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11456000000090

第90章 和平的曙光降临

——联合国创立

在美国华盛顿市的郊外,有一座古朴幽静的庄园——敦巴顿橡树园。园内遍植橡树,绿草如茵,灰色的三层楼别墅上爬满了常春藤,显得十分宁静安谧。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苏、美、英、中四国代表相继来到这里,共同起草战后国际组织的章程,这个国际组织就是今天的联合国。

联合国是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孕育起来的。1941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华盛顿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就两国联合作战事宜举行会晤时提出,由所有对德一意一日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签署一项共同宣言,以保证“使用其全部资源同正在妄图征服世界的法西斯作战,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条约”。最初在该宣言上签字的国家共有26个,后来增至47个,它们被称为“联合国家”,宣言被命名为《联合国家宣言》。它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壮大,同时也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结束,如何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发生、防止出现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机构,就提上议事日程。

1943年,当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变化后,各大国开始为筹建联合国而进行紧张的外交活动。11月28日至12月1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

会议开始不久,罗斯福便详细介绍了他对未来国际组织基本体制的构思。他在纸上画了三个圆圈。左边的圆圈写着“40个联合国家”,罗斯福解释说,这40个国家的代表可以开会讨论世界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中间的一个圆圈标明“执行委员会”,这个机构将由苏、美、英、中以及两个欧洲国家的代表和南美、中东、远东、英属自治领的各一名代表组成,负责处理一切非军事性的问题。第三个圆圈上写着“四警察”,就是苏、美、英、中,这是一个行使权力的机构。斯大林最初并不同意罗斯福的设想,但最后还是接受了罗斯福的意见。这样1944年8月到10月,苏、美、英和美、英、中分别在华盛顿郊外的敦巴顿橡树园大厦举行会议,讨论并草拟了战后国际组织——“联合国”的章程。

苏联提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苏、英、美、中、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应有否决权,即只要五国中有一个国家反对,表决就无效。因为在当时,大国中只有苏联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很多问题上,它是少数,有了否决权就可以保证苏联不会吃亏。英、美代表则坚决反对拥有“否决权”,主张少数服从多数。出于同样动机,苏联又提出让它的两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直接成为联合国成员。这样,苏联就可以有三票的表决权。这显然是英美两国所不能接受的。直到1945年2月,在苏联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考虑到要争取苏联同意全力击败德国并对日宣战,才接受了苏联的建议。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结束后,参加国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共12章,主要内容是关于即将成立的国际组织的宗旨与原则、会员国资格、主要机构及其职权、关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关于国际经济与社会的安排。安全理事会是该组织的主要机构之一,其责任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美、英、苏、中以及相当时期以后的法国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关于未来国际组织的名称,建议沿用1942年1月1日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定名为“联合国”。为此,人们一般都把敦巴顿橡树园大厦看成是联合国的诞生地。

1945年2月4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晤,就敦巴顿橡树园滞留的问题作最后磋商。三位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中一致同意了关于安理会表决程序的“雅尔塔公式”,这个公式就是指安理会对程序事项以外的一切议题的决定,应由11个理事国中7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表决之。在作出重大决定时必须实行“五大国一致同意”的原则,使安理会各常任理事国从此享有“否决权”。

1945年4月25日,富丽堂皇的旧金山大歌剧院里座无虚席,46个国家的代表相聚一堂,举行制宪会议。与会代表讨论了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制订的方案、雅尔塔协定以及各国政府提出的修正案。经过2个月的激烈讨论和争论——这时会员国已增至50个——终于在6月25日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6月26日,各国代表在宪章上签字。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也在宪章上签了字。

1945年10月24日,经中、苏、美、英、法和其他多数签字国交存批准书,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诞生了。

半个多世纪以来,联合国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战后初期,联合国在超级大国的控制和操纵下,一度做过违背世界人民意愿的事情。联合国本身在美、苏激烈“冷战”的情况下也几近瘫痪。但是,随着战后国际关系中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大量的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加人了联合国,使联合国的局面发生了积极的演变。

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做出的贡献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联合国在非殖民化进程以及在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几十年来,联合国系统主持制定了大量内容包括国际生活各个方面的国际协议和重申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宣言,反映了大多数会员国的共同要求,有不可忽视的道义力量。在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进程中,联合国通过的一系列宣言、纲领、宪章和决议,从根本上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总体利益的。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联合国实际上已成为变化无常的世界局势中的“一个不变的中心点”。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是无法被取代的。

作为联合国组织发起者之一的中国,在1949年以后,因为美国的干涉迟迟不得重返联合国。直到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得以重返?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是中国人民不懈努力的结果。从此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历了见个世纪的深重苦难,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民族终于香了坐在一起的机会,向世界传递他们不甘压迫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