欧阳江河(1956—),原名江河,生于四川。1975年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后到军队服役,1986年转业。已出版诗集《透过词语的玻璃》(1997)、《谁去谁留》(1997),文集《站在虚构这边》(2001)。

【阅读提示】

本诗通过对肖邦乐曲的沉迷而表现了作者对某种至高至纯的精神追求的沉湎。

“只听一支曲子”,诗一开头便以陌生化的效果展露出为了一个理想而“一次性付出、一次性生存”的激越主题。紧接着的“只为这支曲子保留耳朵”更进一步以激烈的、悖理的方式来突出这个主题:这个“理想”即意味着生命的全部、追求的全部。“一个肖邦对世界已经足够”,言下之意正是“一个理想对世界已经足够”。

第一节以“一”的方式展开,而第二节则是以“多”的方式展开。对曲子“重新弹奏一遍”,“一遍一遍将它弹上一夜”,体现了对这个“理想、追求”的无限沉迷。这个以“多”的方式进行的正是“一”的主题,“然后终生不再去弹”正是对于理想的“唯一性”的忠贞。“死于一夜肖邦”既见乐曲的魅力之大,也见沉迷、陶醉之深,是“一”。而“然后慢慢地、用整整一生时间活过来”则是用“多”——一生的时间来体味这个理想,这个唯一的理想也是一生中获得拯救的希望。无论“一”与“多”,“死”与“活”,都是以悖反式命题来体现同一主题。

第三、四、五节一方面继续以“把肖邦弹得好像弹错了一样”、“把肖邦弹奏得好像没有肖邦”、“把肖邦弹奏得好像没有在弹”的新颖的背离通常逻辑的方式来传达这种对于弹奏肖邦的微妙、至高境界,另一方面,是采用大量的视觉、听觉、触觉乃至幻觉等多方面的通感手法,来表现对于乐曲的痴迷。“只弹弱音”、“根本不要去听”、“轻点再轻点”等同样是以悖反式命题辩证地来达到浓墨重彩的效果。

【思考与练习】

1具体分析作品中通感手法运用。

2本诗在外在层面上是对肖邦音乐的沉迷,但于内在层面上,则是对理想、精神追求主题的表现,二者巧妙地融为一体。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那场战争是够美的)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么多的表妹,走过柳堤

(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

就那么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

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那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

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1962年4月29日午夜

【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 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 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 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的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阅读提示】

余光中写乡愁善于展开想象的翅膀,让诗情在历史传说、名诗佳曲中飞翔。在这首诗里,他思念的故乡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江南,而是唐诗里的江南,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乾隆皇帝的江南,杏花春雨的江南。在博大的人文背景中表现了思乡的主题。

【思考与练习】

1本诗的中心意象是“江南”,作者在这一中心意象前加了许多修饰语,请在原诗中找出这些修饰语,并思考:这些修饰语大体可概括为哪几类?它们表现了江南的什么特点?

2本诗每一节都有一个括号。从诗歌的文气和韵律来看,括号中的文字夹杂在全诗里似乎有些别扭,你认为这些文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1980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