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远交近攻:范雎
11362800000005

第5章 权倾朝野

(一)清除隐患

范雎与昭王越来越亲近了,但他还是等了数年,才开始对昭王谈秦国的内政。这一开口不打紧,在秦国就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等到一个没有旁人的时候,悄悄地向秦王进言,说:“我还在魏国的时候,就只听说齐国有丞相田文,没听说有齐王这回事儿;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等人,没听说有您大王什么事儿。什么叫王?能统领一国才叫王,能给人利或害才叫王,手握生杀大权才叫王。如今看看您这里,太后随便干什么都不在乎您,穰侯连出使其他诸侯国都不向您报告,华阳、泾阳君杀起人来毫无顾忌,高陵君上朝下殿都不等您的吩咐,有这么四个权臣和太后在,要是有人说您的处境还很安全,那可真是天方夜谭了。有他们在,您这个国王基本上就可有可无了,权力怎么还能保在您的手中,政令又几时能从您这里发出呢?我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对内要巩固自己的威严,对外要重视手中的权力。穰侯派人打着您的旗号,号令诸侯,订立条约,四处征讨,没人敢不听话,好处可全让他自己拿走了。就拿上回进攻齐国来说,战胜了,就能增加他在陶的封地,战争开支却由国家出;要是战败了,百姓就要怨恨您,为社稷的稳固埋下祸根。古诗说,果子结太大太多,树枝就要压断了;树枝断了,就要伤到树的筋骨和根本。诸侯的都城修得太大,就要对国家不利;大臣太尊贵了,就要轻视国王。崔杼、淖齿为齐王管理国家,崔杼用箭射中了齐庄公的大腿,淖齿还抽了齐缗王的筋,把他吊在太庙的大梁上,折磨了一天才死掉。李兑管理赵国,把国王关在沙丘,慢慢饿了一百天才死。如今我听说秦国太后和穰侯主理国政,高陵、华阳、泾阳做帮手,架空了大王您,用不了多久,就要以淖齿、李兑为榜样了。前人在第三代往往亡国,就是因为国王只顾玩乐,不理政事。他所任命的大臣往往嫉贤妒能,欺上瞒下,只顾私人利益,不为主上考虑,而主上又不能醒悟,时间一久,国家就不保了。如今上至您的封疆大吏,下至您身边的侍从,无一不是相国穰侯的人,您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我每天都在为您提心吊胆,等您升天之后,秦国之王就不是您的子孙了。”这番话,说得昭王胆战心惊,一边夸范雎说得好,一边暗地里准备,不久就废掉了太后,将穰侯、高陵、华阳、泾阳赶到关外。昭王于是拜范雎为丞相,收了穰侯的相印,让他回自己的封地陶老老实实地呆着。考虑到他必竟当丞相那么多年,就让沿途各县派牛车给他拉行李,竟然装了一千多辆车。在关口打开行李检查,里面的珍宝比王室还多。

(二)睚眦必报

秦昭王四十一年,将应地封给范雎,号为应侯。

范雎当了丞相,当初带他逃出魏国,并将他引荐给秦王的王稽还是一个小传令官。有一天,王稽去拜会范雎,对他说:“世事难测,不可预料的事情有三件,无可奈何的事情也有三件。万一哪天秦王归天了,这是第一件不可预料的事情;万一哪天丞相您归天了,抛下显贵的官职和家业,这是第二件不可预料的事情;万一哪天我忽然落魄死在一条臭水沟里了,这是第三件不可预料的事情。万一哪天秦王归天了,那时候即使你因此恨我,却也无可奈何,这是第一件;万一哪天您归天了,那时候即使你因此恨我,却也无可奈何,这是第二件;万一哪天我忽然死在哪一条臭水沟里了,那时候即使你恨我,却也无可奈何,这是第三件。”范雎听了此言之后,心中颇有些感慨,于是就去见昭王,说:“当年如果不是王稽对您忠心耿耿,就不可能把我带进函谷关;如果不是因为大王您是贤明圣主,我今天也不可能显贵。如今我官至丞相,爵位封到了列侯,显贵到了极点,但王稽却还是个小传令官,这恐怕不能表彰他当年带我进来的作为啊!”秦王听了此言后,也深感有些怠慢了王稽,于是昭王召见王稽,拜他为河东的太守,并且三年不用给国库交钱粮捐税。范雎又推荐当年保护他的郑安平,昭王就封为将军。范雎于是散尽家财,报答当年在落魄时帮助过他的人。即便是吃了别人一顿饭的恩德也要偿还,哪怕是当年别人瞪了他一眼也要报复。

范雎在秦国当了丞相,改名为张禄,但魏国并不知道,以为范雎已经死很久了。魏国听说秦国准备讨伐韩、魏,就派大夫须贾,出使秦国,想劝秦国放弃这个计划。范雎听说须贾来了,就换上破衣烂衫,一个人悄悄地去馆驿拜见须贾。须贾见了,大吃一惊,说:“天哪,范先生还健在啊?”范雎说是。须贾开玩笑说:“你是来秦国游说的吧?”范雎回答说:“不是。我以前莫名其妙地得罪了魏国的丞相,被打掉了大半条命,好不容易逃到这里,哪里还敢作说客?”须贾问:“那你现在做什么工作?”范雎说:“给人当佣人。”须贾听了,十分同情,留他一起吃饭,说范先生竟然如此贫寒啊!又取出一件粗袍子送给他。吃完饭,又在一起闲谈,须贾随口问道:“秦国丞相张君,你知道吧?我听说他很受秦王宠幸,天下大事都取决于他。今天我的事情成与不成看来都在他了。但我又没有门路去朝见他。你周围的人有能跟他联系上的吗?”范雎就说:“我家主人跟张丞相熟,就是我也偶尔有机会见到他。我找机会为您通报一下吧。”须贾说:“我一路赶来这里,马也跑病了,车也跑坏了,如果没有四匹马拉的大车,我就不出门。”范雎听说之后,心中很是鄙视这种行为,但还是答应向主人借辆四匹马拉的大车来接须贾。

范雎回到相府,取来一辆大车,亲自赶车,接上须贾,再回到秦相府。府里的人见了,又惊又怪,心想这车里坐的是谁啊,居然要丞相亲自驾车,都连忙躲开了。须贾见了,感到非常奇怪,问范雎,范雎就装作不知道。到了内门,范雎对须贾说,您在这里等着,我先进去给您通报。须贾在门口等了很久,也没见范雎出来,就问看门的说:“范兄弟半天也不出来,怎么回事呢?”看门的说:“没有什么范兄弟啊。”须贾说:“就是刚才为我赶完车后进去的那位。”看门的说:“那是我们张丞相。”须贾大惊,知道自己被捉弄了,就脱掉上身的衣服,请看门的人带他向范雎谢罪。

范雎在家里大张旗鼓,摆开了架势,带足了侍从后,才接见须贾。须贾趴在地上叩头不止,说自己身有死罪:“我实在没料到您能飞黄腾达,平步青云。我再也不敢读天下之书,不敢参与天下之事。我自知有下油锅的死罪,自请将我流放到蛮荒之地,听凭您发落。”范雎就问:“你既然知道自己有罪,你倒是说说你有哪些罪过?”须贾回答说:“就是拔光了我的头发来数我的罪过,也数不过来。”范雎就说:“你罪是有的,也不用拔你的头发来数,重要的有三条。当年楚昭王时,楚之忠臣申包胥为楚国打败了吴国,恢复了首都郢,楚王封赏他五千户,申包胥坚辞不受,说自己的目的并非为了封赏,而是因为自己先人的坟墓在楚国。我先人的坟墓也在魏国,你从前以为我有向齐王卖国之心,而向魏国丞相魏齐说我的坏话,这是第一条罪。当年魏齐把我扔在厕所时,让宾客在我身上又拉又撒,你居然不制止,这是第二条。更过分的是,你居然喝醉了酒也在我身上撒尿,我跟了你那么久,你如何忍心这么做?这是第三条。但我今天不杀你,是因为你还能拿出一件粗袍送给我,看得出来你还有故人之情,所以今天就放了你吧。”让须贾回去后,范雎进宫去向秦昭王禀报,让须贾回国。

须贾回国前,去丞相府向范雎辞行。范雎在家里大摆酒宴,请各诸侯的外交人员、侍从们于一堂,山珍海味流水般地往上端。却让须贾坐在堂下,摆上最粗劣的餐具,派两名面上刺了字的囚徒夹着他,喂他吃马食。吃完了,数落他说:“回去给我告诉魏王,马上送上魏齐的人头来!不然,我就去大梁屠城了!”须贾回到魏国,向魏齐汇报了出使经过。魏齐害怕魏王拿他的头去送礼,就逃到了赵国,藏在平原君家里。

秦昭王听说魏齐躲在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家里,就想着一定要为范雎报这个仇,假装想讨好平原君,写信给他,说仰慕平原君,想跟他交朋友,请平原君来秦国,一起饮上十天酒。平原君不敢拒绝秦王,又以为秦王真的想结交他,毕竟他是当时四大公子之一,门客号称三千,就来见秦王。秦昭王跟他喝了几天酒,就对平原君说:“当年周文王得到吕尚,尊他为太公;齐桓公得到了管仲,就尊他为仲父;今天范先生也是我的叔父,他的大仇人躲在您家里,请您派人回去取魏齐的头来,不然,我可就舍不得放您回去了。”平原君急了,争辩道:“人们显贵的时候交朋友,是为了防备有一天会困顿;富有的时候交朋友,是为了防备有贫穷之时。魏齐是我的朋友,即使他在我家里,我也不会交出来,何况他不在我那里,我怎么交得出来呀?”秦王不理,派人给赵王送信,说:“您的弟弟在我这里,范先生的仇人在平原君家里,请您派人赶紧送魏齐的头来,不然,我可就要对赵动刀兵了,同时,又不让您弟弟回家。”当时秦国最强,各诸侯国都不敢正面对抗。赵孝成王于是派兵围住了平原君家,要捉拿魏齐。魏齐只好趁夜间逃出来,去见赵国丞相虞卿。虞卿盘算着赵王害怕秦国,说什么大义气节之类的话都听不进去,就把自己的相印留在家里,自己与魏齐一起逃亡,昼伏夜行。虞卿把天下诸侯想了个遍,估计没人敢不听秦王的,想政治避难很难找到地方,唯一可去的,也只有魏齐的祖国魏国了。于是又来到魏国都城大梁,想通过魏国公子信陵君逃到楚国去。信陵君虽然是四大公子之首,可也害怕秦国,怕见的话得罪秦国,不见又有失道义。犹豫不决,就问道:“虞卿是个什么样的人?”周围的人都不好回答。当时大梁的看门人侯嬴在身边,听到这话,就感叹道:“人果然是不容易了解,了解人也真是不容易啊!想当初,虞卿穿着破鞋,住的地方墙头上都长草了,赵王跟他初次见面,就赐给他一双名贵的白璧;第二次见他,就封为上卿;第三次见他,就让他当上了赵国的丞相,封了万户侯。当时,天下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去结识他。如今魏齐已是穷途末路来投靠虞卿,虞卿不敢贪恋名位富贵,归还了丞相印信,连万户侯都不当了,跟魏齐一起逃到这里来,投靠公子,公子却在这里问他是‘什么样的人’!人果然不容易了解,了解人真是很难啊!”信陵君非常惭愧,亲自驾车去郊外迎接。魏齐听说信陵君开始不敢接纳他,心想此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又觉得自己逃来逃去,终究是难以逃脱秦国的手心,又是伤心又是生气,没等到信陵君来就自刎了。赵王听说后,就取了他的头,送到秦国,秦国才放平原君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