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65个致命的谬误
11581400000011

第11章 交际的谬误(1)

谬误9.莫将烦恼闷于心——可与人言不二三

舌头是人之利器,也是人之祸害。

烦恼很多时候是自己的心事,心事是自己的秘密。

如果你管不好自己的舌头,把心事随便说给别人听,就要面临“祸从口出”的灾难!

普通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肚子里搁不住心事,一有不如意的事情,就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爱把心事往外掏。

其实把心里话说给别人听,也没有什么不对,好的东西要与人分享,坏的东西当然不能让它沉积在心里,要说也可以,但不能“随便”说。因为人和人不一样,有时候,你自己认为不可理喻的事情在别人那里会变得很正常。向别人毫不保留地讲自己的心里话,会给对方留下一个爱发牢骚、懦弱不堪的印象,甚至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令人讨厌的碎嘴。因此,向人讲心里话的时候一定要看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该说则说,不该说的心事宁可烂在肚子里,也不能轻易说出口。

之所以处理烦恼的心事要这么慎重,是因为你在倾吐心事时会泄露你的脆弱面,这脆弱面会让人改变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一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而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面一旦被别人掌握住,会形成日后发生矛盾时打击你的致命伤,这一点不一定准发生,但你必须预防。有些心事带有危险性与机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与牢骚,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当你快乐地倾吐这些心事时,有可能他日被人拿来当成修理你的武器。

那么,对好朋友应该可以说说心事吧?答案还是:不可随便说出来,你要说的心事还是要有所筛选,因为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来的“好”朋友,这一点你必须了解。

即使是对家里人,也不可放任地把心事全部说出来。假如你的配偶对你的心事的感受与反应并不是你能预期的,譬如说,她(他)因此对你产生误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说给别人听……

然而,闭紧心扉,心事“滴水不漏”也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你心里有烦恼会难过,别人也会认为你是一个城府深、不可捉摸与亲近的人了。如果你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就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不是,给了别人这种印象是划不来的。

所以,真正善于交际的人会这样做:偶尔也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周围的人听。第一可以减少有烦恼不说的痛苦,第二也能降低别人对你的揣测与戒心。

“害人的舌头比魔鬼还厉害……上帝仁慈为怀,特地在舌头外面筑起一排牙齿,两片嘴唇,好让人们在开口讲话之前多加考虑。”这是文学家的语言,意思是说我们在向别人说“心事”之前要多加考虑,该说的则说,不该说的则隐。不能单纯地遇人就说,万一他日自己的事成为别人要挟的把柄,那真是大亏吃尽,糟糕透顶了。

谬误10.良药苦口利于病——拆人一台积怨生

与人打交道,难免会听到别人不懂装懂地谈论一些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你是大声说出以雄辩取胜呢,还是委婉迂回地指出问题?

有人说懦弱愚蠢的人才好激动和大吵大嚷,聪明能干的人什么时候都应保持自己的尊严。如何择取,明人自知。

卡尔是罗斯·史密斯爵士的私人经纪人。有一天晚上,他参加了一次宴会。宴席中,坐在卡尔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那位先生说那句话出自《圣经》,但卡尔知道那位先生错了,卡尔很肯定地知道那句话的出处不是《圣经》,一点疑问也没有。为了表现出优越感,卡尔很讨嫌地纠正那位先生。“什么?出自《圣经》?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

那位先生坐在卡尔的右首,卡尔的老朋友弗兰克·格蒙在他左首,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他们俩都同意向他请教。格蒙听了,在桌下踢了卡尔一下,然后说:“卡尔,这位先生没说错,《圣经》里有这句话。”

那晚,在回家的路上,卡尔对格蒙说:“弗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

“是的,当然。”格蒙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卡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给他留点面子?他并没问你的意见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见,为什么要好为人师,跟他抬杠?应该永远避免跟人家正面冲突。”

不好为人师,不跟他人抬杠,永远避免跟人家正面冲突。这句话让卡尔终生铭记不忘。

好为人师,你可能真对了,你会觉得洋洋自得,但他呢?他会自惭形秽,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而且——“一个人即使口服,但心里并不服”。

因此,你自己要衡量一下,你是宁愿要一种字面上的、表面上的胜利,还是要别人对你有一种心服口服的好感呢?

你可能有理,但要想在争论中改变别人的主意,一切都是徒劳的。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这句话非常实在,因为人各有所长,智慧也各有高低,因此人应在人群中寻找可以启发自己智慧的人。对自我成长而言,孔子的这句话是相当有价值的。不过,“好为人师”却不是件好事。

这种人当中,有的纯粹是一片善心,对别人的错误无法袖手旁观,有的则是自以为是,认为别人的观念有问题,只有他的才是对的。

不管基于什么心态,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旦你主动提出来,你就犯了人际交往的忌讳——侵犯了人性里的“自我”!

要知道,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一个坚固的自我,以掌握对自己心灵的自主权,并经由外在的行为来检验自己坚固的程度,你若不了解此点而去揭露他的错误,他会明显地感受到他的自我受到了你的侵犯,有可能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还采取不友善的态度。你的热心,根本就是在否定他的智慧,甚至他还会认为你是在和他抢功劳,总之,他是不太领情的。

所以倘若时机不当,良药苦口就未必利于病。

总而言之,人都有排他性,也有“虽然知道不对也要做下去”的倔强心理,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因此,与其“好为人师”招惹麻烦,不如“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去“拜人为师”求自己成长;除非他自己来“请教”你,但该说多少,还是要仔细斟酌。

谬误11.交人交心,话为心音——为免受伤留几分

与人交往交人交心是对的,但你可千万不要一下子把心掏出来,因为虽然你掏的是“真心”,却难说对方掏的出是“真心”,就算别人掏的也是“真心”,哪天因为某种原因对方的“真心”变成昧良心,你就会因为掏心而惹来伤心。

与人初次见面,或才见过几次面,就算你觉得这个人不错,而你也喜欢他,也不该把你的心一下子就掏出来。

俗语有:“逢人只说七分话,不可全掏一片心。”意思是说,对还不了解的人,无论说话或行为,都要有所保留,不可一厢情愿。

告诉你不要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并不是教你做个虚伪、油滑的人,而是因为人际交往复杂,你若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给对方,用心和他交往,那么就有可能“受伤”。

把心掏出来,这代表你的真诚和热情,但是你把心掏出来,他也把心掏出来的人不太多,而且也有掏“假心”的人。若这种人又别有居心,刚好利用了你的弱点,好比薄情郎对痴情女一般,那么你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而遇上会玩手段的人,更可能因此把你玩弄于股掌之中。

也有一种人,你把心掏出来给他,他反而不会尊重你,把你看轻了。有些人就是有这种劣根性,你对他冷淡一些,他反而敬你又怕你,换句话说,对这种人来讲,太容易得到的情义,他是不会去珍惜的,那么你的付出不是很不值得吗?

另外还有一种状况,你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如果对方是个谨慎的人,那么你反会吓着了他,因为他怀疑你这么坦诚是另有目的,如果是这样,你不但会弄巧成拙,还会破坏了有可能发展的情谊。

此外,你把心掏给人家,结果没有得到相等的对待,那种被“抛弃”、“背叛”的感觉是很不好受的。

因此,与其把心一下子掏出来,不如慢慢观察对方,有了了解后再“交心”。你可以不虚伪,坦坦荡荡,但绝不可把感情放进去,要留些空间作为思考、缓冲——不掺杂感情因素,那么一切就好办了。

不要把心一下子就掏出来,这和修养、道德无关,而是关系到自身生存的技巧问题。

谬误12.得饶人处且饶人——除恶就是扬善

常言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恶人一旦得志将会祸患无穷。为了根除后患,最好在他尚未得势时便讨之诛之,绝不手软。一位伟人曾经这样说过:对敌人心慈手软就等于对人民犯罪。

世上之人,形形色色,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你的周围,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君子也有小人。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人际交往中,多长几个心眼没坏处。

恶人和小人如果没有过人的才干,就不足以危害国家。关键在于这些人心术不正,不愿意接受君子的驾驭,而且往往巧言善辩蛊惑人心。正人君子与之共事迟早会受其害。

少正卯和孔子是同时代人,都在办学校。少正卯的学校人丁兴旺,而孔子的学校却三盈三虚。后来孔子当了鲁国的大司寇,就将少正卯杀在宫门外华表台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自从孔子做了鲁国的大司寇以后,就同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大夫商议铲除家臣的势力。孔子说:“家臣的势力一大,大夫反倒受他们的压制。必须把他们的城墙改矮,家臣才不敢随便背叛大夫。”

三家大夫都表示赞成,于是便通知三位家臣,让他们将城墙矮下三尺。三位家臣闷闷不乐。正在这时,他们想起了鲁国名人少正卯,请他出出主意。

少正卯极力反对孔子的主张,说道:“为了保卫国家才把城墙砌得又高又结实,不应当改矮。孔先生的这种办法不太合适吧。”

由于少正卯在背后教唆,三个家臣就壮大了胆子,对主人的命令不再理会。

三家大夫见状,便发兵围城迫使家臣就范。由于三家大夫联合行动,讨伐叛臣,季孙氏和叔孙氏的家臣被打败,狼狈逃走。

孟孙氏的家臣公敛阳见势不妙,急忙找少正卯出主意。少正卯趁机煽风点火,说道:“你把守的城墙是鲁国北面的要塞,千万不要把城墙改矮,要是城墙不结实,万一齐国打过来那就守不住了。”

公敛阳受了少正卯指使,态度立刻强硬起来,扬言:“为鲁国的安全我宁可丢掉自己的性命,也不会听别人的话拆去城墙一块砖。”

孔子听了这话,便让孟孙氏将这件事告诉鲁定公,鲁定公召集群臣商量此事。

会上,意见不一。有的主张拆,有的反对拆,各有各的理由。

一向反对孔子的少正卯这时不仅故意顺着孔子的心意,声言赞成孔司寇的主张,应该把城墙矮下三尺去,还乘机挑拨说三家大夫是培植私人势力。

孔子及时识破了少正卯的奸计,立即反驳说:“这太不像话了,三家大夫都是鲁国的左右手,难道他们是培养私人势力的吗?少正卯明明是在挑拨是非,让君臣上下互相猜疑怨恨。这种挑拨是非,扰乱国家大事的人应判死罪。”

大臣们觉得孔子的话有些偏激,都纷纷为少正卯说情。

孔子说:“你们怎么知道少正卯的奸诈?他的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其实都是些坏主意。他的一举一动,看着令人佩服,其实都是假装的。像他这种心术不正的虚伪小人,最能够颠倒是非蛊惑人,非把他杀了不可。”

孔子最终杀了少正卯。

孔子的弟子子贡事后曾问孔子:“少正卯是鲁国的知名人士,先生诛杀了他,恐怕得不偿失吧?”孔子说:“人有五种恶行,而盗窃还不包括在内:一是通达古今之变却铤而走险;二是不走正道而坚持走邪路;三是把荒谬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四是知道很多丑恶的事情不揭露;五是依附邪恶并得到恩泽。这五种恶行沾染了一种,就不能避免被君子所诛杀,而少正卯是五种恶行都兼而有之,他是小人中的雄杰,岂有不杀之理!”

其实“小人”是没有明显标志的,少正卯在鲁定公面前还说孔子的好话,赞同他的主张。所以,如果仅想短时间内辨别“小人”是不容易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人”终究会露出蛛丝马迹的。从孔子讲的五恶与少正卯的所作所为看,“恶人”和“小人”的表现大多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喜欢造谣生事。

他们把造谣生事当成家常便饭一样,乐此不疲。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诽谤别人,诋毁别人的名誉。

第二,喜欢挑拨离间。

他们为了达到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通常会使用离间法挑拨同事之间的感情,好从中坐收渔利。

第三,擅长拍马奉承。

这种人嘴甜如蜜,善于恭维别人,拍马屁,巴结上司,打小报告,无中生有说别人的坏话,容易得到上司的宠爱。

第四,喜找替罪羊。

一旦工作中发生差错,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让别人背黑锅,自己脱离干系。

第五,具有势力眼。

他们对有权有势的上司关怀备至,善于见风使舵,一旦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所依附的靠山失去势力陷入困境,他们就会落井下石,迅速抛弃对方,另寻高枝。

古今中外都是小人最难防。这并不是说小人在实力上有什么超过正人君子的地方,而是小人多是在阴暗角落里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小人表面上做得比“君子”还“君子”,道貌岸然,风度翩翩,暗地里却做着伤害别人的勾当。

面对小人和恶人,我们绝对不能手下留情,一定要用“狠”力,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千万不能以为得饶人处且饶人,养虎为患,因为除恶就是扬善。倘若孔子姑息迁就,让少正卯等奸诈小人得势,恐怕他自己也难保不为其所害。

谬误13.得理不能让人——多唤一声哥,少上十里坡

在已获胜的情况下,放对手一马,对手也许会心怀感激,这既给了对方台阶下,同时也因你没有咄咄逼人,让外人发现,你这人宽容大度,反为自己争了印象分数。除此之外,说不定在你不得志时,你的对手还可能拉你一把。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两种人:有些人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小肚鸡肠;有些人则是真理在握,不卑不亢,得理也让人三分,显得流畅豁达。

生活当中,常有一些人为了一些非原则性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忙个不亦乐乎,凡事都不肯甘拜下风,以至大打出手。其实,事后静下心来想一想,当时若是忍让三分,自会风平浪静,海阔天空。因此,越是有理的人,表现得越谦让,这就越能显示出他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

每个人的智慧、经验、价值观、生活背景都不相同,因此与人相处,争斗难免——不管是利益上的争斗还是是非的争斗。而这种争斗,在竞争激烈的工商界尤其明显。

大部分人陷身于争斗的漩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方面为了面子,一方面为了利益,因此得了“理”,便不饶人,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竖白旗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吹响了胜利的号角,但却也是下次争斗的前奏;“战败”的对方也是一种面子和利益的丢失,他当然得“讨”回来!

“得理不饶人”是你的权利,你何不“得理且饶人”呢。

何谓“得理且饶人”?就是放对方一条生路,让他有个台阶下,为他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这太容易做到了,但如果能做到,对自己则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