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生命的尊严与临终护理
11418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使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生命和生活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和诠释,提高生命质量成为当今世界使用最频繁的短语之一,如何提高生命质量成为目前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随着临终关怀服务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现在临终关怀事业已经拓展成为了生命关怀事业。从临终关怀到生命关怀可以说是一个飞跃,从关怀生命的最后阶段到对整个生命过程的全程、全人类的关怀,不能不说是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的再一次升华。对生命从诞生到死亡的关怀和照顾是一种大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纯洁的、崇高的,代表了人类最美好、最善良的情感。

2005年的秋天,我与重庆出版集团的罗小卫董事长在一起畅谈有关生命关怀的话题,大家都表示有义务和责任为中国生命关怀事业的普及和发展出一份力,为人类社会的美好和谐尽一片心。终于,在李家熙(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的夫人)、吴蔚然、耿德章、崔以泰等几位老教授的共同发起和倡导下,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正式成立了,并于2006年4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成立大会,这标志着我国生命关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应邀在大会发言并被协会聘请担任高级顾问。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宝贵的一次,“优生优逝”,提高生命质量是生命关怀事业的最终目标,正是这巨大的社会需求,为生命关怀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全丛书序

国性学术团体,其宗旨是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生命关怀,倡导人们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具体开展健康教育、临终关怀、舒缓治疗以及医学护理等的研究和普及,主要由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卫生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共同创立和发展中国生命关怀事业。

为更好地配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的宣传和推广,打造生命关怀这一崭新的理念,在会议期间我与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史宝欣主任,同重庆出版集团就出版《生命关怀》丛书达成了共识。《生命关怀》丛书将集中国内从事生命关怀领域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专家,以生命历程为主线,从生命呵护、健康护理、生涯规划、康复医学等各个侧面解读生命和人生;系统阐述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侧面的特殊意义及其需要关怀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引导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倍加地关注和爱护,使每个人的生命更健康,更灿烂,更有尊严。计划将陆续推出《生命关怀》丛书的《生涯规划与生命教育》、《幼儿心理保健》、《老年关怀与家庭护理》、《生命的尊严与临终护理》、《妇女健康顾问》、《康复关怀》等分册。我相信《生命关怀》丛书的出版将会使广大读者进一步拓展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将已有的爱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并为了我们共同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爱,共同构建人类和谐社会。

美国纽约州库克大学海外学术合作副校长、

中国国务院侨办华侨大学董事会董事、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生命关怀论坛”主席

黄天中

2007年3月

年时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副校长的黄天中博士首次将临终关怀理论引入中国大陆,并于同年与天津医科大学合作成立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出资建立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基金。

丛书编委会

顾问

彭佩云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

朱庆生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名誉理事长、卫生部原副部长彭玉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名誉理事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慈善总会副会长

徐光炜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专家、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孙燕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专家、中国医科院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任委员

李家熙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长、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名誉理事黄天中美国纽约州库克大学海外学术合作副校长、中国国务院侨办华侨大学董事会董事、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生命关怀论坛”主席

委员

史宝欣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主任

黄人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中华护理学会会长曾益新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罗冀兰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秘书长、北京东方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中心副主任

李铁犁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团中央局级退休干部张金钟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郭浩明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北京朝阳门医院第二病区主任宗淑杰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刘淑俊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北京肿瘤医院内科教授黄庆道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会长、广东省卫生厅原厅长

刘俊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卫生局原局长

罗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

吴铁镛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教授储大同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席专家李家振中国生命关怀协会顾问、资深佛教文化工作者施鸣鹭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美国强生公司健康咨询专家

邵智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儿童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丛书主编黄天中史宝欣

在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

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钱其敖副市长,

大会主席,

各位代表,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在天津隆重举行,这次大会将载入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史册。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医学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

临终关怀学是一门新兴起的学科,也是卫生保健中的一件新生事物,自从1967年英国桑德斯博士创建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以来,临终关怀机构已在一部分国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推广(像美国已有约2000多家这类机构),我国从事临终关怀研究和临床服务工作,仅有4年短暂历史,在这方面天津医学院做了开创性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去年以来,全国各地先后有不少单位建立了一些不同类型的临终关怀机构,服务质量也逐步有所提高,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队伍也逐步扩大。

临终关怀学本身就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它把医务工作者、在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生·命·的·尊·严·与·临·终·护·理

红十字会、工会及民政部门等社会工作者结合起来,使它具有了蓬勃生机,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赞同。现在,各国都在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到20世纪末,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将日趋明显,由于我国特定的国情和人口状况,保障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从各方面对老年人加以照顾,特别是对晚期病人的照护,不仅仅是医疗卫生部门的责任,而且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预防保健工作走出医院、深入社会、进入家庭,是适应医学模式变革的重要内容,而建立社会的并具有一定专业性的临终关怀医疗服务机构,则是对晚期病人实施优良服务的重要措施。我们提倡既要优生,也要尽量获得善终的条件。对晚期病人的完善照护,不仅体现对人的尊严的维护,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家庭和单位的负担,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内容,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善举。卫生部准备将临终关怀作为全国医疗卫生工作第三产业的重点之一列入事业发展规划。并与有关部门商订有关的法规政策,促进这一事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我谨向在这一领域取得开创性成绩的各位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这一领域中勇敢进取、乐于奉献的各位同志表示谢意,由于你们的辛勤努力和贡献,有可能为幸福的人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也体现了社会间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芒。祝愿你们在这新创的领域内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教授

1992年5月26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