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11415000000025

第25章 伟大的工人梦想家

如果一个人的事业不能充分地为他说话,他最好是缄默。大半的人都说得太多了,如果只有那些确有点东西去说的人才说话,则说话必减少而力增加。

——爱迪生

(一)

人们常说,爱迪生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才,历史上只有为数有限的几个人才能像第一盏电灯的发明者那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当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称爱迪生为“一位发明的神灵”、“一位能生产的天才”,而将他列为世界伟人时,爱迪生却深感不安,他甚至对“天才”二字感到憎恶。他说:

“将自然界的奥秘取出来运用在为人类谋求快乐上——当我们在今世最短促的时光中,我不知道有比这样更好的服务。”

他还反驳那些称赞他是天才的人说:

“这完全是假话!艰苦的工作才是实在的。我的发明是靠实践得来的,绝不是什么天才。”

可以说,爱迪生既是一位天才的梦想家和梦想的实践者。早在童年时代,他就对大自然的奥秘充满兴趣,并经常想要去了解、揭开这些奥秘

爱迪生喜欢思考问题。他认为,思考能让人开心和快乐。对于每一件事,他的设想都十分丰富。当他倾心于选矿事业时,由于要设计一种机器,他画了3张设计图交代技师。那些图都只是表示概要,并没有完全画好,技师向他表示,依据这些图是无法造出机器的。爱迪生也不与技师辩论。过了两天,他对于要制造的机器作了48张设计图,然后默然地摆在技师面前。设计师依据其中的一幅图,果真造出了机器。

爱迪生不但喜欢思考,还十分喜欢工作。在他75岁时,有人问他什么叫生活?他笑着回答说:

“工作。发现大自然的秘密,用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在发明过程中,爱迪生从来都是不怕麻烦、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对生活始终都充满了乐观的心态。爱迪生的助手们说:在研究上,不论遭到怎样的失败和挫折,爱迪生都从不灰心。因此,他的发明也像吃饭一样,一天都不能少。一直到临去世时,他还在继续搞发明,尤其发明“和平利器”为其终生的愿望。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耳聋会带来许多害处和不便,但爱迪生却对自己的耳聋不以为然,甚至还将其变害为利。耳聋后,他经常幽默地对人说:

“耳聋是一种福音。”

事实上,爱迪生只是听力受到了阻碍。这种疾病对于他钻研业务可能也是有利的。他后来在回忆自己当电报员时,曾这样说道:

“我可以毫无误差地听出自己电报器的发声节奏,却听不到其他分散注意力的声音,甚至也听不到大房间内身旁同事的电报机声。”

后来,当爱迪生研制早期贝尔电话时,由于听觉的不灵敏,他不得不做出改进电话的决定,最终创造出了迄今为止仍十分重要的炭极式发射器。

耳聋也促使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对此,爱迪生说:

“纯粹是耳聋促成我完善了对这种机器的试验。在制作钢琴曲唱片的问题上,我足足用了20年的时间,因为钢琴曲充满了泛音,所以我能制作出来——正是由于我的耳聋。”

(二)

虽然爱迪生不是一个骄傲的人,但却一般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他虽然注意利用别人的研究成果,但却绝不迷信权威。在改进发电机时,他就曾向一位电学权威挑战。他也不相信当时流行的什么“电机普遍规律”,他说:

“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设计发电机,那么电机效率只有50%,电灯的使用费用将是昂贵的,那能有多少人用得起电灯呢?我要用实践证明,发电机的效率仍然是可以提高的。”

为此,爱迪生不怕权威的讥笑和奚落,最终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研制出了效率高达90%以上的发电机。

爱迪生的一生,不仅与桀骜不驯的电器争斗,还同各种陈腐的宗教观念争斗。1910年秋季的一天,有人问他:

“上帝对你意味着什么?”

爱迪生听到这个问题,不屑地说:

“一个有人性的上帝对我毫无意义。”

他还宣称,自己“是一切迷信的敌人”,“圣经是胡说八道”。

爱迪生的话传到教会后,立即在宗教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些教徒不仅谩骂诋毁爱迪生,就连他家中的信箱里都充满了杀气腾腾的来信。

但爱迪生对教会的这些攻击恐吓毫不惧怕。他说:

“我并不为我的攻击担心,我说的是真话,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天堂和地狱。上帝关于个人未来道路的理论没有丝毫科学证明。证据!证据!这才是我经常要追求的。”

爱迪生还是个十分富有想象力的人。他认为,任何一个愿意观察、学习和思考的人,都可以有好的想法。他还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早地注意观察我们所处的世界和大自然,去思考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他认为,一个人越勤于思考,思考就会变得越容易。他还说:

“如果你在年轻时不学会思考,你也许永远都不会思考。”

爱迪生也十分热爱学习。他认为,学习特别值得肯定,因为自己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靠自学而来的。因此,在学习方面,爱迪生一直都非常刻苦,甚至是乐此不倦。著名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我所认识的爱迪生》一书中这样写道:

“就我所知而论,他不仅对于一切事物都发生兴趣,而且对于一切事物他都是专家。人人都知道他是科学家,但在我第一次和他旅行时,以及后来的旅行中,每次和他见面时,我都惊异地发现他对于飞鸟、树木、花草的广博知识,并且完全明了地质学和天文学。他的历史和政治知识也很广博。他对于艺术极有兴趣,而尤羡慕于希腊艺术和建筑艺术的朴素。他手成的直线和图式都含有美感。”

对于学习这件事,爱迪生自己也说过:

“我不追想过去,只为了今日和明日生活。我对于科学、艺术、企业及其他一切东西,都充满了兴趣。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音乐、哲学、机械学等等,我什么都读。只要是有关于世界进步的,什么学问我都不憎恶。我读科学学会的刊物,读商业的新闻,又读关于演剧的东西,读关于运动的东西,我也因此得以理解世界。我跟着世界大势行走,但书籍给予我以瞬间的慰乐,真当感谢!”

据爱迪生自己说,他给自己读书的定额是:每天读3本书。而爱迪生读书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善于在短时间内精通一个方面的内容,将前人和当代人达到的水平掌握到自己的大脑中。

每当要进行一个试验时,不管在理论方面面临多大困难,爱迪生都先把凡是可以借到的有关著作集中起来,然后一本一本地啃读,最后再做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爱迪生也会将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新的发现认真记录下来。比如,关于蓄电池的试验,他就记录了5万多次。

爱迪生的助手还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在研制打字机的一个部件时,爱迪生同所有的制造商约好,让他们某一天将各种打字机的样子都送过来,并分别派代表前来予以解释说明。同时,他又从图书馆把有关这个机件的书籍全部借来,并集中精力阅读了一遍。

第二天,当制造商派来的代表到来后,爱迪生就对他们头头是道地讲了起来,甚至还给他们画出了示意图,让那些专家代表们一个个目瞪口呆。

爱迪生的助手目睹了这件事后,曾把爱迪生那个晚上读过的书借来通读一遍,结果竟用了11天的业余时间。

(三)

爱迪生一生都醉心于科学研究,对自己的私事却常常毫不在意。可以说,他在73岁以前从未好好睡过觉。既使到了晚年,他每天的工作时间仍然不少于16-18个小时。

爱迪生一做起试验来,就会忘记睡眠和休息。偶尔实在疲乏坚持不住时,才稍事休息片刻。因此,他也非常喜欢与他有同样精力的人担任他的助手。

一次,有个自称无眠的人来到爱迪生的工作室找工作。爱迪生对这个人很感兴趣,认为这个人可以成为他最理想的助手,于是聘用他过来工作。

可是,在连续工作60个小时后,这位自称“无眠”的助手再也支持不住了,倒头便睡,就连机器出现故障,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也没能惊醒他。而此时,同样60个小时没有休息的爱迪生却仍在孜孜不倦地工作着。

当时,爱迪生不倦工作的精神是远近驰名的,许多人因此也很羡慕他。有一天,爱迪生接待了一位来访者,这位来访者一定要爱迪生介绍一下他工作不知疲倦的“秘诀”。

爱迪生觉得这个人的请求很好笑,因为他不倦工作本来就没什么秘诀。但为了应付这个人,他顺口说了一句笑话,告诉那位来访者说:

“每天早上吃一只兔子或许能行。”

结果那人对爱迪生的玩笑信以为真,回去后果然照此进行。

可6个星期以后,这个人已经被工作累得大病一场,起不来床了。

爱迪生平时也不是个讲究修饰的人,经常穿着破旧的、被化学药物染污了的衣服,而且这种习惯到老年时尤其明显。平常人都以为他是个普通的伙夫,报纸也常会刊载一些讽刺他的文章。但这恰好有力地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爱迪生将他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倾注在科学研究上了。

因此,爱迪生也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1922年,据美国国会统计,爱迪生令美国政府在50年内的税收增加了15亿美元。又据1928年的调查,全世界的资本用在与爱迪生的发明有关的事业上的数目如下:

电车:65亿元

电灯:50亿元

电影:12.5亿元

电话:10亿元

电力输送:8.57亿元

电报:3.5亿元

铁筋工:2.71亿元

车辆工场:1.9亿元

蓄音机:1.5亿元

电动力:1亿元

电气装置:3700万元

无线电话:1500万元

蓄电池:500万元

这些数据总共合计是为157.25亿元。由此可见,爱迪生对于现代物质文明产生的影响是何其重要!爱迪生在20世纪世界上的地位,由此也可一目了然。

爱迪生的创造发明不仅在美国,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此,美国以爱迪生为骄傲,美国国会还给爱迪生颁发了荣誉奖章。美国汽车大王福特也曾说:

“美国之所以是世界上最为繁荣的国家,是由于美国有一个爱迪生。”

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大体上也可以以爱迪生来划出界线。在爱迪生之前,美国的技术基本是照搬欧洲的;而在爱迪生之后,美国才有了自己的技术。所以说,爱迪生也是美国技术发展转折的一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