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胡雪岩
11581600000020

第20章 左右逢源,灵活处事(3)

细想之:世界上不可能有只占便宜而不吃亏的美事。鉴于此,聪明人都是那些看清形势,善于吃小亏的人,因为他们深谙其道,吃小亏、少付出,但得到的是大回报和大收益。明白这个道理,你的情商就上了一个层次。

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吃亏和占便宜是一种互为存在、互为结果的东西。如果你心里整天想的都是如何占便宜,那么有些事情在当时就算你真的受益了,但最后的结果还有可能是吃亏;而有些事情表面看似你当时吃亏了,但最后仍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受益的结果。天地轮回,平衡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事情,没有永远的占便宜,更没有永远的吃亏。

人生大智慧——吃亏等于占便宜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亏是吃不得的。人们往往只会想到占便宜,这也是人性使然,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因为有些便宜的背后隐藏着阴谋;反之,甘愿吃亏的人,则能够躲避灾祸,用宽容大度来营造幸福的心境。上天从来都是公平的,如果你在这里损失了一部分,那么一定能从那里得到另一部分。所以,吃亏反过来说也是一种福气。一个懂得适时吃亏的人,更能享受到生活的幸福!

其实,是吃亏还是占便宜,有时候并不是你表面看到的那样。

来看这样一个故事:这天的早饭,母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母亲问女儿:“吃哪一碗?”“有蛋的那一碗!”女儿指着卧蛋的那碗。“让妈妈吃那碗有蛋的吧!”母亲说,“孔融4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真不让?”“真不让!”女儿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不后悔?”

“不后悔!”女儿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女儿吃完,母亲开始吃。没想到母亲的碗底藏了两个荷包蛋,女儿傻眼了。母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女儿说:“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第二天的早饭,母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女儿:“吃哪碗?”“孔融让梨,我让蛋!”女儿狡猾地端起了无蛋的那碗。“不后悔?”“不后悔!”女儿说的坚决。可女儿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倒是母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女儿又傻了眼。母亲指着蛋教训女儿说:“记住,想占别人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

第三天的早饭,母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母亲问女儿:“吃哪碗?”“孔融让梨,女儿让面——妈妈您是大人,您先吃!”女儿诚恳地说。“那就不客气啦!”母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女儿发现自己碗里面也藏着一个荷包蛋。母亲意味深长地说:“不想占别人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

若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乐于吃亏、凡事不斤斤计较”的人,就要做到平时不过分和人斤斤计较,要懂得原谅别人的过失。吃亏的人不会永远吃亏,占便宜的人也不会永远占便宜。很多时候,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乐于吃亏者,在最后总能得到很多补偿,而那些满心想着占便宜的人恐怕就没有这种幸运。乐于吃亏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自律和度量,更是一种人格上的升华,吃亏只是暂时的,要懂得站在更高的境界里看吃亏。

常言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只有做到能屈能伸,才有可能轻松做人,才有可能成就事业。知“屈”的人,就不会怕吃亏。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事事争先、爱占小便宜的人通常都没有什么好感。因此,若从做人上来讲,这些人就是吃了大亏。由于你总是事事争先,时时为自己谋利,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他人的感受,因此你周围的人也就不会再主动为你着想了,还会对你处处设防,这样一来,你实际上等于是吃了大亏。因此,吃亏其实是人生大智慧,也是一种祸福相依的人生哲学。世间的人,一定要认识到,为人处世,别怕吃亏,因此吃亏等于占便宜。

赵森大学刚毕业就进入了一家出版社当编辑,他不但文笔极佳,而且工作态度更是难能可贵。有一次,出版社临时有一项任务,需要抽调人员去帮忙。当时,偌大一个编辑部只有赵森能快乐地接受社长的指派,其他人去上一两次就抗议了。赵森却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但是谁也没有看出赵森究竟有什么便宜可占,原因是他要做不少的苦力活。

后来赵森被调到业务部,在这里他不但干好自己的工作,而且只要有人开口要求帮忙,他都非常乐意去做。“反正吃亏就是占便宜嘛!”这是赵森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年时间过去了,赵森成立了自己的一家文化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原来赵森在“吃亏”的时候,就已经把出版社的编辑、发行、直销等工作都学会了。

由上述可知,吃亏就等于占便宜!有的时候,表面看着你好像是“吃亏”了,但却有可能让你得到比其他人更多的工作经验,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样说来吃亏也就是在占便宜!假如你总是处理不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可能就是由于太计较利益得失,总想争得各种“好处”,久而久之就难免引起他人反感,失去大家的尊重,最后成为“孤家寡人”。假如具有“吃亏”精神,这种豁达的处世态度一定能够帮你赢得人们的好感,更会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还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吃小亏占大便宜”就是这个道理。

每个人都要明白,这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白占的便宜,爱占便宜者迟早都要付出代价。有些人见好处就捞,遇便宜就占,就算是蝇头小利,看到之后也会心跳眼红手痒,志在必得。这种人每占一分便宜,便失一分人格;每捞一分好处,便失一分尊严。这世界上也不会有白吃的亏。从某种程度上讲,吃亏就是在物质利益上不是锱铢必较而是宽宏大量,在名誉地位前不是当仁不让而是先人后己,在人际交往中不是唯我独尊而是尊重他人、抬举他人。这样一来,你以吃亏为快乐,就一定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抬举。

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在不断吃亏中成熟和成长起来的,并从而变得更加聪慧和睿智。假如有谁一旦吃亏便愁肠百结,郁郁寡欢,甚至捶胸顿足,一蹶不振,最后受伤害的只能是自己。而且这种伤害,服用任何神医的秘方都无济于事,治疗的特效药方只有4个字:吃亏是福!

5.江湖上的朋友也要交

在经商的过程中,胡雪岩非常重视朋友的作用,他有一个这样的观点是:“官场上的朋友要交,商场上的朋友要交,江湖上的朋友也要交。”特别是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在胡雪岩看来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在生意场上左右逢源、四通八达。胡雪岩从协助王有龄“漕运”的时候,就和江湖朋友结下了深情厚谊!

要想安稳经商,以情义和江湖势力打交道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渗透于人生中的每一个角落,可以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不妨用情义结交朋友,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就像胡雪岩所说的:“抓紧一个‘义’字,给予对方充分尊重,并晓以利害,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在胡雪岩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想在商场上打出一片天地必然要面对一种特殊的势力,那就是江湖帮派力量。在清朝末年的乱世中,各种江湖帮派力量因社会管理的混乱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复杂丛生,并渐渐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身处那样的时代,要想安安稳稳做个商人,就一定要和江湖势力打交道。

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胡雪岩面临的帮派势力既有漕帮这样的旧势力,也有小刀会这样的新势力。不过,胡雪岩毕竟是个商人,他从来没有以改造天下为己任,因此他对漕帮,是以取得信任、共同活好的态度处之。而对小刀会,则像对待太平军一样,是通过官府、帮助官府来镇压他们,以保证自己的商业利益不受损害。一介商人在漕帮中层层渗透,放出交情,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正因为他以情义结交之,所以后来有几笔很大的生意,都多亏漕帮势力鼎力相助,才得以顺利做成。结交了漕帮这个有力的朋友之后,胡雪岩也就在乱世中有了“黑”社会力量的靠山,这帮朋友也成为胡雪岩的商业活动能顺畅发展的一个重要助力。

那么,胡雪岩又是怎样结交上江湖力量的呢?原因就在于他善于“对症下药”,抓紧“情义”二字,给予对方充分尊重,并晓以利害,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胡雪岩在生意往来中,经常替对方的难处窘境着想,对方见他这样讲义气,也把他当做朋友,视为知己,对他的口碑甚好,也乐意和他在生意中往来,正因为他广结江湖朋友,因此生意做得顺风顺水。不过他在江湖中做生意的成功,要从结交漕帮魏老五开始。

当年,胡雪岩的靠山王有龄上任“海运局”坐办后,抚台交托王有龄去上海买商米来代垫漕米,以期早日完成浙粮京运的任务。此事事关重大,漕米运达的速度,直接关系江南诸省地方官的官命。说到这买商米的银款,自然是由胡雪岩出面,到他原来的钱庄去争取垫拨。

就这样,为了完成使命,胡雪岩亲自上门谒见漕帮中管事的“魏老五”,当时恰巧“魏老五”不在家,胡雪岩巧妙说服魏母,得到老太太首肯之后,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很快就与漕帮的龙头老大魏老五由初识而结成莫逆之交。凭借着漕帮“魏老五”的威信,胡雪岩买米的事轻松得以解决。

但是当胡雪岩将魏老五请到自己住处商议买米一事时,却见他面露犹豫之色,只是碍于母亲的面子不好讲,尽管口头上答应了,心里面却是不太情愿。见到这种情况,胡雪岩并没有乘人之危,买了米就走。他打开天窗说亮话,告诉魏老五,有什么难处尽管直说,不然他就不买这批米了。魏老五见胡雪岩是个直爽之人,也就不再顾虑,将自己心中的忧虑一吐为快。原来自从官粮走海运以来,漕帮的处境一直很艰难,时下也正是缺少银钱之时。漕帮急需把这10多万石粮食卖了换钱,现在垫付给了海运局,尽管也能有些差额可赚,可是回头收回的还是米,因此魏老五很为难。

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之后,胡雪岩马上与出资买米的钱庄总管张福康商量,看钱庄能不能待漕帮以后把退还的米卖掉后再收回现在支出的银两,而不是一退米之后,就急于收回银两。钱庄老板张福康知道胡雪岩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就这样,这件事情解决得可谓一举两得,魏老五的难处解决了,他自然非常高兴,也极为欣赏胡雪岩的为人,而胡雪岩买米的事也很快就谈妥了。

纵观这件事的全过程,胡雪岩不但买到了米,还买到了与魏老五的“情”。自这件事之后,魏老五对胡雪岩“唯命是听”,只要是胡雪岩的货,漕帮绝对是优先运输。因此胡雪岩的货运向来是畅通无阻、来往迅速。除此之外,魏老五还把他在漕帮中了解到的商业信息,及时向胡雪岩汇报。有了这样一个商业“密探”,自然增强了胡雪岩对商场情况的了解,使他在商业活动中抢占了不少有利时机。

借助朋友之力,实现自己愿望

现实中,谁都渴望成功,但出身贫寒、运气不佳、资源短缺……这都不是你的错。如果你能领悟“借力”的思想;学习“借力”的方法;掌握“借力”的技巧;从此你便开始走向成功!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是“借力”的高手,谁敢说,他的成功不需要“借力”;谁敢说,他的成功中没有“借力”。他们敢借、能借、会借、善借。最后,他们“借”出了一片新天地,从此走向成功之路!

正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说过的这句话:“一个人永远不要靠自己一个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个人花每个人1%的力量。”一个成功者,通常可以带动和影响他身边的人,他也能够理解和接受他们,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达到很好的互动。就好比一匹好马能带你去到你向往的地方,一个好朋友也能带你实现你的愿望。

对于一个拥有强大人脉资源的人来说,他拥有的人脉资源不但广而且深。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人脉资源能够使他比别人更迅速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而转换成为升迁机会或者财富;另外在危急或关键时刻,这些人脉资源还能够使他转危为安。

来看这样一个事例:江师傅从工厂下岗1年多了,如今他又上班了。令他想不到的是,这次居然是工作主动找他的,当然这还得益于几年前江师傅结识的一位朋友。

5年前江师傅为了给儿子筹集上大学的学费,决定将自己的房子出租出去。在出租房子时,江师傅认识了一位房屋中介公司的王女士。在会谈中,双方商谈得很愉快。江师傅把家搬到了别的地方,与王女士的公司离得远了,双方联系得也少了。

不久后,江师傅工作的厂子破产,个人承包之后,江师傅被下岗分流了,赋闲在家。一次江师傅去河西办事,遇到了王女士,双方聊了起来。在得知江师傅下岗在家待业后,王女士说自己的公司正在扩大,需要一个办理产权手续的员工,不知道江师傅是否愿意屈就。江师傅想,他们只是为了出租房子打过几次交道,双方又有好长时间未曾谋面,便以为这是一句客套话,并未往心里去,只是口头应承着说回家考虑一下。

不曾想,江师傅刚办好事回到家,王女士就打电话过来问他是否下个星期就能上班。王女士说,办房产手续对公司而言是一个重要岗位,交给陌生人不放心,江师傅是个热心肠,又是熟人,如果方便的话,可以马上上班。过了1周,江师傅就到王女士的公司去上班了。如今王女士的公司又扩大了,江师傅成了河西分部的经理。

江师傅深有感触地说:有了朋友这事情就好办,这话一点儿都不假呀。

由上述可知,人脉资源对我们的人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曾经担任美国某大铁路公司总裁的A、H、史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铁路的95%是人,5%是铁。”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人生就是如此,你认识的朋友越多,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你的人脉层次越高,你的钱就会来得又多又快。

身为一个商人,胡雪岩对待江湖势力有着正确的态度,在他眼里,江湖势力并不都是蛮不讲理,随意黑吃黑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江湖道义可讲,因此胡雪岩对江湖势力便以“花花轿儿人抬人”的态度相待。正所谓:我处处替你考虑到了,你总不能无动于衷,做出不仁不义的事来。另外,胡雪岩看到江湖势力与商业成败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若是处理不好,只会给自己增添许多麻烦,若处理得好,则可能使自己在商业场中一帆风顺,大展宏图。

每一个成功者都懂得借力、借势来营造成功的氛围,并克服一件件难事,为他们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一个懂得在关键时刻借力的人,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做起事来也自然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