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了解孩子
11572100000009

第9章 行为铸造习惯,习惯成就未来——剖析孩子的(1)

行为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未来。生活中,许多人在行为上存在着问题,有的人吸烟喝酒,有的人说谎行窃,有的人打架斗殴,有的人离家出走……正是这些行为将他们同好习惯远远隔离开,也正是这些行为让他们错失美好的未来。因此,身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要时刻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走向美好的明天,拥有辉煌灿烂的未来。

林肯说:“你能欺骗少数的人,你不能欺骗大多数的人;你能欺骗人于一时,你不能欺骗人于永恒。”这是多么中肯的话啊!诚实是一种美德,说谎则是不诚实的前奏,是人人都厌恶的一种不良品质。

常听到人们说:“现在的孩子中说谎的太多了,而且说谎不打草稿,随口而出。”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说谎的坏习惯,常常感到心烦,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说谎。

说谎是什么意思?说谎就是用言语表现出来的作弊与欺骗。这种作弊与欺骗是最不能要的。往大了说,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比如那些贪官污吏,就是长于说谎的典型人物;往小了说,会使一个人的人格走向“破产”。

说谎可以导致一个人自尊心的丧失,说谎还会使一个人丧失信用。我们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当放羊娃第一次说谎,在山冈上大喊“狼来了”的时候,别人听了,连忙跑来替他赶狼,可是他却为自己愚弄了别人而自鸣得意。他并不知道这一次说谎,竟播下失信的种子,当狼真的来了时,他大喊“狼来了”,人们以为他又在说谎,都不予理会,这个孩子最终被狼吃了。

说谎绝不是偶然说说的,必定是养成了一种说谎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大多数又是从小养成的。因此,父母要想让孩子不说谎,必须先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

说谎可以免遭惩罚

德国教育家多罗特·克雷莫说过:“如果父母能够采用平静、镇静、理解的方式对待子女的过错,那么从一开始就可以避免许多谎言和不必要的争论。”正是父母的打骂与责罚把孩子逼向了说谎的歧路。

没有哪个孩子不害怕父母或老师的打骂与惩罚。有些父母,每当孩子做错了事,都要对孩子轻则责骂,重则打罚。孩子怕骂怕打,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而掩饰往往会得到大人的宽恕,于是孩子再做错事时,他就会采取说谎的方式来求得宽恕了。

曾有一个孩子,每到期末考试临近时,就谎称自己生病,说肚子疼得厉害。父母带他去医院看病,医生对他做了全面检查后,却也没查出有什么病症。后来父母又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了解情况后得知,孩子的父母非常疼爱孩子,但是在学习上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孩子一旦成绩没考好,父母就会把他大骂一番,甚至痛打一顿。这个孩子后来向心理医生承认,之所以说自己生病,就是想逃避期末考试,逃避因考不好要遭受的责罚。

孩子不是大人,生活中难免会做错事,做错了事总要受到责骂和惩罚,这便使孩子采用说谎的方式来隐瞒事实,以逃避因做错事而要受到的惩罚。有些孩子由于在学校考试没有考好或犯了错误,如果承认错误,得到的是责备与打骂,而如果说谎,隐瞒事实,却可以逃过一劫。于是,下次再遇到相同情形时,因怕受罚,孩子就会采取说谎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过失。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过于粗暴。孩子见的世面小,总会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特别是当家里刚买回来什么新的物品,他非要亲手碰一碰,看一看,常常一不小心,就把东西弄坏了。这时孩子想到的是要受到父母的训斥和打骂,内心会感到紧张而产生恐惧心理,为避免吃皮肉之苦,他就会不承认错误而说谎。

其实,孩子原本是不愿意说谎的。因为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做人要诚实,但是,每当做错事时,孩子会在心里想:如果我讲真话,爸爸妈妈会如何对我?当他推断出父母会骂他,打他,老师也会不喜欢他时,他就很可能说谎。于是,当孩子做错事时,他的内心往往是充满矛盾的,一边想:说吧,做人要诚实,一边又想:不能说,说了要挨打。这时候他就会参照平时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做出选择,就这么简单。

说谎源于对大人的模仿

说谎并不是孩子的本性,大多数孩子的说谎行为都是由家长的不良教育方法所致。所以,家长在批评孩子说谎的同时,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谈举止。

孩子的生活空间不是真空,他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上学以后,活动范围及接触面增大,社会上的各种影响无疑会对他们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家里,如果父母有说谎的习惯,孩子就会加以模仿。

有一对父母,身居高职,权位显赫。每当有送礼的人上门,他们都会笑脸相迎,来者不拒。可是一旦有远房亲戚来求他们办事,他们就会因得不到利益而不愿意给人帮忙,于是就对孩子说:“假如有人来找我们,或者打来电话,你就说爸爸妈妈不在家,如果他们不走,你就说我们出差了,要过几天才能回来。”结果大人避免了麻烦,可孩子却学会了说谎。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年纪尚小,因而在他们面前说话不必太认真。如给孩子空头许诺,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谎,让孩子帮自己说谎等。家长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等发现孩子有故意说谎的现象时,仍旧不知道孩子是如何学会了说谎。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例如:父母和孩子一起外出游玩,但在乘车时,为了不买票,就谎称孩子身高没有达到标准线;别人来家里借东西时,因不想借给他人,明明家里有,却撒谎说没有;上学需要住校的孩子常常吵闹着不愿意去上学,有些父母就会说:“就去这一周,下周就不去了。”可事实并非如此。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觉得说谎是很正常的,无形中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说谎。

此外,父母对孩子及其他人说谎行为的态度,也会对孩子产生不可轻视的影响。比如,孩子因做错事而说了谎,父母没有及时指正,也没有给予批评教育,对别人的说谎行为也没有表示反对和反感,也没有声明说谎是不好的行为,做人一定要诚实等观点。这样,孩子无法从父母的态度中得出是非标准,就只能接受父母的态度,认为说谎似乎没什么不对。

说谎只是为了虚荣

孩子们有意识说谎是带着恐惧心理和企求获得表扬的心理的。发现孩子说谎,大多数家长会火冒三丈,打骂俱来。但这不是解决的办法,下次孩子说谎时会说得更巧妙、更隐蔽。

有的孩子虚荣心很强,喜欢听表扬,而对某些事自己的能力又不足,于是,便通过编造谎言来哗众取宠,当他发现说谎能引起别人的注意,甚至能得到赞美与奖赏时,便会巩固他的说谎行为。

一个初中生在某重点中学读书,这个学校的学生大多家里很有背景或很有钱,一般人是进不去的,而这位初中生的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托人找关系,费了很大劲才把孩子弄进去。在这样的环境中,攀比之风盛行,这个初中生也“不甘落后”,经常对同学讲他的爸爸是某集团公司的老总,而且也经常编造各种理由向家里要钱,买名牌服饰。一次,他的父亲来学校给他送钱,他看到父亲穿着寒酸,就对同学谎称那个人是他爸爸公司看大门的。

可以说,这位初中生的说谎本事已经相当高了,而这本事一步一步地练成,全都是虚荣心在作怪。

在如今这样一个经济化的时代,攀比现象已经不足为怪,而孩子也加入了好虚名、要面子的浩浩大军中:一件事本来不是他做好的,但他却说是他做的,从而得到赞赏,面子也光彩,于是他不停地说谎;一件事本来是他做的,但是做得不好,怕丢脸,于是他说那件事不是他做的,也在说谎。这样的孩子,只是为了了避免丢脸或得到赞许的目光,而不得不在众人面前夸下海口。

虚荣谎言的动机只是为了“荣”,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表扬和注意。孩子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听好话,渴求被别人赞美和表扬。这也是孩子的情感需要,由于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有一种希望引起他人注意,或得到赞美的心理需要,就会说,“我家有一栋别墅。”其实家里根本就没有。“我爸爸是个大官,他经常带领很多警察抓小偷。”其实他爸爸只是个修车工人。“我和同伴打游戏,每次都打得他落花流水,落荒而逃。”其实每次都是同伴把他打得落花流水。而孩子这样做只是求一时的虚荣,炫耀而已。

说谎背后的难言之隐

大多数孩子说谎,并不像成人想象的那样可怕。但是,如果孩子说谎太多,则父母就要谨慎处理,防止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

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说谎的原因还有很多。当发现孩子说谎的时候,要弄清楚孩子说谎的真正原因,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除了上面所说的几种原因外,孩子说谎还存在以下几种因素。

孩子会因自卑而说谎。一些孩子因学习或品行方面的不好而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在同学中也得不到好评,那么,孩子就会有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比如一个不很出色的孩子,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他谎称假期父母带他去看了大海,还见到了鲸,于是同学们都惊讶地围着他问这问那,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他得到了一种满足。

有的孩子喜欢大包大揽。老师问全班同学,班里要出游,谁家的父母能方便地借到大客车。孩子说我能我能!当时孩子非常热心,但是回家后作难了,因为父母根本就办不了这件事。有的父母就开始训斥孩子:“你逞什么能呀?有本事你自己去借吧!”这时,孩子才知道,父母并不是什么都能的,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时孩子就不吭声了。第二天来到学校后,为了给老师一个交代,就撒谎说:“我爸爸出差了”“我妈妈病了”等。

有的孩子说谎是为了取悦长辈。孩子做事时不仅想做好,很大程度上也想让父母、老师高兴,从而得到更多的奖励。成功难度较大时,为了不让父母、老师失望,只好“说谎”,比如“这次考试成绩还没有出来”“考得还可以”。

有的孩子说谎是为了获得“自由”。孩子看电视正在兴头上,父母开始催促:“赶快去写作业!”孩子就会顺口说:“我已经写完了。”因为说“不想做作业”往往不会被允许,而随口编个谎话倒可以搪塞过去。

有的孩子说谎是带有敌意的,可能出于对某人的敌对情绪,而用说谎来诋毁他人,使他人受到惩罚,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比如,有一个孩子认为父母比较疼爱他的小弟弟,于是就故意惹出一些是非来,再告诉父母是小弟弟做的,希望小弟弟被骂。像这类的谎言就是带有敌意的谎言。

有的孩子说谎是为了哥们义气,就是说孩子有时是为保护同伴的利益而选择说谎。比如孩子在一起经常有些秘密,约好了“这件事谁都不能说,谁说谁是叛徒”。那么,孩子就要像英雄一样接受考验,认为说出去是叛徒,大人要追问下去就会使孩子感到为难。

此外,还有一种弄假成真的说谎。如果大人对孩子在玩耍或生活中的说谎行为视为一种聪明的表现,不但不斥责,反而赞许或迎合他的话,久而久之孩子便弄假成真,养成了说谎的习惯。

教育小贴士

作为父母,一旦发现孩子说谎,不要立即训斥。很多时候孩子说谎,其实都是父母造成的。比如有的父母经常责骂孩子,有的父母也经常说谎,还有的纵容孩子的虚荣心,这些都导致了孩子说谎的行为,父母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同时,也要经常与孩子真诚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进行合理引导,让他们知道做人要诚实,说谎是不对的。

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贼。“偷窃”行为的出现也非偶然,一定有它的主客观原因,父母切莫掉以轻心,要善于对孩子细心了解、认真观察、及时引导,努力培养孩子做一个真正的人。

关于孩子的偷盗行为,很多父母都束手无策。有的因溺爱而再三宽容,有的施以暴力却毫无效果。一个少年犯曾自述:“当第一次入室偷盗时,感觉就像幼时偷拿父母藏在床头的零钱一样平常”。他从没想过,因此会在铁窗下度过最宝贵的青春。那时妈妈的袒护,如今看来,是他犯罪的祸根。

“偷窃”在词典上的解释是:“不是自己的东西,暗中取为己有。”常有人说:“小偷,小偷,小孩大多喜欢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在孩子中经常可以见到,大多数孩子都有拿过别人东西的经历。那是因为他们年纪小,还没有明确的道德观念,只知道占有,见到喜欢的东西就想要。还有些是因家中没有钱或父母不给他们买心仪的物品,但也有些是抱着要吸引父母注意力的心态。

然而,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勿轻小事,小隙沉舟;不轻小物,小虫毒身。”不管孩子偷窃的东西价值如何,我们都必须认真对待,并从中了解孩子偷窃行为的真正原因。

孩子爱贪小便宜

切莫当着孩子的面津津乐道地谈论自己在外面占了什么便宜之类的事情。要知道,这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使他产生要多占别人便宜的印象。这就很危险了,很可能为孩子的偷窃意识奠定基础!

孩子的“偷窃”行为,是受爱贪小便宜心理的驱使。偶然一次偷拿了别人的东西,没有被父母和老师发现,而且这东西也是自己喜欢的,那么,他就会继续第二次、第三次去偷别人东西。尽管偷拿的都是些小东西,但孩子就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拿别人的东西就是想据为己有,甚至认为“拿”比“买”来得更方便。

有一个女孩经常偷拿别人东西,父母多次说教,她仍旧不改,因为她已经形成习惯了。在她上小学时,有一次同桌的一块橡皮掉在地上被她捡到了,那是一块小猴子形状的香橡皮。她捡到后非常喜欢,爱不释手,觉得这块橡皮比自己的好多了,而且还不用花自己的钱买。于是她无论上课下课总会时不时地看看地下有没有同学掉的东西,如果发现了,她会马上捡起放入自己的口袋里,据为己有。有的时候她捡不到东西,看见别人的东西特别好时,就会顺手牵羊地拿走,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偷窃的习惯。

现在的家庭条件好多了,人们再也不会为吃穿发愁。应该说,孩子偷东西的事是不会发生的。但是,我们又发现,即使生活条件很好的家庭,也时常会出现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事情。这是因为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他对自己没有的东西,既好奇又想获得,而且企图立刻就能拿在手里。在私欲的驱使下,他便不顾被人发现的危险,悄悄地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懂的知识比较少,尚未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与价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