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糊涂学的智慧
11413700000096

第96章 要有宽广的胸怀

《菜根谭》中说:“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意思是建大功立大业的人,大多都是能谦虚圆活的人。

凡事不可太苛求,如果一个人处处挑剔别人的缺点,那他也就很难有几个朋友。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在小事上糊涂一些,为人处世应顾及全面,多看大节。

南宋时南阳人宗悫,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好武术,重感情,讲义气,但乡里人认为他只是一介武夫,并看不重他。其中有个叫庚业的富豪乡绅,常邀请别人吃饭,而且饭菜都很好很充足。一次。他请人吃饭,宗悫也在客人之列,但庚业专给他准备了粗茶淡饭,还对客人们说:“宗悫是个习武的人,他可以吃这些粗食。”这在普通人看来,是一种近乎侮辱的轻视,但宗悫并不介意,大饱后就离开了。后来宗悫做了豫州刺吏,庚业却只是他手下一个长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记着当年的羞辱,这该是报复的好机会。但宗悫却对庚业很好,一点儿不将过去的事放在心上。由于有这样的气度,宗悫以后又被提拔为振武将军。

宽以为怀,是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它有助于你事业的成功,一个人只有摒弃了内心的小小私念,才能把事业做大做好。宽以待人,要有主动“让道”的精神,宽容让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会因为对信息的意义理解不同,个性、脾气、爱好和价值观念的差异而产生矛盾或冲突。犹如在航行中,操纵灵敏的船应该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应如此。

在与他人发生分歧时,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寻找共同立场,主动“让道”,而不应争先“抢道”。“礼让三分”能确保“安全”,于己于人都有利。

在现实中,人往往总是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因此严厉地指责别人。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随时体谅他人,在温和且不伤害人的前提下,适宜地帮助别人。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别人,很容易招致他人的怨恨,反而无法达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困扰,关键在于宽容他人。

我们不应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尊重人家的自由权利。爱情之所以可以成为催人上进的力量,不是由于严厉,而是由于宽容。爱情使人原谅爱人的种种缺点、毛病,能使爱人成为自己“眼中的西施”。因此,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又批评又说教没完没了的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人家对他只有敬而远之。

宽以待人,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相容度的人,具有吸引力,会有好人缘。

相容就是宽厚、容忍,心胸宽广,忍耐性强。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做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做弹簧,具有能伸能屈的韧性。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相容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阻力。

《三国演义》中周瑜作为东吴的都督,诸葛亮作为西蜀的丞相,迫于曹操百万大军南下的危急局势,吴蜀决定联合抗曹,于是周瑜和诸葛亮走到一起,共商大计。周瑜见诸葛亮才略过人,处处高自己一筹,妒火中烧,对诸葛亮屡次刁难加害;但诸葛亮没有跟周瑜计较个人荣辱得失,而处处从联合抗曹的大局出发,最后不但打败了曹操的83万大军,也机智巧妙地躲过了周瑜的加害。诸葛亮的宽阔胸怀、高尚品格和足智多谋令人赞赏有加。

诸如此类的故事,在我国古代可以说不胜枚举。战国时期将相和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蔺相如对廉颇的嫉妒诽谤置之不理,容忍回避,以国家大义为重,最终使廉颇悔恨醒悟,负荆请罪,两人成为刎颈之交,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恢弘气势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深深折服。

可以这样说,在任何人际关系中都存在着分歧、争吵以及矛盾冲突,这往往令双方不快甚至造成伤害。那么是忽视这些分歧、冲突,还是因此而放弃彼此间的亲密关系呢?答案是两者都不可取,前者类似于掩耳盗铃,后者无异于因噎废食,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彼此的宽容与包涵。

宽容意味着理解和通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宽宏大量、光明磊落,它不但是一种交际技巧更是一种美德。但做到宽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方面的原因是认为做错了事要受到报应才算公平。因此,“以牙还牙”者屡见不鲜,反而“以德报怨”者屈指可数。另外,因为受一些偏见的影响,如宽容意味着屈服了、低头了,是软弱的表现等等。

北宋时有个叫富弼的人,有一次有人告诉他:“某某骂你。”富弼说:“恐怕是骂别人吧。”此人惊讶道:“叫着你名字骂的,怎么是骂别人呢?”富弼说:“恐怕是骂与我同名字的人。”那位骂他的人听说后,自己惭愧得不得了。明明被人骂却认为与自己毫无关系,并使对手自动“投降”,这可说是“形圆”之极致了。富弼后来能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恐怕与他这种高超的“形圆”处世艺术很有关系。但富弼又绝不是那种是非不分,明哲保身的人,他出使契丹,不畏威逼,拒绝割地的要求。在任枢密副使时,与范仲淹等大臣极力主张改革朝政,因此遭谤,一度被摘去了“乌纱帽”。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许多人际间的矛盾,如何处理是一种技巧和大学问。

而富弼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就是做人既要外形“圆活”,心胸豁达,与人为善;又要内心“方正”,坚持原则,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

“宽容是为了修复彼此的关系,并不代表软弱”、“宽容的目的不是要分清胜负,而是弄清问题的原因,然后努力解决它”、“宽容不需要奴颜婢膝,目的不是去讨好对方,而是进行沟通”。“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有了这份胸襟,相信没有什么人际矛盾不能化解。

宽容别人,要从自身的修行做起。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容易失去做人的乐趣。只有承认自己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而不至于因嫉妒之火吞灭心中的灵光。

宽容地对待自己,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这种心境是充实自己的良好状态。充实自己很重要,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在机遇到来之时不会与之失之交臂。淡泊人生是耐住寂寞的良方,轰轰烈烈固然是进取的写照,但成大器者,绝非热衷于功名利禄之辈。

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不以为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试想,如果当初诸葛亮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

宽容,应该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宽容的过程也是“互补”的过程,别人有此过失,若能予以正视,并以适当的方法给予批评和帮助,便可避免大错。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同样也应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只有具备了真正的宽容,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