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胡雪岩
11581600000064

第64章 用合适者,做恰当事(2)

想要谈成生意,便要勤动嘴;想要做成生意,便要多动手;想要跑成生意,便要多动腿。商务经营活动乃是实实在在的、具有极强操作性的事情,是智力与才干的高度运用。没有了良好的才识,在商业活动中是无法立足的。可以说,做生意一方面是才识上的发挥,另一方面更是智力上的博弈。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最为重要的便是能拥有一批为我所用的各方面的人才。而如何才能拥有这样的人才,便涉及具体的人才运用问题。

以财激人,以财得人

《孙子·谋攻篇》中有语:“上下同欲者胜。”对于企业来说,“上下同欲”便是要求企业经营者要与雇员之间保持齐心协力的关系,而这是建筑在员工感觉到自身的利益与命运同企业的效益与前途息息相关这一基础上的。纵使是天下熙熙,都是为利益而来;天下攘攘,无不是为利益而往。虽然此话有些过于片面地强调了人们对物质需求的重视,但是其中却指出了最为重要的一点:人们奋斗,是为了活得更好。因此,不管任何企业,只要想有效地组织生产,便必须要“以欲从人”,从物质上来切实地关心员工,以此来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作为商人,胡雪岩深谙其中的奥秘,他在延揽人才方面,不仅以诚相待,用之不拘外,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便“以财‘买’才、以财揽才”。他非常清楚,与其低声下气地去请人,不如实实在在地拿出利益,激发对方潜在的欲望,从而让其为己所用。

胡雪岩极为注重利用金钱来刺激下面店员的工作积极性。在阜康银号的业务发达之后,他开始在通都大衢遍设分号,根据清代陈代卿所着写的《慎节斋文存》中记载,每当胡雪岩想要雇用新的号友时,“必询其家食指若干,需用几何,先以一岁度支畀之,俾无内顾忧。”如此一来,手下员工便会专心致志地工作,而且他们也会对胡雪岩感恩戴德,干起活来自然也会更加卖力。胡雪岩使用金钱的方式来激励员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红利均沾,一是入股合伙。对于一些没有资本的伙计,便采用根据经营好坏、年底分红的方式,对于有本钱者采取入股合伙的方式便采用分红或者入股的方式,使大家都可以从中得到利益。由此员工们还会将自身的利益得失与胡雪岩捆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此一来,为胡雪岩卖力,也是在为自己卖力,为自己奔波,也是在为胡雪岩奔波,这才是真正达到了店内上上下下“祸福同当”的地步。

胡雪岩的这种做法,不仅使自己落得了人情,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他的远见。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看到有一些商人,在开辟新的业务,或者进行新的投资时,都能够不加犹豫地拿出大把的钱来,然而,在招揽人才时,却不能做到像胡雪岩这般慷慨大方。这些人总是会有自己看上去极为合理的想法,比如,他们认为人心并非金钱才能买到的,与雇员之间的交往,只要待之以诚便可,不必在意付出了多少酬劳;另有一些管理者认为,员工的报酬是与企业的具体收益挂钩的,效益好,员工的工资便多;反之亦反。

这样的做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实际运作中也有着一定的成效。但是往深处来看,这其中却包含着极为不稳定的因素。想要留住人才,待之以诚是一种必然,但是如何去显示自己的诚意,却大有文章可做。生意场上有着与生活中人际交往大为不同的价值标准与交往准则,不可以简单地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方式进行生搬硬套。用人的原理便是利用他人的聪明才智为自己赢得利益,别人可以被用你来挣大钱,你却不肯付给重酬,如此行事何来诚意?以经营效益为付酬劳的多寡为依据,这本身就是一种仅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印象,无法做到待人以诚。

胡雪岩招揽人才从来都是不惜出以重金,在他看来,以财揽才就如同拿钱买货一样,货好价格自然会高,值得重金揽得的人才也必然是忠心而得力的人。胡雪岩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眼光要好,人要靠得住,薪水不妨多送,一分钱一分货,用人也是一样。”虽然话有些粗,但是其理却尽在其中。不以自身生意的赚赔来付给报酬,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更为可贵的是,胡雪岩在用人的问题上从来不会吝惜钱财,从而显示出了他对人才的尊重。

激将中的不同运用

激将本身是一种极富有戏剧性的谋略,多见于诸多的典籍中。没有人愿意轻易服输,英雄人物之所以可以做出各种各样惊天动地之事,往往都是因为他们生性争强好胜。而这一点正是激将的心理基础所在。西凉马超率兵攻打葭萌关,张飞大叫入帐请战。诸葛亮佯装没听见,故意对刘备说:“马超智勇双全,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唤云长来,方能与敌。”张飞一听急了,立下军令状,诸葛亮方才同意。

立誓决一死战的张飞与马超在葭萌关下大战220多个回合,一直战了一昼夜,一举将马超的锐气打掉。如果没有了诸葛孔明的刺激,张飞的潜力便很难挖掘出来,他很可能无法与马超打成平手了。

树怕剥皮,人怕激气,所谓的激将,便是将丑话放在前面,使他人心底的英雄气概可以被唤醒,从而有能力去执行艰难的任务。孟子曾说过:“一怒而天下定。”而激将术则主要是通过各种隐藏的手段来令他人进入激动的状态,从而去干平日里不敢干、不想干的事情。请将不如激将。胡雪岩的激将法便是由此而来,只不过他将丑话换成了更容易激发人们潜能的利益而已。

我们经常说有钱要用在刀刃上,在生意场上,得力之人便是刀上之刃。为了延揽人才,花再多的金钱也是值得的。胡雪岩的一生都在贯彻着“一分钱,一分货”的人才观,而这给他的事业带来了真正的人才,也使他的事业更加昌盛。在这一点上,对于今天的企业家来说,也是极有启发的。

台湾商业巨子蔡万霖有这样一条经营座右铭:“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为了达到“人聚”的目的,他采用了使“人人都成为小富翁”的策略。在经营过程中所赚来的钱他从来不会独吞,而是散发给大家。有一年,他一下子拿出来4亿元股票,使公司中科长级以上的员工都可以入股,即白送给每一个员工100万元。其公司正常状态下的年终奖金都在6个月的工资总额以上。如此一来,他旗下的公司极为团结,士气也很足,效益一直是台湾各大企业中的佼佼者。

管理者在确定了整个企业的奋斗目标之后,最为重要的事情便是要激发部下的斗志。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是这方面的高手,他曾经以年薪100万美元的代价聘请到了查尔斯·斯瓦伯出任卡耐基钢铁公司的第一任总裁,在当时,这是全球范围内总裁中最高的待遇,但是斯瓦伯本人并不了解钢铁生产,而这100万美元就是对生手的最大推动力。

斯瓦伯走马上任之后,发现下属的一家钢铁厂的产量排在了末位。该厂的规模与其他厂子一般无二,不管厂长怎样软硬兼施,下面的员工却依然极为懒散。斯瓦伯便向厂长要来了一支粉笔,将日班的产量6吨写在地上。前来接班的夜班工人,看到了一个巨大的6字,并从旁人口中得知这是总裁所写的。在第二天早上斯瓦伯再次视察的时候,他看到自己写在地面上的6字已经被夜班的工人改写成了7字。此后,该厂的产量大幅度上升,一跃成为整个公司中的先进。

成功是需要激励的,每个人都有惰性,都想要面子,他们成为英雄的动力往往来源于外力的推动。斯瓦伯用一支粉笔创造了生产力,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确实该拿那100万美元。激将法引导了他的成功,同时也成就了卡耐基公司成为钢铁厂中的领先者。

激将是众多激励手段中的一种,会不会激将,体现出了一个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是高还是低。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激励你的同仁光是靠物质刺激是不够的,必须每天不断想出新点子,来激励并挑战他们。”激将方式的选择决定了最后的成败。在选择具体的方式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激将不是将原有的矛盾激化,而是有好的动机与可以把握的结果。一流的激将术应该是出自善意的。很多时候,激将之所以会奏效,并不是对方不明就里,而是被施计者的激情与良苦用心所触动。胡雪岩以财激人,诸葛孔明以怒激人,这些都是激将方式的正确选择。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在运用激将法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这样才可以达到最初的效果。

4.属下犯点错没什么

在中国人的骨子中,我们一向非理性地拒绝过失的存在。从小时的乖宝宝,到长大之后的老实员工,中国的教育一直在延续着不切实际的“完人”想象。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过失的存在会成为一件极其丢脸的事情,失败所引发的风险往往会比失败本身所造成的风险还要大上100倍。而那些有过失败、过失记录的员工,管理人员多少会对他们存有一些偏见。于是,不少曾经才华杰出、野心勃勃的青年会在这种气氛中渐渐变为圆滑世故的职场老人。整个企业中被这种缺乏新思想的人所充斥的话,对于现代企业的未来发展来说,是足以致命的。胡雪岩深知何为用人之根,他眼中的能人不仅可以犯下错误,而且他还会视德行而继续留任对方。

德看主流,才重一技

在经营管理胡氏家族的事业过程中,胡雪岩非常善于用人之长,并主张客观地看待他人,他认为用人要做到“德看主流,才重一技”,其意思为德行才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对德的要求并不是非要到达十全十美才是最佳的状态,而是要看其主要的思想意识,而对于人才的技能要求也并非全才就好,而是只需要能独当一面便好。在属下犯了一点无关德行的错误时,不需要对其过于苛责。一旦问题关系到了德行,便立即辞退。

一次,胡庆余堂的某个专管采购的先生不小心将豹骨误当做虎骨买了进来,而且数量并不算小。专管进货的阿大了解平日里这一采购先生做事非常牢靠,加上当时自己手头有许多事情未处理,便未加详查将豹骨直接入库备用了。此时,有一新提升的副掌柜得知此事之后,以为又有了新的晋升机会,便直接找到胡雪岩去打了小报告。

胡雪岩得知此事后,立即亲自带人到药库中对这批药材进行了细查,发现的确是将豹骨误当做了虎骨。胡雪岩后来命令药工将这些豹骨全部烧毁了。眼看着由于自己的工作失误带来了如此巨大的损失,阿大与采购先生心中极为愧疚,便向胡雪岩递交了辞呈。不料,胡雪岩却对二人温言相劝道:“忙中出错,在所难免,以后小心就是。”两人心存感激地对胡雪岩说:“将这些药烧掉,您的心中踏实,我们也可以引以为戒。”

在将此事摆平之后,那位自认为举报有功、正等待着晋升的副手正在暗地里高兴,却突然接到了胡雪岩所递送来的辞退书。胡雪岩不仅没有对他进行奖赏,反而将他辞退了。在胡雪岩看来,身为副手,在发现了伪药之后不及时向进货阿大汇报,已经是大大的渎职了,而暗地里对自家兄弟打小报告、捅刀子更是心术不正,继续留用这种人,日后必然后患无穷。

在历史上也有与此事极为相似的事情。春秋时期,卫国人宁戚正在车边喂牛,他边敲着牛角边高歌。齐桓公见他举止不似一般人,便打算起用他来管理国家。底下的臣子听说此事后,皆认为此举过于草率,他们建议多对宁戚进行了解:“卫国距离齐国并不算远,我们大可以派人到那里了解一下宁戚的情况之后再做决定。如果此人真的是有德有才之士,再任用也不迟啊!”

齐桓公听完此话后说:“你们之所以会建议我去进行打听,是对宁戚不放心的缘故。打听之下,必然会得知宁戚的一些小毛病。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个人有了一些小毛病而舍弃他,而忽略了对方真正的大才,这才是世人失去天下贤士的主要原因。”随后,齐桓公力排众议,将宁戚提拔为上卿,而宁戚日后也为齐桓公称霸诸侯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意见与建议。

齐桓公与胡雪岩都非常明白,作为领导,在用人方面应该看重什么,不应该看重什么。所以他们才会忽视人才的小毛病,并提拔与重用一批极有才干的贤能之士,使自己成为纵横政界与商界的一代霸主。如果相反,不去看重人才的主要方面,而是时时刻刻都以条条框框去限制他人的话,哪里会有如此符合严格标准的人才呢?学会忽略属下的小错误,学会去包容属下的失误,这才是明智创业者的用人之道。

不求完人,但求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