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悠然剑神
11545200000673

第673章 经抚不合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天气渐渐转凉。

熊廷弼已经从京城回到军营,早早就来到山海关城楼上巡视着。

山海关军营里面有些将士在操练着,山海关城外有些将士在挖壕沟,有些在筑工事。

熊倜正站在山海关城“镇东门”即为“天下第一关”的城楼上,守卫着山海关。

熊廷弼向熊倜站哨的方位走了过去。

熊倜看到熊廷弼走近,认真地行了一个礼,说:“熊大人,熊倜正在守关,山海关城镇东门一切正常。”

熊廷弼走上城楼,四下观望,看了一会儿回头问熊倜:“熊倜,你也来一些时候了,可说说对辽东战事有什么看法。”

熊倜分析着辽东的形势,说:“大人提出分三方布置的策略,也就是一方广宁用马步兵在河上设立壁垒,凭山川形势打击努尔哈赤,牵制努尔哈赤的全部兵力。这同王化贞的主动进攻,沿河布防是相合的。”

熊廷弼先点点头,听到熊倜提到王化贞脸上虽然没露什么表情,还是冷言冷语地说:“别只说别人的,说说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熊倜放眼远望,天空中,一群大雁结队飞往南方。

山海关外,树叶已经在一片片落下,一阵风吹过,满山的小草都吹黄了。转眼间崇山峻岭也都褪了颜色,一望无垠的土地苍黄地裸露着。

熊倜想想接着说:“三方布置的策略之另一个方面,登、莱沿海的兵力只能起到牵制的作用,不能计划在作战的兵力里面。不仅仅是登、莱沿海的兵力只能起到牵制的作用,其实朝鲜、蒙古等地也不可能依靠。要把努尔哈赤打回去,还得依靠辽东自身的兵力。”

熊廷弼听到这脸色又阴沉下来,他已经上书说:“三方面布置的战略的实施,必须联络朝鲜。请抓紧时间派钦差使臣去访问朝鲜的君臣,让他们征发八道的全部兵力,在江面上设立连营,助我军的声威。”

熊廷弼战争方面的一系列请求,明熹宗都同意了,并立即命令登、莱、天津派出两万水师接应毛文龙,王化贞率四万广宁兵进据河上,和蒙古军一起乘机进取,由熊廷弼在中间调度。

熊倜真有些不识时务,在这个时候反驳熊廷弼的军事理论,熊廷弼听了那是脸色不开,一面听不进熊倜在说什么,一面怒斥熊倜。

“打仗和你在江湖中闯荡不同,这是两军对阵,牵一发而动全身。三方布置的策略,是从整个辽东甚至我大明沿海的布防作眼,登、莱沿海的兵力,联手朝鲜,加上镇江一带和蒙古的势力,在战略上就对后金兵形成了一个包围,恰似一个口袋等着努尔哈赤,辽阳、沈阳正好在这个口袋里面。”

“如果广宁失守,就好像这个口袋被人从里面捅了个洞。所以,守住广宁,就是战争的重中之重。而辽阳,沈阳、清河,抚顺这些地方不过是我口袋里面的老鼠,只要动一下,我就狠狠地打击,直到打死。”

“我不动,努尔哈赤不敢动。我大明联络朝鲜和蒙古,把登、莱、天津一带的兵力和镇江连成一片,这个口袋就渐渐收紧。直到努尔哈赤在口袋里面不能喘气,他也就是只死老鼠了。”

熊倜被骂得不敢开腔了,像这样被喝斥也不是一次两次,只得老实是听着。不过,熊倜从中也学到不少的军事思想。

他一边听熊廷弼在喝斥自己一边也在想熊廷弼的军事理论。熊廷弼的想法就是把辽河和登、莱、天津一带的兵力,以及镇江等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口袋,再把这个口袋渐渐收紧。而王化贞就是在这个口袋里面和努尔哈赤捉迷藏一样。

王化贞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把努尔哈赤打出辽东,而熊廷弼的防守为主,一时也无法把努尔哈赤打出去,这就是两人的茅盾。如果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从口袋口或从口袋底步步为营,向努尔哈赤进攻,也许这是一个好办法。这个办法也是自己这些日子以来想到的辽东战略思想的一部分。

熊廷弼见到熊倜不说话了,瞪了一眼,问道:“各地的兵力和布防图呈上来没有?”

“没有。已经催促过多次了,至今没有报上来。”熊倜连忙回话。

熊廷弼看看山海关城楼,将士们井井有条地防守着,脸色较缓和了一些对熊倜说:“你下去查看一下各地上报的战况和军事布防,我回军营等你回来汇报。”

熊倜行了一个礼,转身下了山海关城楼。他先在各地军营里巡查了一下,收集了一下情况,就向城中走去。

熊倜来到熊廷弼的军帐,熊廷弼早已经回来。军帐中一张长长的桌子上,放着一张辽东地形图,熊廷弼正在观望。

熊廷弼看到熊倜进来,抬起头看着。

熊倜看看熊廷弼一脸的严厉,急忙拿出一本早就画好的作战计划,说:“这是我草拟的辽东作战方案,还有草图,请大人过目。”

“啊!”熊廷弼不动声色地接过熊倜手中的计划草案,翻动了一下,脸上渐渐开朗了一些,熊倜在一边手心都悟出了汗。

熊廷弼看了许久,他很赞同熊倜提出的步步为营的作战观点。他放下计划看着熊倜说:“你在这实例作战图上再来说一下你的作战方案。”

熊倜得到熊廷弼的赞赏,胆子大了些,指着桌子上的作战地形图说了起来。

“步步为营就是让我军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谨慎进军,稳扎稳打。”

“根据眼下的形势,对方已经抢占先机。辽东大片土地在努尔哈赤手中,重要城池还有重兵把守。老百姓已经逃走,一些散兵也无法聚集。”

“在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等待敌人的动向或有什么变化对自己有利在作打算。也还可采取后发制人的战略,先让对方动手,等待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

“山海关是大明重中之重要设,加大防守的力度。广宁是整个辽东咽喉之地,要加派将士防守。眼下,王化贞从广宁调出一些军队,沿河布防,原是要进攻辽阳、沈阳。广宁兵力相对减弱,应该调回广宁周边的军队加大防守的力量。”

熊倜正在向熊廷弼说着自己对辽东战局的看法,还没有说到刚才在城楼上得出的想法,突然朝廷兵部传来军令。

一个士兵走了进来,递交给熊廷弼一件从京城来的紧急公文。

熊廷弼从传令兵手中接过军令看着,脸色又转为阴暗起来。熊倜在一边很想知道,可那敢说话。

熊廷弼看了许久,一脸严肃对熊倜说:“传令,军营大小将领入帐议事。”

熊倜传令下去,秦良玉等一干将领来到军帐,熊廷弼给大家说起朝廷兵部的军令,熊倜才知道是让熊廷弼出兵山海关。

王化贞已经上书详述东西两边的情况,说:“敌人放弃辽阳不加守备,河东失陷地区的将士日夜盼望官军开到,就抓了敌将来投降。西部的虎墩兔、炒花都愿意以兵助我。”

“敌人驻守海州的兵力不过两千人,河上只辽地士兵三千人而已。如果派军队悄悄过去夜袭,势在必克。南防的敌军得知辽阳失守一定北归,我军凭借险要的地势来打击他们惰归的军队,可以一举歼灭。”

朝廷收到王化贞上的折子,兵部尚书张鹤鸣认为对,上书说机不可失。御史徐卿伯又促成此事,奏请派熊廷弼进驻广宁,蓟辽总督王象乾移驻山海关。

众将领听到朝廷的军令,都闷闷不乐地没有说话。熊廷弼是辽东作战的最高指挥,可这朝廷兵部的军令时不时地下来,这样瞎指挥,一会儿打东边,一会儿打西边,这仗还怎样打?

熊倜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说:“熊大人三方面布置的战略刚才实施下去,怎么又要出兵进驻广宁?这不是打乱了辽东作战的布防。”

众将领也窃窃私语起来。

“这辽东经抚在作战问题上一再不合,这仗怎么打?”

“王化贞总是不听高度,高高在上,早晚广宁要陷在他手中。”

“广宁失陷,整个辽东就像捅了一个洞,这个洞还会越来越大,无法补上。”

熊倜听了众将领的议论,站出来说:“熊大人,熊倜愿意作先锋,不带一兵一卒前去广宁。”

“啊?”熊廷弼看了一下熊倜,“你不带一兵一卒,又怎么叫先锋?”

熊倜对着众将领说:“朝廷有军令,不出兵不行。出兵又打乱了整个辽东作战布置的战略方案。”

“山海关是重中之重,熊大人三十六年巡按辽东,针对地旷人稀、边防多事,实行驻军屯田、修城筑堡、调兵遣将、扼守要隘、固守边疆,已经有了成效。特别是萨尔浒之惨败,熊大人调停有方,才使努尔哈赤不敢轻进。”

“如今各位如果撤出山海关,是否考虑到熊大人苦心经营这些年的成绩。万一广宁失守,山海关又堵不住努尔哈赤的进攻,后果就无法挽回了。”

熊倜停顿了一下,看看大家有话说没有。

众将领私下议论一番,秦良玉站出来说:“打仗我不怕。我愿意上前线和敌军拼个你死我活,决不含糊。”

众将军听到秦良玉的话都纷纷表态说:“打仗我们不怕,将军百战死,是将士就应该死在战场上。大人,你说句话,让我们怎么打?”

熊廷弼认真地听着众将士的话。

熊倜又继续说着:“大明在辽东的优势已经失去,王化贞只看到后金表面的混乱,低估了后金的实力。眼下努尔哈赤已经由十三遗甲起兵发展到了近十万人的军队,我军要想在短时间打败后金兵那是不可能的。”

“我军应该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不能丢弃广宁和山海关不顾,前往河东。努尔哈赤善于钻空子,这样做,就是给努尔哈赤留下缝隙。”

“我辽东危也!”秦良玉长叹一声说着。

众将领又议论了一番。

熊廷弼铁青着脸说着:“我既然担任经略,四方援军应当听我调遣,而朝廷兵部尚书张鹤鸣,御史徐卿伯都上奏请求发兵,我这个经略可不就是空有其名而已。”

“七月里我向兵部询问军队人数,到现在也没有回答。我有经略之名,无其实,辽左的战事都是张枢密和王抚臣一起办,那还要我这个经略有什么用。”

熊廷弼说:“王抚臣靠着蒙古人,想不虞而收战功。我可不敢轻视敌人,不敢说能不战而胜。”

众将领又说了一些不可轻易出兵和撤出山海关的话,此事议论了一阵,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