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工会主席工作手册(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11455800000034

第34章 工会主席的协调能力(4)

集体协商双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协商过程中禁止一切歧视行为。这一原则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

(1)协商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参与协商的工会组织与企业不存在隶属关系,其法律地位平等。因此,任何一方尤其是企业一方在协商过程的始终不得采取威胁、命令等不正当手段。

(2)协商的结果必须建立在自愿接受的基础上,集体合同要体现协商双方协商一致、权义结合的精神,任何一方不能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和条件。

(3)因集体协商而发生的争议,企业或工会一方不得独断处理,必须按照有关签订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的规定,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协商处理。协商处理时,劳动行政部门组织的双方代表人数应该对等。

在强调平等原则时,还应重视职工一方协商代表的特殊保护问题。《集体合同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在其履行期间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完成履行协商代表职责之时,除个人严重过失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规定,无正当理由,用人单位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此条规定可以较为有效地防止企业管理者对参与集体协商代表进行打击报复,从而保证协商代表在协商过程中能够仗义直言,据理力争,较好地履行职责。

诚实守信,平等合作

协商的双方当事人应该自始至终抱着诚实、合作的态度进行协商。

(1)工会或企业任何一方提出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要求,另一方应当给予答复。《劳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一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予回应,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因此,提出集体协商以签订集体合同,可以视为我国劳动法赋予职工方(工会)的一项权利,企业方不得对工会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

(2)集体协商谈判过程中,工会或企业任何一方有义务向对方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或资料。在不违反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不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协商双方有义务向对方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或资料。

(3)在集体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工会或企业一方因情势变化提出变更或解除要求,另一方必须给予答复。《集体合同规定》第四十条规定,在集体合同期限内,由于签订集体合同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致使集体合同难以履行时,集体合同任何一方均可提出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的要求。签订集体合同的一方就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和变更提出商谈时,另一方应给予答复,并及时进行协商。

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集体协商的目的就是兼顾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因此兼顾双方合法权益保护和谐稳定原则可以说是集体协商的本质要求。集体协商的结果既要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要有利于企业生产的发展。所有企业工会都要把“两个维护”统一起来,从企业实际出发,把企业发展与改善职工劳动和生活条件结合起来。

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在协商发生分歧时,双方都要保持冷静和克制,切忌采取过激行为。这一原则可以理解为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一大特色。我们知道,西方国家的集体谈判往往以罢工、闭厂等过激行为作为双方的“杀手锏”。集体谈判制度在西方确立也正是工人激烈斗争的结果。但首先,罢工、闭厂等激烈斗争手段总是以一定的利益损失为代价的,对于整个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而言,毕竟是一种悲剧性行为。但必须指出,我国禁止过激行为,并不意味着禁止一切斗争手段,根据劳动部有关部门的解释,这里所说的过激行为,对劳动者而言,主要是指不正当的罢工、怠工和破坏机器;对企业而言,主要是指报复性停产和报复性解雇。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维护和服务于工人阶级利益,是我国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相信集体协商双方的争议完全可以在国家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仲裁部门、司法部门的调解、裁决、审判之下合理解决。

13.集体协商的技巧

由于直接涉及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分配,以及协商双方在生产过程中关系的特殊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集体协商必然是一个极其复杂与敏感的过程。成功的集体协商,必须要经过精心组织,讲究磋商过程中的方法与技巧。

集体协商的方法和技巧,既是协商谈判策略的具体运用,更是集体协商特殊性质的直接体现。结合我国目前集体协商的具体现状,在集体协商谈判策略的安排上,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协商前的筹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次卓有成效的协商谈判首先要有谈判前的充分准备。协商前的筹划包括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一是建立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的协商内容的初步确定阶段;二是建立在认真分析协商双方主体情形基础上的协商步骤、方法的确定阶段。

工会作为协商的一方代表,首先要对集体协商制度以及这一制度在本企业中推行的重点、难点有一个清醒的把握。这是有效展开集体协商活动的前提。做好这一步,具体地讲,要做到:

(1)查询各项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了解本企业的执行情况。

(2)了解本企业生产经营、劳动关系状况,分析劳动成本、企业经济成本。

(3)了解本地区企业或同类企业集体协商情况。

(4)掌握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劳动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初步建立协商谈判论点,筹划一个较全面的协商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准备磋商的总体内容。

(2)重点及其可供选择的方案。

(3)难点及其可供选择的方案。

(4)内容上的协商进程,易难安排。

(5)可能作出的让步及对策。

有了集体协商内容上的总体设想就可以开始筹划协商的方式了。这就需要研究协商双方的特征。成功的谈判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既要分析谈判双方各自的谈判态度,也要掌握各自的性格特征、年龄状况、知识结构、思维判断能力、能动性大小,还要分析协商双方代表间的私人关系等方面。在认真研究了各自的特征及其优缺点之后,筹划出一个具体的协商谈判方式、步骤来。这个有关具体操作的计划应包括:

(1)提出集体协商的方式,由谁先提,如何提。

(2)第一次协商会议的布局、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对策设想。

(3)如何运用第一者(如党组织、上级工会等)的作用。

(4)关键人物的思想工作及其展开。

总之,协商前的筹划,主要是对协商内容和方式的安排与选择。做好这一步,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会在开展集体协商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这一点。

协商谈判氛围的营建

集体协商作为谈判过程,要取得成效,达成协议,需要协商谈判双方的诚挚与合作,协商谈判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营建协商谈判氛围,其实质就是要确立协商双方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必须指出,虽然在劳动关系上,集体协商谈判双方存在着利益差异,但其利益也存在着一致性,这就为协商谈判注入了成功的因素。仅仅依凭各自的王牌通过讨价还价的方式解决各项问题的企图既不可能也不可取。在这方面,国外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如在美国和加拿大,在集体谈判中倡导实行“信任型谈判”,建立“伙伴关系”等用语,而且这些术语还用于国家立法和广泛使用于官方有关调整劳动关系机制的文件中。资本主义国家尚且如此,社会主义国家当然更有理由也更有条件建构协商谈判的信任氛围。

要营建一种相互信任、诚挚合作、轻松认真的氛围是要花一点时间的,也需要进行认真构思,这种构思活动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不同。这里仅就一些成功的经验提出一些设想。

(1)要在双方情绪上做文章,力争在协商一开始,就能将协商双方的情绪调到同一“频道”上来。这就要求在谈判一开始,谈判者就要有诚挚但却轻松的态度,切忌慌慌张张、急急匆匆。

(2)塑造自己诚挚认真的谈判形象。谈判形象的建立,除了谈判者的衣着打扮、姿势、整体形象之外,自信、饱满的情态,也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做到这一点,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①没有做好准备以前,不要草率与对方展开讨论。

②讲原则,又讲风格;重标准,也重实际。不可轻易作出让步,否则一旦无步可让,僵局难解。

③讲话简洁明了。

④凡事都不要仓促决定,要给对方和自己更多的考虑时间。

(3)增加协商的和谐度。营建协商谈判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持协商谈判过程的和谐。增强和谐度,要注意:

①让大家都说话,双方说话时间大体对等,切忌垄断讲话时间。

②讲话内容上要突出与对方一致的地方并反复强调。

③不要因为听到对方对你方谈判者提出抱怨即做出反应过度的举动。

④每次协商时间不可过长,疲累足以坏事,也易产生不良情绪。

把握好协商的进程

协商谈判进程的把握,是协商成果及时产生的重要条件。对对方提出的问题拖而不决或在应该作出最后决定的阶段不能果断行事,都会使协商谈判蒙上阴影,也影响双方的情绪。工会在集体协商谈判过程中要把握好协商谈判的进程。做好这一点,就必须注意:

(1)要有一个总体时间安排,对双方产生时间效应。

(2)协商谈判初始阶段,要探测并掌握对方的要求,及时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对方的要求的不足。

(3)不一定要让最初的要求太接近最终的目标,要有序有节。

处理好两个关系

(1)处理好集体协商与职工群众的关系。工会是代表职工群众与企业进行集体协商的,所以集体协商的整个过程,要依凭于群众的力量。依靠群众首先要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这里,工会一方面要广泛宣传,让职工群众都来关注、参与集体协商过程,另一方面也要协调好群众与企业之间在利益要求上的冲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职工群众了解企业困难;其次切不可在协商过程中轻易地谈论协商谈判结果或具体好处。工会要让工人群众认识到,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经过协商谈判就能获取所需要的一切,如果忽视这一点,会给广大职工带来情绪上的失望。

(2)处理好与党组织的关系,力争党组织的支持。就我国工会目前状况看,工会的实际地位尚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劳动关系发展的需要。工会要代表职工与企业行政平等协商,存在一些历史性的难题。但与国外工会不同,我国工会又存有一个有利的因素,那就是与党的合作关系。在集体协商中,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是我国工会做好集体协商的一个法宝。基层工会主席要与党组织主动联系,及时反映,有许多提议可以通过党组织向企业行政作出。当然,集体协商谈判过程中,如何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14.处理小事的艺术

工会工作面广线长,需要工会领导者处理的事情也就十分繁杂。如何熟练地运用各种领导方法,讲究处理事情的艺术,则成为工会领导艺术的重要内容。

随机决断

决策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艺术。当领导者面临非常规性的随机事件时,就需要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直觉,善抓时机,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果断决策。这也就是平常所指的随机决断的领导艺术。

掌握好随机决断的艺术,需要做到:

(1)要胸有全局,统筹整体。工会领导者要善于从全局和整体出发,把握住整体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抓住要害,带动整体,从而避免遇事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的被动局面。

(2)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工会领导者要善于捕捉时机,分清轻重缓急,在事物发展的进程中,随机应变.果断决策。随机决策的艺术虽在军事指挥中表现得最为典型,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工会领导者在自己的工作中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如在突发性事件面前,尤其是处理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发性重大事件中,就需要审时度势,当机立断。

学会“弹钢琴”

毛泽东同志把统筹安排全局工作和局部工作、重点工作和一般工作、中心工作和日常工作的关系的领导艺术喻称为是“弹钢琴”。弹钢琴时十个指头都要动,但如何动作,是一个艺术性很强的协调问题。如果十个指头一起按下去那就不成调子。它们在键盘上跳动必须有先后、重轻、急缓,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才能弹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弹钢琴”的艺术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把这种“弹钢琴”的艺术运用到领导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到:

(1)是善于处理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既要抓住中心,牵住“牛鼻子”,又要兼顾其他各项工作。

(2)是注重组织管理中多种因素之间的有机配合,平衡协调。

领导者做到了这两个方面,就能使整个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有节奏、有规律地运转。工会领导者,尤其是基层工会主席,针对工作面广、线长、矛盾多的实际情况,要做到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使自己的工作有主有从,有轻有重,主从轻重相结合,有秩序、有节奏地协调发展,形成一支节奏明快、旋律强劲的乐曲。

掌握火候

掌握火候也称为适度,是指善于根据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把握最佳适度的领导艺术。领导者说话要注意分寸,办事要掌握火候,既要防止冒进、急于求成,但也不能落在时代和群众的后面。

工会主席在处理事情时,要想掌握火候:

(1)是要心中有数,即对情况和问题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

(2)是要注意选取最佳适度。最佳适度,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最有利于保持事物的稳定性,最有利于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或者最有利于发挥事物的作用,同质相统一的一定量的界限。选取最佳适度,是使领导工作获得最佳效果的重要条件。

留有余地

所谓留有余地,这里指的是领导者在说话办事时,要力求留下回旋的余地,以弥补主观认识上可能出现的失误,争取主动,以防万一。这是领导者处理事情的一种艺术。

领导者在处理事情时之所以要留有余地,是因为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存在着客观上的局限性。领导者对所要解决的事情并不是一下子就认识得很准确、很深刻,即使是完全正确的东西,在实际工作中,也可能碰到预料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留有余地的领导艺术,还需要我们在办事情时,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即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现有力量得到合理使用,使所要处理的事情取得较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