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好心好脑活百年
11351500000026

第26章 急症急救——关键时刻要冷静莫慌张(3)

误区四:舍近求远——脑卒中病人早期处理一刻千金,必须分秒必争,有的家属只顾到有名气的医院而延误抢救时间。

脑卒中报警症状及正确抢救要素

脑卒中“即时行动”专家报告将“报警症状”及处理概括为“5S与6R”,用“5S”(五个突然,Suddenly)提示卒中发生的警告,“6R”(六个要素,Requirement)概括急性卒中的抢救环节。

脑卒中的报警症状

(1)突然发生面瘫,上肢或下肢无力,尤其发生在一侧肢体时。

(2)突然发生意识混乱、语言障碍或理解障碍。

(3)突然发生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清。

(4)突然发生行走困难、头晕、平衡或协调障碍。

(5)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

正确抢救处理六要素

(1)应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病人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3)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悲哭或晃动病人,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

(4)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

(5)有条件者呼叫救护车来运送病人。若自行运送,在搬运病人时不要将病人扶直坐起,勿抱、拖、背、扛病人。

(6)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做主给病人服用止血剂、安宫牛黄丸或其他药物。

要警惕脑血管病5个细节

由于脑血管病具有突发性,危险性大,致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且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多数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突然发病,又没有医护人员在场,面对突然发病的患者,家属往往手足无措。因此,家属对脑血管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及时发现脑血管病意外、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1)患者突然出现脑血管病的报警症状:如口角歪斜,肢体无力,神志混乱,言语不清,复视或视物不清,头晕,协调障碍,突然发生剧烈头痛、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

(2)原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存在动脉硬化或原有脑血管病史,发病前血压波动大,尤其骤然升高时易出现脑出血。

(3)注意发病前的诱因:如用力过度,情绪激动,休息欠佳,或服用降压药过量,以及自行停用降压药等诱因都可引发脑血管意外。

(4)注意发病的进展过程:脑血管病都是急性发病,若患者病情进展快,而且很快出现头痛、呕吐、神志不清,应首先想到脑出血的发生。

(5)因损失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一:要注意患者的非典型症状,如头晕、恶心、突然记忆力下降,不能读书及叫不上熟人的名字及用品的名字,言语混乱,都有可能发生脑血管病。

发现家人发生脑血管病意外如何处理

如若发现家人突发脑血管病,千万不要慌乱,一定要镇定,正确处理。

(1)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快速、安全地送到具有溶栓治疗条件的医院。如果只有一位家属或亲友在场,应先将患者就地平卧,并使患者头偏向一侧,然后再打电话或叫人帮忙。应尽量就近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时间。

(2)在医护人员到来之前,尽量少搬动患者,禁止来回转动患者头部,松开患者衣裤,去枕平卧。此时若处理不当会使病情加剧,甚至死亡,比如早期搬动脑出血患者会加重出血,或使停止出血的血管再次出血,应该引起注意。

(3)患者如有呕吐,可使其头部稍抬高,略后仰、偏侧,以便于呕吐物出来,避免导致患者窒息,或发生吸入性肺炎。如果患者神志不清或有义齿,应将义齿取出,以防患者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4)患者由于身体活动困难,必须使身下被褥保持平整、清洁,定时给患者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5)大部分脑血管病患者会出现尿失禁,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尿潴留,膀胱胀满不能自行排尿,如充盈明显,应该尽快请医护人员插尿管排尿,千万不要用力挤压,以免膀胱破裂。

(6)最好请医院或者急救中心的救护车来,急救医师若怀疑患者为脑卒中,则患者第一瓶液体应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如有条件,从怀疑卒中起就应给脑保护药,有缺氧的患者须尽快吸氧。到达医院后,家属应简明扼要地向医师介绍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怎么发病的,有无诱因(如生气、激怒、用力等),发病时有何表现,既往有何疾病,以利于医师作正确诊断,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总之,抢救脑血管病意外患者时应掌握“就近就医、争分夺秒、减少颠簸、严密观察、及时诊治”的原则,避免发生意外。

怎样护送急性脑血管患者去医院

一旦家中有人发生了急性脑血管病,争取在较短时间将患者送往医院,在护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体位:如需将患者从楼上搬到楼下,必须头部在上,脚在下,患者头稍偏向一侧,使口中分泌物或呕吐物能流出,避免吸入气管引起患者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避免震动:抬动患者时,注意把患者的头和肩一同托起,防止头颈部过度弯曲。

(3)严密观察:陪同人员在护送途中要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等,并呼唤患者意识有无变化。

(4)直送急诊:应送往离住处最近医院的急诊科,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心血管疾病急救锦囊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因心血管疾病发生猝死的患者也不断增加。这种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就是心性猝死。心性猝死是在心脏的急性症状开始一小时内发生心跳骤停,从而导致脑血流的突然中断,出现意识丧失。这时患者如果能得到及时救治,就还有存活的机会。因此,一旦有人发生心跳骤停,周围的人在打电话呼叫急救的同时,要立即对患者施行急救。与此同时,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也相当重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救治心性猝死病人最重要的一步。因为一旦呼吸道堵塞,患者不能正常呼吸,其他急救措施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办法很简单,让患者头部向后仰,将其下颌上抬。具体方法是:让患者仰卧在平坦处,救护者跪在患者肩旁,让病人肩部位置与自己身体的正中线平齐。然后把一只手放在患者的额头上,使其头部稍向后仰。另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抵住患者的下颌,使颔部向上抬高,并及时清除患者口中、鼻内的分泌物。如果患者出现呕吐,或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应让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使呕吐物或分泌物尽量流出,以免进入呼吸道而堵塞呼吸。

注意:如果患者有颈部受伤或骨折的可能,则要避免使他的头部过分往后仰。

检查呼吸

在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嘴和鼻子,听听患者有没有喘气声。这时,自己的脸部也能感觉到患者是否还有呼吸的气息。同时观察患者胸部3~5秒钟,看看患者胸部是否有规则地上下起伏。如果三者同时存在,就可以断定患者存在呼吸。如果只有胸部起伏,但感觉不到从口鼻呼出的气息,则不能断定患者还有呼吸。

如果仍有呼吸,应使患者保持仰卧体位。

现在很多医院都设有绿色通道,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时,患者可以不用再排队、挂号、分诊,而由胸痛门诊直接送到病房式导管室,这样就为病人赢得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有了病人的高度警觉、社区预防、医院绿色通道,这三关一把住,心脑血管疾病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几种常用的急救方法

据统计,对于一个心跳骤停、呼吸停止的患者,如果不马上采取任何急救措施,4分钟后将有50%左右的患者失去生命,5分钟后将有75%的患者死去,到7分钟的时候,90%以上的患者都会死亡。但是如果我们在心跳呼吸停止两分钟之内开始实施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将有90%左右的患者可以获救。当然,随着开始实施急救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获救率则直线下降。所以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

人工呼吸

如果确定患者呼吸停止,则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最有效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救护者对这种方法有抵触感,可以在患者的嘴上盖一块纱布或薄手绢后,再施行急救。

具体做法

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将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救护者深吸一口气后,将自己的嘴紧贴住患者的嘴,慢慢地将气全部吹进患者的嘴里,吹气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随着气体的吹入而逐渐膨胀起来。如果气体确实吹到肺里,胸部就会逐渐膨胀。如果患者的胸部不随着气体的吹入而膨胀,应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及吹气时是否漏气,调整后再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频率是单人每15秒呼吸2次,双人每5秒一次。

检查脉搏

在诸多检查方法中,我们应首选检查桡动脉的搏动情况。具体做法是:将患者手掌向上,救护者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平放在患者手腕桡骨内侧(拇指侧的骨为桡骨),稍加用力,就能检查到患者的脉搏情况。

当桡动脉的脉搏很难触及时,可以触摸颈动脉来确认脉搏情况。救护者将中食与食指并拢放在患者颈部前喉结处,向耳下方(患者后背侧)移动手指,在由硬变软处,有一条沟,颈动脉就沿着这条沟而行。在沟内就能触摸到颈动脉的跳动。

心脏按压

救护者位于患者胸部旁边,两手手掌重叠,手指抬起,将朝下的手掌根部放在患者的心前区(胸骨下1/3部位偏左侧),垂直往下按压,按压幅度为3~5厘米,按压后放松,但手掌不要离开患者胸部。当患者胸部恢复原状时,再次往下按压,重复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注意:每次按压的间隔时间应尽可能保持相同,如此重复多次。

心肺复苏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和脉搏是否恢复,如果恢复就可停止心肺复苏,但仍要观察,以免再次出现心跳、呼吸骤停。

所谓心肺复苏,就是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心脏按压。心肺复苏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两个人配合做。一般来说,两个人做的效果比一个人做要好。

一人心肺复苏法:一个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两次人工呼吸后,做15次心脏按压,如此反复多次。

两人心肺复苏法:一人实施人工呼吸,一人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次数的比例是1∶5,也就是5次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多次。

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和脉搏是否恢复,如果恢复就可停止心肺复苏,但仍要观察,以免再次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如果未恢复,则需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