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习要懂心理学
11604900000014

第14章 学习方法与心理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5)

二、为何写作文时词语贫乏

心理困惑

我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也学了近七八年的语文了。老师说,这七八年里,我们已经学过近万个词语。可是,在作文时,我还是感到不能文思泉涌,出笔成章,作文的分数一直都很低,而且作文本上频频出现老师那句“内容空洞,词语贫乏”的批语。我自己也感觉到写作文时,脑子里怎么也搜索不出生动丰富的词汇来,这是为什么呢?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专家指点

中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过的那么多文质兼优的课文,接触了那么多词语、句子,可交谈、写作却“词汇贫乏”。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阅读中学习和储存词语的方法不正确造成的,重语言知识,轻语言积累。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材料,仅停留在朦胧理解和机械记忆基础上,未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此外,书本上的词语不能加以理解和运用,也是造成词语贫乏的一个原因。词语作为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反映,是思维的结果和记录。而丰富多彩的词语概括和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对于学过的词语,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才能变成自己的词汇,而不是学完之后便束之高阁、置之不理。用心理学上的话说,不能被运用的词汇都属消极词汇,而不属积极词汇,这样在写作过程中,这些“死”的词语,当然不能泉涌而出。

那么,究竟该怎样做,才能够克服作文中词语贫乏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学生必须在大脑中建立词语的储存仓库,才能够有效地积累词语,准确地理解词语,迅速地运用词语。为此,同学们要在阅读中重视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让众多词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入自己的语言仓库,并能在需要时招之即来,呼之即出。

1.理解

语言的学习与掌握,都是从词语的理解开始。就某一词语而言,学生只有准确深刻地理解了,才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才能奠定其内化的基础。为此,在语文学习中须把“理解”作为语言内化的重要前提。(1)深刻性。对词语只有理解深刻,才能掌握牢固。因此,对重点词语要深入理解,避免望文生义。(2)形象性。借助理解语言,可使词语活化,给人深刻的印象。(3)准确性。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是紧密相关的,只有准确理解,才能准确运用。因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要通过比较,弄清差别,以求准确理解。

2.积累

语言训练的重要目的在于以有效的方法将课文中丰富的语言材料逐步贮存于自己的语言仓库之中。这样,一旦需要,才能涌于笔端。因此,语文学习中,须在对词语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引入储存仓库,变成语言库存。(1)以新引旧,以复习促贮存。多接触新学的词语,以一词引一类,以供贮存。(2)由内引外,以扩展促贮存。随着课文阅读的开阔,学生接触的词语也越来越多,但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往往是粗浅的。为将其变为自己的语言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有机归类,由一词带一串。(3)从文引词,以变更促贮存。语文学习中,可用关联词语归纳课文内容,以促使积累。(4)以词带词,在搭配中积累。语文学习中,可根据词语搭配规律,以词带词。

3.运用

语言材料的理解和贮存,是以其“运用”为关键条件,可以用词语去描绘周围世界,描绘课文情境,这对于运用词语、掌握词语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因此,须加强词语运用训练,从而在语言实践中内化,在语言运用中活化。

专家提示

在每一次观察活动中,都注意描绘眼前的情景,面对生活的画卷,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从而联想到已学过的词语,这就促使学生凭借词语去认识世界,运用词语去反映世界。而通过表达,对词的感情色彩体会就更加细腻。这是词的训练,也是语言的综合训练;是观察,也是思考。学生有了这种对词的敏感性,在“说”和“写”中才能准确地用词,范文中的大量词汇也才能逐渐成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的一部分,那么作文也会变得得心应手。

三、为何总有错别字

心理困惑

我在写作时经常出现错别字,很多时候,仅仅几百字的文章里就会出现十几个错别字,被老师用红笔画出来。最使我感到烦恼的是,同一个字会经常写错,每次被订正以后,下次作文中同样的错误依旧会出现,真的是“死灰复燃”。还有一类突出的例子,如写纸、低等形似的字时,总会把那个字的下面加点弄混。因为,我也不知道怎样写才是正确的。请告诉我,为何我会屡改屡犯?

专家指点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幽默,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就是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实验证明,第-印象是难以改变的。

一位心理学家对大学生应聘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两个大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大学生甲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大学生乙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决策者对两个大学生进行比较:谁更聪明?结果发现,决策者认为大学生甲更聪明。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也称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首因效应不仅在识人和事上起着明显的作用,在人们的工作、学习中也不乏其例。尤其在文化知识学习中,错读错写的情况大多数都与首因效应有关,比如老师教“纸”字,如果忽视了强调“纸”字下面没有那一点,那么,第一次接触这个字的学生在识记时极易与低、底、抵等字联系记忆,在写“纸”字的时候多加了一点,由于一开始便形成了这样的记忆,以后想纠正就不大容易了。由此可见首因效应的影响之大,第一印象作用之久。现在同学们该明白同一个字为何会经常写错,而且还会屡改屡犯的原因了吧。

心理学家艾滨浩斯说:“保持和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避免首因效应的负作用。要懂得,第一印象常常是表面的、肤浅的,主要是感觉在起作用,而不是整体认知的知觉在起作用。学生平时在阅读文章,学习新字词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先入为主,绝不能凭第一印象去识记,而是要反复推敲、仔细揣摩,这样才会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既然知道了第一印象的作用,同学们就要努力,使第一印象全面准确,以免为以后的学习带来隐患和麻烦。

专家提示

学习与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连锁的条件反射。如果同学们对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掌握得不够牢固,那么在书写时就会出现弄混的现象,导致错字或别字的出现。为了防止弄混,防止错字和别字死灰复燃,就要对那些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多次强化”训练,从音、形、义的结合上反复复习,这样书写时才会得心应手而不至于错字连篇。

四、如何才能不死记硬背

心理困惑

在我们的学习中,记和背都已经司空见惯,单词要记,公式要记,定理要记,古诗词要记……记和背也一直是我们学习中的一大困难。学习知识要求“记”,我们还可以理解和接受;但是要求“背”,这让我们很不情愿,明明不感兴趣的东西也要背下来,有必要给我们这样重的负担吗?人们都说“死记硬背”不可取,那又有什么办法呢?究竟该如何记忆、背诵才好呢?

专家指点

一个心智发育正常的人,完成一定的背诵和记忆任务并非难事。英国着名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说过,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的记忆与背诵不过是发挥了大脑功能的极小部分,如果能让我们大脑的功能发挥出一半,那么我们的记忆力会强得惊人,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地背会整套的百科全书,学会十几种语言,拿更多的博士学位。

人的大脑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人的记忆力也是非常强的。研究表明,一个正常的人,大脑的记忆容量相当于5亿本书的知识总量。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在一生中掌握的知识将等同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这种超强的能力,就算是计算机也无法与之相比。然而我们记忆的东西,不过占用了大脑仓库的极小一部分。所以,学生时期进行大量的背诵和记忆,不仅是应该的,而且也是完全做得到的。

从根本上说,无论学习任何东西,记忆都是必须的,只不过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下面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建议。

1.重视理解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对于需要记忆的东西进行细致的研究,了解其特点、本质及其内部的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它们。对公式、定理要反复研究,找出关键词句以及成立的条件,同时还要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要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理解,这样记忆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2.学会迁移

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或者同一学科的不同知识点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要懂得触类旁通,把看似零碎的知识点像穿珠子一样串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记忆,就是要学会知识、能力和方法的迁移。比如解立体几何中的题,就可以利用平面几何中的相关知识来解。但是,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知识点的理解必须准确,否则就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