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11414800000036

第36章 《矿工》

〔保加利亚〕马尔丁诺夫

《矿工》是保加利亚作家马尔丁诺夫的一部中篇小说,写于1950年。其故事梗概如下:

秋天,正是收割庄稼的季节。对于那些没有正式成为矿工的农民来说,必须用几天时间收割庄稼。可是国庆节竞赛正在高潮,五一竞赛时得到的流动奖旗仍在那挂着。曼诺尔听说老矿工斯托依契科楷请假收割庄稼,就回家和老婆商量,结果,他妻子不赞成推迟几天收割庄稼。

最近两星期,像一年一度的麦收季节一样,采煤量急剧地下降,因为这里几乎所有的矿工都是季节工人。他们有两种心理:一方面在矿井里做工,同时又惦记自己的乡村,再加上旧的风俗习惯,很难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基干矿工。

面对这种情况,党委书记和矿长研究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准备修建矿工宿舍,并动员农民矿工跟乡村断绝联系,把家搬进城里,以培养他们热爱矿井的感情。

新的劳动日开始了。曼诺尔在竞赛纪录板上看见在他这个号称“夏伯阳小组”的一栏里,写着两个大字:“旷工”。

他的心好像很重地挨了一刺,头上直冒汗,脸上像发烧似的。他和伙伴们急忙向井架走去,拼命地干起活来。现在无论如何要设法赶超,这是洗刷旷工的耻辱和恢复失去的先进矿工称号的唯一方法。交班后,曼诺尔赶忙跑去看本组的纪录板,上面写着“107%”,他感到一阵快慰。可这离最先进的小组还落后很远,此后,他每天带领全组拼命地干,产量不断上升。最后,只差3%就赶上最先进的小组了,可是这时组里有两个人没有来上班,其中一个是老矿工斯托依契科。曼诺尔十分气恼。他把小组的详细情况告诉了党委书记,最后说,他经过长期的犹豫之后,决定搬到城里来住。书记赞许地点点头,要他把一切考虑周到后再作决定,他坚定地表示决不后悔,而且还要说服伙伴们也这样做。

在全体农民矿工大会上,曼诺尔发了言,并表态要搬进城里,在他的带动下,所有的矿工纷纷效仿,结果,他们成了煤矿的真正主人,热情饱满地展开了劳动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