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唯有爱与梦想不可辜负
11567800000012

第12章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2)

后来,妻子的身体康复了。他们出来游玩的心思并没有退却,于是,他们就相携着,到各大风景区去。“我是陪老伴听风景,不是看风景……”那老人面色平和,缓缓说着,“每到一处,我都把看到一切告诉她,而且常常会选择很少有人来的时候,这样,她自己也能听到这些美妙的风景……”三个月来,他们已经听过了少林古刹的深夜钟声,听到过洞庭湖水涛声阵阵,听到过漓江水流潺潺,他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我被他们的经历深深震撼了!是的,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美好的风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也许,有些人限于生理的缺陷不能够看到,不能够听到,但只要拥有了一颗敏锐的健康的感知世界的心灵,那美好的风景就一直会存在着,存在于我们的灵魂里……

青春无悔

周礼

半夜做了一个噩梦,醒来时浑身都湿透了。最近不知怎么了,晚上常常做梦,并且总是梦见自己考场失利。我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幸好只是一场梦,一颗狂跳的心才渐渐平息下来,但一时半会却没了睡意,于是起身去了厕所。

我晕头晕脑地推开厕所的门,发现里面有一个人影在晃动,顿时吓了一跳,以为遇到了鬼。但定睛一看,原来是同寝室的李小川。李小川手里正捧着一本英语书,见我进来,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微微一笑,算是打招呼,然后又继续埋头记他的单词。我一下子明白过来,这小子又在“开夜车”。

其实,进入高三后,同学们“开夜车”是常有的事。谁不想在高考时多考几分?也许一分之差,就会决定你将来的命运。我们恨不得每天都有四十八小时,那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复习和练习了。然而一天的时间只有二十四小时,为了挤出更多的学习时间,就只能晚上“开夜车”。可是晚上一到十点半,学校寝室就要统一关灯,并且不准点蜡烛,漆黑一片,想学习也不行。没办法,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只好买来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而家庭条件差的同学,就选择了去厕所看书,因为那里的灯彻夜亮着。厕所里读书好是好,就是气味太难闻了。那时的厕所都是公用的,一层楼两间,并且没有自动冲水系统,一到夏天,可谓臭气冲天。但为了备战高考,那些勤奋的贫困生顾不了这么多。

李小川家住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听说他的母亲还患病在床。在班上,李小川属于贫困生之列,父母含辛茹苦地挣钱供他读书,就是希望他能顺利通过高考,跳出农门。李小川的压力很多,一方面他怕辜负了父母的一番苦心,另一方面他又怕失败后遭村里人笑话。因此,他没得选择,只能争分夺秒地学习,争取能考上一所好点儿的大学。

望着灯光下李小川消瘦的面孔、睡眠不足的双眼和被拉长的身影,我的心有些隐隐作痛。我关切地对李小川说,回去睡吧,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上课呢。

李小川头也不抬地回答我:“你先回吧,我再看几分钟的书。”

那一晚我失眠了,由李小川想到了自己的处境,想到了家中同样期盼的父母。我默默地对自己说,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不能输,我也输不起。

第二天,我和李小川在数学课上打瞌睡,被老师罚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不明就里的数学老师严厉地批评我们说:“你们晚上都干什么去了,不好好休息,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水都要淹到脖子了,你们还紧张不起来,真是太不争气了……”

数学老师在批评我们时,脸却始终朝着李小川。因为李小川的成绩比我差,我是学校公认的苗子生,数学老师恐怕是为了公平起见,才让我与李小川一同受罚,但话里话外,他批评的都是李小川。

李小川低垂着头,一言不发,任由数学老师训斥。数学老师哪里知道,李小川是我们班上最勤奋的一位同学,他心里比谁都着急,只是他的基础差了些,无论怎么努力,成绩老是上不去。

被数学老师批评后,李小川并没有吸取教训,还是和以前一样,每晚都要去厕所里“开夜车”。不过,在以后的数学课或其他课上,还不等老师点他的名,他就主动站起来听课。李小川自嘲地对我说:

“站着听课,其实比坐着听课的效果更好。”从那以后,更多开夜车只要努力地奋斗过,全心全意地追求过,没有什么好难过的,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的同学加入了他的队伍,几乎每一堂课,总见我们班上有十几个学生站着。不久,校长发现了这一现象,他以为是老师变相体罚学生,还找了班上的几位科任老师谈话。

就这样,时间在学习、考试和讲解中,像长了脚一样飞快地流逝了,我们迎来了让人既兴奋又恐惧的黑色七月(那时高考的时间安排在七月,我们称之为黑色七月)。

高考成绩揭晓,我顺利地考取了一所师范大学,而李小川却因一分之差被挡在了大学的门外。

临别时,我本来想安慰李小川一番,谁知他却信心十足地对我说:“只要努力地奋斗过,全心全意地追求过,没有什么好难过的,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放心吧,你只是比我早一年进了大学,明年咱们大学见!”

我用力地点点头,然后与李小川击掌为誓。

我的父亲是农民

周礼

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市里的一所重点中学。

报到后,老师将我安排在了206号寝室。寝室里一共有六名同学,分别来自各州县。

在大家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时,我发现除我之外,他们五个同学都来自城市,父母要么是政府的公务员,要么是教师或医生。唯独我来自农村。

十六岁是一个多梦而又有着强烈自尊心和虚荣心的年龄,我生怕同学知道我是农民的儿子而小瞧我。于是,当同学问起我的父母是做什么的时候,我鬼使神差地说,我爸爸是建筑工地上的老板。同学听后,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并说:那你家一定很有钱了。

因为这句话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为了让同学相信自己的父亲是老板,第二天我悄悄出去买了许多东西,首先是将自己的衣服和鞋子全换成了名牌,接着又给每个同学买了礼物。回到寝室时,大家看到我周身的名牌和送给他们的礼物都惊喜不已,纷纷向我道谢,那一刻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为了表现自己有钱,我处处豪爽大方,只要大家一起出去吃饭,我总是争抢着埋单,后来所有的人都相信了我的父亲是老板。

尽管我掩饰住了自己来自农村,但我的日子却过得并不轻松。本来父亲给我的生活费就不是很多,以我这样的开销,没过多久,半年的生活费就被挥霍一空。

为了向父亲要钱,我不得不打电话撒谎说钱丢了。我本以为父亲会狠狠地责骂我一通,谁知父亲非但没有责备我,反而安慰我不要难过,不要着急,说抽空马上就去邮局给我汇款。三天后,我果然收到了父亲电汇过来的五百块钱。

父亲寄来的钱也只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多少问题,半个月后我又闹起了经济危机。为了源源不断地向父亲要钱,我编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虽然有些理由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父亲却信了,只要我开口,他总会想办法给我把钱凑齐。

我的谎言最终还是随着父亲的到来而被拆穿了。那天,父亲从上海回老家办事经过这儿,他顺便来学校看看我。这也是我上高中父亲第一次来看我,然而这次见面却让我很不愉快。当父亲穿着一双破旧的皮鞋和很多地方都脱了漆的假皮衣出现在我和同学的面前时,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父亲的突然造访令我十分生气,我恶狠狠地朝他吼道:“谁让你来的,我不是跟你说过,没有我的同意,不要随便到学校来吗?”

父亲听后像做错事的孩子似的,结结巴巴地说:“有两年都没看见你了,想瞧瞧你长成什么样子了。”

“现在看也看了,你可以走了!”我冷冰冰地向父亲下逐客令。

父亲愣了愣,表情很复杂,我猜想他的内心一定很难受,但他还是尴尬地笑笑说:“好,我这就走,不耽搁你学习了。”说着,父亲起身朝门外走去。

父亲刚走出门口,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他从内衣口袋里掏出带着体温的二百块钱给我说:“走得急,身上没带什么钱,你凑合着用,等我有了钱再给你寄来。”

望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发现父亲又老了许多。一股愧疚涌上我的心头。

我失魂落魄地回到寝室,等待着同学的讥讽和奚落。谁知打开门,寝室里却静悄悄的,原来,同学都出去了。来到我的床边,只见床上放着一大沓钱,钱下面还压着一封信,我展开信笺,熟悉的字迹映入我的眼帘:“高洋,其实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你来自农村,知道你的父母都是农民,但为了不伤害你的自尊心,我们一直不敢将这个事实揭穿,所以我们不得不装作占你的便宜,让你相信我们不知道你心里的秘密。

这些钱都是你平常送给我们的礼物或请我们吃饭所花的,我们一直默默地记在心里,希望有一天能找个机会全部还给你,请你一定要收下。同时,我们要告诉你,我们从来都没有看不起你,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我们都当你是好兄弟。”

那一刻,我再也忍受不住,让泪水肆意滂沱,为我的父亲,为我自己,也为那懵懵懂懂的青春。

那一刻,我再也忍受不住,让泪水肆意滂沱,为我的父亲,为我自己,也为那懵懵懂懂的青春。

让气球高飞

朱迎兵

李安的父亲对孩子们期望值一直很高,可李安却让他伤透了心,李安曾两度高考落第,直到第三年,才侥幸考上艺专影剧科。

读艺专时,李安发现他的人生洞开了新的一面窗,在这里,他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原来,人生不是千篇一律地读书、考试,也可以在其他方面上尽情发挥自己。

他决心在新的领域让父亲引以为荣。在从艺专到大学的十几年时间里,他学芭蕾、写小说、练声乐,甚至是画素描,多方尝试,但近三十岁了,他还是无所建树。

罗伯特·罗森是一名着名的电影导演,也是李安在纽约大学读硕士时的老师,他对李安的勤奋很欣赏,可又为他找不到方向而焦急。

罗森五十岁生日那天,邀请李安等人参加生日宴会。宴会在罗森的纽约豪宅举行,宾主宴后,来到别墅的花园。花园占地很大,里面绿草如茵,鲜花吐蕊。在宽大的草坪上,停放着一个巨大的黄色氢气球。面对众人不解的目光,罗森说气球是租的,他要乘坐着鸟瞰纽约。

罗森拍拍李安的肩膀,要他与自己的家人一起乘上气球。李安、罗森、罗森夫人及儿子等四人来到气球边,他们坐上气球,驾驶员开足了马力,气球发出轰鸣,却原地打圈,无法升空。驾驶员说人多了,罗森让自己的夫人下去了。气球再次发动后,还是不能升起,罗森又让儿子下去。

气球第三次发动,徐徐升上了天空。一朵黄色的奇葩绽放在蓝天,李安俯瞰纽约城的全景,头顶白云朵朵,身边清风送爽,感觉特别美妙。

他扭头准备和罗森老师说话,罗森正看着他,清澈的蓝眼眸里盛满了笑意,他说:“我和驾驶员早就知道,气球只能乘坐两人,可是我还是要我们四人一起来坐。你知道我的用意吗?”

李安困惑地摇摇头。

罗森接着说:“你踌躇满志,树立了太多的目标,就像这个气球装了太多人一样,虽然气球有足够的动力,但是它承载毕竟有限,所以不能升空,要想腾空而起,只有请一些人下去,即使那些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李安恍然大悟。回去后,他把计划中所列的目标去掉了许多,只留下做电影导演这一项。两年后,他终于执导拍摄了电影《分界线》,这部电影作为其毕业电影,荣获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作品奖及最佳导演奖,他也顺利取得了导演硕士学位。自此,他腾空而起,用一部部电影书写着辉煌。父亲终因他而骄傲。

万事挂怀,会消耗有限的精力。只有删繁就简,确定属于自己的目标,才能让成功的气球高高飞翔。

万事挂怀,会消耗有限的精力。只有删繁就简,确定属于自己的目标,才能让成功的气球高高飞翔。

以梦喂马,驰骋岁月

朱迎兵

2009年6月一个闷热的上午,张小砚起床来,忽然想看看汶川灾后的孩子,她曾在那里做过志愿者。她背起一个绿色帆布包,穿了双人字拖鞋就上路了。

到成都后,至汶川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张小砚预计待三天就返程。到汶川第二天,她听说关大桥被飞石砸断,她往茂县走,在路上,又听说前面塌方,于是往北转。

走了几天,气温陡降,她扔掉拖鞋,买双鞋继续上路。天气越发冷了,她便买了外套和长裤穿上。海拔渐高,她被晒成了一块焦炭。

她先是搭顺风车,可嫌不自由,就买了辆摩托车往西藏骑,因无驾照无行驶证,一路被警察追,扣过车子,进过局子。路过波密,听说墨脱很神奇,二话不说骑着摩托进墨脱,一路摔了几十跤,魂飞魄散,肝胆俱裂,嘎龙山上还遭劫。所幸命大,于是拖起车子继续上路。一路翻山越岭,时而暴雨倾盆,时而骄阳似火。终于在8月骑到了拉萨,弹尽粮绝,她卖了摩托车,继续闲逛,整个西藏转了一圈,逛到身无分文,就在大昭寺前乞讨得114元8角,开始往回返。

回去路上,她走一段路,搭一段顺风车,摩托车、大货车、拖拉机、越野车、农用三轮车、马匹……

路上搭遍所有能遇见的交通工具。

终于回了家,口袋还剩31块,从拉萨到成都2300多公里只花了83块钱。尤其是一称体重,发现竟然心灵的终点没有止境,我们必须怀揣梦想走在路上。

没有缺斤少两。大为自豪。全部行程一万七千多里路,历时两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