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平天国运动
11397100000008

第8章 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

(一)再破江北大营

石达开出走后,太平天国当时在军事上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酷的。在天京附近,1857年,江南大营重建起来,江北大营也进行活动。继1857年底镇江、瓜洲失守之后,1858年夏,九江失守,天京形势越来越危急。洪秀全不得不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担任军事指挥工作。同年8月,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召开安徽枞阳大会,“各誓一心,订约会战”,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为再破江北大营以解京围奠定了基础。

1858年8月11日,陈玉成领太平军再克庐州,接着与李秀成部会师乌衣,众达数万,与江北大营清军相持。当时,江北大营统帅德兴阿拥有兵勇一万五千余人,择要分布,以浦口、江浦之间的陡冈、安定桥、小店(今永宁镇)一带为重点,分驻于西至江浦石碛桥(今桥林)、高旺,东至瓜洲、三汊河,北至来安、施官集的广大地区内,绵延二百余里;长江内则有水师巡船往来游弋,以资接应。然而,清军的这种分散部署,正好给了太平军以各个击破的极好机会。

9月底,太平军大败清军进攻乌衣的部队,歼敌三四千人。继而乘胜向小店发起猛攻,击败由江南大营来援的总兵冯子材部五千人。陈玉成部于是冲破清军军营,直下浦口,在从九洑洲渡水前来的太平军配合下,再次大败敌军,并将浦口一带的清军营垒全部烧毁。清军见后路被袭,阵势大乱,纷纷夺路而逃。德兴阿逃往扬州。陈玉成部随即于29日占领江浦。至此,江北大营再次被摧毁,清军前后损兵万余人。清廷将德兴阿革职,并决定撤去江北大营建制,江北军务由江南大营统帅和春统一节制。太平军攻破江北大营之后,恢复了天京与江北的联系,保障了对天京的供应。

(二)三河镇大捷

正在太平军破江北大营之时,湘军主力李续宾部自九江攻入安徽,连陷太湖、潜山、舒城、桐城,安庆外围据点都被湘军占领。1858年10月,湘军又猛攻三河镇。

三河镇在庐州西南50里,既是庐州西南的重要屏障,又是太平军的粮草军火基地。陈玉成在江苏六合接到湘军大举东犯安徽的报告,毅然决定回兵救援,并向洪秀全报告,要求调派李秀成部前往会战。太平军各路大军十多万人很快齐汇三河,切断湘军的退路。

11月14日,陈玉成首先发动攻击,次日湘军反攻,冲过三河附近的金牛镇。陈玉成抓住敌人冒险出击的有利时机,以少部兵力正面迎敌,吸引敌人,另以主力从湘军左侧抄其后路。陈玉成趁天有大雾,率军从敌人后面杀出,驻扎于白石山的李秀成部,闻金牛镇炮声不绝,立即赶往参战;驻守三河镇的吴定规也率部出镇合击湘军。太平军把湘军团团围往,李续宾部几乎全军覆没,李续宾和曾国藩弟弟曾国华被击毙。曾国藩在闻讯后“哀恸填膺,减食数日”,胡林翼也说“三河败溃之后,元气尽伤,四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旦,而且敢战之才,明达足智之士,亦凋丧殆尽”。太平军乘胜追击,收复太湖、潜山、舒城、桐城。

三河镇大捷,太平军一举歼灭湘军精锐近六千人,粉碎了湘军东犯的企图,保卫了皖中根据地,对鼓舞士气,稳定江北战局,保证天京安全和物资供应,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再破江南大营

三河镇大捷之后,太平天国既出现了新的希望,也存在不少困难,特别是天京仍处于江南大营清军的包围之下,总的形势依然相当严酷。江南大营于1858年初重建后,统帅和春设大营于沧波、高桥两门之间。不久,强征数万民夫,于天京城外挖掘深阔各约丈余的长壕,绵亘百余里,经年始成。1860年1月底,李秀成离浦口后,江南大营清军水陆并进,攻陷了浦口沿江一带太平军垒卡二十余座,并于2月1日占领江浦和九洑洲,进一步围困天京。

此前,1859年4月,洪仁玕来到天京,洪秀全即封其为干王,总理朝政。陈玉成、李秀成也先后被封为王。为了摧垮江南大营,解除清军对天京的威胁,洪仁玕提出“围魏救赵”之计,即太平军攻击湖州、杭州,江南大营必派兵去救,那时再乘机迅速击之。

1860年3月,李秀成部直取杭州,一举入城,浙江巡抚罗遵殿自杀。咸丰帝深恐失掉浙江这个财赋之区,严令和春增调劲旅赴浙(后又命和春兼办浙江军务)。和春只得遵旨加拨援兵,急调一万多人,统归张玉良率领去援救杭州,江南大营空虚。李秀成见清军已到杭州,便留下旗帜作为疑兵,将主力悄悄撤走,迅速由浙西进入皖南,在安徽建平(今郎溪)各军将领会合。

4月底,各路太平军抵达天京外围,众达十余万人,在扫清清军外围据点后,随即准备总攻江南大营。总攻部署是:李世贤部自北门洪山、燕子矶,李秀成部自尧化门,刘官芳、陈坤书部自高桥门,杨辅清部自雨花台,陈玉成部自善桥方向,五路并进。天京城内的太平军则由城内出击,配合援军夹攻清军。5月2日,太平军向江南大营发起总攻,城内太平军也乘机杀出。5日,陈玉成首先突破天京西南的清军长壕,毁敌营五十余座。太平军内外会师,重围已解,士气更高,便连夜乘胜猛攻。清军军营四处火起,江南大营总部所在地小水关大营也被攻破,和春等率残部经石埠桥乘船逃往镇江。于是,重建后围困天京两年多的清军江南大营又被摧毁。再破江南大营,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最为“得意之笔”。

(四)太平军东征苏南与进攻上海

天京既解围,太平天国又制定了先东进、后西上的战略。陈玉成、李秀成大军于1860年5月15日从天京出发东征,19日攻克丹阳,歼灭江南大营残部约万人。之后,陈玉成奉命渡江夺取扬州,东征战事由李秀成部进行。

李秀成率太平军先后攻克常州、无锡、苏州和江阴,太平军即向上海进军。英国公使卜鲁斯、法国公使布尔布隆,于5月26日悍然宣布保护上海,阻止太平军的前进。建都天京之时,英、法、美三国公使就曾先后到天京访问,要挟太平天国承认他们与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并以如不承认就要动干戈相威胁。太平天国坚决拒绝,并向他们庄严宣布对外政策:“万国皆通商”,“害人之物为禁”,“通商者务要凛遵天令”。太平天国对于擅自闯进境内的外国兵舰,立即开炮射击,对于走私贸易的商船加以制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此时,英、美等国为了阻止太平军攻占上海,由清朝苏松太道吴熙出面,委派华尔招募外国籍人组成“洋枪队”,驻松江,抵抗太平军的进攻。8月,李秀成在青浦一战大破洋枪队,“杀死鬼兵六七百人”,华尔身中五枪,狼狈逃回上海。后因嘉兴方面战事告急,太平军撤退。在反侵略战争中,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受到了太平天国军队的重大打击。李秀成自述原稿说:“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李鸿章报告清政府说:“嘉城复失,逆焰大张,西兵为贼众所慑,从此不敢出击贼。”

(五)安庆保卫战

太平军在取得二破江南大营之战的胜利后,安徽战场的形势不但没有得到改观,反而越来越严重。1860年8月,曾国藩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并任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节制大江南北水陆各军,他率湘军乘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常之机,大举东进围困安庆。

安庆是天京西部屏障,又是太平军粮饷的重要基地。太平天国守得住安庆,在军事上可以阻挡湘军东下进攻天京,在政治上可以保卫基层政权最巩固的安徽地区,在经济上可以保卫江南、江北产粮区的生产,使天京得到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1860年9月下旬,鉴于安庆已为湘军所困的局面,太平天国领导人决定再次采用“围魏救赵”之计,于是在东征告一段落之后,西上的战斗任务提上了日程。西上的目标是上取湖北,在战略上是力争上游,取得胜利,以粉碎湘军对安庆的围攻。

1860年冬,陈玉成统北路军,从皖北进蕲州、黄州,以李秀成统南路军,从皖南进江西,约定来年4月会师武昌,合取湖北。北路军在1861年3月进抵距武汉160里的黄州,省城防备空虚,身在安徽太湖的湖北巡抚胡林翼惊慌失措,说自己“笨人下棋,死不顾家”。北路军因英国出面阻挠和南路军未能按时赶到,便率主力折回安庆。南路军也于1861年4月底进入湖北,克复了大冶、鄂城、通城、通山、兴郭、咸宁、嘉鱼、蒲圻等州县。然而李秀成对攻鄂本来不甚积极,便于7月上旬率部撤出湖北,折入赣西北地区,然后去经营江浙。这样,太平军又一次失去了夺取武汉的机会,两路合取湖北的计划至此全部落空,以致不能牵动安庆围军。安庆守军因长期被困,粮弹将绝,只好搜食猪、狗、树叶、树皮,许多战士活活饿死。1861年9月5日,湘军轰塌安庆北门而入,守将叶芸来、吴定彩率军与敌肉搏,全部壮烈牺牲,安庆失陷。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安庆失守,太平天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北路军于安庆失陷后,陈玉成受到革职处分,坐守庐州,1862年5月放弃庐州北走寿州,被地主团练头子苗沛霖诱捕送往清军胜保大营,6月4日在河南延津遇害,年仅26岁。长江以北,失去了这一支大军的支持,太平军在皖北的防务瓦解,太平天国只能依靠李秀成等新开辟的苏浙根据地支撑危局,保卫天京便困难了。

(六)太平军的反侵略战争

李秀成的南路军于1861年9月从武汉东退,率大军又进入浙江,12月底攻克杭州,次年1月初,太平军再次进军上海。而此前,1861年8月,华尔在松江改组洋枪队,任用欧美人当军官,招骗中国人充当兵士,组成中外混合军。11月中旬,洋枪队发展到两千多人。当太平军进军上海的时候,洋枪队配合英法在上海的正规军、清军进行抵抗,太平军损失严重,向上海进军受挫。清政府赐给华尔官衔,称洋枪队为“常胜军”。中外反动军队保住上海以后,开始进攻嘉定、青浦、南桥等地的太平军。5月6日,英、法、俄侵略军及华尔洋枪队攻击青浦。12日晨,青浦城被攻破,守城的太平军全部惨遭杀害。同时,外国干涉军还侵占了太平军驻守的嘉定、奉贤等地,并大肆抢掠屠杀。

李秀成得知前线失利大怒,发出布告警告侵略者,要他们“各宜自爱,两不相扰”,“倘不遵我王化而转助逆为恶,相与我师抗敌,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他率领万余精骑,从苏州火速增援太仓,5月中旬,经过两天激战,敌军全线崩溃,摧毁清军三十余座营盘。与此相呼应,太平军又在奉贤南桥战役中击毙了法国干涉军司令卜罗德,太平军乘胜追击,再次攻克嘉定、清浦、南翔等要地,并活捉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斯德,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侵略者的威风。

正当李秀成在苏浙取得了一些胜利之时,湘军对天京的围困也愈来愈紧。1862年6月,李秀成遵命撤围回天京,在上海的清军和侵略军得到喘息之后,立即进行反扑。太平军留守部队在谭绍光的领导下,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并一度迫近上海近郊。8月,在浙江慈溪战斗中,太平军打死了恶贯满盈的“常胜军”头子华尔。

接任“常胜军”统领的是美国人白

齐文。1863 年3 月,改由英国军官戈登为统领。戈登穷凶极恶,他与李鸿章淮军联合,对太平军发动反扑,从1863年5月起,陆续攻陷太仓、昆山、吴江,继而进犯苏州。由于中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进攻和李秀成率主力回援天京,致使苏浙战场转入防御,根据地日渐缩小。1863年12月因内部投敌叛变,苏州失陷。第二年3月,太平军从杭州突围北撤。这年上半年,浙江战场已经瓦解,太平军除一部分坚守湖州,大部分退入江西境内。太平军将士与外国侵略者的浴血搏斗,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