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语文
11610500000016

第16章 散文诗(2)

屠格涅夫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罗亭》(1856)和《贵族之家》(1859)反映了三四十年代俄国社会特别是贵族知识分子的生活。《前夜》(1860)写贵族少女叶琳娜不满于平庸的贵族生活,与保加利亚爱国志士英沙罗夫相恋,同赴保加利亚参加反土耳其压迫的起义。《父与子》(1862)是屠格涅夫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前夕民主主义阵营和自由主义阵营之间的尖锐的思想斗争,出版后引起当时批评界的强烈反应。屠格涅夫小说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浓厚的抒情风格。他以温情脉脉的笔调抒写男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这种感伤情调是他的贵族自由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想的表现。他善于体察大自然的细微变化,并使之和人物的情绪融为一体,往往带有怅惘柔弱的色调。

屠格涅夫晚年还写过一些以《散文诗》(1878—1882)为总标题的小型作品。这是他长期观察生活的成果。其中有的虽然带着悲观主义情绪,但大部分作品的基调是健康的。

【阅读提示】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有多种多样的题材,思想内容也十分丰富,有对俄罗斯祖国的热爱和对其命运的关心;对俄罗斯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同情,对他们高尚品质和献身精神的讴歌;对仁人志士的赞颂;对农奴专制制度的揭露和抗议;对当时俄国社会弊端的批判与鞭挞……总的看来,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之爱,对封建统治者的刻骨的恨,对光明的追求与对黑暗的揭露,构成了屠格涅夫散文诗的主旋律。

《门槛》写于1878年5月,但在作者死前没有发表。1883年作家逝世后才由俄国民主党人印发。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俄国,尽管资本主义相对有了一些发展,但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封建农奴制的汪洋大海中。沙皇君主专制制度日渐腐朽,整个俄国社会处于一片高压之下。此时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日益高涨。本文作于1878年,是在著名民主党女革命家索菲亚·波罗夫斯卡娅等人的革命活动影响下写成的。

文章运用“梦”的形式,通过简洁的如同宣誓一样的对话,塑造了一个高大的、决心为人民的正义事业献出自己一切的女革命者的形象。文中,作者用“巨大的建筑”,把神圣的革命事业比喻为巍峨的殿堂;用门里面的“阴森昏暗”、昏暗中散发出的“寒气”,以及他人的嘲笑和非议,象征革命征途上的坎坷不平。然而,尽管如此,女革命者(女郎)仍然义无反顾地迈入了这个大门。作者以这个殉难者的伟大形象告诉我们:人活着,就不应该只像禽兽一样追求口腹之乐,而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当然,由于作者个人立场的原因,本文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由于他站在温和自由主义的立场,不赞同暴力革命,因而不能正确、全面地描写革命者的品质。他同情、支持革命者,认为他们是优秀的、正直的、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新人,可又认为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是没有生命力和前途的,认为他们不可避免地要遭到失败。所以,《门槛》中“女郎”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正直的悲剧人物。

【思考与练习】

1这篇作品采用对话来组织全篇。除了第一部分写一座大楼、一位俄罗斯姑娘之外,其余全都由大楼内的声音与姑娘的对话构成。这些对话十分简练,极有层次。请说说这些对话描写的作用。

2象征手法的运用是这篇作品的重要特色。文章的副标题“梦”,就表明了散文诗中所写的人物事件都不是写实,而是梦境,也就确定了篇中所具有的象征性。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反映了当时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赞颂了革命者的崇高献身精神,同时也揭露了沙皇俄国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斥责了反对革命事业的市侩和帮凶。请具体分析“一所巨大的建筑”、“门槛”、“建筑深处传出的声音”、“一个女郎”、“傻瓜”的骂声、“一个圣人”的称赞各象征什么。

火光

柯罗连科

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的河上。船到一个转弯处,只见前面黑??的山峰下面,一星火光蓦地一闪。

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好啦,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马上就到过夜的地方啦!”

船夫扭头朝身后的火光望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划起桨来。

“远着呢!”

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光冲破朦胧的夜色,明明在那儿闪烁。不过船夫是对的:事实上,火光的确还远着呢。

这些黑夜的火光的特点是: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乍一看,再划几下就到了……其实却还远着呢! ……

我们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划了很久。一个个峡谷和悬崖,迎面驶来,又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茫茫的远方,而火光却依然停在前头,闪闪发亮,令人神往,——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

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火光,似乎近在咫尺,不止使我一人心驰神往。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 ……

(张铁夫廖子高译)

【作者介绍】

柯罗连科(1853—192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年轻时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被流放西伯利亚6年之久。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民主主义倾向,而且形象鲜明,富于诗意,在艺术上别具一格。主要作品有《马卡尔的梦》、《盲音乐家》、《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等。

【阅读提示】

这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期望都融入他所描绘的一切景物之中。在作者眼里,寻找火光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不屈不挠、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过程。象征手法的运用,赋予普通景物以鲜明的色彩和形象,也为文章创造了一个深邃的意境。

【思考与练习】

1作品是怎样运用反衬手法的?

2“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在这里,作者是怎样转折过渡、生出新意的?

海燕之歌

高尔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海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云霄,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感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面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呻吟着——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面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空中,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隆,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着,跟狂风争吼。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海燕在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一边大笑,它一边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为欢乐而号叫!

从雷声的震怒里——这个敏感的精灵——它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风在吼叫……雷声轰轰……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闪电的影子,像一条条的火舌,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戈宝权译)

【作者介绍】

高尔基(1860—1936),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深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底层人民的痛苦。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有的侧重描写现实,批判沙皇专制制度的丑恶;有的侧重表现理想,歌颂热爱自由和献身人民事业的精神。1906年发表了被誉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的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劳动人民的觉醒。列宁称高尔基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阅读提示】

本篇写于1901年3月,作为独立作品最初发表于1901年《生活》杂志4月号。《海燕之歌》又简称《海燕》,原是《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因“漏审的疏忽”而被允许在当时发表。

在这篇著名散文诗中,作者热情呼唤20世纪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大海和波浪象征日益壮大的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风暴象征冲击旧势力的革命形势;而乌云、狂风、雷电象征嚣张一时的反动势力,海鸥、海鸭、企鹅象征资产阶级自由派、机会主义者和立宪民主党等各种人物。由这些形象构成的一幅暴风雨来临前的雄伟壮丽的自然图景,实际上是1905年革命前夜革命人民同反动势力进行激烈搏斗的艺术写照。高尔基在生动描绘中热情地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赞扬了无产阶级的战斗豪情和革命理想,同时也辛辣地嘲讽了害怕革命、逃避斗争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从而充分地表达了无产阶级革命必将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

《海燕之歌》是战斗的颂歌,革命的檄文。它一问世,人们争相传诵,影响极为深广。它是鼓舞人们冲向革命暴风雨的战斗号角,同沙皇专制政权进行斗争的犀利武器。高尔基因这篇作品而被称为“暴风雨中的海燕”。列宁在1906年写的《暴风雨之前》中,直接运用“海燕”中的形象来揭露资产阶级政客的反动嘴脸,把胆怯的立宪民主党喻为“蠢笨的企鹅”,并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庄严召唤结束全文。

【思考与练习】

1《海燕之歌》是怎样通过象征手法表现主题思想的?

2作者是怎样通过对比烘托手法来突出海燕形象的?

怎样鉴赏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歌特点的一种文学样式。

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流行起来,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第一个正式用“小散文诗”这个名词,和有意采用这种体裁的是法国诗人波特莱尔。他认为散文诗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在中国新文学中,散文诗是一个引进的文学品种。1915年 2卷 7期的《中华小说界》刊登的用文言翻译的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诗(当时列入“小说”栏,译者刘半农),是外国散文诗在中国的最早译介。1918年 4卷 5期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刘半农翻译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的译文,文末所附的说明指出它是一篇结构精密的散文诗。“散文诗”这一名称从此开始在中国报刊上出现。五四时期的刘半农、许地山、焦菊隐、徐志摩等人都有散文诗发表。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冰心、郭风、柯蓝等作家创作的散文诗在中国新文学中有相当的影响。

一、散文诗的外在形式特征

不同文学样式,有不同的外在形式。散文诗的外在形式特征是“散文形”。就是说,构成散文诗的字、词、句、段、章的形体排列形式与散文相近。它不是用韵文,而是用散文句式写成。散文诗和诗不同,它不要求句式统一、排列整齐,也不要求押韵,而可以像散文那样不分行,篇无定段,段无定句,句无定字;句式长短结合,整散并用;文笔自然流畅,给人洒脱奔放、舒展自然的美感。

散文诗在外在形式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篇幅短小,体态轻盈而精巧。散文诗的题材一般比较窄小,主题也不很重大,它集中、凝聚地反映生活,抒写作家的主观情绪,带有极强的浓缩性。它所捕捉和选择的是最有特征、最激动人心、最能点燃读者心灵之火的物象的细节,创作出一种诗的意境,表现出生活的诗情画意。散文诗所描写的是生活中的小镜头、小场景、小画面,所抒发的是稍纵即逝的小感触,或是思想上的一闪念,兴之所至而萌发的心灵的一缕游丝。这种题材内容决定散文诗的篇幅短小。

二、散文诗的本质特征

散文诗是以抒情见长的文体。“为情而造文”是散文诗的本质特征之一。散文诗最适合表现的是人类意识的流动情景,捕捉变幻不定的情绪波流,神秘莫测的心灵振荡,扑朔迷离的情感火花。它比诗和抒情散文表现出了更充分、更细腻的心灵律动,显示出更强烈的主体心灵色彩。意境的创造是散文诗的又一本质特征。散文诗主要采用情景交融的方法创造意境,采用对客观景物的实际描写,造成想象空间。

三、散文诗在内容表现上的特点

散文诗具有哲理美。散文诗主要是以表现作者在生活中由于某些事物、某种情景的所感所触而生的思想感情为主的,而有所感是作者在散文诗创作过程中取材立意的出发点。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就在探究生活的底蕴,并把自己的哲理感悟,渗透在对美好事物的描绘之中,借以展开一种深沉的哲理思索,产生启人心智的思想力量。由是观之,哲理思索是散文诗立意和构思的凝光点。

四、散文诗的结构特点

散文诗采用跳跃式结构。为了扩大容量,散文诗的结构要有跳跃性,要从一个场景迅速转换到另一个新的场景。它不能繁琐和空洞,它的结构美是从片断到片断,是一个、两个点的巧妙的接连,它的结构美是跳跃性的美和空白美。如果从散文诗的存在方式看,这种跳跃式结构实质是诗人内在情感流向的外化形式。当诗人由于外物的刺激,情感达到白热化的时候,诗人从自己的视觉心理和情绪定向出发,按照生活的逻辑与思维的律动,自由地切割空间、剪辑时间,让时间跳跃组接,让空间跨越,随时转换视角,造成意象的纵向、横向和交叉流动,从而形成断裂、突变的飞跃式结构。这样,散文诗就打破了“场景加描绘加理念”的模式,诗人情感的快速流动和激烈动荡的大跨度飞跃,给读者留下许多空白,留下广阔的想象天地,造成空灵感。

五、散文诗的表现特征

散文诗与诗的不同之处在于,散文诗经常运用描述和议论的表现手段。而散文诗的描述手段又与散文有着明显区别。散文诗的描述性从属于抒情性,它的状物、写景、叙事无不渗透着情韵,目的并不在于再现人事景物。在散文诗中,客观事物只有化入了主观情感意绪,成为心境象征的时候,才有描绘的意义。因此,散文诗比抒情散文更注重主体情思浸润下的象征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