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11559800000014

第14章 通讯的写作(1)

(第一节)通讯写作基本知识

一、通讯的含义及特点

1.通讯的含义

通讯是指对国内外近期出现的具有新闻意义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和典型情况的具体、深入而形象的报道。

在新闻媒介中,通讯是作为消息的延伸体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如果把消息比作电报,那么,通讯就好比书信。通讯和消息一样,都必须遵循材料真实、新颖,报道及时的新闻原则,但由于消息受时效和形式上的限制,大都叙事简明扼要,不展开事件的情节描述和刻画人物形象。因此,还不能满足人们更具体、更详细、更形象地了解近期发生的国内外大事的来龙去脉,以及更富有情节性的人物言行的要求,这一任务正好可以由通讯来胜任和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讯就是对消息的丰富化、深入化和生动化报道。

2.通讯的特点

通讯的基本特点是三性,即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但它又有别于消息、文学作品,也有别于新闻述评,在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上各有其独特性,是三性的有机统一。

(1)新闻性。通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和消息一样,都具有新闻性,不仅要真实,而且要新鲜,也就是说,它写的也是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经验等。因此,人们常把通讯看做是详细的消息,事实上,报刊、广播中的许多通讯常和消息配发,或者是消息的后续报道,将消息深入化、形象化,以满足读者的要求。

但通讯毕竟是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消息,在时效性、主题、选材、结构、语言表达方面都与消息有很大的不同。

①从时效来看:消息的时效性更强,通讯一般多是报道已经发生或出现了一段时间后的新人新事等。

②从主题来看:消息表达形式比较客观,主题思想蕴涵在事实中,通讯则有明确的主题思想。

③从选材看:首先,消息侧重写事,即使是人物新闻,也主要是写人做的事,以事显人,少有人物刻画,特别是内心的刻画;而通讯除工作通讯外,其他几种都注重写人,人物通讯常有较细致的人物刻画,即使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也要写好事件、风貌中的人物精神和人物心理。其次,消息在写事时,主要写最基本、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少有细节描写,其中的细节也十分简略;而通讯不仅要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要具体描写事件发生的样式,所以通讯除了抓主要的新闻事实,还要抓能体现主题、表现人和事物特征、个性的细节。注意,没有细节就不会有好通讯。

④从结构看:除了悬念式和时间顺序式外,大多数消息都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一段;通讯很少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第一段,常是以最吸引人的情节、议论、引语开篇。

⑤从表现手法看:消息主要是叙述事实,较少议论、描写,更少抒情;通讯不仅需要用事实说话,还要以形象吸引人,以情感感染人,以道理说服人。因此,不仅要叙述主要的事实,还要展示情节、再现场景、刻画人物、阐发道理,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并融为一体。

⑥从语言来看:消息用语的主要特色是准确、简练、直截了当;通讯用语多比较细腻、形象,感情色彩较浓。

(2)文学性。通讯与消息在表现手法上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通讯借用了文学的手法。正因为如此,通讯,尤其是优秀的通讯给读者的不仅有新鲜的事实,更有生动的形象。

通讯的文学性又叫形象性。文学性使通讯比消息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但是文学性不是通讯的本质,其本质仍是它的新闻性,文学性仅仅是通讯的表现特征之一。通讯与一般的文学作品有根本的区别,也就是它们的真实性上。文学的真实性讲的是反映生活的本质的真实、艺术上的真实,而通讯不仅要求本质真实还要求具体事实的真实。文学家可以根据其生活积累,运用艺术手法,虚构塑造人物形象,只须符合客观社会的本质即可。而通讯员不能虚构、塑造人物形象,只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形象并予以再现。

(3)评论性。通讯都有鲜明的主题思想,这种主题思想是从新闻事实中提炼出来的观念性的东西,有的还带有哲理性。为了表达主题思想,通讯常要借助议论,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这使得通讯具有评论性。

评论是通讯中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法。在通讯中常常融入了通讯员对新闻事实的观点和评价。但通讯毕竟不同于新闻述评。

首先,通讯的评论性不同于新闻述评中的评论。新闻述评以论为主,事实是评论的对象,是被当做说明观点的论据而引用的;而通讯中新闻事实是叙述描写的对象,它不是作为说明评论的观点被引用,恰恰相反,观点是从所述事实中点化出来的。

其次,通讯具有形象性,通讯中有真实生动的形象,而评论没有。通讯用事实和形象说话,评论用事实和推理说话。

二、通讯的分类

1.按内容分

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方面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有的写一人一生的,为人物全面立传的;有写一个人的一个或几个侧向的,集中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也有写群像的。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记写事件为中心,重点描绘社会生活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具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的特点是以记事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原委,从而表达某种思想。

(3)工作通讯。工作通讯又称经验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写工作通讯要有针对性,抓住当前带有普遍性的又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经验要科学、有理论根据。经验要写得具体,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

(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也叫风貌通讯、上题通讯、综合通讯。它是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现实中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这类通讯取材广泛,气势大,笔墨重,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

2.按形式分

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1)访问记。由通讯员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过程为主线来结构和组织材料。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强,可以穿插各种背景材料,使通讯有一定深度。

(2)专访。访问记的一种,是就特定问题、特定对象进行专门的访问,内容集中。专访以人物、现场和通讯员为三要素,突出“专”、“访”二字。

涉及面不太宽,不应贪大求全。

(3)新闻小故事或称新闻故事、小故事。要求一“小”,二有“故事”,三“以小寓大”。通常反映一人一事,表现一个片断,内容单一,篇幅短小,线索简单,不求繁多人物,不必横生枝节,求精悍、生动。

(4)集纳。把表现一个主题而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或片断事实组合起来,“集纳”而成为一篇。集纳中的事实,可以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也可是不同时间的;可以是发生在同一单位、一条战线的,也可以不是。

(5)特写。将生活中某特定画面放大,集中突出描绘事件和人物某些片断、细节和部分,给人以深刻印象和强烈感染。

(6)大特写。抓住社会热点事件、人物或现象,对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形式。

(7)侧记。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通讯。取材自由,不求反映事件全貌、全过程,但求抓住特点,扣紧受众兴趣点、回答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写作时往往夹叙夹议,兼谈感受。

(8)巡礼。边走边看,巡游浏览,很自由地把所见所闻写出来告诉受众;讲求动态感、现场感、亲切感;常常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有较多的议论和抒情。

三、通讯的结构及构成成分

1.通讯的结构

通讯的结构,俗称通讯的“骨架”,它是通讯的表现形式,是指通讯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通讯的结构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

(1)纵式结构。纵式结构是按照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组合和编排事实材料的一种结构形式,也叫单线条过程链接法。有三种情况:

①时间顺序式。时间顺序式,是按照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结束的时间顺序安排层次。这种结构条理清晰,便于读者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但要注意材料安排得当、富于变化,避免形成流水账。所以必要时在前面要有个引人注目的开头,在后面有个好的结尾使主题升华。

②逻辑递进式结构。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的递进顺序来安排层次,这种结构具有理性思维的特征。采用这种结构,需正确把握各种材料在表达主题思想时的地位。如主与次、深与浅、因与果等,是层次安排递进式,一层比一层深。

③悬念式结构。在通讯的开头设置疑团,布下悬念,然后采用“层层剥笋”的写作方法,展示事情的原由,释消疑团。运用这种结构形式,要有完整的情节,还要注意使布下的悬念与释消疑团各部分对应相顾、融为一体,形成悬念式结构的完整统一。这种结构在纵向安排上是高潮在前,先倒叙后顺承,对读者有吸引力。

(2)横式结构。横式结构是按照新闻事实的内在性质的区别和联系,以多侧面拼接的形式来安排新闻素材,即以主题为圆心串联不同空间的事实。

①空间转换式结构。空间转换式就是根据新闻事实发生地点的变化组织结构。围绕一个中心,把不同地点发生的不同事情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这种结构又叫“移步换形”式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空间转换要注意方位之间的有机联系或承接性。否则,结构就松散了。

②并列式结构。按照新闻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安排结构。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先主后次的并列;二是同等重要的并列。无论哪种并列,都是围绕主题展开事实。

③对比式结构。将正反两种人、两种事并列,并列中含对比,对比中见主题,这种结构使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纵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是按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来安排材料。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纵横交叉结构。这种结构又叫复式结构,就是综合运用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的方式来安排材料。这种结构,一般以纵式为主,横式为辅,纵横交错,将题材布局好,以便更有利地表现作品的主题。

②“蒙太奇式结构”。这是把电影镜头的组合关系和连接方法,即“蒙太奇”手法,运用到通讯写作中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

“蒙太奇”手法就是依据情节的发展和受众注意力关心的程度,把一个个镜头符合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受众得到一个明确的印象和感觉,这样的一种手法,就是“蒙太奇”手法。

2.通讯的构成成分

通讯由标题、开篇、主体和结尾四部分组成。

(1)标题。通讯的标题要首先力求准确、凝练、生动。所谓准确就是说标题要准确地显示通讯的内蕴,或者点化主题,或者标明内容;所谓凝练是说文字要精练简洁;所谓生动,就是说标题要形象,要吸引人。

对通讯标题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显示内蕴,要注意以情感人。要显示内蕴就是要将通讯内含的思想性、哲理性显示给读者,通常有以下几种做法:

①直接昭示主题。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②含蓄点化主题。采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含蓄地点化通讯的主题,一般有较浓的感情色彩。如《人民日报》2002年5月15日的通讯标题主标:《狂飙劲扫日月明》(副题:陕西2002年“严打”整治斗争形势喜人)。

③启发读者理解主题。多用提问或设问句式,新闻性较强。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④标出通讯的基本内容。这类标题最多,新闻性也最强。如《人民日报》2002年5月14日的通讯标题主标:《长留欢笑在人间》(副题:追记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叶景林)。

通讯标题比消息标题更生动形象、有情有趣。因此除了消息中常用的技巧比如拟人、借代、对比等修辞手段外,常常注重或幽默风趣,或以情感人,或设置悬念,表现手法更为丰富。

(2)开篇。通讯的开篇不同于消息的导语。导语除间接导语外,大多以简洁的文字开门见山,直陈新闻事实。而通讯开篇表现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新闻事实都在主体部分。

(3)主体。主体是通讯的主要部分,它材料丰富,头绪繁多,是通讯写作时安排结构、理清思路、要重点着力的地方。要写好主体,要处理好段落、层次、疏密、过渡、照应等几个问题。

①段落。段落在行文中造成小的停顿,使人有时间回想前面的部分;段落的停顿还有加强语气、加重感情色彩的作用。因而段落划分时要考虑内容的意义单位,要有相对的完整性,还要考虑内容的感情色彩和节奏快慢的需要。

②层次。层次是文章中大的意义段,或者叫结构段。层次直接体现主题思想,一个层次就是主题的一层意思。在写作时,一定要把意思一层一层地说完,不能任意安排。

③疏密。疏密是指材料的详略。有疏有密文章才有韵味,有起有伏主题才能突出。何处疏何处密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做到有疏有密,详略得当。

④过渡。过渡就是上下文之间的连接和转换。过渡要自然紧凑,结构才会显得严谨,主题也就更加突出。

⑤照应。照应就是形文中的伏笔与呼应,即前有暗示后有交代。照应得当可使结构更为严谨,主题更为突出。

(4)结尾。通讯的结尾要简短有力,耐人寻味;卒章显志,寄深送远。

四、如何提炼通讯的主题

通讯的主题是指通讯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是通讯作者经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通过对通讯素材的提炼和组织,所表达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或一种思想观念。

通讯的主题,是人们评价一篇通讯时首先的评价标准。一篇通讯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主要看其主题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大不大。

一般来讲,发现、提炼、确定主题的过程有以下几种:

1.依据事实,提炼主题

这是通讯采写过程中选择、确定主题的常规思维过程。作者在接触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前,对将要采集的事实不甚了解,对将要写作的通讯主题也没有事先预想,需要在了解事实过程中逐步分析素材,进入主题发现和提炼的过程。通讯的写作过程是先将大量事实收集到手,然后对这些事实做详细分析,弄清楚事实各个侧面之间、多个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搞清楚作为原因的事实和作为结果的事实,然后抽出可以贯穿各事实之间的意义线索,再判断这些意义线索(链条)哪条更具有传播价值,更具有普遍的示范或警示意义,预测它的传播效果而最终确定主题。

2.预设主题+事实印证

这也是确定主题的一种方式。

作者依据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或媒体布置的报道思想,预先设定了要写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去等待、选择表现这个主题的新闻事实,以验证主题。这是很多成熟新闻从业者选择通讯主题的一种思维过程,这就是所谓的“主题先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