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11456000000043

第43章 摧毁封建秩序的狂飙

——1848年“二月革命”

1848年2月22日上午,巴黎下着大雨。天色黑沉沉的,风雨带来阵阵寒冷,使巴黎街头行人稀少。这时,风雨中传来了雄壮的《马赛曲》,还有一阵一阵的口号声。只见一支几百人的游行队伍,唱着战斗的歌曲,向议会大厦波旁宫走来。人们不断高呼着口号:“改革万岁!”“打倒基佐!”原来,这是巴黎的人民群众,为反抗国王路易·菲力浦的残暴统治和以基佐为首的金融贵族内阁在举行示威游行。

在通往巴黎议会大厦所在地波旁宫的路上,要经过一座索格拉西埃大桥。22日中午1l时钟,当游行的队伍走到大桥时,反动政府派来了巴黎自卫军,试图阻挡游行队伍的前进。自卫军粗暴地冲散了游行队伍,甚至挥舞着棍棒向人们打去。愤怒的人群拆毁了桥梁,推翻了临近街道上的公共马车,修筑了一座座街垒。人们利用街垒作掩护,用石块向军队进行还击。还有的群众捣毁了一些出售武器的店铺,夺得了枪支和弹药。巴黎街上的人群越聚越多,示威游行已经转变成了革命的起义。

经过一夜的准备,2月23日早晨,街垒战斗全面开始了。反动政府派出了大批自卫军,企图镇压人民的起义。但是,在人民群众的坚决还击下,自卫军的士气十分低落。他们有的退却了,有的迟迟不执行政府的镇压命令,甚至还有不少自卫军同情革命,主张改革。其中一个自卫军军团,甚至向议会提出了要求基佐辞职的请愿书。

自卫军同情起义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王宫里。这使国王路易·菲力浦十分恐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罢免了基佐的首相职务,妄图平息起义。但是,起义的人民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行动,他们决心彻底推翻国王路易·菲力浦的统治。23日晚上,一部分自卫军和起义群众奔向基佐的住宅,受到步兵营士兵的阻拦。当示威者的代表上前与步兵营长进行交涉时,却遭到步兵营士兵的开枪镇压。枪声一响,有6个示威者当场被打死,几十人被打伤。这一挑衅性的事件激起了巴黎全城人民的更大愤怒。为了动员更多的群众参加起义,人们把死难者的尸体装上大车,在巴黎的工人住宅区里缓缓地前进。示威人群中发出了愤怒的呼喊声:“工人弟兄们,拿起武器来!他们杀死了我们的兄弟!”成千上万的工人、手工业者、大学生和其他劳动群众,满怀着仇恨和愤怒,纷纷拿起各种武器,参加到街垒战斗中来。人们向反动的七月王朝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工人住宅区的妇女和儿童,不停地制造子弹,男人们不断地修筑新的街垒。一夜之间,起义者就筑起了1500多个街垒,并且烧毁了科学院和工业部的哨所。

面对起义的群众,路易·菲力浦一方面玩弄起改组内阁的把戏;另一方面紧急召集其他地方的反动军队,迅速赶往巴黎进行镇压。资产阶级君主派为了他们的根本利益,极力劝说起义者们放下武器,停止战斗。反动军队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向起义者疯狂地进行反扑。面对这些情况,起义者并没有退缩,也没有向反动势力低头。24日,起义军继续对政府的各个主要据点,像市政厅、兵营、广场和哨所等,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郊区的农民们也赶来支援城里的起义者。他们占领了郊外的许多据点,阻拦着外地前来支援政府的反动军队。进了城的政府军队受到了街垒战士的沉重打击。到了中午,起义军已经占领了巴黎的大部分城区,反动政府的市政大厅也被占领。最后,勇敢的起义军又向反动统治者的王宫——土伊勒里宫发起了进攻。这时,政府军已经不起任何作用了,路易·菲力浦也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意志。无奈之下,他同家人们一起坐上马车,在骑兵连的保护下仓皇逃出巴黎,最后流亡到了国外。

胜利了的人民冲进王宫,把路易·菲力浦的铜像抛到了窗外。人们还在巴士底广场的烈士纪念柱前,烧毁了国王的宝座。这象征着革命人民烧毁并且埋葬了封建的君主制度。接着,人们又冲进议会的会议厅,高呼“打倒议会!”“共和国万岁!”的口号,驱散了立法议会,粉碎了资产阶级保留君主制度的企图。

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但是资产阶级窃取了革命果实,组成临时政府。由于工人的斗争,临时政府宣布实行共和制,历史上叫做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二月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民主民族革命。在二月革命的鼓舞下,摧毁封建秩序的狂飙席卷了欧洲大陆。

在奥地利,二月革命的消息一传到维也纳,武装工人与大学生结成的同盟就立即响应,举行人民起义,把欧洲反动势力的代表——首相梅特涅赶下台,迫使斐迪南皇帝承认人民的言论自由,并召开内阁会议宣布制宪及实施普选。

为了与英、法人民一样享有基本的民主自由,意大利的米兰、罗马、都灵、比萨、佛罗伦萨纷纷发动起义,要求统一和民主选举,反对专制统治,成立立宪政体。

在德国,以柏林工人阶级为主体的革命力量为资产阶级争得了言论、组阁、议会、施政咨询等自由,推动了德国的民主化进程。在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匈牙利人民反封建反民族压迫的起义,演变为一场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

二月革命引发的欧洲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无产阶级的不成熟,最后都没有完全彻底完成预定的任务,均先后失败或流产。然而,革命毕竟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提高了人民对自由民族平等的理解和追求,为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最后胜利开辟了道路,积累了经验。革命把无产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潜在力量,提高了无产阶级作为独立革命力量的地位和自信。

二月革命加快了整个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进程,推动了近代民族统一运动的迅速发展。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秩序在欧洲最终确立,欧洲历史进入了资本主义全面发展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月革命的意义和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同样是在1848年,由伊丽莎白·凯蒂·斯坦顿夫人起草,在纽约赛讷卡瀑布举行的妇女权利大会上签署了《情感宣言》,这并不是女权主义的第一个声音。但是其中采用的12条决议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向它的捍卫者们投掷烂水果。新闻界对其肆意凌辱。在1900年,妇女政权论者走上街头,发出了另外一种愤怒的声音:“男人,他们的权利不能再多;妇女,她们的权利不能再少!”但是,美国妇女直到1920年才赢得了投票权。

短短72天的存在,却如滑过历史天空的流星,留下炫目的回忆,也留下照亮前程的光芒。

——巴黎公社成立

1871年3月26日,阳光明媚,法国首都巴黎的大街小巷分外热闹。因为这一天将举行巴黎公社的选举。许多人把选票插在帽子上,喜气洋洋地去参加投票。3月28日,在巴黎市政厅广场隆重举行了公社成立大会,共选出了86名公社委员。当主席台上宣布公社成立时,“公社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从此诞生了!

巴黎公社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法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化的集中表现,也是工人运动长期发展的结果。

1852年至1870年,第二帝国的统治者路易·波拿巴对内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对外连年发动侵略战争。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不断高涨。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拿破仑三世又挑起了与普鲁士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但仅进行了1个月便遭到惨败。当他在色当向普军投降的消息传到巴黎,激起了巴黎人民极大愤慨。9月4日,巴黎人民占领了市政厅,推翻了第二帝国,宣告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然而,胜利成果落到了保皇派奥尔良党人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组成的“国防政府”手中。他们在普鲁士人大举入侵的紧急关头,干出一系列投敌卖国勾当,使巴黎人民陷入困境。粮荒迫使巴黎人民吃猫肉,不久猫肉也没有了,就吃鼠肉,鼠肉也卖得很贵。在特别寒冷的冬天,由于煤炭不足,人们都冻僵了,再加上德军天天用重炮轰击,人民饥寒交迫。1871年1月间,每天死亡人数达700人之多,而有钱人却大摆酒宴,互赛佳肴美味。被激怒的巴黎人民毅然发动了两次起义,试图推翻卖国政府,但均归失败。然而工人们在斗争中壮大了自己,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

1871年2月17日,梦想恢复君主政体的国民议会(即地主议会)选出极端反动的保皇党人阿道夫·梯也尔为政府首领。3月18口凌晨,梯也尔指使政府军袭击蒙马特尔高地,妄图夺取工人的大炮,进而消灭工人武装。在斗争实践中觉醒了的巴黎工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统率下,分别由巴提诺尔、蒙马特尔、柏利唯尔等工人区向市中心挺进,迅速击溃政府军。当天晚上,起义群众占领了市政厅,梯也尔及其政府成员狼狈逃往凡尔赛,起义成功了。3月26日,巴黎人民战胜资产阶级分子的阻挠和破坏,进行了选举。28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但是,逃到凡尔赛后的梯也尔绝不可能容忍巴黎公社及巴黎人民取得胜利。他搜罗了残兵败将,又取得了统一后的德国政府的支持。5月21日,梯也尔调集了11万凡尔赛军队,在300多门大炮的猛烈轰击下,向巴黎公社发起了总攻。下午3时,在间谍的策应下,凡尔赛军队冲入巴黎市区,开始了震撼世界的“五月流血周”。

战斗在每一个街区、每一座街垒、每一条街巷激烈地进行。勇敢的公社战士,在公社成员瓦尔兰等人的指挥下,同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搏斗。在一座街垒前,25个公社男战士和一个英勇的女战士,阻击敌人长达几个小时。国民自卫军的一名上尉,孤身一人同敌人对峙了半个小时之后,才用最后一粒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拉雪兹神甫墓地,不到200名公社战士和5000多敌军展开了肉搏战。大部分战士英勇献身了,而被俘的一些公社战士被敌人枪杀在墓地的一堵墙前。这就是今天仍然矗立在巴黎的著名的“公社社员墙”。到28日,瓦尔兰也和战士们一起,为公社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在整个“五月流血周”里,梯也尔的反动军队疯狂地屠杀公社社员。牺牲在梯也尔屠刀下的公社战士达3万多人。

被判徒刑和流放的数以万计。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尝试。虽然因没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同农民结成的革命联盟,加上工人阶级内部组织性不强,缺乏“追穷寇”精神等缺点,使公社胜利成果没有得到巩固。然而,正如列宁所说:“公社的事业是劳动人民谋求政治经济的完全解放的事业,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事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社的事业是永垂不朽的。”许多年来,公社战士的革命精神及公社诞生的《国际歌》鼓舞着世世代代的无产者和劳动人民前赴后继,奋斗不息,建立并巩固了人民自己的政权,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国际歌》的歌词诞生在五月流血周失败之后的第二天,当时已55岁的无产阶级战士鲍狄埃以年轻人般的活力投入到公社的并卫中,在公社失败后,他饱蘸愤慨与激情写就了这样的歌词,17年后由法国工人作曲家比埃尔·狄盖特谱曲,从此流传天下。

多年以来,人们已习惯每天工作八小时的生活规律,却几乎淡忘了那群曾为此奋争的人,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五月的鲜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