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五卷)
11581000000026

第26章 爱没有替身(7)

任青是部队医院的护士。这天晚上,她值班时送来一个重伤者。听说是个警察,被罪犯连捅数刀,满身是血。医生护士赶忙着手抢救,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伤者才脱离危险。任青这时才去注意伤者的脸。这一看,吃惊不小,因为这个伤者竟是那个她极为讨厌的、在迪吧里遇到的那个人。任青想,这个世界真是小,怎么总让她遇到他?还有,他什么时候变成警察了?

伤者醒来后,看到任青,也很惊讶,说,真巧,我们又见面了。你说这是不是就是缘分呢?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林伟。任青说,真不相信你会是个警察。林伟说,我也不相信你是个护士。任青说,我为什么不能是护士?林伟说,护士不该去那种地方。任青说,警察就该去那种地方?林伟说,警察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去那种地方。任青想起米强就是因为抓贩毒的人,才经常出入于迪吧那种场所。他曾去贩毒组织做卧底,被发现后身上挨了七刀,有一刀扎进了心脏,立时毙命。任青听说林伟也是去做卧底,也是被发现后挨了七刀,只是他这七刀没有一刀致命。

林伟伤愈后,仍旧天天来医院,任青知道他是特意来看她的。林伟和米强很不一样,他很幽默,总是想方设法逗她开心。任青和林伟在一起时,总是开心地傻笑,好像什么愁事也不没有。

任青过生日那天,林伟给她弄了个烛光晚宴。林伟以为任青会很惊喜,没想到任青说,这样的晚宴米强曾为我做过。林伟很生气,米强米强,你总忘不了米强,你是不是把我也当成了米强?

林伟生气地走了。任青知道她不该在这样的时候提米强,可是她忍不住。不久,林伟提出了分手,说他不想当别人的替身。

任青在和林伟分手那天晚上又去了迪吧。在迪吧震人的音乐里,她思绪万千。她不知道此刻的她,是想米强多一些还是想林伟多一些。任青不愿去想任何人,所以她拼命地跳舞,直到把自己跳得昏了过去。

任青醒来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林伟。任青说,你怎么来了,你不是不想做替身吗?林伟说,我想我不是替身。任青说,我没听错吧?林伟说,你昏倒后,救你的人打得第一个电话是给我,因为你手机的通讯录里第一个电话号码是我的。你看你多傻,爱上我了都不知道。任青说,别自作多情了,谁爱上你了?林伟说,你就是嘴里不承认罢了。好了,我也不跟你计较了,不管你把我当成谁,我是非你不娶了。

林伟把任青抱在怀里,任青并没有推开他。任青想,也许她该重新开始一段新感情了。米强应该不会怪她的,因为他说过希望她幸福。

“朋”字的另一种写法

秋子红

王毅是我相交多年的朋友。

还是读高中时,我俩已好得不得了。用家乡一句俗话说,我和王毅合穿一条裤子还嫌肥。

那时候,王毅家在距我们县城高中有2 0多里路的农村,而我家在县城。我父亲是县政府某部门一个不大不小的头儿,在县政府家属院,我家有一套两室一厅的单元房,那一间属于我的小屋,自然成了我和王毅共同拥有的天下,夜晚做完作业,两人抵足而眠合盖一床被就成了常有的事。

高中毕业,临报志愿,我报了地区师院。后来,王毅看了我报的志愿,几乎是想也没想,也在第一志愿里填了地区师院。其实王毅学习远远比我好,他满有把握考上省城重点大学的,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我。当时我心里热乎乎的,我为自己能有王毅这样的朋友而庆幸。

高考结束,我和王毅被双双录入地区师院。

在地区师院,我和王毅更是好得不得了。我俩分在同一个系,又在同一个班住同一间寝室,就是吃饭也是两人饭票放一起合着伙吃。已是大半学期了,还是有同学和老师搞不清我俩到底谁是谁。有时候,王毅的父亲没有按时寄来生活费,我知道了,总会偷偷在王毅的书里夹上2 0或者5 0元钱。有几次,王毅拿着钱问我,这是不是你的?我故作茫然地说,不知道呀,也许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让你小子捡着这么美的事!王毅不再说什么,但看见王毅的眼眶湿润了。

大三时,我偷偷喜欢上了班上一个名叫江小鱼的汉中女孩子,每次见到江小鱼,我的心中总会充满一种甜蜜和惆怅。有一天,我终于按捺不住心头的兴奋和激动,将自己的心事说给了王毅。谁知,王毅听了没有像平日那样跟我嘻嘻哈哈开玩笑,而是好长时间都一言不发。后来,我从别人口中得知,王毅早和江小鱼好上了。这让我感到既尴尬又无奈,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躲避着王毅。但是后来,王毅和江小鱼吹了。

有一个周末和王毅一起喝酒,我问王毅为啥和江小鱼分手?王毅望着我静静地说,是他先提出分的,因为他不想因了一个女孩子,而失去相交多年的好朋友。那一刻,也许是酒精的作用,我紧紧握着王毅的手,怎么也止不住眼里汩汩涌出的泪水。

师院毕业,我留在了市里,而王毅却将面临分回我们老家的命运。为了让王毅留在市里,我央求父亲几乎动用他一辈子所有的关系,终于让王毅如愿以偿也留在了市里。

毕业后,最初工作那几年,每个星期天,我和王毅几乎都泡在一起,逛街,喝酒,打牌。一晃,三四年就过去了。后来,在一次政府公务员招聘考试中,王毅跳槽去了市政府,而我因为真心喜欢教书的缘故,一直安心做着我的“孩子王”。我们见面的次数比从前少了,但每逢节假日,王毅总不忘提着礼品回家看望我父亲。也许因为同在机关工作的缘故,父亲和王毅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父亲很喜欢王毅,几乎将他在市政府工作的老朋友老熟人统统介绍给了王毅,让他们在工作上多关照王毅。

在市政府,王毅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只短短几年,他已是市政府某个部门的头儿。我们见面的时间愈来愈少了,即使偶尔在街上碰上,也只是打声招呼而已。我不知道,我和王毅从前那些说不完的话,现在都跑哪儿去了?

现在,王毅已是市里主管文教系统的一位重要领导。有几次我看见王毅在一帮大大小小官员的陪同下,走进我们校园。远远看见王毅走过来,我想上前打声招呼,但王毅只是淡淡地望了我一眼,然后就将目光转向了别处,好像我们根本就不认识。

当然,王毅现在也不来我家里了。我父亲前几年就退休了。

年初,我们教研室新分来两个大学生。也许,因为他们是师院同学的缘故,两人要好得简直是不分你我。

有次和他俩闲聊,我劝他俩说,即便是好朋友,在有些事情上也应该分清些,免得以后不痛快。

他俩惊讶地说,那还叫啥朋友?!

我笑笑,问他俩那啥叫朋友?

其中一个鼻梁上架一副近视镜的小伙用手推推鼻梁上的眼镜,说,朋友的“朋”字由两个“月”字组成,这就是说,朋友像两轮皎洁、明亮的月亮,彼此一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

我轻轻冷笑一声,然后在桌上找来一张纸,提起笔在纸上写了大大的一个“用”字。

他俩望着我,一脸的不解。

我望望他俩,将纸从“用”字中间撕成两半,然后指着纸上的字对他俩说,这就是朋友,有用即为朋,无用了也就谈不上是啥朋友了。

两个大学生一脸的不相信,也一脸的不屑。

其实,我也曾经不相信,也曾经很不屑,但是,现在我相信了,在现实生活中,朋友的“朋”字确确实实有着这样一种写法。

废话处理器

杨汉光

李爱学从吸尘器上得到启发,发明了废话处理器。他想把这种新产品投放市场,就带上样品去找老同学刘德福。刘德福刚当上副市长,分管的正是废话成堆的部门。

李爱学向老同学介绍,他发明的仪器能把废话收集起来,处理成固体的东西,让人一目了然。刘德福将信将疑,叫李爱学演示一次让他看看。李爱学当即像表演魔术一样,先让刘德福仔细检查收集仓,确认里面是空的,然后才接上电源。小机器无声地运转起来,李爱学模仿明星的腔调说:“我好想好想好想你耶!”小机器上立刻显示:“有效字节:我想你!其余六个字节为废话。”

李爱学切断电源,打开废话收集仓让老同学看。刘德福惊奇地发现,收集仓里多了六粒黑芝麻。李爱学说:“这不是黑芝麻,而是刚刚收集到的六个字节废话。”

“太神奇了!太神奇了!”刘德福连声称赞,却不肯买废话处理器。李爱学给他算一笔账:“老同学,你管的部门废话太多了,如果把废话清理干净,让大家以后不讲废话,那能省出多少精力和时间去办正事啊!”刘德福固执地说:“反正我不要这种玩意儿,要是你实在缺钱,我给你几百元。”话说到这个分上,李爱学只能告辞了。

李爱学还去过许多废话成堆的单位,都碰了壁,他很纳闷,这么好的机器怎么没人买呢?有位高人指点说:“废话说得最多的正是领导,你发明这种东西不是跟领导过不去吗?”李爱学这才恍然大悟。

李爱学就把机器里的“黑芝麻”倒出来,丢几粒在门前一棵枯树下。几天后,这棵枯了两年的大树竟然发了新芽。李爱学喜出望外,赶紧把剩下的“黑芝麻”送到老家去,老家漫山遍野都是果树,乡亲们正愁没有肥料呢。这种肥料果然厉害,往果树根撒几粒就抵得上一担农家肥。可惜乡下人说话实在,极少废话,在村里无法大量生产这种好肥料。

回城后,李爱学义务替乡亲们生产肥料。城里人爱讲废话,尤其是单位里的人,一张报纸一杯茶,废话满天飞,于是办公室就成了李爱学的肥料生产基地。不过最让李爱学高兴的还是开大会,你做报告我发言,往往讲了半天全是废话,一场会开下来,就生产出半袋“黑芝麻”,能给几亩果树施一次肥。

李爱学源源不断地向老家输送肥料,这一年老家的水果大丰收。乡亲们特意把李爱学请回老家,让他第一个品尝今年的新鲜水果。李爱学摘了一个足有半斤重的大柑子,剥开果皮,把果肉分给身边的乡亲,自己也放一瓣到嘴里,仔细品味。

真是怪了,这么好的柑子,味道居然淡淡的,跟清水没有两样。更怪的是,淡如清水的果汁刚吞下喉咙,废话就冲口而出,李爱学和几个吃了柑子的乡亲抢着说:“这种柑子太淡了,不是一般的淡,也不是普通的淡,更不是常见的淡,而是非常非常非常的淡!”

乡亲们惊呆了,试着将柑子喂给鸡吃,公鸡立刻弓起脖子没完没了地打鸣,不会打鸣的母鸡也仰天叫个不停。再也没人敢吃这种水果,乡亲们一年的辛劳都白费了。不知道这漫山遍野的果园,以后还能不能结出正常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