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愿你如初,温暖如昨
11572700000011

第11章 给未来一个春暖花开的样子(3)

清楚记得面试第三关的情景:被主管接见。她是位女主管,长得很漂亮,面容却冷峻、精干。她看了我的材料,抬头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驼城的?我点点头。

她沉默片刻,接着问下去。

等待通知的日子里,我如坐针毡。说实话,我对自己不是很有把握。和我一起参加面试的几位,都是名校毕业,学识气质卓尔不群。而我毕业于普通院校,穿着从同学那里借来的衣服,黝黑着一张脸。

我竟被录用了!试用期三个月。这让我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心里油然而生对那位女主管的感激。我决心好好珍惜这个机会。

平时很少见到女主管。直到第二个月快结束时,我被叫到她的办公室。她递给我一摞材料,说,做个策划吧。一看那题目,我的头就大了。这是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也是公司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我明白这份策划的意义:关系到我在公司的去留。

我都不知道接下来的两周是怎么度过的:做市场调查,走访无数客户,查阅大量资料,对着电脑苦思冥想,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当我终于把策划放在她面前时,她只看了两页,便摇摇头,说,不行!我咬住下唇,几乎要哭出来。她说,还有两周时间,再试试?见我的头垂下来,她又加了一句,你不是驼城的吗?

她又提到了驼城。深夜里,驼城引发我的回忆。驼城地处偏僻,地图上根本找不到这个地方。可作为驼城的学生,我是当年班上唯一一名考上大学的。求学经历坎坷艰难,我都走过来了……我开始平静地面对这份策划。

两周后,我再次把策划放在她面前。她看着,眼睛里闪出喜悦,说,好,很好!

我的眼泪忽然忍不住地,扑簌簌落下来。

我成了公司的正式员工。很多时候,她外出会见客户时,会带着我。她的机敏,聪慧,令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同事们都说她偏爱我,我也有此感觉,却不知道为什么。一次在外出的路上,我贸然问道:您知道驼城?她愣了一下,点点头。我说,驼城盛产大鸭梨。哦?她的表情有些茫然。我说,驼城冬天下很大的雪。驼城会下雪?

她又吃了一惊,继而,不说话了,陷入沉默。我的心里充满疑惑:她两次跟我提起驼城,却对驼城了解得并不多。

那天她生病了,在医院里打点滴。我和几位同事去看她。病房里,我们见到一位高高大大的男士。同事告诉我,他是她的大学同学,追她好多年了。我们都别有意味地冲着他笑。我们要离开时,她嘱咐他,开车送送她们。

车上,他忽然转头问我,你是驼城的?我点点头,疑问雾似的涌上来。他回过头,过了一会儿,缓缓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她在大学里有一位初恋男友,俩人情投意合。毕业后,男友执意要回家乡,做一名教师,回报故土。她说服不了他,自己留在了这座城市。那是一段鸿雁传书的日子,俩人都很痛苦,这段感情既无以继续,又难以割舍。他在学校里干得不错。

可后来,两名学生打架,他拉架,一名学生失手将棍子轮到他头上,他……

眼前的男士停了停,扶了下眼镜,声音有些发涩:他也是我的大学同学。他去世后,我们几位同学去了那所学校,以他的名字,捐款成立一个救助基金会。

我问,她也去了吗?没有。他很快地回答,听到这个消息,她就病倒了。又回头看看我,说,那座城市,就叫驼城。

车里的气氛一时间变得凝重。他提了提声调,说,下个月,你们主管要结婚了。

有人脑子转不过弯来,问,和谁?他哈哈笑着,说,和我呀!又补充,到时候请你们吃喜糖。

太好了!同事们欢呼雀跃起来。这回轮到我沉默了。我终于明白我能够在这家跨国公司顺利成长的原因了:除了自己的努力外,原来,我是踏着她初恋的疼痛而来。

心如一株向日葵

侯拥华

她是一个不幸的孩子,母亲怀孕五个月就生下了她。因为早产,脑垂体先天发育不全,导致了她后天的侏儒身材。到了初中毕业的时候,她的身高也只有0.98米,可谓是一个世间罕见的“袖珍女”。因为身高的缘故,初中毕业后,她没有如愿进入高中学习。后来,在亲友的介绍下,她进了工厂,做了一份擦铁锈的工作。

虽然不能如愿继续上学,去考心目中的大学,但是,能够在生活中自食其力,这也让她格外开心。生活和工作中,她依然像往常那样快乐地唱歌,快乐地生活。

这个“快乐的袖珍女”,以自己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着身边每个人。她的歌声甜美,富有磁性,工厂里的许多工友都很喜欢听她唱歌,并没有因为她的身高而歧视她。

有一天,一位热心的女工友给她提议,说,你的嗓子这么好,可以在唱歌事业上发展呀,你应该在唱歌方面再学习些技巧。听后,她有些失望地说,没有人教。女工友笑了,说我有熟人,能教你。后来,工友就推荐她到一位专业老师那里学习唱歌。因为那位老师很忙,她们先录制了一盘磁带,带过去让老师听,得到老师的认可后,她再亲自登门拜师学艺。工友把她录制的磁带带去,很快就得到了那位老师的回复,说让她来吧。得知这个好消息,把她高兴坏了。

第一次去学唱歌,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她穿戴整齐早早就出门了。可是赶到老师家里的时候,还是晚了些——老师的家里已经有四五个学生在学唱了。她向老师问好,老师好像没有听到似的,没有理她。矮小的她只好躲在别人的后面排队,耐心等待。可等到前面的学生唱完后,老师不再教了。她有些尴尬,看了看表,发现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无奈之下,只好无功而返。

或许是我去晚了,老师才不教我的,我下一次就早点去——回去的路上,她这样想。

第二天,天还没亮她就起床了,早早出发,终于赶在别的学生的前面到了老师家,第一个出现在老师面前。可令她失望的是,那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老师依旧没有教她——对她的存在,视而不见。

她没有轻易放弃,接连又去了三四天,可老师的态度依然如故。

这时,她才真正意识到,老师是在歧视她,根本不愿意教她这个小矮人。悲伤涌在心头,失败的打击让她伤心不已,她有些气愤,在内心里暗暗发誓——我再也不去那里学唱歌了。

后来,她真的不再去了,有好几天都待在家生闷气。母亲发现了端倪,就问她,这两天你怎么不去唱歌了?她生气地说,他不教我我怎么会去?

母亲听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他不教你,你也要去。

她听后有些惊讶。

母亲进一步开导她说,他教别人的时候,你也可以听呀!你在家里的时候,妈妈是不懂这些的,是教不到你的。所以,你还是要去。

他教别人的时候,他说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一定要记住,你以后就不要犯这个错误嘛。你不但要去,还要比他们唱得好才行。

母亲的一番话让她茅塞顿开。在母亲的劝说下,她就又开始去了。此后,虽然老师对她态度依然如故,但每次旁听学习,她都听得格外认真、投入。到老师那里学习,她从此不再有任何不悦,反而从学习中得到了许多的快乐。

日复一日,在旁听中,她的歌唱水平提高得很快。

机会终于光顾这个不幸的女孩儿。不久,上海举办“吉尼斯”擂台赛,在工友的鼓励下,她参加了,并且最终荣获“第一袖珍女歌星”

称号。就是那一次比赛改变了她的人生,从此开启了她的演唱生涯。

这个女孩名叫吴小莉。在一期访谈节目中,她又一次谈起往事,禁不住感慨万千。

许多年过去了,虽然她的人生有了很大不同,可她的生活依旧要面临比常人更多的困难与挫折。然而,困难与挫折并没有磨灭她心中的那份快乐,在命运面前,她依旧是阳光灿烂。

节目中,她说,这份阳光与快乐,是母亲给的——从小到大,母亲都是这样教育她的,凡事都要向积极快乐的那面去想,于是,生活便有了希望,没有了烦恼。

的确,心如一株向日葵,总会追着阳光跑!

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

刘代领

那年她高考又落榜了,在县城看完榜后,她觉得这次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一直挨到天黑才回家。

第一年高考落榜对她的打击还不大,那时在农村高中,复读生上榜率才高,第一次高考考上大学的一个四五十人的班里不超过十个。

第二次高考,学习成绩前十名的她被老师、同学和家长很是看好,考个名牌大学不成问题。可是,谁也没料到她会落榜,特别是这年,一些平时没她成绩好的同学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落榜后的她在家里伤心难过,一连好多天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更不愿意走出家门。

父母知道她内心悲苦就劝导她,可那时的她什么都听不进去。从小她就爱听姐姐的话,父母便想到让她已出嫁的姐姐去安慰她。

姐姐把她接到了家里,对她说:“我们没工夫,你帮我们砸杏核淘洗苦杏仁吧。”

姐姐家有一片杏林,每年都捡拾很多杏核,也会给娘家送杏仁。杏树有苦杏仁树,有甜杏仁树。吃杏时甜杏仁的基本都被人吃了,捡拾的大多是苦杏仁的杏核。这次她在姐姐家,姐姐让她咀嚼一颗苦杏仁,苦得她立马吐了出来。姐姐说,苦杏仁不能直接吃,吃多了还会中毒。姐姐还告诉她,落榜了没什么,如果一直悲伤下去走不出来,伤害的是自己。

她砸完杏核后,姐姐便让她每天用清水淘洗,早上一遍,晚上一遍。一个星期过去了,那些苦杏仁经过清水的反复淘洗,已经没有了苦味儿,咀嚼起来,满嘴溢香。

姐姐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考不上大学,大家都知道你内心里有苦。你内心有苦不能整天存在心里,要把它释放出来。以后的路还很长,难道你从此就一蹶不振?

家里人也没谁怪你。只要你想上学,家里还很支持你。”

听了姐姐的劝导后,她觉得自己如果被一点点挫折所击败,那真的是太幼稚了。

她想起了她喜欢的作家冰心老人说过的: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阴翳,去编织一个美丽的黄昏。是啊,人生中所有的苦涩,经过时间的沉淀,或许馈赠给你的正是一种甜美,一种财富。

她又去复读了,抛弃落榜的苦涩,以清明的心境投入到学习当中。第三次高考,她考上了一所知名大学。

她去上大学时,姐姐给她带来了一包她爱吃的杏仁为她送行。她不禁微笑地对姐姐说:“谢谢你以前让我淘洗苦杏仁,使我明悟了许多生活的道理。否则,我就不会那么快走出那段苦涩的日子。今后,我会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

大学毕业后,她找工作不容易;后来,她有幸进入一家外贸企业,从基层做起,把吃苦当作一种锻炼,慢慢地成长为一位经理;再后来,她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当然公司起步阶段也经历了一段艰辛与困苦。

许多年过去了,想起自己经历过的一段段苦涩的日子,她感慨万千:谁的人生中没有苦涩?学会用内心的清水淘洗去心灵的苦涩,以阳光般的灿烂心情迎接生活,拼搏进取,勇往直前,终将会迎来苦尽甜来的日子。

抓住机遇的手

梅玉荣

他是台北人。在爷爷的教导和影响下,从小迷恋古典诗词,《唐诗三百首》之类的书背得烂熟,爷爷问他长大做什么,他会说:“做个诗人。”爷爷微笑不语。稍大一点,他对电影非常着迷。爷爷再问他的理想时,他会响亮地回答:“做大导演!”爷爷笑着点头之后又摇头。

由于家境一般,父母并没有钱来投资帮助他实现理想。因此,他不得不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苦苦打拼。他做过防盗器材的推销员,还曾帮别人送过外卖,生活的艰辛让他更懂得机遇的重要性。他经常留意电影界的一些消息,专门研究世界着名导演的作品,比如詹姆斯·卡梅隆《真实的谎言》,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等。

每看一部电影,他会在夜晚细细揣摩故事情节和人物对白,甚至那些主题曲的旋律及歌词。

有时也写一些剧本,却一直没有勇气给人看,因而始终没人赏识。

当时台湾地区电影呈现整体滑坡趋势,父母也劝他打消关于电影的念头。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进行歌词创作,把自己的作品分寄到各大小唱片公司和音乐人手中,每次都要寄出上百份这样的“求职信”,但一直都是石沉大海。

一个失望而寂寞的夜晚,他喝了不少酒,昏昏沉沉地睡着。半夜12点,一个电话吵醒了他,竟然是当时台湾电视名嘴吴宗宪打来的!听到“吴宗宪”这三个字,他的酒一下子全醒了。原来,吴宗宪看了他寄去的信,非常激动,迫切邀请他到自己新成立的音乐工作室任职。

突然的惊喜让他激动异常,当夜不能成眠,提笔又写下两首歌词。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拜访吴宗宪,两人一拍即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从此,他成为专职的作词人。

不久,又一次绝佳机遇降临到他头上。

吴宗宪工作室迎来一个初露头角擅长作曲的歌手:周杰伦。吴宗宪让他手下的十几位词人都来写词,然后让周配曲。所有的词作者中,周杰伦最欣赏他的词。于是,他们迅速成为公认的黄金搭档。

不用说,你也知道了,他就是:方文山。

两人的配合默契到了让人惊叹的程度。周杰伦想要音乐有一点李小龙的感觉,方文山就送上《双截棍》;周杰伦想要加一些东瀛的味道,方文山立刻写出了《忍者》。同样,也只有周杰伦飞扬跳脱、不按常理出牌的曲风,才把《爱在西元前》《印第安老斑鸠》

这样想象力井喷的词发挥得淋漓尽致,优势互补的结果,造就了一对音乐上的天才。

不久,周杰伦和方文山双双被台湾阿尔发唱片“收购”,两人的发展空间被无限拓展,周杰伦也迅速出位,成为全亚洲的创作新人王,方文山从此也挂上了“御用词人”的头衔。

方文山的歌词风格不同流俗。他把流行音乐从靡靡之音带回了古典与历史的音乐融合、怀旧和真挚的相融,具有独特的韵味。方文山为周杰伦创作的歌词中佳作如云:《龙拳》《双截棍》《爱在西元前》《上海一九四三》《东风破》

《七里香》《发如雪》《菊花台》《青花瓷》等。有专家赞道:方文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成名后的方文山依然低调,他只用心做好自己“写歌词”的那份工作,并将这份工作的美,演绎得淋漓尽致。他在自己的励志书《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剧》

中,说:机会比实力重要。不过,紧接着他又补充一句:实力不够的时候,肯定会流失机会。

人生中所谓“机遇”,其实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没有实力,你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抓住机遇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