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泥人与面塑
11394700000008

第8章 著名面塑(2)

男女订婚时互送的“糕花”是直径约二尺的枣糕,上面摆放上许多捏制的面花送给对方。男方送给女方的糕花称“平花”,面花直接捏制摆放在面糕上,不染色,浑然一体,给人以朴实之感。女方回送男方的糕花叫“高花”,面花着色凉干后,用三寸多长的竹签插在枣糕上,力求纤巧秀美。男女双方接到对方送的枣糕后,把枣糕切成若干份,每份插上一枝面花,分送给亲朋好友,用意在于把这件喜事告诉大家。

糕花在捏制时,中间要做一组较大的面花,如:龙、凤、莲花、牡丹等,取二龙戏珠、太子坐莲、凤戏牡丹之意,四周配以各种人物、花鸟、草虫、走兽等,寓意婚后美满,多子多福,生儿成龙,育女成凤。

灵宝面塑纤巧细腻,做工精,色彩艳,形神兼备,堪称一绝,闻名中外。

沈丘的“顾家花馍”在国内很有名气。

沈丘地处泉河之滨,南与安徽临泉接壤,经济发达,历史悠久,远古时代就有人在此劳动、生息、繁衍,境内的乳香台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是古沈丘县治所在地。沈丘是豫东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孕育出许多民间艺术之花,享誉全国的顾家花馍就诞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顾家花馍”又称“贡馍”,是沈丘著名的土特产品。

顾家花馍馍体浑圆,外形工整,无裂口和裂纹,不歪不扭,立而不斜,卧而不堆;外观洁白光滑,在阳光下如白瓷般闪亮,馍的底部呈阴阳八卦图形;馍的味道又香又甜;存放时不酸不霉,不裂不散,不变质不变味。存放一年后,只要一蒸,就和新蒸的馍一模一样了。

清朝时,有一位皇帝得了重病,宫中的太医轮流为其把脉细诊,但谁也不能治愈皇帝的病,以致病情日益严重,正当满朝文武一筹莫展时,一名云南籍李姓御医猛然间想起沈县的乡医刘先生曾经用当地的状似葫芦的小白馍治愈了儿子多年不愈的顽疾。于是,李御医极力推荐刘先生为皇帝治疗。刘先生被召到京城,为皇帝把脉后开出药方,把随身携带的顾家花馍送上,嘱咐皇帝身边的人说:“皇上进膳时,每顿饭可馏两个顾家花馍吃。”皇帝吃了顾家花馍,不久就康复了。此后,沈丘县衙每年都要向皇宫进献一些顾家花馍,顾家花馍成了贡品。

原来,顾家花馍是一位叫顾维臣的人首创的。顾维臣在夏湾村开了一个花馍作坊,由于他为人勤奋,聪明好学,天长日久,终于研制出一种状似葫芦的小白馍,晾干后坚硬如铁,存放一两年后不霉变不干裂,馏后食用仍如刚出锅的馍一样新鲜,人称“顾家花馍”。一时间,顾家花馍声名鹊起,当地官吏商贾都以顾家花馍馈赠亲友,祝寿办喜事时也少不了顾家花馍,老百姓更是把它作为娃娃的吉祥物,既可逗孩子玩,玩后洗净一馏就可以继续食用了。

顾家花馍一斤面做四十个丫腰葫芦形的小馍馍,用木梳在上面竖摁一道花纹,馍尖儿用桃仁一点,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寿桃便出现了。

传说清朝末年,袁世凯为讨慈禧太后的欢心,曾拿沈丘花馍当贡品送进清宫,深得慈禧太后的赞赏。

“顾家花馍”表现题材极其广泛,花样繁多,如母子猴、小马、小狗、小羊、面鱼等,变化多姿,神态各异。有的稚气天真,有的憨态可掬,有的造型夸张,令人爱不释手。

陕西面塑

陕西面塑遍布于各地农村,其中大荔、合阳、华县等地面塑久负盛名。

陕西面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造型生动夸张、色彩鲜艳夺目、民俗气息浓郁、制作精巧细腻的艺术特色。

陕西面塑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简洁生动的贴花型,类似浮雕,装饰性的面塑和作为底座的大馒头连成一体,如“馍馍娃”、“贴花馄饨”。二是夸张性强的变体型,选取花鸟虫鱼、水果蔬菜的特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端午节的“艾馍馍”。三是富丽堂皇的插花型,呈立体状,有的甚至做成几层,十分壮观。这一类品种最多,用途最广,也最引人注目,如“老虎馄饨”、“插花馄饨”、“插花寿糕”等。

面塑艺人遍布农村,每逢四季八节,或有红白喜事,或老人贺寿,或小孩满月,妇女们都要提前取麦磨面,无拘无束,投入到随心所欲的艺术创作中,让丰富的想象力自由驰骋,创造出各具特色的面塑。

大荔面塑也叫“礼馍”、“花花馍”,在全国很有名。特别是八鱼乡阿寿村的“面塑”更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深厚的历史背景、栩栩如生的造型,成为渭北平原的一朵奇葩。

大荔民间妇女以针线、梳子、剪刀为工具,将雪白的麦面揉捏出花、鸟、虫、鱼、龙、虎、猪、狗、鸡、鳖、蝙蝠、青蛙、人物、建筑物等,造型拙朴,意态纷呈,栩栩如生,尤以虎的造型最为有名。

八鱼乡阿寿村面塑艺人一代接一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们创作的《药王庙》,气势恢弘,古朴拙雅。她们按药王庙建筑形状,逐件生捏熟蒸,然后组装成一体。

庙门的戏楼、庙门楼、庙门两侧的铁旗杆、牌楼、石狮、前后殿、万人伞、两侧龙虎震守的药王洞面积约占2.5平方米,其中戏楼、前后殿均高50厘米,宽40厘米,气势磅礴。特别是庙门、牌楼可谓雕梁画栋,古态古韵,燕翔楼端,雀跃屋脊,体态悠闲,十分传神。药王洞前的石狮石虎,火眼金睛,威武雄壮,严守洞口,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药王庙的墙壁饰以数千朵白梅花,似象牙,如白玉,犹如花的世界,炫人眼目,气韵酣畅,脉络连贯,意象生动,巧夺天工。《药王庙》面塑被称为“中国一绝”。

原来,阿寿村曾是唐代药王孙思邈行医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一代神医,在这里建造了药王庙,每逢农历二月初一都要举行面塑祭祀活动。此风已经传承了数百年,终于产生了震惊中外的面塑艺术精品——《药王庙》。

为了缅怀药王,人们还捏制一些小面塑献给他。供奉的面塑要在庙外放置三天,请药王过目享用,也供来人观赏。由于阿寿村的面塑不涂任何颜色,可以放心食用,因此三天后各家将自己制作的面塑取回去分给家人,人们都相信病人吃了面塑能医好病,不孕的媳妇吃了能早得贵子,从而表现了人们对孙思邈的崇拜之情。

在渭北平原,每逢女儿出嫁时,娘家要蒸“花馄饨”陪送,男方家回礼要送“喜馍”;农历新年时,女儿给娘家拜年要送“花馄饨”,娘家则要在正月十五前给女儿送去“花鹣鹣”(《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不比不飞,名曰鹣鹣。”)。有了孩子的,还要外带一对花灯,一直到小孩满12周岁才停送,称“完灯”;八月十五中秋节时,女儿给娘家送月饼,而等九月初九重阳节时,娘家要给女儿婆家的长辈送去“花糕”。尤其是新婚第一年,新媳妇娘家送来的花糕琳琅满目,异彩纷呈,要在众乡亲面前展示一番,一是比巧,二是显示娘家的气派,三是交流和学习。如此年年比拼,一来二去,大批精于面塑的巧媳妇便出现了。

如今,大荔面塑已经走出关中大地,被人誉为“关中明珠”。

合阳县面塑久负盛名,被列为“秦艺六绝”之一。

合阳县位于关中盆地东北部,西汉时称郃阳,东临黄河,南临大荔,西临澄城,北临韩城。

合阳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面食是村民的主食,自古便有制作面塑的传统风俗,形成了制作精细、色彩鲜艳、象征意义强等艺术特色。

面塑在合阳又叫“花馍”、“花馒头”,既有观赏性,又有可吃的实用性。面塑造型美观,民俗内涵丰富,祭祀、婚庆、做寿、满月等民间活动都有相应的面塑,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老辈的祝福和对新生命的重视。面塑的花饰以花鸟鱼虫、蝴蝶、蔬菜、水果等生灵为主。春节时期多做枣花馒头,象征幸福与多寿。合阳县贺俭村面塑巧手特别多,可捏制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上百个品种,被当地人誉为“面塑村”。

合阳面塑从外形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简洁生动的贴花型,类似浮雕,如“元宵节”的“娃娃馍”;二是夸张性强的变体型,选取花鸟虫鱼、瓜果蔬菜作为表现对象,突出特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端午节的“花花”,也称“艾叶馍”;第三类是富丽堂皇的插花型,呈立体状,甚至做到了几层高,十分壮观。这一类品种最多,如结婚大喜之日娘家陪送女儿的“老虎馄饨”、祝寿的“寿糕”等。

合阳面塑设色浓艳,大红大绿,具有显著的民间特色。蒸熟后点染时既要色彩艳丽,又要不失面的本色,方为上乘之作。面塑既是节日食品,又是风俗信仰的象征物,是农村群众礼尚往来、增加友情的媒介,在关中农村经久不衰。

华县面塑以黄土高原盛产的优质小麦磨制的上等精粉为原料,用发好的白面及红枣、花椒、玉米等辅助材料精心捏制而成。

华县位于秦岭东部、渭河南岸,因处于华山的姊妹山少华山脚下而得名,距华山60里,距古城西安180里。东接华阴市,西邻渭南市,南依秦岭与洛南县、蓝田县交界,北临渭河与大荔县相望。地势南高北低,水土构成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华县麦面柔而韧,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华县面塑种类繁多,约120余种。华县面塑造型质朴厚重,简洁明快,内涵丰富,大胆夸张,变化无穷,妙趣横生,寓意丰富,讲究“文官胸、武将肚、老人背、美女腰”,突出不同人的特点,不以形似为主,而以神似为贵。

华县面塑不仅具有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厚重的特点,也包含了长江流域那种细致、优美、精巧的韵味。华县面塑寄托着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不仅供人们观赏,也可以食用。

华县面塑的代表作品有“谷卷”和“高馍盘”,都是大型的组合体。

谷卷的形体呈虎头、龙身、鱼尾。虎头是飞鸟作身,双鱼作眉,菊花作眼,卧雀作鼻;龙身上缀满各种小面塑,如“二龙戏珠”、“喜鹊闹梅”、“对鱼戏莲”、“龙凤呈祥”、“石榴牡丹”等不下二十种;鱼尾造型有曲有直,有弯有卷,使整个谷卷跌宕起伏,有静有动,生机盎然。

“高馍盘”寓意较多,多用于喜庆,由七层或九层不同的小面塑在箔子上捆扎而成,一层“水担勾搭”馍,形似云纹,两端卷起,健壮有力,寓意百年良缘坚如磐石;二层蝙蝠,寓意多福;三层仙桃,寓意多寿;四层游鱼;五层莲花,鱼戏莲花,寓意夫妻恩爱;六层凤凰;七层牡丹,寓意吉祥如意;顶端多为“莲生贵子馍”或“龙凤呈祥馍”。

“高馍盘”高达丈余,重约百斤,形如雕柱,酷似华表,蔚为壮观。

华县历史悠久,地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境内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商文化”等数十处古文化遗址。华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多姿的民间手工艺和淳朴的民俗传统,为华县面塑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面塑

面塑在上海以江南糯米粉为原料,俗称江米人。上海面塑最早从糕点店师傅手捏花色糕点衍化而来。清朝后期,北方有不少面塑艺人流入上海,沿街挑担卖艺,捏的无非是飞禽走兽之类的东西,是逗小孩的玩意,可以食用。后来,随着北方面塑大师迁居上海,捏面手艺日益求精,终于发展成为一种闻名中外的艺术品了。

清末至民国初年,天津面塑艺人潘树华到上海闯世界。他捏的面人色彩鲜艳,五官端正,连嘴里的牙齿也清晰可见。由于他的面塑技艺高超,不久便被上海人誉为“面塑潘”。寓居上海的外国人见了潘树华的作品都大为惊叹,一个个竖起大拇指赞赏不已。为此,他常被请到外国军舰上展示技艺,外国官兵争相购买他的面塑作品。

上海“普益习艺所”是个慈善教育机构,设有木工、铁工、面塑等科,延聘教师,专门收容街头流浪儿童及贫困子弟,教他们技艺,作为谋生手段。当时,潘树华被聘为习艺所的面塑科教师。

潘树华擅长为人塑像,挥手而就,酷似本人。人们常利用他捏的面塑作品翻成石膏像,或铸成铜像,因而声名大震,对上海面塑影响极大。

江苏无锡惠山以出产泥塑驰名,但作品的时代气息较差。于是,潘树华率领他在普益习艺所的弟子到惠山成立天津馆,传授天津面塑技艺,使无锡泥塑风格为之一变。

不久,面塑大师李俊兴、李俊福兄弟从山东来沪,在闸北建楼定居,从事面塑艺术。李俊兴擅长塑“福禄寿三星”、“麻姑献寿”等神话人物,李俊福则以捏“杨家将”、“七侠五义”等戏装武将见称,被人誉为“文武两李”。兄弟二人的面塑神形兼备,色彩协调,线条细腻,驰名中外。他们的作品对上海面塑也有很大的影响。

后来,北京面塑艺人赵阔明也来上海卖艺。

赵阔明1901年生于北京,出身贫苦,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做过苦力、堂倌、小贩、轿夫、车夫等,爱好打拳、唱戏。流浪到天津时,拜了一位韩姓的师傅学捏面人。师傅去世后,他独自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卖艺生涯。为了糊口,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断钻研面塑技艺,终于大获成功,25岁时就与北京的“面塑汤”汤子博齐名了。32岁时,赵阔明在天津被人誉为“面塑大王”。

到上海后,赵阔明从摆地摊出售面人开始,一直卖到静安寺,最后登上南京路永安公司的大堂现场卖艺,成为上海公认的面塑第一高手,人称“面塑赵”。

赵阔明在上海结识了潘树华,汲取了潘技之长,终于成了全国著名的面塑艺术家,还当了潘树华的女婿。

赵阔明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以传统戏剧和神话传说为主。代表作有“福禄寿三星”、“观音”、“长眉罗汉”、“五子戏弥勒”、“钟馗嫁妹”、“关公看春秋”、“林冲”等。作品人物形象逼真,神态生动,眉目传神,面部刻画细致,衣纹简练概括,色彩鲜艳丰富,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戏”,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就面塑的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厚重;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赵阔明虽然出生在北方,但在上海卖艺和生活的经历、江南一带的风土人情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风格上,他不断追求细致、优美、精巧,力求在细致、优美、精巧中达到传神入化的境界。对南方艺术特点的认同,最终使他的面塑具有南派面塑的艺术风格。

赵阔明通过长期摸索,掌握了一套长期保存面塑的办法。他制作的面塑不霉,不烂,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可以长期收藏。

面塑体积小,携带方便,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而成为旅游者赠送亲友,留作纪念之佳品。

赵阔明将他的技艺传给了他的女儿和徒弟们,他的女儿在国外现场表演中被观众誉为“东方的明珠”和“中华之国粹”。

赵阔明成了上海面塑的一代宗师,他的作品是将属于市井文化的艺术趣味上升到艺术美的典型,是东方型的面塑艺术的典范,代表着当代中国面塑艺术的最高成就。

由于赵阔明在中国面塑艺术上的重要贡献,人们往往将他与北派面塑大师“面塑汤”(汤子博)相提并论,称为“北汤南赵”。

面塑艺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十分重要,值得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