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胡雪岩
11581600000022

第22章 借助他人,拱卫自己(2)

1922年12月,蒋介石第一次遇见宋美龄,立即被她的美貌吸引,宋美龄举止大方,容貌端正,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这些对于蒋介石的前程都非常的符合,因此,这些也成为蒋介石追求宋美龄的最初动机。

最重要的是,蒋介石在追求宋美龄的时候,还有政治上的动机。

蒋介石的家庭背景是世代经商,只能算是小康之家,并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资本,而宋家,因为宋父早年曾去过美国,在美国接受了基督教,回国后经商发迹,成为当时上海富豪之一。宋家的儿女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宋父本身支持孙中山的革命运动,而宋家的二女儿更是孙中山的夫人,而大女儿嫁给了孔祥熙,孔家是山西富户,宋家长子在美国接受教育,回国后经宋美龄介绍,到广东省担任财政厅长,不久之后又调到武汉国民政府任财政部部长。

蒋介石一直将自己扮演成孙中山最坚定的信徒,因为地位不高,不能与汪精卫、胡汉民相比,但在孙中山在广州蒙难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创造了冒着生命危险保护领袖的辉煌业绩。因为和孙中山交情并不深,如果想要有进一步的联系,娶宋美龄为妻,就与孙中山有了亲戚关系,这样,蒋介石就可以得到一些政治好处。

另外,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宋家在当时是江浙财团的代表人物,与宋美龄联姻,就可能为自己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持。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宋父早年曾去过美国,与美、英势力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与宋家联姻后,得到美国和英国的支持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以为自己寻找政治靠山。

为了这些目标,蒋介石对宋美龄展开了长达5年的求婚,终于,1927年12月,蒋介石在上海娶得美人归。最为重要的是,宋美龄也的确对蒋介石的政治进取有了很大的帮助。

这段联姻,不但对蒋介石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世人的眼里,这段联姻也很美满,更是政治联姻的典范。中国古代也经常有和亲的存在,昭君出塞、文成入藏,都是联姻引发的佳话。这些联姻,不但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更是稳定了当时的政治局势。

人是具有社会性质的高级动物,社会由人组成,说到底,人的集合共同组成了社会。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是社会中的基本关系。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出推论:个人的成败顺逆,往往与其周围的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如果拥有了身边人的大力相助,成功便会更为快速地到来。学会利用身边的人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而且会使我们的人生走向更高的阶梯。

胡雪岩之所以会成功,并不仅仅凭借了自身灵光的生意头脑,他的死党王有龄与大靠山左宗棠的支持对胡雪岩的成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待到中年时,胡雪岩已经从自己身边的人脉中获得了数以亿计的财富。我们不得不说,胡雪岩是一个经营人脉的高手,同时也是值得人们学习的典范。善用身边的人脉,学会将朋友、家人、亲戚中的那些有能力者团结到自己的身边,让他们为己所用、愿意为己出力,成功便近在眼前。

3.先发制人才能赢得胜利

胡雪岩生逢乱世,却可以在官场、商场左右逢源,成为富甲天下的商贾奇人,其经营智慧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依靠着自己对商道的独到理解,依靠实力,进行先发制人,这便是胡雪岩能够在晚清颓废的局面下赢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动出击,赢得胜利

胡雪岩在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期间,依靠着自身的实力,采用了各种各样的计谋,击败了无数对自己不利的对手,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他与“隆昌”米行斗法的事情。

隆昌米行是当时一个较为奇特的米行,其名义上的主人谭柏年只是代为经营者,真正的老板是石三官,远在苏州乡下,乃是一纨绔子弟。父亲死后,给他留下了丰厚的财产,他便将米行的一切事务交给舅舅谭柏年,委托他对一切事务全权进行处理。谭柏年倚仗自己长辈的身份,在米行中便以老板自居,而且为人极为苛刻,店中上下没有一个不惧他的。

其实,以谭柏年的才干与资历来看,他本来可以开一家米行,自己做真正的老板,但是时运不佳,战乱使他的家底被毁,沦落至为他人打工的地步。日后慢慢爬到了米行档手的地位,所靠的几位老板相继破产,而谭柏年则不断地寻找新的避难所。幸而,外甥此时将他聘用。虽然外甥待他并不薄,但是谭柏年生性贪婪,在暗中得了不少的好处。石三官平日里只管收钱,对账目一窍不通。就此,谭柏年依然不满足,他还想找到一个真正可以大把捞钱的机会。对于米行来说,最佳的捞钱机会莫过于存米销出的方式了,而谭柏年则一直在找这样的机会。

一日,谭柏年在用过早餐后,便去会见了一位极为重要的客商。今年苏州上下皆风调雨顺,谷米丰收,于是隆昌米行便趁机敞开收购,仓房中囤积了上万石的新米,需要寻找新的买主。谭柏年干米行生意已经30多年了,深知此中大有利润可图。

前一日,山东米商潘家祥到了上海,谭柏年与之是老相识,言谈间已知对方有意要在上海收购大批谷米运往北方。此前,齐鲁一带大旱,庄稼歉收,急需大米救灾。对于这个大商机,潘家祥肯定是要做一笔大生意的。上海地区米行林立,各家的竞争极为激烈,这块肥肉到底落入谁人之口,尚不得而知。谭柏年决定要将这笔大生意揽入自己的手中。

凭着自己混迹米行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谭柏年知道,潘家祥本钱极为雄厚,并不屑于做零碎的买卖。与一些小本米行争生意,不仅无法满足需求,而且看得上眼的大米行,在上海也不过三五家。谭柏年喜欢做大生意,这样可以将报损率搞得高一些,回扣也更为可观一点,一笔生意下来,除了可以给石三官上报一些,自己还可以落得一笔银子。

但是在见到了潘家祥之后,对方却告诉谭柏年,自己已经与胡雪岩签订了契约,并且将契约给他看。谭柏年心知,这笔生意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不会生起变故的。此时的他被失望所充斥:在浙江你已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竟然还将手伸到上海夺生意,你也忒狠毒了吧?

当时的胡雪岩在浙江把持着海运局,并改漕运为海运,干得相当成功,商界人尽皆知。但是在上海米行中抢生意的事情人们万万没想到。谭柏年曾经对上海各米行有可能与自己抢生意的人进行了排名,但偏偏忽略了胡雪岩。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使得谭柏年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按着他的筹算,隆昌米行的存米如果全部出手的话,他至少可以得到2万两银子的外快,但是如今却打了水漂。为了这笔不小的利润,谭柏年使尽了伎俩,将口舌费尽,终于使潘家祥毁了约。

此后,胡雪岩很快便得知了潘家祥毁约的消息,而这一消息使他大为烦恼。他此番抛售大米完全是为了想趁着齐鲁大旱的时机大赚一笔,然后再转入自己的常规运作中。在这次行动中,胡雪岩迫切地想寻找到大宗的买主,迅速成交。否则拖延的时间过久的话,很容易与同行产生竞争,无法脱手。一旦海运季节一到,他便不得不将手中囤积的谷米再次翻年,最终落得鸡飞蛋打一场空。

潘家祥的毁约使胡雪岩彻底品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如果这样的失败传到了生意圈中,势必会对他的信用造成损害。要知道,潘家祥乃是山东的富商,他将北方民间的粮米市场都进行了垄断,在商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胡雪岩一向以诚为本、以信为生命,如今无法取信于潘家祥,他日后在商界如何立足?

胡雪岩后来得知是谭柏年从中作梗后,便下定决心趁着两人生意未成,主动出击,为自己的利益而战。他一番深思之后,立即便想出了一套连环计,并环环实施。

第一环:寻找谭柏年的弱点。

俗语有云: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胡雪岩半世商场征战,极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与疏忽进行痛击,无往不胜,十分灵验。凭着他的直觉,谭柏年身为隆昌米行的档手,老板不在店中主事,他必然会营利舞弊以售其奸。

胡雪岩想起自己曾与谭柏年做过几桩小生意,细想之下,便回忆起了其中的一个小细节:当时与谭柏年讨价还价时,谭柏年并不在意谷米的价码,而是要求按着一厘二的回扣,将钱存至其“裕和”钱庄户头上。当时胡雪岩便敏感地觉察到这笔钱存得蹊跷,此时回想,更认为谭柏年在私吞这笔回扣银,而真正的老板石三官对此毫无察觉。生意场上,档手欺骗东家的现象比比皆是。从与自己做生意时谭柏年的熟练程度可知,他不知吃了多少次这种回扣。可以推测,此次潘家祥毁约,必是为了得一笔回扣而毁的。

胡雪岩自知已抓住了对方的狐狸尾巴,只需用力将其拖出洞口,自可将败局挽回。

第二环:抓住谭柏年的把柄。

胡雪岩得知,裕和钱庄日前资金正紧张,于是便以存入20万为条件,让“隆昌”米行档手将谭柏年在“裕和”的存款数目老实地告知。谷真豪果真将谭柏年年间的每次存银数目与日期都写得极为清楚,明白在目。按着每次存银的数目,胡雪岩立即将隆昌近年的生意情况摸得清清楚楚,而谭柏年从中中饱私囊的秘密也暴露无遗。

第三环:入股“隆昌”米行。

胡雪岩用计假冒“裕和”之名,将谭柏年在裕和的存银和利息结算账单故意误送至老板石三官处,这使得石三官对谭柏年的所作所为也有了大概的了解。胡雪岩又找到了石三官,以入股三成、对米行的具体事务进行负责的条件,帮助他进行米行的整顿,挽回损失。石三官虽然无用,却也知若任谭柏年如此下去,隆昌米行势必毁于自己手中,于是便答应了胡雪岩的条件。

第四环:收服谭柏年。

胡雪岩将自己得到的谭柏年的罪证向谭柏年出示后,给出了谭柏年两条路:要么送官处置,要么安心管理米行,为他奉差,俸银翻番,二者任谭柏年选择。此时的谭柏年才知道,自己惹错了人,无路可走之下,只得死心塌地地为胡雪岩效力。胡雪岩告诉他要听候待命,不可轻举妄动。原来,胡雪岩已经考虑到,既然潘家祥敢毁约,便一定是对胡雪岩的信用产生了怀疑,贸然劝他信守前约的话,必然会使自己的生意无法挽回。只能用计,使其就范。

第五环:对付潘家祥。

潘家祥此时对隆昌米行所发生的巨大变故并不知晓,他对谭柏年一百个放心。在签约付了定金之后,潘家祥便急急地返回了山东,寻找销售谷米的合作伙伴。当时北方旱灾严重,饥民遍地,各种农民团体乘势号召天下揭竿而起,对抗官府,其势危若累卵。此时朝廷令各省抚督,开仓赈灾,安抚饥民,以防民变。

潘家祥得知此种情景后心中暗喜,饥民越多,自己的谷米便销得越好。他现在正等着最佳时机,将谷米以最高的价格抛售出去。正当潘家祥物色代理商的时候,胡雪岩请来的一位官大人自称是直隶粮道,急需购进大批的谷米,以缓解直隶灾情。潘家祥心知他说的是实情,便与之订下了极高的米价。签约付定金之后,粮道大人便意味深长道:“救灾如救火,还望潘公信守合约,按此交割,耽误了公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潘家祥拍着胸脯说没问题。

当下,潘家祥乘坐小火轮飞快地回到了上海,并雇下了20多只快船,只等谭柏年如期交米。眼看第二天便是行期,隆昌米行却毫无动静。船老大前来询问潘家祥到底哪天装船,此时潘家祥才知米粮未至。于是便到隆昌米行问罪,谭柏年一叠声致歉后,方言米行已换了老板,他无法做主,凡事可问胡雪岩。

此时潘家祥才知掉入了胡雪岩的圈套中,又细想一下,粮道大人乃是胡雪岩至交,必不会轻饶自己,他越想越怕,惊出一身冷汗后,潘家祥只得以高出自己卖米价的价格向胡雪岩购买了2万石米。由此一算,胡雪岩反败为胜,净赚了10万两银子。

由上观之,胡雪岩的先发制人已用到了极致,他深知,一旦等到他人生意做成,自己不仅无利可图,声誉也成了问题。细想之下,运用连环计,两不耽误,这才使得自己既赚到了钱,又挽回了声誉。

抓住时机,先发制人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快”是一切活动的特点。市场机遇来得快、消失得也快,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也快,竞争对手崛起得更快。而这些都要求企业信息快、决策快,营销快,归根结底,便是要求企业有极高的效率,才可以抓住市场机遇,掌握好营销的主动权。“快”乃是一大优势,不仅可以赢得顾客,而且还能战胜对手,捕捉到难得的机遇。

经营中,谁先投入了市场,谁便占领了市场的制高点,谁便运用了先人一步所产生的时间差。而这一时间差对于捕捉偶然的机会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市场需求是一种必然,而这种必然却往往以偶然的几率出现。所以,企业在竞争中,总是会不时地碰到各种各样的偶然机会。而市场的多变性、竞争的激烈性,使得这些机会常常呈现为昙花一现的景象。如果无法迅速看准与抓住市场闪现的这些机会,便会被他人占先,所以现代社会应十分重视“机会损失”,见到机会后应果断出击。

先人一步需要果断决策。首先,抢占时机。所谓时机,是指时间、转机、机会等。从时间机遇来看,各种因素、态势、机遇都处于稍纵即逝的变动之中。在决策过程之中,抢占时机、随机决策就是指一旦时机成熟,要当机立断,果敢决策,切不可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其次,决策及时。一指速度,即决策迅速;二指时机,指决策到实施恰到好处,符合当时的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变化。

抓住时机抢占市场,便是要将视线从市场的表层扩展延伸到市场的各个方面,并使用新的理念与眼光去观察与寻觅潜在的市场需求。商海弄潮,时机往往多如过江之鲫,缺少的只是善于发现它的慧眼和有效利用它的本领。

历史上着名的“安史之乱”便是其中典型的案例:唐朝末年,安禄山起兵反唐,并派叛将令狐潮率重兵将雍丘包围。守将张巡本身是一个极善于在把握机会的情况下先发制人的人,在他发现有机可乘的时候,便留下了1000人守城,自己则带领1000精兵,打开城门,分数队冲出。张巡身先士卒,冲进敌阵一阵猛杀,而士兵也深受将领的鼓舞,个个都奋勇杀敌。叛军措手不及之下,连连后退,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张巡竟然敢冲出城来。

第二天,令狐潮将云梯架起,指挥士兵登城。张巡又率领士兵将用油浸过的草捆点燃之后抛下城墙,登城的士兵被烧得非死即伤。

此后60多天的时间里,只要一有机会,张巡便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多次在深夜从城上放下一队勇士杀入敌营中,并且用计夺走了叛军的大批军需用品,使敌军日夜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