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11520000000005

第5章 父亲是部尘封的线装书(1)

出生地的秘密

在王大珩进入耄耋之年以前,几乎所有关于他的文字都是这样记载着:

王大珩,1915年出生于江苏吴县……

无论是《中国人名大辞典》,还是《王大珩略传》。

但王大珩并不是在吴县出生的,也不是在江苏,甚至不是在中国。

81岁时,王大J行才在一次谈话中提到了自已的出生地。他当时迟疑了一下说:“这件事我以前从没对人讲过,尴尬明显地写在老人的脸上,他说:“事实上,我是在日本出生的。”停顿了片刻,王大珩又解释道:“是不想招惹麻烦,过去那些年的事……”他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出了两个字:“难说。”

1915年2月26日,在东京国家天文台附近的一所和式住宅里,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破门而出。门外焦急等待的父亲浑身一震,迫不及待地推门而入,与刚出来的助产士碰了个正着。迎着父亲急切询问的目光,助产士满面笑容地躬身贺道:“王先生,恭喜您得了个儿子。”

“儿子”这两个字骤然撞击在父亲的心口上,父亲惊喜地呆立了片刻,突然转身扑通一声跪在了院中。面向家乡的方向,父亲颤抖着声音喃喃述道:“苍天在上。先父先慈在上,儿不孝。自王家门庭倾覆、祖业衰败之后,儿谨从父母遗训,数年来忍辱负重、悉心求学,无暇顾及后嗣之事。今儿已年近不惑,竟以三十有八之龄喜得一子,特禀告于父母,以慰先人在天之灵。”说罢,深深叩拜在地上,泪水喷涌而出。

王家的败落是从祖父去世开始的。

清末年间,在苏州吴县那个美丽的江南小镇上,王家原本是个数得上的殷实人家。祖父经营着一个“王大元米行”米行的生意很好做,一年两季,在收获时节把农家自种的稻谷收上来,再随时卖给那些不靠土地吃饭的人们。这期间的利润足以使王家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了。

按常理,祖父只要守住这份家业,把米行的经营之道悉心传于子孙,王家便可袓辈相袭寝食无忧了。但身为商人的祖父,思想深处却似乎有着极明显的重学轻商的意识。祖父最看重的不是怎样教后人继承祖业,而是儿子们的学业。因此,王家的男孩无一例外地都在髫龄时便被送入私塾读书。祖父似乎从没想过要培养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来经商,接替自已的米行生意。若非如此,王家的败落或许也不会来得那么快了。

最能体现祖父意志的是王家老宅中的那间书斋。祖父不仅专为王家的学子们建了这个习课温书的书斋,还亲手在书斋前栽植了两丛丹桂。这位身在商贾的王家先人,想必是要取其“折桂及第”的意思,寄望于王家的后人中能有人金榜题名,由学进仕,光宗耀祖。

据说,那两丛丹桂的确生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但祖父却突然辞世了。猝然撒手人寰的祖父,没来得及对家业妻儿进行一星半点的安排。王家立刻犹如天塌地陷般地陷入一片混乱。袓母是个丈夫在世时从不曾抛头露面的小脚女人,祖父去世之后,她强忍着丧偶之痛,独自艰难地支撑着局面。勉强处理完祖父的身后事,祖母就因忧伤操劳过度而一病不起了。因家中无人能接替祖父经营米行的生意,米行就此停业。不得已之下,最终只得将米行清理变卖了。没有了米行的收入,王家很快就坐吃山空,继之而来的便是债台高筑的日子。

这是父亲记忆中最为晦暗的一段日子。他亲眼看到偌大一个王家顷刻间家财散尽,门庭冷落;亲眼看到兄弟姐妹们衣食无着,祖母终日以泪洗面;亲眼看到袓父生意场上昔日的好友们一个个逐渐冷了脸子;亲眼看到亲戚们纷纷疏远王家的妻儿在饱经世态炎凉之后,父亲终于看懂了这个世界,懂得了人必须自立自强于世的道理。这个从前无忧无虑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男孩儿,在家庭变故的重压下突然间成熟了。他决意要靠自己的力量担起家庭的重负。祖父虽未教与父亲经商之道,但毕竟留给了父亲满腹经纶,一屋诗书。凭着始终博得的先生们交口赞誉的名声,凭着一直闻名遐迩的优异学业,父亲自己开设了私塾,从此设帐授书,教训蒙童,开始了自食其力养家糊口的生活。

这一年,父亲年仅16岁。

此后的几年间,王家的衰败落到了最低点。父亲的一姐两兄相继夭折,祖母也凄然辞世。父亲曾在一首诗中含泪描述王家当时的悲惨状况:

户庭冷落雀罗张,

颠沛流离事反常,

并蒂花根方泣露,

惊寒雁字又分行。

一身以外孤无助,

十载之间两悼亡。

丁口阖门凋落尽,

难将因果问穹苍。

父亲永远忘不了袓母弥留之际的情形。

窗外阴郁的黄梅雨无休止地下着,凄厉地敲打着老宅那破旧的窗棂。袓母拉住自己最倚重的小儿子的手,眼睛固执地望着窗外,嘴唇艰难地嚅动着。

父亲俯下身,费力地辨认着袓母的声音:“……切勿……自误前……前程,莫忘考取……功名……”

循着祖母的目光向窗外望去,父亲看到了祖父亲手栽下的那两丛丹桂,心中不由一惊。在王家一片衰败的景象中,只有那两丛桂树竟依然故我蓬蓬勃勃地生长着,吐着惊心动魄的新绿。

再回头时,祖母已经合上了双目。这个深知丈夫心性的女人,在最后的弥留之际还挣扎着按照丈夫的意愿,把那个对王家来说已经变得非常渺茫的嘱托留给了这个王家仅存的男儿。

清末秀才八年负笈走瀛洲

袓母去世后,父亲遵从父母遗训,怀着登科及第、兴家立业的梦想发奋读书,终于考取了秀才。按常理,在考取了秀才之后,父亲还应该接着考下去,在科举的道路上继续攀缘,直至重振王家门庭。但就在这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

1894年9月,中日两国在黄海展开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海战,这场战争彻底摧毁了北洋水师,彻底摧毁了大清帝国的尊严,也彻底摧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虽然历次都是以中国的失败和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告终,但每当硝烟散尽,朝野上下在经受过一阵惊吓和经历过一番争吵之后,便很快就会恢复老样子,依旧是文恬武嬉,歌舞升平。而甲午战争则与以往大不相同。这场战争的对手并不是英吉利,不是法兰西,不是那些西方的庞然大物,而是历来被中国人瞧不上眼的“小日本儿”!在甲午战争中,蕞尔日本竟“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丧矣”!当甲午海战的最后一役——威海卫海战彻底失败后,当北洋水师残存的10艘战舰统统降下大清的龙旗被编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时,当“康洛”舰载着丁汝昌、刘步蟾等6具灵柩在汽笛的哀鸣声中凄然返回的时候,中国在剧痛中颤抖了。

这场战争惊醒了父亲的科举梦,动摇了父亲继续走科举道路的决心。接下来发生在清末科举场上的两件事,又对父亲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是康有为弃官变法。康有为在考取了进士,被授予工部主事官职后,却拒绝到任就职,全力投入到维新变法的政治活动中去了。二是张謇弃官办厂。出身于农家的张謇是戊戌年间的新科头名状元,在经历了十几年寒窗之苦终于高中了之后,张謇却毅然弃官,回家乡南通筹办“大生纱厂”,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康有为和张謇都是当时最具才华、名气极盛的举子。他们鄙视清王朝封建科举制度的行动,强烈地冲击了封建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科举取士的传统观念。

他们各自所走的道路也集中地代表了知识分子们在甲午战争后纷纷选择的两个主要方向:一是变法维新,走促进社会制度变革的道路;二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坚持走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纤。

父亲选择了第二条道路。

只身漂泊在外四处求学期间,父亲虽然吃了很多苦,但也切切实实增长了许多见识,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就是在这时,父亲开始接触到了“西学”接触到了“西学”中的一些新的观念。父亲立刻就被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吸引住了,他对“西学”中的算学、物理学等自然学科尤为感兴趣。父亲发现,在中国人还在遵从袓宗的遗训亦步亦趋地研究书本、文字和故纸堆的时候,西方的自然科学已经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面对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父亲痛感自己袓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在父亲看来,中国之所以挨打就是由于科学技术落后。

甲午战争激发了父亲的爱国热忱和忧患意识,也使父亲对“国盛家兴、国破家亡”的道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父亲由此开始对只重经学辞章不讲现代科学的封建“旧学”产生了怀疑,对自已努力跻身其中的科举道路产生了怀疑,进而对自已求学的目的产生了怀疑。父亲最终还是摒弃了兴家立业的个人奋斗目标,完全接受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他下决心要留学东洋,向敌国学得一技之长,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这一思想转变在父亲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父亲从此跳出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士取第光宗耀祖的狭隘囿制,把个人的奋斗与强国的目标结合起来了。

1907年,父亲踏上了东渡日本的轮船。

清朝末年,中国相继出现过两次留学热潮。

第一次“留学潮”是在19世纪70年代,主要方向是美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部分地接受了中国人也需要“奉夷为师”向他人学习的现实,开始向美国和欧洲派出大批年轻的留学人员,先后派出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并陆续派出了80余名青年赴英国和法国等地学习军事技术。这批留学人员中后来涌现出了着名铁路工程学家詹天佑,着名煤矿、地质学家邝炳光,着名军事学家刘步蟾,着名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第二次“留学潮”出现在20世纪初。这次“留学潮”的主要方向是日本。甲午战争失败之后,知识分子中的忧患意识越来越强烈。面对国家衰败落后,备受外夷欺辱的现状,他们发誓要把“恨”与“学”结合起来,“习点本领,返救祖国”。为此,他们纷纷抛弃翰林进士出身,东渡日本留学,甘愿“忍耻含羞,就学仇人的国”!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特色的一次“留学潮”其特点就在于从这批留学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赤诚爱国的革命者。大批爱国的留学生推动了20世纪初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为推翻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准备了骨干力量。而留日学生始终是其间的中坚力量。在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中,留日学生的数量曾占90%以上。后来在中国革命运动中起过重要作用的李大钊、鲁迅、秋瑾、黄兴、邹容等人,都是20世纪初年的留日学生。

父亲刚好赶上了第二次“留学潮”,而恰恰又是赴日本留学。但父亲却似乎始终与“革命”无缘。

当时,留日学生的思想是极为活跃的,留学生中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和政治团体。许多与父亲同样抱着科学救国信念的人,来到日本后都受到了这种热烈气氛的影响,纷纷加入各种组织和团体。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中去,最终在科学救国思想的基础上朝前迈出了一步,走上了反抗清王朝统治的革命道路。但是,身处这种环境的父亲却一直未曾介入过任何政治团体。父亲近乎顽固地抱定了科学救国的信念不放,始终没有再向前迈出一步。他虽然早已对腐朽的清朝政府失去了信心,但却一直在心里存着一份幻想,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回到袓国,以自己的所学为强国尽上一份微薄之力。父亲不相信除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有什么能使他的祖国强大起来。父亲的固执是十分惊人的,他终其一生远离政治,不肯加入任何组织。

1910年内,东京的一家报章曾刊载过一条关于中国留学生的新闻。据这条新闻报道说,东京物理学校有一名中国籍学生,初入校时几乎一句日语都听不懂。但仅仅一年之后,这位中国留学生就在第三、第四、第五学期的考试中,连续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使学侣及校方刮目相看,交口称奇。

这条新闻引起了驻日公使汪大燮的注意。汪大燮是清朝政府派出的最后一任驻日本公使,是个以明敏谨慎着称的极爱才惜才之人。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汪大燮曾竭力协助李鸿章与日本人交涉周旋,但最终却只得到了一个辱国签和的结局。汪大燮因此而每每痛生国弱人欺之感,不免寄希望于海外学子身上,望他们能存忧国之心而精于学业,日后可为强国安邦之才。看到报章上登载的这则消息后,汪大燮心中大喜,立刻决定见见这位让东洋人刮目相看,长中国人志气的学子。

但是,汪大燮公使遍査清政府派往日本留学的人员名单,却没有从中发现这个学生的名字。汪公使心中不免疑惑,决计亲自到东京物理学校寻访。当汪公使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找到这个中国留学生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学生已经穷困潦倒,正在做辕学准备呢。

当这个学生站在汪公使面前的时候,他的心不由微微一沉:面前的中国学生身材瘦弱,面色蜡黄,一眼望去便能看出他极度劳作的疲惫和长期缺乏营养的衰弱,只有双目似乎还蓄着精气,不时射出一道灼热的光。这是个自费留学生,而且是个没有任何家庭资助,全靠打工一边养活自已一边支付学费的穷学生。

汪公使与这个学生进行了一次长谈。令他惊讶的是,这个学生对自己在日本的艰苦生活和目前的困境竟没有丝毫的抱怨。他说自已已经苦惯了。他告诉汪公使,当初自己为了积攒资金来日本留学,几近沦为乞讨的地步。有很长的时间,他是靠在餐馆捡剩饭来充饥的,他几乎整整吃了两年的馊饭。他说生活上再苦再难自己也能忍受,他最受不了的就是身为中国人要处处受到日本人的欺负。他说他吃得下苦,咽得下难,却独独忍不下那份民族自尊心的屈辱!说到动情处,留学生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汪公使也不禁动容了。同为炎黄子孙,他理解中国留学生内心的痛苦。同在异国他乡,他更了解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处境。1894年那场使中国遭受惨败的甲午战争,使偌大一个中华民族在日本人眼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日本人的大和民族优越意识开始迅速膨胀,他们再也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了。他们认为对沦为战败国的中国人是可以随意欺辱的。那时,中国留学生常常在街头被日本人追赶辱骂。日本人骂中国人是“支那崽”,称留着长辫的中国人是“膝尾猪”嘲笑中国人脑袋后面拖着的那根辫子是“猪尾巴”大批中国留学生就是在这种屈辱的环境中忍耻含羞,悉心求学的。他们年复一年地默默忍受屈辱,只为了有一天能以自已的所学使中华民族强盛起来。

与汪大燮公使的这次长谈改变了这个留学生的境遇。汪公使回去后,立刻为这个留学生申请补办了官费留学,使他终于得以摆脱始终缠绕着他的生存困境,能够专心致志地埋头于学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