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欧现代名著导读
11415700000004

第4章 《唐璜》

〔英国〕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年),英国19世纪杰出的诗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他天生相貌英俊,但却跛足,所以感情上十分敏感。1788年出生于伦敦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10岁继承男爵爵位,青年时期,在剑桥大学接受了法国的启蒙思想的熏陶。大学毕业后,在上议院获得了世袭的议员席位。当时欧洲各国民主、民族革命运动正蓬勃兴起,拜伦反对专制压迫,支持人民革命,写诗歌为英国工人运动摇旗呐喊,因此受到反动势力的疯狂诽谤、迫害,于1816年离开英国,漂泊瑞士、意大利、希腊等地。在希腊,他亲自参加希腊志士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1824年,死于希腊军中。

西班牙传说中的唐璜是14世纪时塞维利亚贵族的儿子,诱奸了一个女子后杀死她的父亲,这个唐璜的领地是特诺里奥,因此称为唐璜·特诺里奥。但其它许多城市也都各有它们自己的唐璜。每一个在开始时都有自己的传说,随着时光流逝,所有这些传说逐步融合成一个人物的故事。这个人物在意大利语中一般被称为唐·乔万尼。

首次把唐璜这个人物写成戏剧的是莫利纳的《塞维利亚的淫棍和食客》,莫里哀也于1665年写过五幕喜剧《唐璜》,随后莫扎特于1787年为两幕歌剧《唐璜》作曲,歌词是洛伦索·达·庞特撰写的。喜剧和歌剧《唐璜》都是杰作。但这些作品主要讲述的都是唐璜追逐女性的故事,并没有多少积极的意义。拜伦选择唐璜这个传奇人物作为自己诗歌的主人公,利用他的“知名度”和冒险经历来阐述自己的理想,无疑是一种新的艺术创造。

唐璜出生于西班牙南部名城塞维尔,他的父亲是一位名叫唐·何塞的大贵族。唐璜小时候就长得活泼可爱,长大后更是一表人才,受到贵族少女的喜爱。他生性风流,喜欢同这些姑娘们胡搅蛮缠,甚至在16岁时就同贵妇唐娜·朱丽亚发生性关系。这使得上流社会舆论哗然。无奈之下,他只得离开祖国到欧洲去旅行。

唐璜的航船在驶往意大利的途中遭到了大风暴的袭击,但在他的指挥和努力下,船终于没有沉没。然而不久船上便发生饥荒,船上水手被迫以人相食。唐璜不愿意像这些人般残忍,便奋勇跳船逃生,最终被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救上了岸。这位姑娘名叫海黛,是希腊大海盗兰布洛的女儿。她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英俊的男子,于是把他藏在海边一个山洞中同居。不久,他们听说兰布洛已经在海上出事身亡,便开始筹划婚礼。但正当他俩相偕准备进洞房的时候,兰布洛突然出现。他命令侍从把唐璜打倒,捆绑上船,押送到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出售。

土耳其王宫的黑人太监看中了年轻英俊的唐璜,便把他买下来送进后宫供一位王后享用。但是,唐璜一心思念天真纯洁的海黛,于是他想方设法逃出了王宫,最后辗转到了土耳其部队。他认为战斗是英雄的事业,便非常卖力地打仗,并因战功显赫而最终投靠了沙俄统帅苏沃洛夫。沙俄占领君士坦丁堡之后,苏沃洛夫有意派遣唐璜去彼得堡向女沙皇报捷。生活放荡的女皇果然看上了他,留他在宫中供自己享用。时间一长,唐璜被折磨得身心憔悴,女皇也不再需要他了。

此时,沙俄同英国正准备结盟以共同对付拿破仑。女皇决定派他做外交使节前往英国进行谈判。于是,他离开了俄国。到了英国,唐璜刚开始被其虚假的繁荣表象所迷惑,以为这里是自由乐土,但不久他便在伦敦的大道上遭到光天化日之下的抢劫,于是立刻回复了自己先前对英国的厌恶之情。同英国的王室和贵族见面以后,他对英国社会的罪恶认识得更加深刻,但他的行为又恰恰同他的认识相违背,依旧忍不住同这里的贵族妇女勾勾搭搭,打得火热,甚至连英国最具权势和最风流美丽的、众所周知的国王情妇弗芝·甫尔克公爵夫人也竟然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唐璜》是一部长篇诗体小说,也是一部反映当时欧洲现实生活的讽刺长诗。它所描写的是18世纪末期西班牙一个贵族青年游历欧洲各国的冒险故事。诗人大胆而独创地运用了英国人民的语言,描写了唐璜在那儿长大的、虚伪而守旧的封建君主制的西班牙,描写了海上遇险、饿死的恐怖、牧歌式的恋爱、奴隶市场、土耳其皇帝的禁宫、残酷的战争、俄国女皇的宫廷、伦敦的上流社会等等一系列精彩的场面和片段。诗歌正是通过其主人公在这些地方的不同经历,从多方面向我们再现了当时欧洲的社会历史生活。同时诗人也将其讽刺的矛头直接指向了“神圣同盟”和其他一些欧洲反动势力,辛辣地讽刺了那些暴君的所作所为,并且无情地揭开了笼罩在各国王室身上的一层神秘面纱,将他们的罪恶、无耻和荒淫赤裸裸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因此具有极大的震撼力。这也从一方面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激进态度和鲜明立场。

唐璜这一人物形象也给读者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这一形象延续了作者“拜伦式英雄”的一贯风格,既具有与生俱来的、惊世骇俗的叛逆精神,又具有对于自由的无限向往,所以使得这首长诗成为具有浓厚个人主义色彩的作品。唐璜的经历与作者本人也有些相似,因此我们不难从这个人物形象中去体会诗人个人的情感特点和个性特征。

拜伦和他的诗友雪莱一样,都是杰出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人,虽然拜伦很少谈到想像力,但这并不等于他缺乏想像。他的作品主要以感情取胜,而且感情非常充沛,具有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