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竞赛的开展必须遵循劳动竞赛的客观规律,坚持反映这一规律的各项原则。根据多年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劳动竞赛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为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服务原则;“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原则;职工自愿和有利于职工参加原则;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原则。劳动竞赛作为激励广大职工积极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投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和提高职工群众素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有利于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好转;有利于弘扬先进人物的思想,培养职工树立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劳动态度,发扬团结互助和无私奉献精神,强化主人翁意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有利于开发职工智力,培养锻炼职工的能力和才干,提高职工的思想技术技能素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劳动竞赛的组织和实施
(1)制定竞赛方案。组织劳动竞赛首先要确定目标、内容、条件,选择竞赛形式,形成竞赛方案。制定竞赛方案,事先要经过周密地调查研究,充分掌握信息资料。
(2)宣传发动职工群众。要将竞赛方案交给职工群众充分讨论,并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形式,宣传竞赛的意义、目的和方法,做好思想发动,形成竞赛声势和氛围,确保竞赛方案顺利实施。
(3)组织实施竞赛。在组织竞赛的过程中,要加强中途管理。做好竞赛的统计,以数据和事实说话,坚持原则,不弄虚作假;严格考核,及时公布竞赛的情况和成绩,增强透明度,使参赛者人人目标明确,干劲十足,形成一个比学赶帮超热烈而紧张的竞赛氛围。
(4)竞赛的总结评比奖励。竞赛目标实现后,要进行自下而上职工群众性的总结评比,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兑现奖励,巩固成果。工会作为领导劳动竞赛的工作机构,要认真做好上述各环节的工作,并注意掌握各项组织管理工作方法。
劳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方法
(1)劳动竞赛选题的科学设计方法。劳动竞赛的选题是指竞赛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解决什么问题。科学设计选题是劳动竞赛的首要工作,也是关键的一步。选题科学,再加之以后的步骤正确,劳动竞赛就可以取得成效,达到预期的目的。科学设计选题的前提条件是调查研究。就是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时代特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找准企业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知晓职工群众的心理需求和接受能力,通过科学确定选题,保证劳动竞赛赛在关键上、赛在根本上、赛在点子上。
科学选题的关键环节是抓住重点。劳动竞赛不能把什么工作都纳入自身开展的范围,更不能碰到什么就把什么作为劳动竞赛的题目。劳动竞赛选题过多,会减弱职工参加劳动竞赛的积极性,产生疲惫感和麻木感。所以,劳动竞赛选题一定要抓住重点。具体地说,就是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设计选题,抓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薄弱环节设计选题,把握企业发展脉搏,在发展变化中确定劳动竞赛的重点设计选题。高层次的“智力型”竞赛更应比献计献策、科研、质量、技术攻关和提高员工素质为重点来设计选题。科学设计选题的基本要求是找准结合点。
劳动竞赛是一项集生产组织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经济手段和精神文明建设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开展劳动竞赛必须与主要相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抓有机结合上做文章,这样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具体地说,就是要与生产组织、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宣传鼓动、评先选模、员工工资奖金分配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项工作紧密结合。科学设计选题还需考虑的其他相关因素包括:劳动竞赛是一次性的,还是连续性的;这种劳动竞赛参加者的智力。体力能否承受得了;劳动竞赛与全面工作的关系如何协调等。只有把这些因素事先考虑进去,设计出的选题在实施时才能顺利进行,不受干扰。
(2)劳动竞赛目标的科学确定方法。劳动竞赛目标是指劳动竞赛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它是劳动竞赛的精神动力和行为导向,直接关系到劳动竞赛的持续时间与生命力,也关系到劳动竞赛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结果。劳动竞赛的目标类型包括外在目标与内在目标、非自愿目标和自愿目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现实目标与非现实目标等。
外在目标是由企业组织通过指令、计划等形式,自上而下地规定给企业各部门和由各部门再分配给个人的目标,它体现的是上级对下级的要求,组织对个人的要求,所以它一般是非自愿目标。内在目标是企业下属各单位和参赛者个人自己制定的目标。内在目标体现的是基层组织与参赛者个人的意志,它通常是根据和为了实现外在目标而制定的,因而也是自愿目标。长期目标是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能起长期稳定作用的目标。短期目标反映的是眼前利益,服从的是紧急任务的需要。现实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目标,非现实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科学确定劳动竞赛目标需要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①劳动竞赛的目标要体现时代特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竞赛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的要求,适应企业转轨变型,增强活力的需要。劳动竞赛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推动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提高职工素质,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产和生活的统一,在生产、技术、管理上的创新创优。
②竞赛目标既要符合企业的利益,又要反映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竞赛目标应当是能够对企业目标的实现起保证作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目标。如果只符合企业利益,而不反映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职工群众是不会积极参加的。因此,目标的选择应考虑到两者的一致性,并使职工群众认识到这种一致性。
③确定竞赛目标应该把企业组织规定的外在目标与广大职工群众自己确立和选择的内在目标统一起来,尽量变非自愿目标为自愿目标。
④确定竞赛目标应该兼顾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长期任务与近期任务,使短期目标成为长期目标的一部分或一个阶段。
⑤竞赛目标应该是现实的、能够实现的,但不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⑥劳动竞赛的目标要由模糊向量化努力。劳动竞赛目标必须明确,目标明确,参赛者才会有清晰的努力方向,才会有较强的精神动力。
⑦劳动竞赛的目标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劳动竞赛的目标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要不断地寻找新的增长点,不断地把劳动竞赛向更高层次推进,当前的重点就是要增加科技含量。
⑧劳动竞赛的目标要能够凝练成有影响力的口号,并使之成为全体参赛者的共识。
(3)劳动竞赛形式的合理设计方法。劳动竞赛的形式和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内容是竞赛的核心,决定竞赛的形式。形式是内容得以实现的条件,是为内容服务的。
进行劳动竞赛筹划,一定要设计恰当的形式,其遵循的原则是:
①群众性、高效性原则。劳动竞赛是职工群众性活动。职工群众不只是劳动竞赛的参加者,也是劳动竞赛形式的创造者,许多劳动竞赛的方案,实行民主决策。要多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同时,劳动竞赛的形式设计还要注意实效性,要力戒形式主义。衡量劳动竞赛的形式恰当与否,关键看其是否有利于产生较高的效益。
②灵活性、多样化原则。劳动竞赛的方式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开展劳动竞赛的形式特点,根据确定的劳动竞赛的目标,适应竞赛内容的要求,适应参赛者的需求来确定劳动竞赛的方式方法,要因人因地因事因时制宜,而不能各种竞赛都采取某种固定的模式。特别要积极进行形式的创新,体现行业特点、企业特点和时代特点。因为固定不变的形式既难以满足复杂的竞赛需要,也难以激发参赛者的兴趣。
③小型化、快节奏原则。大型竞赛时间太长,拖得太久,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与企业现状不适应,与市场经济多变的特点不相适应,职工也容易产生疲倦感,难以坚持始终。正像有人说的那样:“开始职工有信心,赛中渐渐缺恒心,事情一多分了心,时间长了凉了心。”而小型竞赛时间短,见效快,奖励兑现也快,职工欢迎,容易组织,行政支持,投入也不是很大。所以,要改变过去那种年初订计划,半年一检查,年终搞评比的老模式,及时组织有针对性的劳动竞赛。即便是在大型工程项目、周期长的产品项目上开展劳动竞赛,也应具有阶段性,提倡一事一赛,抓好行业之间、单位之间、项目之间、班组之间、个人之间目标明确、内容多样、形式新颖的竞赛活动,吸引全员积极参加。
劳动竞赛的基本形式包括:
①同行式,即按条件大体相同的工种、业务、设备、产品和行业分别组织竞赛。
②夺魁式,即借鉴体育比赛的方法,组织技术表演赛、技术比武、创优质、创最佳、夺奖杯、争当状元等。
③台阶式,即把创本单位的历史水平、同行业最高水平、国际水平作为三个台阶,或者把竞赛目标分为几个档次,荣誉称号分为几个等级,激励参赛者不断进取。
④攻关式,即发挥集体智慧和协作精神,集中一个目标,为攻克几个关键,开发某个产品而组织的劳动竞赛和技术协作。
⑤自选式,即职工自选项民自选课题、自选目标、报名参赛的竞赛。
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的劳动竞赛还要突出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类型,包括:
①效益型,即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展的竞赛。
②管理型,即在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管理工作中开展的竞赛。
③智力型,即知识性竞赛、脑力劳动竞赛。
④技能型,即在职工中开展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比技能高低的竞赛。
⑤达标型,即针对某一项工作或某一个项目预定达到的标准组织开展的竞赛。
⑥招标型,即通过确定目标,开展招标、达标奖励等环节,实现目标纵向系统保证,横向系统一致的整体同步的竞赛形式。
总之,不论选择何种劳动竞赛形式,都必须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从竞赛的目的和内容出发,从职工群众的愿望要求出发,切不可随心所欲,更不能盲目照搬。同时劳动竞赛的形式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如果总是一个模式、一副面孔、没有新鲜感,就引不起人们的重视,也很难调动起积极性来。
(4)劳动竞赛效益的科学评价方法。劳动竞赛效益由直接效益、潜在效益和间接效益构成,这其中既有竞赛的经济效益,又有政治效益、素质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竞赛效益不仅有多重性,而且有多源性,也就是说这些效益不仅来源于劳动竞赛,同时它还受到政治教育、技术培训、文化培训、管理效应、市场效应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呈现出多源性的特点。
衡量和评价这种具有多源性特点的竞赛效益,必须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它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①劳动竞赛效益评价方法。
第一,有效枚举法,即在统计学中所称随机抽样法。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竞赛成果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观察、分析,并依据所获得的数据对竞赛的总体效益作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判断的方法。
第二,静态对比法。静态对比是对竞赛效益按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期、分组、分层、分类、分型、分距进行竞赛前与竞赛后的数、质、量、速的对比,从对比中衡量劳动竞赛效益的方法。
第三,动态分析法。即将竞赛效益在不同时间上发展变化的一系列指标数值按照时间的先后组成动态时间数列,数列按其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作出动态分析。
第四,关系分析法。主要是相关关系分析,对于具有多源性的,竞赛效益的衡量有重要作用。
②总结评比方法。正确的评比方法是保证劳动竞赛达到既定目的的具体步骤,做好总结评比工作十分重要。其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开好评先会。劳动竞赛的评比是一项认真细致的工作,评先会开得好,就能评出方向、评出团结、评出干劲、评出风格,使评先会变成互相学习、交流经验的现场会。
开好评先会应注意讲明评比的目的意义,宣读评比条件,端正思想认识,做到实事求是,不争不闹,形成一个良好的评比氛围;要搞好工作总结,评比必须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班组、个人都要认真总结,找出成败得失,根据竞赛条件,结合工作实际,实事求是地讲思想、讲方法、讲贡献、讲不足、讲打算,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要认真进行评比,评比要既讲成绩,又指缺点,严格按照条件,用数据事实说话,不能凑数和弄虚作假,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作出民主评定;要做好会后工作,评先会后,劳动竞赛的组织者要到职工群众中去,看看情绪、听听反映,以弥补会上之不足,对未评上先进的同志,要做好思想工作,指出努力方向,给予必要的鼓励,对评上先进的同志,则要其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做出更大成绩。
第二,认真总结先进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必须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如果整理的材料内容有出入,将造成职工群众对先进的不服气,使先进者脱离职工群众,或形成“墙内开花墙外香”,起不到班组选树先进的作用。因此,总结先进事迹材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注意做到先进事迹材料真实可行、准确无误,有提供职工群众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即所谓真实性、准确性和可学性。
第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秉公办事。在评比中,常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即本单位涌现的先进典型,在外面名声很响,而在本单位都备受冷落。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典型起到“一花引来万花香”的作用?评比中就要注意消除嫉妒心理,克服盲目崇外思想和敢于扶正不祛邪。
③评比奖励方法。评比奖励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它起着吸引、调动和刺激参赛者积极投身劳动竞赛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成功的评比奖励,竞赛就是失败的竞赛。对于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集体或个人,本着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应多方面给予及时的奖励。一方面把竞赛的结果同个人的晋级、长工资、分层、疗休养及当劳模先进挂起钩来,另一方面通过种种宣传渠道,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宣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
7.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合理化建议的概念
根据国务院1986年修订发布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规定,合理化建议是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办法和措施”。把握这一概念的实质,必须注意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