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11363800000008

第8章 看透生死忧身后

俭葬昭陵谥“文德”

长孙皇后不仅是一位非常贤德的女人,还是一位非常通达、极富智慧的女人。她懂得自然和天命,对于生命并不贪婪和强求,这说起来似乎容易,但是人皆有贪生恶死的本能,能做到长孙皇后这般的人,怕是寥寥无几。

长孙皇后气疾日重,久治不愈,以致卧床不起。在医药上费尽了心思,可皇后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太子李承乾沉不住气了,一天他对皇后说:“母后,医药用了这么多也不见病情稍转。不如让儿臣奏明父皇,请求父皇大赦天下,多度人入佛入道,来为母亲祈福。”

这种度人皈依佛教和道教,以此来获得神灵的保佑,使病人痊愈的事情,在当时的社会,有很多皇族都曾经做过,并不是什么离谱的事情。但是长孙皇后不同意,她忍着病痛,缓缓说道:“生和死,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如果说做善事就会有福,可是我向来也不做恶事。大赦天下是国家的大事,赦令不可轻下。况且这是皇上平素所不为之事,怎么能为了我一个妇人而乱了国家大法呢!千万不要去向你的父皇请示!”

长孙皇后的话,于情于理,都让太子无言以对。世间能有几人可以在临终之时问心无愧地说:“我向来也不为恶。”可是太子眼见慈母病重日甚一日,自己却无能为力,心中难过。于是私下里把自己的想法和长孙皇后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对长孙皇后愈加的敬重,也希望能为长孙皇后留住一点机会,于是他又把此事奏报给了唐太宗。

唐太宗和大臣们听后莫不感动,大臣们一致请求太宗大赦天下以修福祛灾。可是长孙皇后知道这件事情后,坚决反对,对来探望的太宗说:“大赦天下与劝人入佛入道都是无济于事的,反而会让别人认为皇上为了我什么规矩都可以破坏,这有损皇上的盛名,也不利于以后国事的实施。如果皇上真要这么做的话,我还不如尽快死去为好!”唐太宗不愿失去这位生死与共的贤妻,可是他也十分尊重妻子的意见,最后没有那样做。

从贞观十年(636年)开始,长孙皇后的身体每况愈下。长孙皇后自知时日不多,但她还有很多事情放心不下,那些直言进谏的大臣还需要她的保护,她的孩子们还需要照顾,她的族人还要居安思危,她没能陪自己最爱的丈夫共同走到生命的尽头。

于是,趁着有一天精神还好,她派人把太宗请到自己的床边,向唐太宗嘱咐道:“房玄龄侍奉陛下最久,办事向来小心谨慎,能以国家为重。陛下的大小奇谋秘计他都参与过,却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泄露,实在是忠心耿耿的良臣。像这样劳苦功高的人,陛下应该重用才是,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亏待他。”

太宗默默地点了点头。妻子在弥留之际,首先想起的不是亲人孩子,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一个因为犯了小错,被太宗罢官归家的肱骨良臣。此种情怀,怎能不让太宗感动。

随后,皇后喘息一阵又慢慢说道:“妾身家的宗族,因为我嫁给了皇上而富贵起来,他们能做官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劳和德行,现在却处于高位,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请皇上为了长孙家长远考虑,切勿让他们担当重职要务,就让他们以外戚的身份拿俸行事就好。这就是对他们的恩惠了。”

接着皇后又说道:“至于我自己,活着无益于人,死了就更不能让人受连累。千万不要大修陵墓,只须因山而葬,不起坟,不用厚重棺椁,以木器陶器陪葬即可,再举行简单的葬礼就好。万不可铺张浪费。薄葬送终,就是陛下没有忘了我。”

太宗握着长孙皇后苍白的手,含泪点头。

长孙皇后见太宗答应了,脸上微露满意的笑容,然后继续说道:“希望陛下能够一直亲君子,远小人,广纳忠言。重用魏征、房玄龄那样的忠臣,清除那些谄媚奸佞之徒。尽量少发徭役,不要轻易动兵。我知道陛下是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可是我不能继续陪您走下去了,我只愿大唐在陛下的治理下能年年五谷丰登,岁岁国泰民安,我死也就瞑目了。不要让孩子来看我了,他们来了徒增悲痛,也无补于事。”太宗听完这些话,忍不住泪流满面,痛哭失声。紧紧地握着长孙皇后的手,答应了她的请求。贞观十年(636年)六月二十一日,长孙皇后病逝于立政殿,享年36岁。五个月后,唐太宗将深爱的妻子下葬于昭陵,谥“文德皇后”。从此可谓史上最贤明的皇帝、皇后阴阳两隔。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当年卦中短短八个字,包含了重大的责任。长孙皇后需要怎样的睿智、情操和奉献精神,才能将这八个字谱写得尽善尽美。然而长孙皇后用自己短短的三十六年人生,近乎完美地为这八个字做了诠释。

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太宗遵其遗愿,把赋闲在家的房玄龄召回朝堂,仍复其宰相之职。朝廷上下知道事情原委的人无不赞扬长孙皇后的美德。随后,唐太宗又依照长孙皇后遗言,从俭修建了依山而建的昭陵。同年十一月,长孙皇后葬于昭陵,太宗李世民亲自刻石撰文,其文称“皇后节俭,遗言薄葬,以为‘盗贼之心,止求珍货,既无珍货,复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复如此。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凿石之工才百余人,数十日而毕。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当使百世子孙奉以为法。”太宗的主要意思是说,以后建陵“务以俭约”,不“劳费天下”,还要求“百世子孙奉以为法”。正是长孙皇后的崇德尚俭之举为天下人做出了榜样,太宗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贞观十一年(637年),也就是长孙皇后去世一年之后,太宗下“薄葬诏”,希望破除在丧葬之事上的老传统。太宗皇帝认为:人们普遍相信厚葬才是奉终,高坟才是行孝,所以将寿衣棺椁雕刻得十分华丽,运灵柩的车子和殉葬物品都镶金嵌玉。这直接导致了富裕人家超越法度而竞相铺张浪费,贫穷人家为了厚葬,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这既不利于生者,也无益于死者,理当惩处革除。于是他下诏曰:“其王公以下,爰及黎庶,自今以后,送葬之具有不依令式者,仰州府县官明加检察,随状科罪。在京五品以上及勋戚家,仍录奏闻。”

从前太宗要厚葬高祖,可是如今他却向全天下下薄葬诏,当然是与长孙皇后的影响分不开的。而长孙皇后是将厚葬同无道之世联系在一起来看待的,完全可以说是放在政治的高度上加以认识的。这以后,薄葬观念渐渐被人们所接受。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死后,太宗命以朝臣一品官员的礼仪葬之,但魏征妻子裴氏说:“魏征一生节俭朴素,如果用一品之仪下葬,根本不符合魏公的愿望。”所以裴氏对皇帝所赐之物,悉辞不受,以布车载着魏征的灵柩简朴地安葬了这位一代名臣。

相伴多年既是良妻又是益友的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心中十分悲伤,常常独自登上高楼无限深情地遥望长孙皇后的墓地昭陵,寄托自己的哀思。太宗经常因为过度思念长孙皇后而悲恸大哭,边哭边说:“不是我不知道天命难为不可改变,就算怎样的悲伤也无补于事,可每当我退朝回宫再也听不见皇后温文如水的话语和及时的劝谏,我就会分外伤心。我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妻子啊,我还失去了一个能辅佐我的良臣益友啊!我怎能忘怀于她!”贞观二十三(649年),53岁的唐太宗李世民病逝,终与长孙皇后合葬于昭陵。

而对于唐朝的大臣们来说,长孙皇后的过早离世,意味着一位政治象征的消失。多年来,朝堂的大臣已经习惯了长孙皇后的关怀,他们知道太宗从谏如流的背后,是因为有一位能积极开导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从细节里表现出来的大气,是贞观之治能够出现的重要原因。

《全唐诗》中有两首悼念长孙皇后的诗,分别是李百药和朱子奢所做,代表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对这位皇后的思念,诗文如下:

文德皇后挽歌

(唐)李百药

裴回两仪殿,怅望九成台。

玉辇终辞宴,瑶筐遂不开。

野旷阴风积,川长思鸟来。

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

文德皇后挽歌

(唐)朱子奢

神京背紫陌,缟驷结行辀。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寒光向垄没,霜气入松楸。

今日泉台路,非是濯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