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工会主席工作手册(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11455800000056

第56章 合理化建议与劳动竞赛工作(11)

(1)要增强能力,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水平。各级工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增强创新能力。工会干部要熟练运用工会工作的基础知识,熟悉法律、经济和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努力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多做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典型做法,悉心搞好分类指导,从而推动各项劳动竞赛活动上水平。

(2)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要围绕中心,紧扣实际,创新形式和方法,注重取得实效。在新形势下,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劳动竞赛要取得满意的成果,就必须不断探索和努力创新劳动竞赛的形式和方法。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虽然劳动竞赛的名称没有变,但竞赛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虽然职工群众基础没有变,但是职工构成和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虽然表彰没有变,但是实际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同时,还有很多是在劳动竞赛中初次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需要运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决。非公有制企业比较注重实效,关注的是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劳动竞赛一定要围绕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来开展,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来确定重点,特别是要抓住企业最关键或最薄弱的环节。产量上不去,就以增产为重点;质量低劣,就以抓质量为重点;企业浪费严重,就以抓降低消耗和成本为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就应当以抓企业技术进步、提高职工素质、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重点。总之,不论是竞赛内容、竞赛形式和竞赛方法,都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都要着重于解决企业的薄弱环节,这样才能提高竞赛水平,取得实效,劳动竞赛在非公有制企业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3)要协调各方,注重务实基础工作,劳动竞赛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各级工会组织需要发挥组织优势,加强上下联动。要积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和企业行政的重视支持,善于协调各方开展工作。上级工会要积极创造和寻求有效载体,引导更多企业自觉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要扩大宣传,营造有利于竞赛的社会氛围。

(4)要运用科学的激励理论,使之成为推动劳动竞赛发展的不竭动力。竞赛发挥作用的核心是“激励”,而“激励”作用的实质是利益或需求的满足。企业要分析不同层次员工和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使设置的赛项及奖项更科学合理,更适合企业实际,符合职工需求。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竞赛规则,引导企业和广大职工来实现竞赛目标。也可通过一定的方式鼓励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尝试“利润分享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等长效激励措施,形成一个上下结合紧密,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激励系统,努力增大劳动竞赛绩效,同时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开展劳动竞赛的群众基础。

(5)要正确认识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积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职工谋求个人劳动报酬最大化,是客观的、必要的,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企业主与员工的关系,从眼前具体利益分配来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然而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长远目标来说,企业主与员工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两者利益的实现都有赖于企业的赢利和发展。而设计和开展科学合理的劳动竞赛活动是促进效率和人员素质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增强,是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促成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化认识,加强宣传教育,促使人们更新观念,克服各种阻碍开展劳动竞赛的思想障碍,为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劳动竞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实例及其启示

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要不要开展劳动竞赛,如何开展劳动竞赛,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竞赛面临的新问题,也是需要拓展的一个新领域,对此一些非公有制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鲜活实践作出了成功的回答,并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浙江省台州市2006年统计,有8万多家工业企业,全市基层工会8218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工会6697家,共有100多万职工在民营企业就业,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95%以上。自2005年8月以来,仅一年间,全市以民营企业为主开展劳动竞赛的就达972家,共有43万职工参加,创直接经济效益2.8亿元,职工增收2650万元。

在劳动竞赛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中,采纳合理化建议创造效益3845万元,节能降耗产生效益1.13亿元。

台州大型民营企业飞跃集团,自开展劳动竞赛以来,仅“提建议”这项内容,通过合理化建议箱、总经理信箱、网上办公系统等渠道,飞跃集团的员工就提出有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合理化建议700多条,92%已被吸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劳动竞赛使人人都成了企业的主人翁,许多企业还初尝了劳动竞赛带来的提升创新能力、提高效益的“甜头”。吉利集团开展“创优、增效”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后,HQ300系列轿车首次故障里程提高了1000多公里,成品车一次入库合格率比以往提高了3个百分点,达到94%,生产成本则降低13.5%左右。宝石集团技术中心有40名员工参加攻关项目技术比武,完成新产品开发12项,其中一项绷缝机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有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劳动竞赛也使职工的收入得到提高,技能水平得到提升。开展劳动竞赛一年来,台州企业共举办各类技术技能比武活动1678场次,参赛职工达10万人。在竞赛中,有22622人获得初级工证书,9814人获得了中级工证书,1072人获得高级工证书,547人获得技术证书。在26家新建的职工技能培训基地,5000余名职工接受了正规系统的职工技能培训,不少人正从“打工者”成长为技术蓝领、技术灰领。台州星星集团吸塑车间员工的“ABS板材减薄”和第二制造部员工的“冷柜接线长替换”等建议,都已成为集团的重点攻关项目。通过劳动竞赛,广大职工创造了价值,增加了收入,劳资关系大大改善。宝石集团通过节能增效,也使一线工人的月工资普遍增加。

总之,台州包括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全面开展劳动竞赛,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化对企业的引导提供了有力载体;也为增强工会凝聚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平台。台州的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新型劳动关系的初步建立,劳动竞赛在“促进发展、创造人才”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台州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成功实践深刻地启示人们:

(1)劳动竞赛要找准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纽结点”。劳动竞赛不是以损害企业或劳动者某一方的利益为代价,而是共同促进效益提高、效益提升、共享“蛋糕”做大后产生的利益。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劳动竞赛有着深刻的客观经济依据和现实基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壮大的需要,与劳动者权益维护的需要,两者之间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找到了利益“纽结点”,这个“纽结点”,正是企业、劳动者双方利益的“共生共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面临着强烈的竞争环境,为了解决内部要素制约、成本上升、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比较优势下降等问题,企业往往需要加快“转型”,这就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需要新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而劳动竞赛能够丰富企业管理手段、促进管理科学化,能够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可望促进企业加快转型,推进产业升级、增强软实力,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在台州等地非公有制企业中能够使劳动竞赛很好开展乃势所必然。

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劳动竞赛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新经验,完善自我进一步开展推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竞赛,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竞赛在促进职工与企业的全面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劳动竞赛的传统优势要与时代内涵相融合。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促进企业发展有效手段的劳动竞赛,也必须及时地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只有把传统优势与时代内涵相融合,努力适应时代和职工、企业发展的需要,劳动竞赛才能显示出勃勃的发展生机。台州开展劳动竞赛的创新性就在于:贡献力从单纯体力型向体力与智力结合型转变,特别是围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动员一线职工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为技术创新建功立业;激励机制从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向精神物质奖励并重转变,表现突出的职工不仅能涨工资,还能获得职务晋升、学习深造等奖励,体现了利益公平原则,也保持了劳动竞赛的内在驱动力;组织形式从注重阶段突击型向常态长效型转变,把劳动竞赛的机制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和目标管理,贯穿企业生产全过程。

(3)劳动竞赛要满足企业与职工不同的利益诉求。开展劳动竞赛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那就是既要满足职工群众的利益要求、调动起职工参加劳动竞赛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要着眼企业的发展,满足实现企业利益的需求。台州的劳动竞赛把“双赢”立为目标,把职工参与竞赛产生的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与在劳动竞赛中创造的成果与效益挂钩。劳动竞赛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从上到下”的单向性,促进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这种新型的劳动竞赛,正是构筑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新探索。同时开展劳动竞赛促进了企业增长效益,职工提高了工资收入,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综合素质都有很大提高,这就足以说明,以取得“双赢”效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劳动竞赛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