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11559800000017

第17章 通讯的写作(4)

写人之所以重要,就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采写人物通讯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貌去教育人、感染人。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人才有了灵魂、生命,才能有感染他人的力量。

人物通讯有两个方面,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思想线”。“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思想线”则是作者根据人物事迹所提炼出的主题——中心思想,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意义。

2.人物通讯的类型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1)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2)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如着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3)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作出贡献的普通人。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4)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告知人们某种道理。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传记式的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3)群像式。群像式的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3.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

人物通讯以写人为主,要反映人物的时代特征,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要抓住人物的特点,选好角度,不要面面俱到;要用事实说话,以事显人,不要罗列事实,只见事不见人;要在冲突中深化主题,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崇高思想。具体要求如下:

(1)人物通讯要表现时代精神。什么是时代精神呢?时代精神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所显示的人们的整体意志、整体愿望、整体呼声、整体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例如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所显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通讯《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所展现出的为人民的高度奉献精神,这些都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

人物通讯不能简单地写成一部“好人好事录”,而要高瞻远瞩地提炼出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并且从这个高度来表现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和思想风貌。

(2)人物通讯的教育作用在于真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报道的原则。人物通讯所报道的内容,必须完全真实。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和感染力,就是因为它所写的是真人真事,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榜样。正因为如此,人物通讯绝不可有任何虚构。若有虚构,人们会对整个通讯产生怀疑,容易引起“信任危机”,会产生像《红楼梦》中一副对联所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那样的副作用。

如何才能使人物通讯写得真实可靠?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使人物通讯写得真实可靠,通讯员必须深入实际去采访,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然后分析选择,这正是“涉深水者得蛟龙”的道理。

(3)人物通讯要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人物通讯写得深刻,必须在充分展开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人物通讯所反映出来的矛盾冲突是多种多样的:有人物与自然界的矛盾;有特定的人物之间的矛盾;有人物自身思想上的矛盾。要注意写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表现,通过矛盾冲突写人物才能将人物的思想境界、个性特征充分地表现出来。

4.人物通讯写作范例

忘我工作为人师表

——记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张彬《人民日报》2009年9月13日电北京西郊,红山脚下。郁郁葱葱的国防大学校园。

指挥员班教室里,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因为身患绝症,去年此时,脾脏连同淋巴肿瘤一起切除,今年此时,还处于后续治疗的第八个疗程。当他执意地站到讲台上时,这如雷般的掌声是对他的深深敬意!

他,就是张彬。现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入伍40年,他从海军水兵成长为共和国将军。

执教30年,他从军种院校的普通政治理论教员成长为最高军事学府的知名博士生导师。

调进国防大学18年,为我党我军千余名军级以上领导干部理论武装工作鞠躬尽瘁,作出了突出贡献。

“心若在,课堂就在!”

张彬是在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的特殊讲台上,担负着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和我军高级指挥员理论武装重任的又一位优秀分子代表。

1979年执教军校讲坛以来,他参与写作出版着作、课题、教材52部,发表论文60余篇,29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军队级、省部级和校级共39个奖项。

1992年调入国防大学以来,他12次获国家精品课程奖、军队院校育才银奖、军队级教学成果奖、国防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13次获国防大学“优质大课”和教学成果奖,荣立三等功3次,曾被国防大学评为“有突出贡献的教研人员”、“献身国防教育事业标兵”。

谈到张彬,在理论界颇有声誉的国防大学老领导侯树栋、许志功异口同声:“张彬是典型的‘拼命三郎’!”

去年夏天,还在化疗的他将下半年研究生的课全部听了一遍。20余次的毕业论文开题、答辩他都全部参加。

2008年4月19日上午,解放军总医院最终确诊张彬为脾脏原发性淋巴癌中期。

是住院治疗,还是继续工作,艰难抉择时张彬提醒自己:“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要对自己的信仰和事业负责。”

在手术前两周,他不顾劝阻,毅然请假返校为指挥员班讲授“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几个问题”大课。

住院期间,张彬仍然执行教学计划,婉拒教研部领导让其他教员代为讲课的建议,多次向总医院请假回学校讲课。

解放军总医院的康复病房和解放军最高学府的教室课堂之间的距离有多长?这位共和国将军、知名教授在用心灵去丈量!

由于身体虚弱,每次讲课都是大汗淋漓,一堂课下来,用掉三五盒面巾纸。

采访中,记者多次阅读《张彬淋巴瘤治疗过程及治疗期间完成主要教研任务一览表》,每看一次,就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每看一次,心灵就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

“讲马克思主义,必须摈弃本本主义”

张彬常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建设者、信仰者,要守土有责。”

1999年,他提出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可以借鉴权力分割、相互制约原理,加强我们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目前,深圳特区正在试行的决策、执行、监督各自运行的“行政权三分”改革与他的观点不谋而合。

2000年,解放军总部赋予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一个课题,研究私营企业主能否入党问题。

在一次研讨会上,张彬前瞻性地提出应当把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主吸收进党的队伍。他的观点遭到与会学者和领导的反对。但他坚持将此作为学术观点保留。不久,这一重要观点写进了党的文件。消息传来,张彬甚感欣慰。

2007年秋,张彬随团出访欧洲,看到波兰有一家人乘着房车到德国旅游。他顿生感慨:讲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摈弃本本主义!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我们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髓!与时俱进是真正共产党人的理论品质!

欧洲四国之行后,他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阶层关系和社会矛盾》等前瞻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题相继面世。课题中提出的解决问题对策、措施既符合我国国情、我军军情,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创新性。

“学术上的事还是从严要求更好一些”

张彬认为,高中级干部的理论武装,应该建立在对真理的理性思考之上。对此,他身体力行。

在组织大家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张彬提出“把握理论体系、聚焦现实问题、履行历史使命”的教学思路,直面学员关心的问题。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探索并运用了小班教学法、辨析式教学法、案例比较分析教学法、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小班教学法——引导学员围绕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学员们在自问自答、自问互答、即问即答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深化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辨析式教学法——组织学员展开思想交锋。敏感问题、焦点问题、热点问题都可作为辩题,进入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学员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查找资料、寻找论据、提炼观点、准备辩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案例比较分析教学法——引导学员在比较中揭示矛盾、认识矛盾。通过对“公平与效率关系之争”案例的分析,引导学员深入学习收入分配理论,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对“‘拉美化’陷阱与中国发展模式选择”案例的分析,引导学员深入学习经济发展理论,弄清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的发展之路。

学员们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感性直观、生动具体,再现历史、身入其境,寓理于例、以例明理。有的学员说:“没想到,马列课还能这样教。”

考核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张彬将考试方法由传统的笔试,拓展为由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由以前的教员打分改为教员、学员代表、队干部三结合进行现场打分,打分比重分别占80%、10%和10%,提高了三方积极性。

张彬对学员的学术研究要求也很严格,反复强调参评教员只谈学员论文缺陷,直指存在问题。

前几年,有一个研究生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论文差错率较高。张彬当着论文评审委员会和导师的面,对这名研究生进行了严厉批评:“三粒米怎能拿来煮一锅粥?”这位学生当场就哭了。

张彬严肃地说:“如果和稀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害了学员。学术上的事还是从严要求更好一些。”

“作为一名教员,要对三尺讲台有敬畏之心,要把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而不能仅仅作为谋生手段。”张彬这样看待教员岗位。

他给所有学生上的第一课都是教导学生要做一个品学兼优、淡泊名利的人。

去年,张彬支持从未上过大课的刘群副教授给博士生队上一次大课。9月初,刘群试讲时,张彬专门向医院请假回校参加试讲并帮助修改教案。

在老家的弟弟有3个孩子上学,家庭相对困难。其中两个由张彬供养到大学,一个供养到参军退伍后也能自食其力了。

张彬说:“我这样做,是因为我永远忘不了,在40年前,我参军临走离开家门时,母亲曾叮嘱过我的话,你参军了,将来有出息,不能忘本!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弟弟!”

他说:“我是党的一名理论战士,不管我还能活多久,只要把党赋予的工作干好,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二、事件通讯

1.事件通讯的含义

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画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2.事件通讯的写作方法

事件通讯的写作,要准确写出某一事件发生的缘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果的全过程,让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在写作中,要处理好写人与叙事的关系,即以叙事为主,以写人为辅,写人为写事服务。事件通讯的结构较为灵活,可以顺叙,可以倒叙,也可以运用插叙和补叙。在表达方式上,为了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除了叙述之外,还可以综合运用描写、议论等手法。

3.事件通讯的写作要求

(1)事件通讯要找准“聚焦点”。事件通讯主要报道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新闻价值的典型事件,这些典型事件不论是反映形势的发展变化,还是重大的政治事件,都有其特定的新闻价值和历史价值。这些小事件,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群众所关注的焦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是复杂的,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此,事件通讯应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含义来寻找最本质、最富有个性特征、最富有现实意义的那个“聚焦点”,以此来确定通讯的主题。

事件通讯是否有新闻价值,关键在于事件本身是否有价值,即新闻事实本身含有的社会意义,是否关系党、国家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否深刻触及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的重大问题,是否代表了群众的要求和呼声,是否抓住了群众普遍关心而又是当前实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事件通讯要下工夫瞄准“聚焦点”,提炼主题,增强其新闻价值。

(2)事件通讯要以写事为主。事件通讯是报道新闻事件发展过程的通讯,以写事为主。这类通讯,比较相近而形象地报道事件的真相,显示事件的意义,要求相对完整地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也就是要把事情如实地反映出来。在这一点上,它不同于人物通讯。写事件通讯时,切忌把事件的过程写得平铺直叙,毫无悬念。因此,事件通讯写作,要紧紧抓住矛盾冲突的形成、围绕这一线索展开:要写矛盾冲突的高潮,也就是写矛盾冲突的关键时刻。如果把矛盾冲突的高潮写出来,就可以使事件的本质、人物的内心世界得以展现,这样的通讯才生动形象,事件就会悬念丛生、引人入胜了。

(3)事件通讯中的人物描写。“事因人生,人以事显”。人是事件的主宰,事件所蕴涵的时代精神、先进思想,是通过事件中人的活动、人的言行表现出来的。没有人,就没有事件的新闻价值。因此,写事件通讯,就要通过描写人物活动,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和事件交相辉映,各放光芒。

事件通讯写人,不像人物通讯那样,比较细腻地、多方位去刻画一两个人物形象。在一起重大事件中,涉及的人物可能很多,不可能人人都写到。

要写那些事件发展进程中,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能够推动事件发展的关键人物,写他们的行动、语言、内心和外貌。但一般都是简笔勾勒,是速成式的,白描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