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欧现代名著导读
11415700000032

第32章 《惊马奔逃》

〔德国〕马丁·瓦尔泽

《惊马奔逃》是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发表于1978年春的中篇小说。该作品一举跻入当年十大畅销书之列,赢得了评论界众口一词的赞扬。

马丁·瓦尔泽在西方文坛和另一位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齐名。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在小说和戏剧方面,作品曾获黑塞奖、毕希纳奖、席勒促进奖等多种重要文学奖项。比起外部世界来,作者更关注人的内心世界,作品中人物的不断自我内省,表明了作者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惊马奔逃》是一部反映“人到中年的人生危机”的作品。中学和大学时代的同窗好友赫尔穆特和克劳斯分别与妻子在博登湖畔度假。昔日的优等生赫尔穆特如今成绩平平,而当年的调皮鬼克劳斯今天则已功成名就。克劳斯向赫尔穆特倾吐了苦闷遁世的心态,为自己的社会地位感到忧虑,更担心失去年轻漂亮的妻子。后来,克劳斯掉入了波涛汹涌的博登湖、赫尔穆特死里逃生,向克劳斯的妻子报丧。谁知克劳斯的妻子在悲痛之余又向赫尔穆特夫妇叙述了心中的苦闷,并庆幸自己终于摆脱了克劳斯的羁绊……这部小说注意人的内在精神的表达,而且通过散文化的语言把那种生活的危机和失落展示得细腻而又微妙。

马丁·瓦尔泽创造了一种马丁·瓦尔泽式的“角色散文”。他以刻画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为主,像他的前辈托马斯·曼一样,笔底汇集了哲学、诗学、批评等不同门类的思想精髓,有时也流露出沉静的嘲讽和悲伤。

《惊马奔逃》似乎特别适宜于这样的一种笔调,对死亡始终有着浓厚的嫌疑。他不愿去描摹常态,而是让角色保持对生活的辨味。他的格言是:“对于小说家来说,观点犹如短路。”或许,他的写作正是由此而得以避熟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