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好心好脑活百年
11351500000009

第9章 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病重点在防不在治(1)

调脂,消除无形杀手

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高脂血症。当血脂(主要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超过正常值时,就称为高脂血症,它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侵蚀我们全身的组织和器官,并由此引起一系列心、脑、肾的损害。

它的发展步骤是这样的:高脂血症-血管硬化-血压增高-心脑供血不足-心脑血管意外(即脑卒中或冠心病)。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老年痴呆、糖尿病等老年性心血管疾病都可能合并高脂血症。因此,预防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应该是保护心脑健康特别需要关注的焦点。

据调查,我国血脂异常者高达16亿,多为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时,脂质会在血管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观察结果显示:血脂中胆固醇每上升1%,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就增高2%~3%。相反,调节血脂水平后,5年内能使冠心病发生率下降34%。所以说,血脂异常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调节血脂是其防病的重点。心脑血管病为什么难治好?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很长时间,一般人出现血脂异常后并没有什么不适感觉,也没有临床表现。只有当引起了高血压、冠心病、卒中与血栓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时,人们才真正了解血脂异常的危害,但这时已为时晚矣。所以说,心脑血管疾病重在预防。

很多人得了高脂血症而自己没有什么症状,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因而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忽视了降血脂,这样,血管负担日复一日加重,形成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血脂越高、形成时间越长,造成血管内壁沉积物就越多,就像水壶里的水垢一样慢慢地、一层一层地沉积在血管内壁上。当血管的截面积的50%被挤占后,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症状就十分明显了,这时,头晕、头痛、憋气的感觉就会时有发生。当血管的截面积被堵住90%以上,就可以认为这条血管被完全堵塞,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发生猝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血脂异常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没有症状不易为人觉察。体检有时可发现隆凸于皮肤的黄色瘤,可分布于眼睑、肌腱、肘、膝、臀或踝部等处,除眼睑扁平黄色瘤易被发现外,其他部位的病变均较隐蔽。鉴于血脂异常临床表现隐匿,后果严重,故有“无形杀手”或“沉默杀手”之称。

调低血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1)合理饮食:尤其要低脂饮食。关键是总量控制,合理搭配,限制食盐摄入,以清淡为宜。按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方案,每人每天应摄入的食物量:谷类食物为300~500克,蔬菜为400~500克,水果110~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100克,豆类50克,油脂类小于25克。强调低脂饮食,不吃肥肉和猪油,少用黄油,饮用低脂奶。用鱼油或不饱和油烹调以代替饱和脂肪油。

(2)减轻体重:体重增加可引起血脂异常,其中腹型肥胖对血脂的影响更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单纯肥胖者平均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显着高于对照者,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另外,减轻体重可改善血脂异常,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千克/米2;男性腰围小于等于85厘米,女性腰围小于等于80厘米。

(3)坚持运动:坚持运动的要点是一、三、五、七。具体而言:一,每日至少运动一次;三,每次30分钟;五,每周至少5次;七,运动量达到的目标心率为170减去年龄。研究显示,经常运动者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低于普通人群,而高密度脂蛋白则相反。运动的形式多样,可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加以选择。

(4)戒烟限酒:吸烟可使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研究还表明,被动吸烟者血脂变化与吸烟者相似。戒烟后,血脂异常可恢复至正常。有资料显示,小到中量饮酒可使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考虑到乙醇对消化和神经系统等的不良影响,以及带来的社会性问题,现不主张以饮酒来调脂或预防冠心病。

(5)定期检查血脂:血脂异常一般须进行血液化验方可确定。血脂检验应注意以下三点:①空腹12小时以上;②取血前日禁食高脂餐和不饮酒;③至少须有两次化验结果证实血脂异常,诊断方可确立,两次检查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周。

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专家组建议,所有20岁以上成年人每5年应进行一次空腹血脂谱检查,其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以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改善生活方式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时,应在此基础上加用调脂药物。

(1)现提倡为减少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危害应尽早启动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如他汀类、贝特类、胆酸螯合剂和烟酸类;其他如鱼油、丙丁酚和弹性酶等较少用。

(2)根据血脂异常的分型选择用药,简单区分单纯高胆固醇血症、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应使用哪种调脂药物由医师决定。

(3)血脂异常一般须长期用药治疗。药物使用4~6周后,调脂作用达到最大。如未达标,可在医师指导下增加用药剂量或联合用药。达标后,长期维持用药,每3~6个月复查血脂。除非发生不良反应或血脂太低,一般不应停药或减量。他汀等调脂药物只有坚持服用,才能改善长期预后。

(4)有些人担心调脂药对肝肾功能有损害,这并无根据。不过,合并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应慎用。总之,要在医师指导下做好监测与随访。

(5)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要预防心血管病,就应重视血脂异常的防治。在目前形形色色的保健品、调脂药物和器械充斥市场的情况下,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选择有效的药物和有效的剂量。

降糖,驾好“五套车”

由于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故专家认为,糖尿病即心血管疾病的同义词,糖尿病要与冠心病同防同治。预防糖尿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针对对糖尿病的无知,要求多学、多懂点儿有关预防糖尿病的知识。

(2)针对热量摄取过多,要求少吃点儿,避免热量过多、肥甘厚味,多吃粗粮和青菜,少喝酒,不吸烟。

(3)针对体力活动减少,要求勤活动点儿,加强锻练,避免超重或肥胖。

(4)针对心理应激增多,要求放松点儿,保持平常心态,避免应激,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

如果能长期做到以上各项,糖尿病发病率至少能减少50%,也可使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显着降低。

对已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控制好糖尿病,就是对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最好的预防。有专家把糖尿病控制形象地比喻为“驾好五套车,做好五件事”。

治疗糖尿病的“五套马车”

(1)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其主要目的是让糖尿病患者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糖尿病。

(2)糖尿病饮食治疗,使糖尿病患者做到合理用餐,为糖尿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奠定基础。

(3)运动治疗,让患者长期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血糖水平的正常和身体的健美,减轻胰岛素抵抗。

(4)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在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维持基本正常水平时,在医师指导下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并根据临床需要服用降压。调脂、降血黏度及其他药物。使患者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度维持在正常状态。

(5)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尿各项指标、心电图及眼底,让医师仔细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监测糖尿病的五项达标

(1)体重达标:如不达标则减肥;

(2)血糖达标:如不达标则降糖;

(3)血压达标:如不达标则降压;

(4)血脂达标:如不达标则调脂;

(5)血黏度达标:如不达标则降黏。

戒烟,预防心脑血管病

一位跨国烟草公司总裁说得很坦率:我们生产香烟,但不吸烟,香烟是为穷人、愚昧的人、无知的人生产的。一位为烟草公司做巨型广告的酷哥牛仔51岁时死于肺癌,临死前良心发现,声泪俱下向世人痛切忏悔:我为烟草公司做了一辈子广告,我害了自己也害了大家,我后悔,我劝你们:为香烟花钱,不值得;为香烟去死,更不值得,我劝你们不要吸烟。

有些年轻人视生命如儿戏,甚至将抽得多作为赌博的筹码。在一个工厂里,几个年轻人打赌,看谁在一小时内烟抽得最多,还得是“大循环”,不是“小循环”。“大循环”就是烟从嘴里进、鼻孔出,“小循环”是哪进哪出。最后一个小伙子以一小时抽掉一包烟的“佳绩”勇夺桂冠,“奖品”是急性心肌梗死,终身丧失劳动能力,进医院急救才捡回一条命。

姚先生,44岁,吸烟多年,每日两包。一次开车时突然意识不清,方向盘失控,险些丧了命。经检查,认为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导致的。在了解到姚先生有吸烟这个不良嗜好后,医生建议他戒烟,姚先生也感到后果很严重,即下决心戒烟。开始几天自觉难受,有非要再吸不可的感觉,半个月后烟瘾逐渐缓解,一个月后戒了烟。他戒烟后食欲增加,肤色红润,体重增加,自我感觉良好。

为什么吸烟造成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呢?许多专家认为,下列因素对吸烟引起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1)血脂异常。长期吸烟者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吸烟使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同时还使其易于氧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平滑肌细胞的主要物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前列环素,前列环素是最有效的血管扩张和抑制血小板凝聚的物质,吸烟者这种好胆固醇降低,前列环素也就降低,从而引起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收缩、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和血流缓慢,造成心肌缺血、缺氧。

(2)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异常。吸烟能诱导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导致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吸烟还可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使前列环素生成减少,从而使血管收缩、血小板凝聚功能增强。

(3)血液流变学异常。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组织缺氧也引起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增高。

戒烟是势在必行、不可耽搁的事。抽烟就是抽掉健康的身体。戒烟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戒烟,病人高高兴兴、真心诚意、心甘情愿、主动戒烟;另一种是被动戒烟,戒烟以后,好的效果不明显,甚至得癌症更多,死得更快了。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抽惯了烟,一戒掉,不习惯,就得病了呢?当然不是。主要原因在于他是被动戒烟,是被迫的、窝囊地戒烟,不是心甘情愿的,所以在情绪上、心理上都是抵触的、郁闷的,效果自然不好。

吸烟的害处已举世公认,越早戒越好。如果一时戒不掉,可以把每天的吸烟量,限制在5支以内,这样吸烟的危险度就会小一些。需要提醒的是,患心肌梗死的人吸烟量要减少,干脆不吸最好。

在国际上风行的“五日戒烟法”,经我国引进后试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1959年提出至今,各国和地区已有2000余万人用此法戒烟,平均戒烟达374%。

“五日戒烟法”采取集体施教,每日授课1小时,座谈、知识讲座、行为矫正指导相结合,学习班结束后随访6个月评价效果。讲课中心的教师以幻灯、投影、座谈等方式帮助学员下定决心,树立恒心戒烟,示范腹式呼吸法,介绍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互相鼓励,共同度过“戒烟不知期”,走向成功。

“五日戒烟法”学习过程有3个阶段:

(1)生理准备。教授腹式呼吸,指导有氧体育运动和放松学习;回避所有能影响戒烟决心的药物与习惯;调整食物结构,增加饮水量,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2)学习准备。思考吸烟利弊,权衡得失,掌握自我意识的控制能力,摸索一套没有香烟的健康生活模式,选择一个明确的日子突然彻底戒烟。实践证明,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可取的方法。要充分了解,戒烟中出现的症状是戒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困难,是你身体建立新的平衡信号。回吸只是发展中的一个曲折,而不是最终结果;对某些回吸信号采取积极措施,就可以保持戒烟成果。

(3)社会准备。找对策回避烟友和吸烟环境;学着抵御烟草的诱惑;与不吸烟者交朋友;从朋友和家人处获得帮助,接受监督;经常发现戒烟在生活中的各种益处。

通过“五日戒烟法”,吸烟者会惊喜地发现自己身心各方面的变化,最大益处莫过于重新获得了自信、自尊、自爱以及对生活和自身的控制。许多人发自内心地说:“我能控制自我,知道如何对待生活了。我摆脱了尼古丁。小烟卷,永远告别了!”

少酒,酗酒就是喝毒药

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每日饮少量酒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适量饮酒能缓解紧张,改善情绪和睡眠,有助于人际交往。少量酒,按国外的标准是30毫升酒精,按我国标准为15毫升酒精。这样,葡萄酒、绍兴酒是在100毫升以内,60度白酒就是25毫升,如果啤酒就是300毫升。

酒是一把“双刃剑”。少量的酒是健康的朋友,但多量的酒是罪魁祸首。据国外研究报道,25%的重病人、40%的交通事故死亡者、50%的监狱罪犯都和酗酒有关。酗酒还可引起肝硬化、酒精性心脏病、酒精性精神病、脑卒中、肿瘤、帕金森氏综合征以及其他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道德的沦丧。

有的人酗酒后通宵搓麻将打牌,大喜大悲,大吃大喝,触犯了“饱餐、酗酒、激动”可谓“死亡三联征”当天激动,当天死亡。美国人寿保险公司统计表明:少量饮酒者比不饮者预期寿命长1岁,而酗酒者折寿6岁。饮酒过量还可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和阿-斯综合征。有一个男人,50岁,在宴会上与朋友饮白酒3瓶,3小时后突感胸骨后压迫、憋闷不适,到医院急诊室已不省人事。这就是发生了阿-斯综合征。抢救过来,心电图出现急性心肌缺血改变。在酒精中毒死亡者尸检中,可以见到肺部、心肌、胰腺、胃黏膜有多处出血点,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切面脑实质有散在性出血。

只要想一想监狱里罪犯的50%、交通事故的40%和医院重病人的25%都与酗酒有关,而这意味着数以千万计的人、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和无数痛苦悔恨都与酗酒有关,就会使人不寒而栗,更不用说许多蜚声中外的名人精英因急性心肌梗死、肝硬化、肝癌而邃然离世那样令人痛心。

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甘油三酯明显升高的患者饮酒,会发生急性出血性胰腺炎,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因为高甘油三酯给胰腺炎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内部环境,而酒精是促使胰腺炎发生的强有力的外部因素,二者内外结合,就使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大大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