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青春一经典藏,止不住了忧伤
11572800000014

第14章 请带我去远方,与风流浪(2)

曾认识一位朋友,年轻时的她活泼聪明,浪漫美丽。大学毕业之后,她抛开工作,孤旅天涯。当我用十年时光扎根俗世混迹人潮的时候,她正一步一个脚印行走在神州大地,大漠草原,蓝天碧海,都留下了她美丽而倔强的足迹。在我眼中,她就是属于草原的人,永远置身于自由与梦想之地。

可有一天,我突然听说,她停下了行走的步伐,落脚在了一个小县城,嫁给了一位印象中极其平凡普通的男同学。这个消息令我大为惊讶,这一切发生得似乎太过突然了。

后来,关于她的消息陆陆续续传到了我的耳中。原来,她那浪漫的行走竟都是源于这位男同学十年如一日的资助。起初,她接受这些资助时并不坦然,她考虑着终有一日会全部偿还给他,可时日久了,她竟习惯了这种久未谋面的帮助,变得有些依赖起来,随着走的路越来越多,阅历的事与人越来越多,渐渐地,她竟有了另一种偿还的念头,特别是当她听说那位男同学一直没有结婚的消息之后。

最终,她将自己的一生作为偿还,交给了那位坚守十年的男同学。

在一次同学聚会中,我终于见到这两位有些传奇色彩的同学。她依然容光焕发,他依然平凡普通,只是两人却自始至终紧紧握着彼此的手,看往彼此的眼光中满是依赖与关怀。

我恍然而悟,如果说她是一片草原的话,那他就是一片麦田,她的自由竟都是源于他的坚守。在草原中奔行久了,她便憧憬着能有一个憩息之地,很显然,草原不是这个地方,所以,她便将目光对准那块曾经被忽略的麦田,于是,她失去了草原的飞扬与跳脱,却收获了麦田的厚实与温暖。

是的,她失去了小小的所谓追逐自由的爱,却获取了大大的足以滋养生命的爱,原来,这个草原日渐稀少、麦田遍布大地的时代竟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

珍爱这孤寂的时光

石子劢

时光具有种子的属性,它根系潮黄,叶润光泽,躯干斑驳,果实浆满;伴随着成长的时缓时急,它的心绪也会变得或荣或枯,深藏体内的年轮记录着或圆或缺的心事,暗流汹涌的树脉经营着明暗不一的人生,它有着与人一样的性情与聪慧。

在每株人生之树面前,总有这样一段孤寂的时光。它氤氲光阴,静若处子,与缥缈的时光不同,它是有重量的事物,会在每个人心头压上一道阴影,用丝丝沁人的凉意让心灵的律动变得韵味十足。它会将躯干的生长速度放缓,将光阴锁入思想的牢笼,酵解琐事,析现精华。

1922年3月,39岁的奥地利小职员弗兰兹·卡夫卡独处于狭小的公寓中,窗外已近黄昏,人声喧哗,流光舞动,但一切却在他的窗前戛然而止。中年卡夫卡此前已经拒绝了两次婚约,早已习惯了与孤寂相伴,在那个阴沉的黄昏,他铺开稿纸,开始写一个关于城堡的故事。此时,窗外有无数城堡,窗内亦是一座城堡,笔下是城堡,心中亦有一座城堡,但是,孤寂时光的环绕中,卡夫卡却永远无法进入任何一个城堡。

这个悖论伴随了卡夫卡的一生,让他的人生充满了孤寂的时光。孤寂压垮了恐惧的卡夫卡,却也让他在不停地拒绝中学会了倾诉,他笔下那些诡异、怪诞、矛盾的情境最终转化为了力量,转化为了一种深沉的爱。

尘世终将如昨,时光次第更新。卡夫卡,这位孤寂时光的代言人,在躯体消失之后的许多年里,依然继续着人生之树的生长。他为无数钟情文字的人分娩出获取新生的密钥,而充满谜一般力量的灵魂,也依然在孤寂中一点点成长着倾诉着。

任何有意义的倾诉都必将是孤寂的,因为孤寂,才能让心灵进入灵魂,因为时光流淌,才能让孤寂被赋予更为深远的意义。在光与影的变换中,无数人的正面与背影交织,那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事实上都一直存在着,生发着,结绳记事,绾结数典。所有孤寂都会在幻灭的假相中迸发出生命的原力,低眉垂目,开一朵向阳花,颓唐气沮,唱一首无字歌,孤寂背后,原来是光。

1947年5月,上海的一座寓所内,27岁的张爱玲写下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段文字。彼时,窗外炮火纷飞,室内烛光灰暗,一生惧怕孤寂的张爱玲在这一刻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从此藏身孤寂,萎谢尘世。

一个月后,远在浙江的胡兰成收到了张爱玲的诀别信,信中写道: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书写下这段文字时,张爱玲是否垂泪心伤已不得而知,但彼时时光的孤寂与绝望却已透过文字传递到了每个人心中。

旷世绝恋敌不过孤寂时光,即便才华如锦,在光阴淘洗中终会化作枯灰朽尘。爱情离去之后,张爱玲文采尽失,再也写不出《倾城之恋》这般留传人世的文章。但是,总有些事物会被留存下来,事实上,也正是到了此刻,张氏文字中那些旖旎中暗藏的深刻,细腻处积淀的沉重才被真实地展现出来。与文字的有形无力相比,尘世中的孤寂与疼痛才是将人生这部大作推向极致的最终力量。

相似的孤寂总在人间的众多角落中逡巡不已,令人感慨叹息。那是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在图书馆中面对海一般的书籍,是双耳失聪的贝多芬在午夜聆听敲打灵魂的命运交响曲,是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在芜杂的地坛公园中行走与思考,那是对个体命运变幻无常的灵魂哲思,是对这个世界深沉无言的终极大爱。

与孤寂的旧日时光相对时,文字显得那么无力,或许只有源自内心的珍爱,才能擦拭干净这一段生命中的孤寂时光,显露出它清水般的模样。此时,用它洗涤人生之树会愈显郁葱,用它滋养灵魂之光会更加明亮,这一点,其实,无关命运,只关乎爱。

淡色青春

叶溪

少年时迷上素描,一支铅笔,急速在纸面上滑过,明明暗暗,就能旋转出光影的磊落来。很立体,像黑白电影。

那年去武汉大学看樱花。如云霞一般绚烂,风一吹,便雪一般纷纷扬扬。却发现校园的一角,樱花树下,一个少年支起画板,笔尖灵活地在纸面上舞蹈。在他对面,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肌肤雪白明眸如水,气质很是清纯。悄悄走近去看,竟看呆了。是那样灵气横溢的一支笔,渐渐勾画出少女清灵的眉眼,还有她嫣然的笑靥,只觉在看一场魔术。

风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歇了,粉色的樱花安静坠落在我身边。还记得那少年专注的眼神,少女浅笑的酒窝。她最美的年华,凝注在他的笔下。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素描,让人感觉,比如云如雪的樱花,更加如梦似幻。

没有惊动他们,悄悄离去。不知道他们之间是有着怎样美丽的故事,有着怎样浪漫的青春。或许,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首唱不完的歌,一幅画不完的淡色素描。没有任何修饰,没有任何华丽,可是竟能这样,令人的心怦然而动。青春,应该就是这样,淡色,却动人。

后来去过海南三亚和上海浦东,海边沙滩上,黄浦江畔,也有人支起画板画画,三十元一幅,用笔极其熟练,却无丝毫灵气。我想起了樱花树下的那个少年的素描,他是用青春、用一颗初恋的心在画,或许这些画画为生的人,技巧在那少年之上,却远远不如那少年的画令人心动了。

却不禁想起,一个遥远的春日的下午,正值年少,阳光和煦温淡,静静地坐在校园的小湖边,身边是初初心动的人,还并不熟稔,却是满心无可言说的快乐与欢喜。

在威尔·史密斯主演的一部电影中说,生命的质量不在于长短,而在于那些让你的心怦然而动的瞬间。这句话醍醐灌顶。正是那些怦然而动的瞬间,让整个生命如此生动、鲜活、熠熠生辉。

年少的时候喜欢上一个人,喜欢得像是整个青春只有他。他的微笑,他的温和,他白色衬衣的领口……漫长的青春,回忆铺天盖地。纵使想着也是幸福,如同青春从未逝去,你我仍然年轻。

那么多年过去了,年少中心动过的那个人,历经沉浮,仍然还在身边。时光已把爱情沉淀得如同琥珀,隔着岁月遥望那些年轻时的日子,青春透明如醇酒,可掬,可饮,可醺然如醉。

林徽因之于爱情这样说:“如同两个人透彻地了解,一句话打到你心里,使得你理智和情感全觉到一万万分满足;如同相爱: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幸福;如同恋爱:在那时那刻,眼所见,耳所听,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情感如诗歌自然地流动,如花香那样不知其所以。”这些话如同天抹微云,浅浅几语,却写尽了静静相恋的淡淡欢喜。

那个遥远的春日的下午,两人静静坐着,不说什么话儿。那个场景,却是自己心底极珍贵的一幅淡色素描,直到岁月为那幅淡色的青春沉淀了古旧的画框,也会一直在心底,淡淡存在,轻轻叫嚣。

世界名着的结尾语

我在那温和的天空下面,在这三块墓碑前流连!望着飞蛾在石南丛和兰铃花中扑飞,听着柔风在草间吹动,我纳闷有谁能想象得出在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者竟会有不平静的睡眠。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

-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

愿你如花绽放

耿湘春

一直以为,这个世上所有美丽或不美丽的花儿都是为女人而开放的。女人生来就是一朵花,或妩媚或靓丽或质朴或淡雅,每一个小小的花蕊里都蕴藏着一个女人一生的故事与梦想啊!

如果允许我选择,我想做一朵玫瑰,用最浪漫和最绚丽的色彩,层层叠叠修饰自己,高贵而不流于世俗,热烈奔放而不失狂妄,敢于用生命的利剑刺向邪恶。它让我懂得,青春的花季,永远充满了昂扬的旋律,蓬勃的朝气。花开是希望,青春是激情,在如花的生命里,拥抱太阳的辉煌,如花的人生真的很美好。

还想做一朵荷花,清纯而高雅,美丽出尘,细腻而柔美。只需一汪清水,生命便会尽善尽美,即使干枯,那份晶莹与亮丽,也会赋予我们一份温馨与欢乐,也会令人心驰神往。

它会使我懂得,每一道阳光的色彩都是一幅令人心动的风景。如花的生命,是一支曲一支歌,只要用青春的手指在命运的琴键上不停地敲击,便会有一种人生的领悟,令你奋发令你觉醒。

还想做一朵野菊花或蒲公英,一粒花籽随风飘落,无论生长在什么地方都会绽放亮丽的风采,简洁而纯真的色彩展示着生命的青春与活力。在这个俗世红尘之中,智慧却平淡,隽永而悠长。它使我懂得,要生存就必须靠自己去奋斗,只有自己去搏击风云变幻的天空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最亮的星。只要抓住每一缕阳光,便会拥有生命的辉煌。

无论你曾经经历什么,只有朴素才会是最真最久的快乐人生。

女人如花啊!如菊,超尘脱俗;如梅,历尽沧桑仍真情依旧;如百合,温馨芬芳;如兰花恬淡素雅……一个女人一朵花啊!如花的女人就是一座大花园,让世界充满了五彩缤纷的快乐!

一次不无调侃地问一位男士,如果女人是一朵花,你最喜欢哪一朵?

不料男士竟一脸庄重地回答,如果女人是花,无论是玫瑰、牡丹或者只是路旁的一丛野花,我只喜欢美丽而不失自我,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那一朵。

男士的话使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温柔的遐思。女人如花啊!

一片花瓣可能是一句箴言,一缕花香可能是一句禅语,讲述着青春与生命,讲述着爱情与人生,诱惑你我去感觉去体验去领悟。

但是无论女人属于哪一种花,都应该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蓝天与沃土,只有扎根在自己的土地上,才拥有属于自己的美丽!

美丽而不失自我,才会使如花的女人永远拥有永恒的青春与魅力啊!

水晶般的情怀

云萱

年轻的时候喜欢上一个人,那种感觉真的是很奇妙,如苹果酒,浅淡芬芳,却醺然若醉。

这种感觉,大多是十六七岁的时候才有。心思宁静单纯,少年白衣,深巷雨伞,明净眼神,便缱绻成为了一段青春中的淡淡故事。

西方的电影里,有一部特别打动我,叫作《恋恋笔记本》。垂垂老矣的他坐在白发苍苍的她身边,慢慢地读着一个有关于爱情的故事。这个故事很美丽,很曲折,她听得很专心。

她不知道这是自己的爱情故事,也不知道他这样静静地读给她听,读了多少遍。

他们是初恋,他爱着她,一生未变。

回忆里一个个的故事,他遇见她时,她才十七岁。

她那么爱笑,阳光灿烂。他爬到摩天轮上想要她答应和他的约会。他们躺在公路上看着路灯闪烁。他们在乡下度过无忧无虑的夏季时光。

她喜欢画画,他许诺建一个大房子给她做画室。她的父母强烈反对他们在一起,她去找他,而他错过。他给她写了许多封信,都被她妈妈扣下来。他没有忘记承诺,盖建着房子,让她可以在窗台画画的房子。七年后,在她快要结婚的时候,她在报纸上见到他,晕了过去。醒来后,马上去找他。他的房子里,有她十七岁时曾经梦想的一切。湖上泛舟,那样美的景色,林木和鸭子。倾盆大雨中,他们终于消除了误会。他爱她,她也爱他,从没有那样的笃实过。

他们经历了很多,终于走在一起。有了儿女,还有了孙子。他们终于都老了。

而得了老年痴呆症的她不再记得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仍然来到医院里,守着她,期待着奇迹的诞生。

在弥留之际,她终于清晰地记起了他,记起了他们所有之前发生的故事。他们牵着手在床上微笑着闭上眼。清晨的阳光,照在他们安详的脸上,爱把他们一起带走了。

西方人的人性温暖情怀,在此表露无遗。

电影所记录的,那些纯净轻盈的初恋情怀,神秘空灵得如同夏日玫瑰、冬季微雪,值得永远珍藏。

“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是你的念想,是你的温暖。就算她不远不近,只要想到她,就永远会觉得安定,觉得踏实,觉得心里有底。甚至连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笃定。世界只是一些影影绰绰的温柔。河还是原来的河,人还是原来的人。

我仍然为你守候,那些小幸福,我认真,你随意。”

我爱这段话。写尽了暗恋的欢喜。那是一种为美好事物而停留的心情。就像看一朵花,不为摘取,只为欣赏。

人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永远只为晶莹而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