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11597500000011

第11章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不要被挫折打败(1)

一个拳击手说:“当你的左眼被打伤时,左眼还睁得大大的,这样才能看清对手,也才能有机会还手。如果右眼也闭上,不但右眼也要挨打,连性命也难保了。”拳击的确是这样,即使再痛,绝不可以闭上眼睛,否则你会输得更惨。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1.增加你所做之事的“附加值”

每一次失败和挫折都是一次吸取人生智慧的过程,战胜挫折就是增加你所做之事的“附加值”。

挫折力越大,越会使人感到沮丧,但若战胜了它,我们会发现,我们所做的事显得份量沉甸,因为,我们从失败和挫折中挖取了更多的智慧。

爱迪生夫人说:“爱迪生不断使用消去法解决问题。如果有人问他是否因为太多的途径行不通而感到泄气,他一定答道:‘不!我不会泄气。每抛弃了一种错误的方法,我也就向前跨进了一步。’”

很多人都有一种失败主义的态度。其原因通常在于我们一直都看轻自己。久而久之,便认为自己被看轻是很正常很自然的。这种态度让你的挫折显得毫无价值,更谈不上从失败中吸取智慧了。

一旦经历挫折失败后就界定自己为“我是一个失败者”,那么,我们就已经除去了成功的可能性。那我们怎么可能会成功?曾经失败过并不是问题的所在,而是我们怎么来看待我们的失败。一个乐观的人可能会说“我们还没有成功”。

也许最足以代表这个原则的例子就是爱迪生。虽然爱迪生被认为是一个发明家,但他从不沉浸在这种身分所带给他的喝彩与尊重中。当拿破仑·希尔第一次采访他时,他问爱迪生:“爱迪生先生,你对于发明灯泡的过程中所产生无数次的失败有什么样的看法?”

爱迪生回答:“对不起,你说什么?请再说一遍。我从来没有失败过。我有过无数次没有成功的学习经验,而我必须经过足够的学习经验来找到成功的方法。”对于爱迪生来说,他的每次失利都是一次收获,因此也就无所谓失败。我们都有无数的学习经验,就像学习走路。我们不断地尝试,因为我们看到别人成功地学会走路。

并不是说我们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者。对于大多数的我们而言,我们只是还没有足够的学习经验来让自己成功。

最重要的是,挫折还使我们看清了自己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一个必须去加以征服的敌人,这个敌人不是别人,他通常就是我们自己。人类最杰出的成就经常是在战胜自我的同时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最崇高的目标也经常是在彻底战胜自我的同时到达的。

2.“苦孩子”为何更容易“咸鱼翻身”

生活告诉我们这样的哲理:“在人类的历史上成就伟大事业的往往不是那些幸福之神的宠儿,反而是那些遭遇诸多不幸却能奋发图强的苦孩子。”

在通往目标的历程中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的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其实,挫折并不能证明什么,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神,我们不可能十全十美。相反,我们能力的大小,只有在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之后方能证实。挫折就是这样一种必须经受的考验,它可以提醒我们去寻找和发现我们自身的不足之处,然后对它们进行弥补和改善。

艰难困苦对生活的强者来说,犹如通向成功之路的层层阶梯;而对生活的弱者来说却是万丈深渊。

古往今来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困没能上大学,17岁时得了伤寒和天花,这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又接踵而至,26岁时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他也屡屡不顺。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他的意志占了优势,在乐曲创作事业中,他的生命重新沸腾了。英国诗人勃朗宁夫人15岁就瘫痪在病床,后来靠着精神的力量同病魔顽强搏斗,39岁时终于从病床上站了起来。她写的《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一书驰名于世界各国。

一个人可能会由于家庭、身体等种种原因而感到失意,但只要他内心深处坚信自己是能够有所作为、干一番事业的,这样,他就会产生战胜困难、向命运挑战的巨大勇气,而他的社会价值,也终会在所从事的事业中实现。18世纪德国诗人歌德,用26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不朽名著《浮士德》。作品完成后,他的秘书请他用一两句话概括作品的主旨,他引用浮士德的话说:“凡是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

3.成功背后多辛酸

看过“美国名人榜”的生平就知道,这些功业彪炳史册的伟人,都受过一连串的无情打击。只是因为他们都坚持到底,才终于获得辉煌成果。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管理顾问,你一走进他的办公室,马上就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似的。

办公室内各种豪华的摆饰、考究的地毯,忙进忙出的人潮以及知名的顾客名单都在告诉你,他的公司的确成就非凡。

但是,就在这家鼎鼎有名的公司背后,藏着无数的辛酸血泪。

这位管理顾问在创业之初的头六个月就把自己十年的积蓄用得一干二净,并且一连几个月都以办公室为家,因为他付不起房租。他也婉拒过无数的好工作,因为他坚持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也被拒绝过上百次,拒绝他的和欢迎他的顾客几乎一样多。

就在整整七年的艰苦挣扎中,谁也没有听他说过一句怨言,他反而说:“我还在学习啊。这是一种无形的、捉摸不定的生意,竞争很激烈,实在不好做。但不管怎样,我还是要继续学下去。”

他真的做到了,而且做得轰轰烈烈。

朋友有一次问他:“把你折磨得疲惫不堪了吧?”他却说:“没有啊!我并不觉得那很辛苦,反而觉得是受用无穷的经验。”

看过“美国名人榜”的生平就知道,这些功业彪炳史册的伟人,都受过一连串的无情打击。只是因为他们都坚持到底,才终于获得辉煌成果。

天下哪有不劳而获的事?如果能利用种种挫折与失败,来驱使你更上一层楼,那么一定可以实现你的理想。

教授们知道,从学生对于成绩不及格的反应可以推测出他们将来的成就。有一位教授讲过一件这样的事:

几年前,他把毕业班的一个学生的成绩打了个不及格,这件事对那个学生打击很大。因为他早已做好毕业后的各种计划,现在不得不取消,真的很难堪,他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是重修,下年度毕业时才拿到学位,第二是不要学位,一走了之。

在知道自己不及格时,他非常失望,并找这位教授要求通融一下。在知道不能更改后,他大发脾气,向教授发泄了一气,这位教授等待他平静下来后,对他说:“你说的大部分都很对,确实有许多知名人物几乎不知道这一科的内容。你将来很可能不用这门知识就获得成功,你也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这门课程里的知识,但是你对这门课的态度却对你大有影响。”

“你是什么意思?”这个学生问道。

教授回答说:“我能不能给你一个建议呢?我知道你相当失望,我了解你的感觉,我也不会怪你,但是请你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吧。这门课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不由衷培养积极的心态,根本做不成任何事情。请你记住这个教训,五年以后就会知道,它是使你收获最大的一个教训。”

后来这个学生又重修了这门功课,而且成绩非常优异。不久,他特地向这位教授致谢,并非常感激那场争论。

“这次不及格真的使我受益无穷。”他说,“看起来可能有点奇怪,我甚至庆幸那次没有通过。因为我经历了挫折,并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我们都可以化失败为胜利。从挫折中汲取教训,好好利用,就可以对失败泰然处之。

千万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你的命运,要仔细研究失败的实例。如果你失败了,那么继续学习吧!这可能是你的修养或火候还不够好的缘故。世界上有无数人,一辈子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他们对自己一直平庸的解释不外是“运气不好”、“命运坎坷”、“好运未到”,这些人仍然像小孩那样幼稚与不成熟;他们只想得到别人的同情,简直没有一点主见。由于他们一直想不通这一点,才一直找不到使他们变得更伟大、更坚强的机会。

马上停止诅咒命运吧!因为诅咒命运的人永远得不到他想要的任何东西。

事实上,在每一种逆境及每一个挫折中都存在着一个持久性的大教训。而且,通常说来,这种教训是无法以挫折以外的其他方式而获得的。

挫折通常以一种“哑语”向我们说话,而这种语言却是我们所不了解的。如果这种说法不对的话,我们也就不会把同样的错误犯了一遍又一遍,而且又不知从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

面对挫折:

“失败”先生只会躺在地上骂个没完。

“平凡”先生会跪在地上,准备伺机逃跑。

但是,“成功”先生会汲取这个宝贵的经验,继续往前冲剌。

4.只有战胜逆境,你才能变得更坚强

命运永不屈服,就能够激发自己奋斗的勇气,就能够找到摆脱困境的道路和方法。

人生中的困境与挫折如影随形,困境会折磨人的身体和意志,但它更是一种推人奋进的动力。每个人都不能避免挫折和失败的出现,关键看你如何将令人沮丧的困境转化为顺境。显然,刘云霞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1981年,初中毕业的刘云霞在一家街道工厂工作。后来这家民办小厂越来越不景气,刘云霞不得不回家待业。失业的痛苦对于初涉人世的她来说,仿佛是在风雨中迷路的孩子,一时间看不清前行的方向。她一次次在黄昏里徘徊,一次次质问如血的残阳,这世界为什么如此不公?当看到昔日的工友下班回来,好羡慕好嫉妒。人家为什么能留用,而自己就不行呢?刘云霞开始反省自己,别人留用并不是全靠后门,自己下岗实在是能力欠缺,贫乏的专业知识已经成为自己再就业的障碍。为此,刘云霞拟订了自学计划。她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学财会、公关、微机、汽车驾驶。她认识到,命运总是为有头脑的人准备着的。

80年代的城市正是建筑行业大展身手的时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而与建筑配套的运输业却没能跟上脚步。刘云霞看准这个市场空档,毅然说动了竭力反对的父母,拿出2000元积蓄并借了4000元买了一台旧货车跑运输,对男人来讲这都是一种极艰苦的活计,何况一个女人?凌晨三四点就得爬起来,晚上不到八九点钟不到家。刘云霞先是拉沙子,后来运砖瓦,有时跑长途好几天在外;饿了啃块硬馒头,吃口咸菜,困了在车上打个盹。一年多的时间里,刘云霞累瘦了,脸晒黑了,但辛苦也得到好回报,l台车发展到了5台,由建筑运输发展到粮食、蔬菜、旧货运输等多方面。下岗后的刘云霞正是用坚强不屈的意志战胜了困境,积极努力用知识武装了自己,靠学得的一技之长创造了成功的机会。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刘云霞已经完全摆脱了困境,开始了创业发展。善于把握商机的刘云霞立即把目光投向了饮食业,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于1991年3月建立了沈阳陵东费品采购站,从许多食品、饮料厂家以厂价进其产品,然后在陵东市场对外批发。刘云霞利用消费热点薄利多销的举措颇受欢迎,采购站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很快采购站又增加了酒水批发业务,并于1993年成立了亨通食品经销公司。

刘云霞致富的梦想虽然一个个地变成了现实,但她仍不满足。1994年初,她得知位于皇姑区华山路一个商店要转兑,刘云霞决定买过来。可是卖方说已有了买主,刘云霞当机立断,以高出对方的价格买了下来。她要把它改建为酒店,经营餐饮业。当时的市面上,餐饮酒楼林立,竞争激烈残酷,不少酒家纷纷倒闭,而且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令许多有经验的商家都难以应付。酒店业陷入低潮是竞争水平不高所致,钱越难赚,越有人能赚钱。只要有良好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在低潮中一样可以闯出新天地。1994年3月,经过一番扩建装修,“金运”大酒店在鞭炮声中正式营业,刘云霞和员工热情地迎送着八方来客。

管理酒店,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挑战,刘云霞明白要想在商海中站稳脚根必须有一个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对招聘来的员工进行岗位培训,都是她亲自制订培训计划,编写教材,给员工授课。针对员工文化底子薄的状况,她亲自去新华书店购回有关书籍,免费发到员工手中。她说金运的员工不仅仅是端盘子的服务员,更是一支文化含量高的服务队伍。她还制定了服务员提升大堂经理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竞争意识。有3名服务员提升到大堂经理。大酒店程序复杂,如何提高效率,让顾客放心,这关系到酒店经营的成败。

为此,刘云霞实行了以酒店为主体的微机联网控制系统。顾客结算时用微机把菜单价格打印出来,让顾客过目签字,服务员不可涂改。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顾客对这一举措十分满意。他们说,到“金运”吃得放心,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归了再来。

十余年的时光在不断竞争中悄然逝去,吃尽酸甜苦辣的刘云霞所经营的亨通食品经销公司和金运大酒店已经拥有300名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营业面积由过去200平方米的规模发展到4000平方米,由过去的2000元起家发展到上千万元的固定资产,利润额年均百万元。

刘云霞的奋斗历程实在值得人们深思。也许你正处在困境中,也许你想挣很多很多的钱。然而你若不能正视自己,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学得一技之长,如若不能及时把握市场竞争中的赚钱时机,如若不能科学管理,善于经营,如何能走上成功之路?

5.一个绝境就是一次挑战、一次机遇

破釜沉舟的魄力能将自己做事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置自己于死地的绝境能超越极限和潜能,从而获得难得的机遇。

外力对于人的作用,若不及自我发掘的内因作用大,就会显得毫无意义,但是当这个外力是一个“死地”,是一个绝境呢?

在法国一个位于野外的军用飞机场上,一位名叫桑尼耳的飞行员正在专心致志地用自来水枪清洗战斗机。突然,他感到有人用手拍了一下他的后背。回头一看,他吓得大叫一声,拍他的哪里是人,一只硕大的狗熊正举着两只前爪站在他的背后!桑尼耳急中生智,迅速把自来水枪转向狗熊。也许是用力太猛,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自来水枪竟从手上滑了下来,而狗熊已朝他扑了过去……他闭上双眼,用尽吃奶的力气纵身一跃,跳上了机翼,然后大声呼救。

警戒哨里的哨兵听见了呼救声,急忙端着冲锋枪跑了出来。两分钟后,狗熊被击毙了。

事后,许多人都大惑不解:机翼离地面最起码有2.5米的高度,桑尼耳在没有助跑的情况下居然跳了上去,这可能吗?如果真是这样,桑尼耳不必再当飞行员了,而应当一名跳高运动员,去创造世界纪录。

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后来,桑尼耳做了无数次试验,再也没能跳上机翼。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绝境就是一次挑战、一次机遇,如果你不是被吓倒,而是奋力一搏,也许你会因此而创造超越自我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