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家长的过度专横会让孩子自甘平庸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采用的一种专横的态度。他们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想怎么样教育就怎么样教育,因此,教育孩子时态度过于强暴。这样的父母通常不会鼓励孩子,一般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甚至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好,孩子不争气等,对孩子的评价和教养都太过于武断。孩子面对专横的父母,往往就会采取一种逆来顺受的措施,当他们受到外界欺负时,也会用这种态度对待外来的压力,不敢反击,把所有的委屈都自己抗下来。
案例中的小飞的父亲可能就是一个比较暴躁的人,对孩子经常采用专横措施。
面对这样的父亲,孩子自然不敢反抗,会把一切的愤怒都压抑到心里,当他面对别人的欺负时,也会采用一种回避的方法,最后形成了自甘平庸的习惯。
分析要点
1.父母的忍让给孩子造成一种无助的感觉,孩子受到欺负之后,会因为心理缺少依靠而选择忍让、退缩。
2.父母的专横的教养方式也会让孩子自甘平庸。因为在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会选择逆来顺受。
心·理·建·议
1.多鼓励和表扬孩子
如果父母真的希望孩子上进的话,不要总是打击他,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例如,努力发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恰当地给他鼓励和表扬,满足孩子的自尊心,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体验到进步带来的成就感。
2.给孩子展示强大的一面
很多父母不喜欢争,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味地忍让。这样的父母给孩子的感觉是父母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心理就会缺少安全感,不敢招惹是非。面对欺负,他们就会采取一种省人息事的态度。因此,父母尽管不喜欢争什么,但是一定要给孩子展示强大的一面,这样孩子才会觉得你是可以依靠的力量。
3.相信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之心太过迫切,容忍不了孩子暂时的落后与普通,往往极端专横地压制孩子,这样做常常会适得其反。因此,父母要学会欣赏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最优秀的。所以不妨冷静下来,多与孩子相处,不断挖掘孩子自身的优点。
8岁的露露已经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因为妈妈平时工作比较忙,对她的关爱相对较少。但有一天,妈妈发现的露露的行为有一点不对,她发现露露总是喜欢趴在床上或者椅子上,小屁屁绷的紧紧的,而且磨来磨去。问她为什么喜欢这样,她说这样很舒服。发现这一问题后,妈妈并没有责骂她,只是尽量转移她的注意力,但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现在,她这一动作越来越频繁了。露露妈妈感到很着急,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也会有自慰行为,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进行教育。
专·家·分·析
很多家长知道孩子有了自慰行为后,开始担心害怕,甚至大惊小怪地责骂痛打孩子。很多家长可能并不知道,儿童的自慰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对自己身体进行探索的本能,在探索中孩子可能就会发现刺激性器官会感到舒服,因此,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地选择不断重复这个动作,进而享受这种体验。
1.孩子具有自慰行为,或许只是因为喜欢那种感觉
孩子早期的性行为,只是偶然感觉到的一种快感体验,他们可能只是单纯地喜欢这种体验带给他们的兴奋感觉。这时候,孩子这种感觉和“性”是完全分开的,在他们的心理或许并不知道“性”为何物,他们喜欢的只是这种感觉而已。但当家长把这一行为赋予“性”的意义时,孩子的行为意义就变了,家长甚至也会觉得孩子下流、可耻,进而会采取一些强硬的态度去阻止孩子这一行为。但这样做只能是适得其反,会让孩子对这一行为更加充满好奇,更加迷恋。长大之后,他们可能会觉得羞耻,对此感到负罪、内疚,以致影响未来的婚姻生活。
上述案例中,露露的妈妈是聪明的,她知道不能惊动孩子,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一做法是可取的。因为这样做既没有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行为是可耻的,也对她进行了一定的诱导。不过,她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是孩子的一种正常表现,适当地引导便可。
2.孩子的过度自慰行为可能是父母对孩子缺乏关爱引起的
很多孩子的自慰行为很频繁,这可能和孩子平时得到的关爱太少有关。现在很多父母工作都比较忙,往往选择将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孩子独处时间较长,会感到无聊,而偶然的自慰行为引起了孩子的兴奋感,使他们逐渐爱上这一行为。再或者是父母总是将孩子一个放在家里,让孩子一个人看电视,孩子看到电视上的一些性行为,进行模仿,也会产生兴奋感。因此,家长要给孩子一定的关爱,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陪陪孩子,孩子在成人的关注下才能健康成长。
露露的妈妈平时工作很忙,对露露的关注不够。可能露露在一个人感到很无聊的时候,或者在看电视或者玩电脑的时候,看到很多关于性的问题,亦或者偶然获得的行为,使自己获得快感。从此以后,露露爱上了一种行为,而且不段重复着这一行为。
分析要点
1.孩子早期的自慰的行为并不意味着性意识。他们在意的可能只是一时的快感。
2.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过少,可能引发孩子的孤独感,使孩子产生自慰行为。
心·理·建·议
1.不要过于责骂
孩子并不知道这种行为可耻,也不一定知道这种行为和“性”有必然的关系,如果父母因此责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孩子心理会产生一种负罪感,认为自己是下流的,可耻的,会给他们今后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2.拿出一部分时间陪陪孩子孩子小时候需要家人的陪伴。父母不要因为工作忙,就把孩子一个人放到家人,否则孩子极有可能在这种无聊中发生自慰行为。而且一旦得到快感以后,他们会恋上这种行为,为无聊的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有自慰行为时,家长要学会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可以带他们运动一下,或者和他们做做游戏。这样,他们的关注点就会从自慰行为转移到其他的方面,习惯也会慢慢地克服。
读者互动
1.你是否发现你的孩子有自慰行为?
2.当你发生孩子有自慰行为时,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小米的父母都是中学的教师,对她的教育十分严格,他们认为,如果经常表扬孩子,孩子会产生骄傲的情绪。于是,12岁的小米很少听到父母的表扬。尽管父母对她投入很大的心血,但她的成绩很一般,甚至对什么都持无所谓的态度。
一次,小米的爸爸在无意中看到小米的手工制作,觉得很完美,就随口表扬了小米一句,谁知小米瞪大眼睛,让爸爸再说一遍,而且十分高兴。后来,爸爸发现小米对手工课很感兴趣,而且进步很大。他突然明白了,表扬孩子是孩子成长的动力。从此,小米的爸爸总是找机会表扬小米,事情也就像小米的爸爸想象中一样,小米的成绩突飞猛进。
专·家·分·析
孩子的心灵就像久旱的田地,渴望被赏识,渴望得到肯定的雨露灌溉。父母对孩子的积极表扬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好孩子需要表扬,因为,表扬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坏孩子也需要表扬,表扬会使得他们变得好起来。
1.孩子喜欢表扬是因为表扬是他们成长的动力
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被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他曾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的确,在孩子幼小的内心世界里,他们渴求得到大人的赏识与表扬,在赏识与表扬中,他们才会有信心去做好下面的事。父母对孩子的认可和肯定是对孩子成长的最好的动力。当父母表扬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有一种愉悦感,这种愉悦感会让孩子更有信心做好父母交代的事情。因此,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赏识。
小米刚开始成绩不好,而后来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是因为她有一个能够表扬他,赏识她的父亲。这种赏识和表扬给了她成长的巨大的动力,让小米每时每刻都活在动力之中,内心受到鼓舞,因此常常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
2.批评会让孩子自甘平庸、不思进取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管一个人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批评,在被别人批评时心里总有不好的感觉,小孩子更是如此。他们的意识还很淡,对是非的分辨还不是很清晰,再加上虚荣心的驱使,都喜欢听到夸奖自己的话。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因此父母应该意识到这点,在教育的时候多给予鼓励和爱心。
否则,孩子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生活积极性消退,随之也会变得自甘平庸,不思进取,甚至会抱有一种破罐破摔的态度。
小米最开始的生活态度就是这种思想,她内心渴望父母的赏识,希望得到他们的肯定,但是父母总是不肯给与她这种认可。在长时间得不到认可的情况下,小米的内心变得自卑起来,自暴自弃,幸亏后来她的爸爸意识到了这一点,及时地改正了教育方法,使小米获得了成功。
分析要点
1.从赞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因为赞扬能够给孩子的成长带去很大动力,因此孩子就渴望得到父母的赞扬。
2.从批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因为批评会让孩子不思进取,自感平庸。
心·理·建·议
1.改正错误的教育观点
很多父母认为不能给孩子太多的表扬,只有批评责骂才不会让孩子骄傲,才能教育好孩子。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点,表扬的力量是很大的,它会使好孩子变得更好,而责骂会使坏孩子变得更坏。
2.从内心赞美孩子
赞赏孩子并不简单。年幼的孩子也许并不知道父母是否真心赞赏他们,只要父母向他们翘大拇指,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值得父母骄傲。但是,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真正的赏识,从内心显示出来的赞赏。
3.赞美要针对孩子的努力
赞美孩子的时候,要学会针对孩子的努力,而不应该赞美孩子的聪明与漂亮。
因为聪明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什么资本和技能,而努力则基于孩子自身的认知。
读者互动
1.你的孩子喜欢听表扬的话吗?
2.当你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是否有不高兴的表现?
3.得到你的表扬之后,孩子是否会做得更好?
彬彬10岁聪明、懂事,但有一样不好,就是不喜欢父母表扬其他的孩子。一天晚上,他的爸爸妈妈聊到邻居家的女儿多多,说到多多总是帮助妈妈洗碗,还能做一些其他家务时,彬彬特别生气。甚至说:“我就讨厌你们夸奖别的孩子,从来都不表扬我,人家多多的妈妈才不是呢!”彬彬爸爸听了赶紧给孩子解释说:“多多的妈妈没有特意去表扬自己的孩子,她只是随便说说的,我们也只是希望你能向别人学习一下。”接着,他还给彬彬讲了很多道理,但彬彬几乎就没有听进去。这让他的父母很困惑,为什么彬彬就不能容忍父母去表扬其他的孩子呢?
专·家·分·析
表扬其他的孩子,父母有可能是为了提醒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以他人为榜样,明白自身的不足;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孩子感到不满意,只是单纯地感叹其他的孩子乖巧、懂事。不过,父母这样做很多时候恰恰是适得其反。
1.孩子不喜欢父母这样做是因为会挫伤自己积极性
很多家长表扬其他孩子的目的是为了激励自己的孩子。他们希望通过表扬他人,孩子能够明白自己的不足,产生像他人学习的动力。其实这样的做法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孩子在小的时候,总希望自己在父母的心中是最优秀的,不肯输给他人。无疑,当父母表扬其他小朋友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是痛苦、难过的。父母以他人认为榜样激励孩子的做法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挫败感,他们在心里也会对父母表扬的那些孩子产生一种嫉妒,不愿意再和他们做朋友。
彬彬的父母说起多多的事情,其内在目的也是希望彬彬能够向多多学习。言外之意,就是彬彬做得还是不够好,不能满足父母的要求。但可能会给彬彬这样一种感觉,父母还是更喜欢多多一些,因此,他当然就不愿意听到父母表扬其他的孩子了。同时,父母表扬其他的孩子也会让自己的孩子在内心感到自己是不好的,内心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2.孩子不喜欢父母这样做是害怕父母对自己失望
很多父母之所以去表扬其他孩子,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孩子感到不满意,因此,他们就会觉得别的孩子怎么怎么好,自己的孩子怎么糟糕。但这种表扬会让孩子更不努力,因为,这严重剥夺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愿意听到父母总是表扬别的孩子,是因为害怕父母对自己的失望。因为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父母对自己的接纳,如果父母不接纳自己而接纳别人,就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正面的努力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孩子则可能会采取相反的做法,以引起父母的关注,而父母觉得孩子越来越“堕落”,也会更加失望,继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其实,让孩子变好的做法是给孩子多一些积极的鼓励,多欣赏他们的一些优点,给他们一定的赞美,不要拿别人的孩子表现对自己孩子的不满。就像上文中的彬彬的父母一样,他们表扬多多,是因为对彬彬的懒惰不满意,通过多多的勤劳反衬对彬彬的不满意,这样彬彬心里当然会不舒服了。
分析要点
1.从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进行分析。通常,如果父母表扬其他孩子,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挫伤,因此他们不乐意父母这样做。
2.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如果父母表扬其他孩子,他们就会觉得父母是对自己比较失望。因此,内心就会反感父母这样做。
心·理·建·议
1.不要总在孩子面前表扬其他孩子
小的时候孩子总是希望得到父母全部的爱,也希望自己是父母的唯一。对父母喜爱的小孩会有一种排斥感,因此,作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不要在他们面前过多表扬其他的孩子,这会严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2.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与接纳。在父母的接纳和认可中,孩子才能肯定自己,树立自信心。所以,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一定要给孩子多一些鼓励,而不是时时拿自己的孩子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否则只能让孩子更加不自信。
3.不要表现出对孩子的失望
很多父母因为对孩子过于失望,通过表扬其他的孩子来说明这不是自己教育的失败,而是孩子自身不努力。父母的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甚至自暴自弃。因此,不管孩子做出什么样的行为,父母一定不能对孩子表现出失望。
读者互动
1.你经常在孩子面前表扬其他孩子吗?
2.你觉得通过表扬其他孩子能调动自己孩子的积极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