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代:帝国余晖
11362200000007

第7章 由盛转衰(2)

道光十九年(1839年),鸦片输入猛增到40000多箱。英国从这项可耻的贸易中大发横财,而吸食鸦片的中国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有识之士纷纷上书道光皇帝,建议禁烟。林则徐上书说,如果不采取制止措施,将要造成国家财源枯竭和军队瓦解。于是,道光皇帝决定严禁鸦片入口,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州,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听候处理,并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雷厉风行,不受利诱,不惧威胁,克服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不法烟商的阻挠破坏,共缴获各国商人烟土19179 箱,外加2119袋,总计237万多斤,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消息传到英国,举国震惊。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远征军到达中国海面,鸦片战争爆发了。

战争伊始,道光皇帝认为英军不堪一击,中国胜券在握。随着战事的发展,英军围困珠江口,攻占浙江定海,直逼天津大沽口。这时,道光皇帝才大吃一惊,忙派琦善等人与英军谈判。道光皇帝过高地估计了英军的武力,竟对外妥协,将林则徐等主战派查办,重用穆彰阿、琦善、奕山等人,重新开放广州。

英国政府不满足义律从中国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增调援军,扩大侵华战争。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舰自香港北上,26日攻陷厦门,9月英军侵犯台湾,10月攻陷定海、镇海、宁波。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5月英军继续北上,6月攻陷长江口的吴淞炮台,宝山、上海相继失陷。接着,英军溯江西上,8月5日到达江宁(今南京)江面。道光皇帝闻讯,惊慌失措,忙令盛京将军耆英赶到南京,于29日与璞鼎查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等。此后,清政府又与法、美两国签定了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正月,道光皇帝感到身体不适,次年正月病重,宣诏宗人府宗令载铨,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内务府大臣文庆等进宫,命令他们随同总管太监从正大光明匾额后取下锦盒,宣读诏书,诏书上只有“皇四子奕 ”五个字。这天中午,道光皇帝死于圆明园慎德堂。

(三)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奕 是道光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

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皇帝大选秀女,慈禧入选,被封为兰贵人。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慈禧生下皇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皇帝,慈禧当天就晋升为懿妃。

慈禧母以子贵,深受咸丰皇帝宠爱,耳濡目染,学会了批阅奏折,渐渐开始干政了。

原来,咸丰皇帝沉湎酒色,怠于朝政,有些奏章就让慈禧代阅,慈禧因此渐渐熟悉了军国大事,具备了理政的经验。咸丰死后,慈禧垂帘听政,成了名副其实的女王,统治中国长达四十八年。

咸丰在位期间,正逢清朝衰落,国库空虚,危机四伏。

咸丰皇帝于道光三十年年初即位,还不到一年,就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

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引起白银外流,银贵钱贱,比战前更为严重。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千方百计地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不堪其负。地主、官僚、贵族加剧土地的兼并,地租越来越高。道光二十六年至道光三十年(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连续遭到严重的水旱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灾、旱灾、蝗灾不断。天灾人祸使人民陷于失业、破产、饥饿、死亡的困境。

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以及外国侵略势力所造成的灾难,激起人民群众反抗的怒潮。鸦片战争结束后的十年间,汉、壮、苗、瑶、彝、回、藏等各族人民的起义和抗租斗争不下百余次,几乎遍及全国。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拜上帝会首领洪秀全率众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国号为太平天国。

在两年的时间里,太平军先后攻克岳州、汉阳、汉口、南京等南方重镇,席卷了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六省,于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

太平军打击了官僚、豪绅、地主,焚烧了衙门、粮册、田契、借券,砸了佛像及孔子牌位,对封建秩序进行了大扫荡。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前来镇压,但这支腐朽的武装队伍根本不堪一击。为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命令,让各地地主大办团练,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

雍正、乾隆年间,朝廷遇有战事时,如果八旗兵和绿营兵不够用,就临时招募军队,不属国家正式军队,即使有功的也不留用。咸丰皇帝在位时,清廷已经穷得无力招募军队了,只得靠各地的地主组织武装部队了。

清廷急于大办团练时,朝廷二品大员曾国藩正因母亲去世在湖南老家守孝。曾国藩进士出身,很有学问,官至内阁学士。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响应清廷号召,在家乡湖南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经过一番军训,于次年2月发表了《讨粤匪檄》,杀向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

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只要有太平军嫌疑的,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他常常亲手杀人,杀人如麻,因此人称“曾剃头”“曾屠户”。南京小孩夜里哭时,只要母亲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吓得不敢哭了。

但曾国藩善于掌兵,知人善用,军纪严明,大军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士农工商各行其是,就像太平时节一样。因此,曾国藩成了太平天国的克星。

咸丰皇帝刚松了一口气,不料外患又发生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他们不满足于既得利益和特权,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为扩大掠夺,列强曾多次提出全面修改过去和清廷签订的条约,但被清廷拒绝了。于是,英国与法国联合进攻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于咸丰十年(1860年)攻陷北京,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两天,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不但名园被毁,收藏的国家级珍宝也被掠空。

北京陷落前,咸丰皇帝逃往热河(今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留下六弟奕与列强议和。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结果,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江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冲击。

咸丰皇帝是个平庸的皇帝,面对国家一副烂摊子,他一筹莫展,竟沉湎酒色,纵欲自戕。

咸丰皇帝好色过度,毫无节制,身体越来越差,便问御医如何才能使身体强壮起来。御医建议他多饮鹿血,借以补阳。于是,咸丰皇帝立即命令内务府养了一百余只鹿,每天都喝鹿血。

咸丰皇帝常常借酒浇愁,但古语说得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咸丰皇帝每饮必醉,每醉必怒,每怒必有一二名内侍或宫女遭殃,成为其发泄心中苦闷的牺牲品。

咸丰皇帝爱听京戏,有时亲自导演,甚至粉墨登场。无论在紫禁城、圆明园,还是在热河行宫,他都经常点戏看。他亲自导演过《教子》《八扯》等戏,并演唱过《朱仙镇》《青石山》《问路》《三岔口》《羊肚汤》《平安如意》《四盟山》等戏。

自从清中期徽班进京上演京戏后,上自皇帝,下至王公,无不喜欢,好多人浅斟低唱,甚至入了迷,把国家大事丢在一边。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一唱就是大半天,消磨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误了正事。因此,当时有位阁老说京戏是靡靡之音,是亡国之音。

民国初年,有的历史学家说:“慈禧当政后,内忧外患不断,却整天歌舞升平,沉迷于京戏而不能自拔,终至亡国,当年阁老之言还真应验了,可谓有识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