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11319700000007

第7章 茶史(6)

月只一轮,映像各异。有的“浮光跃金”,有的“静影沉璧”;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月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雨暗苍江晚来晴,白云明月露全真”。

茶道如月,人心如江,由于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从而心中对茶道的感悟不同,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返璞归真,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珍爱人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静,是说喝茶的环境是静谧平和的。

早在僧侣们喝茶之时,他们就是为了每日必修的功课——自省其身。安静地打坐,闻着淡雅茶香,品味苦涩茶味,仔细体会人生真谛,生活本色。如果不是在安静的地方,如何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呢?

古人喝茶,或为了与朋友把盏言欢,或是为了切磋诗技,这样的心情自然需要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地方。

现代人喝茶,多是为了联络感情,休闲放松,当然也讲究空间的私密性。

因此,在喝茶的时候,也应该闭目凝神,细细品味。因为茶香和茶味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和谐美满茶中来

和其他国家的茶道精神相似的是,我们中国人也讲究“和”字的茶道精神。而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更是认为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在于一个“和”字。

和,意味着天、地、人的和谐。在它的背后,隐藏着宇宙自然万物的有机统一,昭示着人们所向往的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

“和”的内涵非常丰富,作为中国文化意识集中体现的“和”,主要包括: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静、和俭、和美、和爱、和气、中和、和谐、宽和、和顺、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调和、顺利)、和光(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乐(和睦安乐、协和乐音)、和缓、和谨、和煦、和霁、和售(公开买卖)、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为和)、和戎(古代谓汉族与少数民族结盟友好)、交和(两军相对)、和胜(病愈)、和成(饮食适中)等意义。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只是单单一个“和”字,就囊括了所有的人生意义,而且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这让人没有理由不相信,在所有汉字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和”更能突出“中国茶道”内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

茶美景美心情美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茶道,还是日本的樱花茶道,亦或是西方国家的下午茶文化,茶的爱好者们都绝不单单满足口感上的享受与需求。

除去对茶叶品质的“斤斤计较”,各国的茶艺师们对品茶周围的环境,以及器具的装饰功能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喝茶的屋子,一般都是古色古香的,因此,名人字画、典雅花摆都是必不可少的装饰之物。

而藤桌竹椅以及身着旗袍等中国古典服饰的茶艺小姐们,都能够让人的心情,一下子从浮躁的钢铁水泥中平缓下来。

台湾的国学大师林荆南教授曾经这样解释自己心目中的“美”:“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为,治茶事,必先洁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诚,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洁身的要求及于衣履,正心的要求见诸仪容气度。所谓物,是茶之所属,诸如品茶的环境和器具,都必须美观,而且要调和。从洁身、正心,至于环境、器具,务必须知品茗有层次,从层次而见其升华,否则茶功败矣,遑信茶德。”

茶香入食:茶膳传统

把茶做成佳肴美食入馔,这可不是人们一时的心血来潮。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茶食”的说法。在上古时代,茶最初就是作为药用登上历史舞台,而药物又是与食物不可分割的。《吕氏春秋》中的《内经·素问·脏器法时论》这样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气”,这就说明了药食同源的道理。

而在我国民间也素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所以说,用茶掺食作为菜肴、食品和膳食,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将茶和中国菜肴优雅、和谐地搭配在一起,这就是独具特色的茶料理。

唐代的《茶赋》曾这样描述茶的奇效,说茶可以“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可见,古人早就开始用茶水拌饭了。据史料记载,清朝才子纪晓岚,生活清淡简朴,更是每天将茶当做蔬菜食用。

一件东西只要有市场,就会引人关注。身为饮食行业的先驱,各大派系的厨师们没有忽略茶这个清香解腻的好材料。

相传,清末安徽的厨师在抄河虾仁的时候,就已经用到了“雀舌”、“鹰爪”等茶叶。而美食家高阳在《古今食事》里也曾提及:“翁同创制了一道龙井虾仁,即西湖龙井茶叶炒虾仁,真堪与蓬房鱼匹配。”由此,清朝时期,龙井已经入了菜。

龙井虾仁

用料:新鲜活河虾1000克(大小均匀),龙井新茶(特级)1克或鲜茶叶(一芽二叶)约5克,鸡蛋1个,味精2.5克,绍酒15克,精盐3克,湿淀粉40克,熟猪油1000克。

制法:将虾去壳挤出虾肉,然后把虾肉盛入小竹箩,用清水反复洗至虾仁雪白,盛入碗内,放入精盐和鸡蛋清,用筷子轻轻搅拌至有粘性时加入湿淀粉,加味精,拌匀,静置1个小时,使调料渗入虾仁,待用。将龙井茶用50毫升沸水冲泡,1分钟后,弃茶汤30毫升,茶叶及剩汁待用。将炒锅置中火上烧热,滑锅后下猪油,至四成熟时,倒入虾仁,迅速用筷子划散,待虾仁呈玉白色,倒入漏勺沥去猪油,暗葱炝锅(即用葱炒油锅,用时去葱,留其葱香而不见葱),再将虾仁倒入油锅,迅速把茶叶及汁一同倒入,烹入绍酒,抖动几下,出锅装盘,即成一盘虾仁玉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风味独特的龙井虾仁。

龙井虾仁是受苏东坡“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启发,利用龙井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四绝,与入时鲜活河虾仁相配,创制的杭州名菜。

茶叶入肴添异香

因为茶叶既可以用来饮用,也能够调和滋味,为菜肴增加色彩,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药理成分。所以茶叶用作菜肴的制作,既可增进食欲、解除饥饿,又能防治某些疾病、增强人体健康。

茶叶入肴的方式一般有四种:将新鲜茶叶与蔬菜一起烤制或炒制,是为茶菜;在茶汤里加入菜肴一起炖或焖,是为茶汤;将茶叶磨成粉撒入菜肴之中或制成点心,是为茶粉;用茶叶的香气熏制食品,是为茶熏。

茶肴的特点在于利用茶叶特有的清香调味除腻,还可以通过茶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增强菜肴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

八方美食茶叶来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有人就曾笑着总结道,在中国,几乎任何事情都能够跟吃扯上关系。

比如,上班工作叫“混口饭吃”,在单位干得出色又叫“吃得开”,失业之后叫“丢了饭碗”,碰见倒霉事儿了叫“吃苦头”,赶上好运头了又叫“吃香喝辣”,而即便是得罪人了,也常常被说一句“吃不了兜着走”。

而仅仅享受茶叶的饮品,人们显然不能满足,早已咕咕作响的肚子催着人们悉心研制各种茶肴,菜肴则成为了爱茶者的新任务。

茶叶冰淇淋:在过滤后的茶汁中加入鸡蛋、奶粉、稳定剂和砂糖,经巴氏灭菌、冷却、老化,再经凝冻成型,硬化而成茶叶冰淇淋,不仅可消暑解渴,而且色泽翠绿,味觉清鲜,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茶叶酸奶:在酸奶的制作中,加适量茶汁制成的酸奶色泽乳白嫩绿,口感细腻。

茶叶糖果:将茶叶糖果、果冻茶汁、奶和奶糖混合,可加工成为各种风味茶奶糖;而将茶汁、奶混合,加入蔗糖和果味糖,可制成果仁酱;茶汁加入奶粉、薄荷等可制成口香糖。如将水果汁加入茶汁、芳香物质等制成果冻,同样具有茶糖的功能,并且润滑爽口。

茶叶面条:取上等茶叶100克,加沸水500~600毫升泡成浓茶水,以此茶汁和面擀成的面条,下锅不糊,而且极度清鲜爽口,若制作凉面,味道更佳。

茶叶馒头:取新茶100克,加沸水500克,泡制成浓茶汁放凉至20~30摄氏度,加酵母发面,蒸制馒头,色如秋子梨,味道清香。

茶叶啤酒:饮啤酒时,往酒中兑入接近1/3的冷茶水,味醇至极,微苦中蕴含舒爽。

茶叶鸡蛋:茶鸡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茶叶吃法。美味可口,做法也非常简单:将茶叶80克,加适量水,煮鸡蛋0.5千克,鸡蛋煮至七八成熟时取出,磕破壳,再投入原汁中浸泡2~ 3小时,可使鸡蛋清香爽口。

茶叶鸡汤:做鸡汤时,放入一小撮茶叶(用纱布缝包)或者待鸡汤做好后兑入大半杯极度浓茶汁,鸡汤会更清香扑鼻。

茶叶米饭:将茶叶0.5~0.7克,用500~1000毫升开水浸泡4~9分钟后,用干净纱布过滤,过滤后的茶汤则用来淘米用。用这样的水淘米,即使是陈年旧米,也能煮出香而不腻的白米饭。常吃茶水煮饭,还可以防治心血管、中风、龋齿等疾病。

美味药用两不误

药茶是传统医学宝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非常悠久,历代医书中均有记载,最早记载药茶方剂的是三国时期张揖所著的《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成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其饮醒酒。”此方具有配伍、服法与功效,当属于药茶方剂无疑。

孙中山先生是医生,他知茶爱茶,他认为“茶是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他说:“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

药茶由汉代开始发展至今,至少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经过历代医药学家和养生家的应用、发挥和完善,药茶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与养生保健的一大特色。那么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中西药,药茶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更加注重保健

俗话说,“治病不如防病”。而茶中的很多成分,都被证明有相当不错效果的保健治疗作用。每天一杯茶,就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对于生活工作节奏快的现代人来说,就是为自己变相赢得了时间。

更健康环保绿色

接触过医学方面的人都知道,“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的服用,都会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他器官或生理系统产生或多或少的副作用。

而药茶的搭配服用,能够有助于发挥和加强药物的疗效,并且有利于药物的溶解吸收。

更加方便卫生

目前一些较为流行的成品药茶多用滤泡纸或布袋包装,在服用的时候只需要用沸水冲泡数分钟即可饮用。这样做节约药材,便于携带,饮用方便卫生,易于药物的溶化吸收,真是好处多多。此外,还有制药厂专门从茶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制成口服液或片剂,使药茶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就这样,中国茶叶,披着一件解毒的神奇功能的外衣,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以茶做菜有讲究

因为是入口的材质,所以厨师在选料的时候也是试之又试,希望能够找到最适宜某种菜品的茶叶来锦上添花。所以用茶做菜也是很讲究手法的,要做茶食自然要先熟悉每种茶的特性,若茶叶或茶汤用多了,菜会变苦涩;茶叶或茶汤用少了,又显不出茶香味。另外,葱、姜、蒜、五香此类重味佐料尽量少放,也不要过分夸张,这才合乎茶的本性和健康的要求。

而烹调方式不同的时候,搭配的茶叶也要不同。如果从烹调效果来看,寒凉的海鲜就用同是凉性的绿茶烹调,比如龙井虾仁;温性的乌龙茶与温性的鸡、鸭肉配合,比如川菜樟茶鸭;牛肉是热性的,它的好搭档自然是同属热性的红茶。蔬菜中比较脆、爽的一部分梗类原料可以制作茶叶菜,选用的茶叶以香味充足的红茶为优,而且大多用来制作凉菜。

如果从做菜的效果来看,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茶菜做法。红茶、绿茶、普洱茶、乌龙茶的效果相对好一些,如铁观音冲泡之后散发浓郁的兰香,茶性清淡,适合泡出茶汤做饺子;而灼虾、蒸鱼适宜用绿茶汤;普洱茶适合做卤水汁;碧螺春适合将茶叶捣碎混合一起做羹汤,还有茶水蒸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