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一帝:秦始皇
11395700000007

第7章 巩固中央集权(2)

李斯以战国时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笔画简省的蝌蚪文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整齐、笔画简略的新文字,史称“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十年时间里,他对当时字体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了总结。此举受到秦始皇的赏识,遂将他释放,还提升为御史,命其“定书”,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第二,统一度量衡。战国时期由于各个诸侯割据,导致了各国的度、量、衡的大小、长短、轻重都不一样。秦始皇则于公元前221年,下令以商鞅制定的秦制为标准,“一法度量石丈尺”,公布于天下施行,统一全国的度量衡,淘汰与此不合的制度。秦廷还在原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加刻诏书铭文,或另行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刻上铭文,发到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在田制上,秦王朝规定六尺(合今230厘米)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这一亩制以后沿用千年而不变。战国时期,各国车辆形制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定车宽以六尺为制,一车可通行全国。

第三,统一货币。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形制、大小轻重和计量单位都不相同。有布币、刀币和圆钱。为了有利于统一后的商品交换、经济交流和国家发展,秦始皇废除了原来六国的刀、布、贝等货币体系,以“秦半两”圆钱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史记·平准书》记载:“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三)等:黄金以镒(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中国古代货币在形式上第一次得到了统一。并建立了属于国家的专署机构,为了进一步掌握铸币权,建立国家铸造货币的体系和专署国家机构。从而使经济真正把握在国家手中。中国古代货币在形式上第一次得到了统一,从而使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也随之提高。

第四,行同伦。“行同伦”就是端正风俗,建立起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这方面,秦王朝也给予相当的重视。比如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这里原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仪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意谓男女之间要划清界限,以礼相待,女治内,男治外,各尽其责,从而给后代树立好的榜样),予以表彰。而公元前210年在会稽刻石上留的铭文,则对当地盛行的淫泆之风,大加鞭笞,以杀奸夫无罪的条文来矫正吴越地区男女之大防不严的习俗。

第五,“黔首自实田”“上农除末”。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实田”,即命令广大自耕农把占有土地的数字向政府呈报,国家以法律形式承认其土地私有,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稳定封建秩序,并为国家征收赋税提供依据。使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起来。

为了发展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李斯提出:“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他主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这一建议为秦始皇所采纳,实行“上农除末(商人)”的政策,打击商人,南戍五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贾人”。为了发展农业,秦始皇先后把近百万人的“黔首”或“罪徒”,迁到边疆或劳动力不足的地区垦荒,进行农业生产。如公元前219年,迁徙黔首三万户于琅玡台,免除他们十二年的赋税。公元前214年,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人杂处;又迁徙罪犯充实蒙恬出兵平定的西北边疆,并在匈奴故地榆中、河东及阴山等地置四十四县。公元前212年,又迁徙三万家到丽邑,五万家到云阳,免除十年徭役。公元前211年,迁到北河榆中三万家。这些移民的迁入,促进了这些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北伐匈奴、南戍五岭

北伐匈奴修筑长城。战国时期,居住在中国北部的匈奴,已经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占有今内蒙古、宁夏一带的广大草原地区。当时,中原各诸侯国忙于征战,无暇北顾,匈奴经常袭掠与其接壤的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地,并占领了秦国北部河套地区。虽然秦始皇兼并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但匈奴在北部的势力仍然是对秦政权的严重威胁。尤其是秦都咸阳,更是首当其冲,故当时民间流传着“亡秦者胡也”的说法。为解除来自北方匈奴对秦的威胁,公元前215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公元前214年春,蒙恬率主力军从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市南)北出长城攻其东;杨翁子率偏师由肖关(今宁夏固原东南)出长城攻其西。匈奴败逃。秦遂取河南地(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地)。沿河置四十四县,移民垦守。因匈奴不断来攻,次年秋,秦始皇复命蒙恬军又北渡黄河,取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攻占阳山(今内蒙古乌加河北的狼山、阴山)、北假(今乌加河以南夹山带河地区)。匈奴不敌,向北迁徙。为巩固河南地区,秦置九原郡(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为防止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征发大量民工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的修建,对于巩固和保护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平“百越”、南戍五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以及西南一带的越人,当时被称为“百越”。他们大都处于氏族社会阶段。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前后,对“百越”地区进行了征服。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继续南进,征服了东南沿海一带的瓯越,设置了会稽郡。吞并六国后,派五十万大军,分兵五路向南岭进军,很快征服了闽越,设置闽中郡。进攻南越的秦军占领了番禺(今广州)。但进攻西瓯的秦军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又加以岭南交通不便,影响秦军的粮饷供应。为了支援军需,秦始皇下令监禄率卒开湘水、漓水间的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内),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的交通,方便了军运,最后终于全部平定了“百越”,统一了岭南广大地区,并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又征发中原几十万人,“戍五岭,与越杂处”,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经验,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至此,云南、贵州(西南夷地区)以及两广、浙江、福建(百越地区)与中原连为一体,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巩固和扩大了中央集权,为形成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五)修治驰道、开运河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和管理,以及供他巡行全国各地,从公元前222年开始,秦始皇开始大举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交通网,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东到燕(今河北、北京一带)、齐(今山东半岛及沿海一带),南至吴、楚(今长江中下游一带)。驰道实行“车同轨”,均宽五十步,顺路每三丈种植松树一棵。此后,又于公元前212年,在蒙恬北伐匈奴后,修筑了自咸阳往北,经上郡到九原的“直道”,全长一千八百里。在西南地区的四川还修筑了五尺宽的“五尺道”和穿越岭南而开的“新道”。驰道的作用有很多,一说是使交通方便,以利管理六国旧地,一说主要目的为方便北方战争前线的补给,还有一说是方便始皇出巡时能畅通无阻。除秦直道和秦栈道外,大多在秦故地、六国旧道以及在秦征伐六国时修建的道路的基础上拓建而成。著名的驰道包括: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秦栈道、西方道及秦直道。

秦始皇在扫灭六国后,为方便运送征讨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命史禄开凿河渠(灵渠)以沟通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运河最终在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5年修成。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自贯通后,二千多年来就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