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信仰告白
11423600000016

第16章 生活与信仰同在(3)

有时,我们会发现,在面对现实时,我们是如此的渺小,许多我们想做的事,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或许是因为环境,或许是因为人生来就带有的弱点——对未知的恐惧、由动物本能决定的自私、容易滋生的懒惰……生活从不会给你一路绿灯,特别是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这就更需要我们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地拼搏奋斗。

真正的信仰绝不是我们年幼时,人人挂在嘴边的“我要当科学家,造福人类”或者“我要当宇航员”,它的建立往往是由于我们的心灵因为感动而震撼,由于某些特定的事引发,至少我的经验是如此。而能震彻灵魂的东西往往是灾难,汶川地震、抗洪救灾……

我就是在这些灾难中看到了社会的爱的力量,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和谐、进步的中国,而在社会底层的贫困群体则激起了我想要改变现状的冲动,我期盼着能用自己的力量,让那些看着都让人感到心酸的人们能过得好一点,哪怕只是好了一点点,也能让人振奋。当你的眼里容纳下越来越多的人和事时,你站的位置就高了,你的内心就拓宽了。

我的信仰,对于整个民族、整个世界、整个历史的长河来说,渺小得如同沧海一粟,微不足道,但它对于我来说却是珍贵的,是要用无尽的努力去坚持的。它代表的是我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在我独一无二的生命中的精神自白。说得更高一些,它甚至可以算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明。因为有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人的肉体消亡了,但他的精神是可以血肉滋长,生生不息的。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遵循一个真理——只有变是不变的,而对于我来说,有了信仰,会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坚定自己的立场,也知道要怎么样才能得到它,而正是因为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坚定不移地朝着它指引的方向走,我有奋斗的动力,有明确的目标。同时,我希望能提升自己的品德,让胸怀变得更为宽广,也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断奋斗、拼搏,提升品德、接纳别人。

我的信仰,我能读懂。

9.平凡而奋力地活着

2011级财政金融学院/王天长

信仰就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我尊重宗教和信教的人,教堂里虔诚地向上帝祷告反省自己罪孽的基督教徒、成年累月不计成本叩长头去朝拜的佛教信徒,身上仿佛都有一种无法名状的力量让我震撼。我没有宗教信仰,这可能和生长的环境有关,但我同样有足以让我活得坚实无畏的信仰。

我信仰科学的力量。宇宙深处的奥秘,地球内部的神奇,物质构成的本质,科学本身具有无穷魅力。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在我看来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人们生活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唯有科学的力量才是相通的。因为科学的理论是建立在认真的观察、严密的逻辑和反复的实验上的,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看到那些反驳者和所谓“伪科学”的无力。现在科研领域不乏一些浮躁和虚伪,但是我相信那些抱有崇高信仰、想要探索世界运行真谛的科学家依然存在,我尊重他们的劳动,因为我相信他们的工作是能带给全世界福祉和正确视角的、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我信仰生命。生命是一个人拥有的最好的礼物,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关于“中国人有没有信仰”的讨论,有人说中国人现在越来越没有信仰,没有底线;有人说钱是现在普罗大众的信仰;有人说其实国人信仰的实际上只是“活着”。“活着”的确是苍白的字眼,但是我觉得它确实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无论是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主人公对生命的坚持,余华《活着》中人们卑微却又倔强的生存,还是真实生活中在一切危难、一切卑微、一切痛苦中一直挣扎却笃定地活着的人们,都让我不能不相信生命的韧度,认识生命的价值。我活着,是为身边关心我的人负责,是对自己负责,是对曾经被赐予这份存在于世的机会负责。追问意义可能无果,但这可能是一份不需要追问意义的信仰吧!

我信仰宽容的力量。我们有时一时还看不清,但自以为有了答案。每当这种时候,我觉得需要强制地把这个已得的答案有意识地弱化,尝试去理解,实在不理解也尽力学会去包容。如果不能学会宽容,都带着自以为是的骄傲去活着,科学进步无从谈起、新的想法无从立足,我们都会像守旧老人一样生存在一个没有未来的死气沉沉的村庄里。宽容适用于人对事,也适用于人与人。如果人们之间能互相宽容,学会即使不理解、不同意也懂得和平共处,那么战争很难发生,也不会剥夺无辜的生命;弱势群体不必在冰凉的目光和凄惨的境遇中活着;许多矛盾纷争会有令人更心安的结局。我信仰宽容可能和我性格中一些胆怯的成分有关,但是归根结底有谁活得毫无畏惧?信仰宽容的力量,实际上也是信仰我们和谐共存是有意义的,信仰先锋和进步是有意义的。

信仰是中立时刻的一次精神觉醒。无信仰生存被认为是可怕的,或许以上所列三条不能并列、没什么联系,但是它们的确是我现在所持信念里的一些重要的东西,因此我很幸运自己还没有完全成为一个可怕的人。我没有口号,我只愿双脚紧贴大地,兄弟微笑拥抱,平凡而奋力地活着。

10.生活与信仰同在

2013级外国语学院/曲丽君

一直以来,我都不信仰任何教派,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佛家思想的喜爱。而这佛家思想,大多是从林清玄的文字中了解到的。所以,与其说喜爱佛学,不如说信仰的是经过阐释之后的一种彻悟的思想,是那种淡然简单的人生观。

总是觉得自己骨子里是有一些佛教味道的,哪怕只有一点点。

也一直向往并仰慕着佛家中人洒脱淡泊万事置之度外的生活态度。

当然,我想我是没办法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的,总是要积极进取,为学业为前程而不断追求的。我也达不到林清玄清醒看待一切的境界,至少现在是这样的。但这种安然与淡泊,无论在什么时候,也总是有它存在的价值的。

喜欢作家林清玄,因为他的文章里,总是能或多或少地投射出佛学的影子。我常常想,是不是正因为他看透了世间纷扰,所以才能于笔尖绽放出那些看似简朴却能震撼人心的文字。他的生活一定是透彻明白的,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让人看清楚一些曾经执迷的事物。

他说,所有的比较都是一种执着。也说,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不记得是在什么时候读到这两句话的,只知道现在看到这句话仍然颇受震动。生活里怎会没有比较,无论是孩童时代的玩具布娃娃,还是长大以后的学习成绩,甚至是前段时间流传甚广的拼爹拼岳母,无一不是生活中要面临的形形色色的外来比较。而在这些比较之中,总会有人沾沾自喜,有人黯然神伤。

我没办法肯定是不是所有人都难逃比较,我只知道我是这无谓比较中的一员。也常常因为各种比较而内心窃喜或者失落难过,产生些所谓的不平衡情绪。一度很挣扎于这种感觉之中,把内心因一点风吹草动而引发的情绪暗涌归咎于自己的敏感和神经质。但当看到“所有的比较都是一种执着”时,内心有了些许感触,对之前一直纠结的也看得明白了些。那些牵动心绪的无谓的比较,是一种执着,也是一种执迷不悟。但现在的我,没有办法脱离比较生活,毕竟在这执着中,也还是能找到些前进动力的。这两句话于我,是在心里出现负面情绪时,对自己的一种训诫和提醒,是把自己从牛角尖中拉出来的一叶菩提。

也经常因为怕别人对自己有意见而心情忐忑,记得自己在某年某天在本子上写下的希望成为一个无害的人的愿望。这么多年,明明知道,没有人会让所有人喜欢,却经常会担心会不会有人不喜欢我,他们谈论的是不是我。常常在这种相对立的观点之中徘徊与疑惑。直到看到林清玄的文章,他说,在我们不可把捉的尘世的命运中,我们不要管无情地背叛,我们不要管苦痛的创痕,只要维持一瓣香,在长夜的孤灯下,可以从陋室里的胸中散发出来,也就够了。

我没办法说这句话让我彻底地改变了,但至少我已懂得让人群从远处走来或自身边擦过吧,做好自己比那些没有意义的杞人忧天来得更重要。

没有人能束缚我们,除了我们自己。我们总是在生活中为自己画下一个又一个的条条框框,然后让自己在其中寻求挣脱。精神也好,物质也罢,总是难以做到无所欲无所求。庸庸碌碌,汲汲于富贵,为了金钱权力地位名望而四处奔波争斗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或许有一天我也不可避免地走上这条道路,成为其中的一员,但那并不是我所希望的模样。我会一直期待着有一天,我也会有如莲的心事与如莲的品格,也会一直坚持我所选择的信仰淡然与洒脱。憧憬着未来的一天,当我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经历了成长的甜蜜与痛楚之后,在心里看到的,仍然是那个多年前的自己,或者说,是那个向往着安然淡泊生活的自己。

11.做到力所能及

2011级马克思主义学院/周

信仰——这是两个沉甸甸的字,横亘在我的心头。

信仰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中的一种意识,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是一种意识。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正确的意识。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或真理)。信仰也许是个抽象的概念,但它确实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灵魂之中。

信仰是开在墙角的一朵花,虽然不显眼,但弥漫的芳香却沁人心脾;信仰是行驶在海洋上的一挂帆,虽然渺小,却能乘风破浪;信仰是燃烧在黑暗中的一根蜡烛,虽然微弱,却能够驱散夜的阴霾。

而要拥有它则需要内心的坚定,需要执着的坚持。

很小的时候就看了周恩来总理的传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少年时期就有的信仰,而这句话也深深地埋在我的心底。

不是空洞的口号,贫瘠的话语,而是真真切切想要做点事情,想为了自己的祖国,为了赋予自己生命、教育、成长的社会做一些事情。

为我们的祖国做些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扎扎实实地走过一遍,这就是我的信仰。

爸爸曾经说,你能够做什么呢?

是的,我的力量很小,一个在读大学生,依靠父母抚养,每天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四点一线的生活,能做什么呢?

上个月,为一个可怜的小妹妹献血,我去了,虽然最终因为不合格被刷下来了,但是我这种心意她能够感受到,不是吗?

前几个星期,我去了敬老院,为那里的老人唱歌、打扫卫生,临走,他们拉着我的手说:“再来啊!”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可以!

虽然我的力量很小很小,可是微不足道的改变,每个人都给予一点点,是不是就可以改变整个社会呢?

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触目惊心的字眼:某某大学发生一起学生自杀事件。鲜活的生命像断翅的蝴蝶跌跌撞撞掉落在地面,父母撕心裂肺的哭喊,师长痛心疾首的感慨,这一切都和他无关了。他纵身一跳,留给世界无限唏嘘,而自己却懦弱地逃跑了。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有什么事情是无法忍受的,要以这种方式来逃脱呢?查查原因,无非是失恋、学业受挫之类在人生旅途中根本不算什么大障碍的事情。要问的是,为什么他们没有抵抗力?

因为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人就像玻璃娃娃,外力稍微一碰就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有的人内心却荒芜了,社会上的信仰缺失造成了一个时代的浮躁。我们需要在人心皈依的地方,来安放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必须要在自己心中找信仰,信仰爱、信仰善、信仰怜悯,为自己,为他人做一些事情。

12.平凡的幸福

2013级外国语学院/薛晓

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像一粒粒尘土,渺小而卑微。而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复杂的大脑又把“我”定义为自己世界里的神。

我们在潜意识里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一定是茫茫人海中创造奇迹的那一个。至少,在最初的狭小自我里是这样。那时,我们傻得可爱,我们无所畏惧,我们雄心勃勃。而终有一日,当我们走出象牙塔,现实无情地向你的理想泼冷水的时候,当曾经的意气风发被时间一点点消磨的时候,当背上的行囊空空如也的时候,你还能有当年的豪情万丈吗?

人常常有这样的追问:我们从何处来,将要往何处去;我们为什么活着,怎样地活着才更有价值……这些都是人类社会中永恒不变的话题,千千万万个人会有千千万万个答案,前仆后继。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太过于庞大,到处充斥着各色的欲望与诱惑,让人迷失,让人困惑。因此,我们必须有信仰。

所谓信仰,就是内心深信不疑、始终坚守、不会被轻易改变的东西。信仰是一个神圣的词,似乎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而它又是如此贴近我们,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生命的始终。我们活在信仰中,信仰像阳光、水、空气一样不可或缺。它可以具体到一个人、一件物,也可以抽象到一种思想,一个梦想甚至一场幻想。

很多时候,我们说起信仰,总是赋予它一层奇异的宗教色彩。

存在即合理,宗教信仰总有其精深之处,但信仰绝不仅仅限于宗教信仰,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各种主义的科学信仰、哲学信仰、政党信仰、国家信仰等等。这些更多的是集体信仰。

而每个平凡人的信仰,真正在精神上支撑他们用心度过每一天的,应该是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心得与体会,是从自己的独特的经历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信仰,由心而生、息息相关。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生长在一个平凡的世界,仅凭自己17年的浅薄阅历,不敢对信仰高谈阔论,但我也有所体会,或许我的信仰在别人看来不值一提,但却是自己的真实感受。我认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要幸福要快乐,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更加美好,也才有可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幸福分为两种:一种是奋斗后的幸福、一种是一瞬间感到的幸福。我们所能控制的,当然是前者,对此我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