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越剧
11318900000005

第5章 越剧常识(2)

花旦,专饰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少女角色,表演以做工取胜,动作灵巧轻快。如《箍桶记》中的九斤姑娘、《西厢记》中的红娘、《玉连环》中的李翠英、《打金枝》中的公主。

闺门旦,专饰名门闺秀、千金小姐一类角色,表演特点是举止端庄、文静大方,唱工和做工兼擅。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彩楼记》中的刘月娥、《西园记》中的王玉贞等。

花衫,饰演古代青年女子,表演形态介于闺门旦和花旦之间,既有闺门旦的大家子身份和端庄大方的仪态,又有花旦俏丽、活泼的举止。如《梁祝》中的祝英台、《盘夫索夫》中的严兰贞、《情探》中的敫桂英等。

正旦,主要饰演做了母亲的中年妇女一类角色,穿着素净,动作稳重,在戏中一般做配角。如《红楼梦》中的王夫人和薛姨妈、《碧玉簪》中的李秀英之母、《二堂放子》中的王桂英、《打金枝》中的皇后等。

武旦,专饰有武艺的女性角色,表演以武功、武戏见长,如《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樊梨花》中的樊梨花和薛金莲、《杨八姐盗刀》中的杨八姐、《白蛇传·盗仙草》中的白素贞、《十一郎》中的徐凤珠等。越剧一向以文戏为主,武戏很少,武旦所演剧目和所学武功,多为从其他剧种吸收。演员中无人专演武旦,相关角色一般由武功基础较好的其他旦角行当演员兼演。

(2)小生

小生所饰演的是青年男性角色。在女子越剧中,由于小生由女演员扮演,故比其他剧种的小生行当更具柔美特色。其中又可分为四种路子及称谓:

书生,又称儒巾生、风雅小生,头戴秀才巾、解元巾(统称方巾),主要饰演儒雅潇洒、文质彬彬的读书人,表演特点是洒脱庄重、温文尔雅,富有书卷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盘妻索妻》中的梁玉书、《西厢记》中的张君瑞、《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等。

穷生,又称鞋皮生或破巾生,因脚拖鞋皮、头戴破巾、身穿百衲衣而得名,主要饰演穷愁潦倒的落难公子和寒家子弟一类角色,表演特点是带有寒酸相和迂腐气。如《情探》中的王魁、《珍珠塔·前见姑》中的方卿、《杜十娘》中的李甲、《李娃传》中落魄时的郑元和等。

官生,主要饰演古代官员、显贵一类角色,头戴乌纱,身着官袍,表演带有一定的工架和气度。如《打金枝》中的郭暧、《贩马记》中的赵宠、《胭脂》中的吴南岱等。

武生,主要饰演有武艺的中青年男性角色,表演特点是英武挺拔,文武兼长,能参加武打场面。如《双枪陆文龙》中的陆文龙、《貂蝉》中的吕布、《樊梨花》中的薛丁山、《辕门责夫》中的杨宗保等。越剧中武戏不多,无人专工此行当,一般根据剧情需要,由武功较好的小生演员兼演。

(3)老生

老生饰演老年男性角色。演出挂髯口,分黑髯、花髯、白髯三类。按表演特点,可分为两种路子及称谓:

正生,戴黑髯,唱、做并重。如《打金枝》中的唐皇、《二堂放子》中的刘彦昌、《凄凉辽宫月》中的道宗、《红楼梦》中的贾政、《李娃传》中的郑北海等。

老生,戴白髯和花髯,过去戏文中称“末”,以做工为主,表演动作性强,如《珍珠塔》中的方本、《情探》中的王忠、《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公远、《李娃传》中的宗禄等。

老外常兼文武老生,主要饰演有武艺的将帅一类角色,表演讲究工架,气度不凡。如《打金枝》中的郭子仪、《金山战鼓》中的韩世忠、《辕门责夫》中的杨六郎等。

越剧中以老生为主要角色的剧目不多,以上几种老生在演员中没有严格分工。

(4)小丑

小丑又称小花脸,因过去化装时鼻梁上常画一白方块而得名。表演特点是幽默、机智或狡猾、阴险,动作灵活、夸张,表情丰富。其中可分为四种路子及称谓:

长衫丑,又称文丑,多饰演花花公子、品行不端的读书人,或其他有喜剧色彩的正面角色。如《碧玉簪》中的顾文友、《王老虎抢亲》中的王天豹和《仁义缘》中的周惠吉、《双狮宝图》中的张友义等。

官丑,饰演反派的或可笑的官吏。如《春草闯堂》中的胡涂知县、《盘夫索夫》中的赵文华等。

短衫丑,通常饰演茶博士、店主或店小二、佣人、衙役或公差等角色。如《玉堂春·苏三起解》中的崇公道、《箍桶记》中的张箍桶、《落帽风》中的范仲华等。

女丑,又称彩旦,通常饰演媒婆、巫婆、老鸨和风趣的中老年妇女等角色。如《珍珠塔》中的方朵花、《碧玉簪》中的陆氏、《何文秀》中的杨妈妈、《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杜十娘》和《李娃传》等戏中的妓院鸨儿等。

(5)老旦

老旦饰演的是老年女性角色。表演特点是沉稳老练,唱做并重。如《红楼梦》中的贾母、《珍珠塔》中的方杨氏、《血手印》中的林母、《西厢记》中的崔夫人等。

(6)大面

大面亦称大花脸,多饰演奸臣和奸邪的员外、恶霸,多施白脸。如《仁义缘》中的赵德贵、《卖花三娘》中的曹超豹、《红鬃烈马》中的魏虎等;也有扮演耿直忠勇或性格粗犷的角色,如《秦香莲》和《追鱼》中的包公、《三看御妹》中的刘天化等,除包公勾脸外,其他角色一般不勾脸。越剧中该行当不发达,起初常由老生兼饰,20世纪50年代起逐渐弱化,几近绝行。

3.越剧表演的程式和基本功

越剧表演的程式技巧,最早是从绍、京、昆等古老剧种吸收而来,也有少数程式吸收自其他地方剧种。越剧演员为掌握程式技巧,从学戏之初便进行表演基本功训练。形体训练从站法、手法、腿功、腰功开始,属共同训练项目;以后按不同行当分别练步法(台步),以及毯子功、把子功、水袖功、扇子功、髯口功等。另一种学习方式是适合剧目需要的基本技术训练,如小戏或折子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基本技艺,以戏带功,可以使学戏者进一步掌握基本功,同时学会如何根据剧情灵活地应用程式技巧。

4.越剧表演的特点

越剧表演既体现着中国戏曲表演的共同规律,如综合运用唱、做、念、打多种表现手段创造舞台形象,表演虚拟化、歌舞化、节奏化,运用程式和注重形式美等。同时,越剧表演艺术又有自己的特殊规律,这就是吸收了话剧、电影表演讲究内心体验,重视真实性的特点,以刻画人物性格为核心,把写实与写意、体验与表现、逼真与美化结合起来。在角色塑造上,越剧表演重视从人物性格出发,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限制和行当的限制,表现出越剧表演自由、灵活,富有生活气息的艺术特点,也塑造了生动、立体和充满真实感的舞台形象。

越剧表演重视发掘程式动作中包含的美学因素,积极探索人物内心情感和剧情发展的内在脉络,巧妙运用程式动作来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细致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与布景、灯光、音乐、服饰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此外,由于越剧中的所有角色都由女演员扮演,使得越剧在美学形态上被归入柔美、秀美的范畴中,这也是越剧表演区别于其他戏曲艺术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越剧的舞台艺术

1.装扮艺术

(1)化装

越剧在“小歌班”时期,演出者都为男性,因此多不化装,只有演女角时,将辫子散开,梳发髻,搽胭脂和“燥粉”(干铅粉)。后来在演古装戏时,仿效绍剧,学水粉化装法,白粉底红胭脂,用墨膏描眉眼。这种简单的化装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1942年10月雪声剧团上演《古庙冤魂》,韩义首次给袁雪芬用油彩化装。此后,随着“新越剧”的发展,各剧团纷纷开始使用油彩化装,并学会了用冷霜或凡士林涂底,隔离皮肤和油彩,用有色的肉色作肤色,用黑色的眉笔画眉毛,用普通的香粉来定装,用小号油画笔来涂唇膏,用棕色眉笔画鼻梁。此时已初步形成了现代化装的基本程序。这个时期,越剧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化装特点,一方面吸收了传统水粉化装法色彩鲜明的优点,另一方面又吸收了电影、话剧柔和自然的长处,形成了色彩明快柔和、线条清新、五官分明、既生活又有艺术夸张的特色,给人以柔美抒情的美感。

传统的水粉化装,底色为白色水粉,腮红在鼻梁周围,眼睛上下朝外揉开,眼、眉均为黑色,脸部为“三白”(脑门、鼻中、下巴)。经过变革后的越剧化装,改底色为嫩肉色或肉色油彩,仍保留“三白”地位的亮色,腮红涂在面颊上,根据演员颧骨高低,脸型不同,改变腮红涂的方位,不再是满腮红。鼻梁改为棕色,眉眼的黑色都有红色、棕色糅和相间。内眼角、外眼角吸收仕女画的画法,加红色。嘴唇深浅色勾出轮廓,然后用口红或红油彩均涂,显得艳丽夺目,而又自然柔和,与越剧诗情画意的美感融为一体。

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越剧走向国际舞台,演员们赴国外演出时,带进了不少进口化装用品,如美国的密斯佛陀油彩、胶水、美目贴等,在化装上又改进了不少。特别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剧化装又吸收了美容的方法,涂“粉底”、刷“睫毛膏”、搽“眼影粉”、用“眼线水”画眼线、用唇线笔画口红、用美目贴粘假双眼和吊眼角、皱纹等,这些技艺都被巧妙地运用到了越剧舞台和越剧电视戏曲片中。

(2)发式与头饰

在男班初期,饰演女角的男班艺人一般将辫子散开,梳上发髻,插纸花,这是越剧历史上最早的发式和头饰。之后演古装戏时,仿效绍剧,不浓装,旦角头饰用小玻璃管串的排须,从额顶左右分开垂到发髻,发髻上用些顶花装饰。到了20世纪20年代,越剧又学习京剧扮相,包大头,用木制和铁皮做成的定型水片装扮,还没有正统的“头面”。女班出现后,女演员们得天独厚的长辫子代替了“包头”中的“发帘子”和头面上的顶髻假发。女班进入上海后,开始有了“私彩行头”,同时也学习京剧的“铜泡包头”“水钻包头”“点翠包头”。

1940年,袁雪芬在大来剧场上演《恒娘》时,没有用包头,而用自己头发梳成古装头,把繁多的头面饰物,化整为零地运用。自此,女班艺人们不但改头面为髻发,而且上演新编古装戏时,把水片这种传统的式样也改革掉了。她们从古代仕女画中寻找灵感,利用自身的长辫子和刘海、鬓发,创造越剧旦角中特有的古装发式与头饰。20世纪50年代,出于发式的需要和化装省时的需求,头套开始出现。此后不久,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首先设置了“化装管理”这一岗位职务,最早任职的有金月华、李惠芳等人。之后相继有了造型设计人员,他们专门画出发式样子和头饰设计图,演员的舞台形象可按设计图来制作和体现,这在戏曲队伍中是首创。它率先走向设计正规化,使演员舞台形象从初级阶段发展到成熟阶段,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越剧头饰,最早是把头面的饰物,化整为零插戴。如边凤、葫芦针、锡杖插、后三条、蝴蝶花等。以后改良的装饰是珠凤,另外把点翠头面的凤钗,进行专用,又在旧货店中购买了明清遗留下来的真的饰物进行装饰。有了设计人员后,又对头饰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和制作,然后到戏服厂定制。越剧头饰打破了传统头面饰物固定的模式,把历史生活中的簪、钗、步摇、帼、巾帼、钿、花钿等巧妙地运用到舞台形象中去,为皇后、公主、官宦女眷设计出九尾凤、七尾凤、双头凤、对凤;为一般书香家眷设计出了偏凤、单凤、凤头钗、中凤;为贫寒家女子设计了云头、如意、百吉、小珠凤等样式。越剧头饰上的戴花也非常讲究,不能随意佩戴。头花的颜色以间色为主,没有特殊需要,一般不戴特别鲜艳的头花,非常注意从人物性格出发,色彩上强调与服装的和谐。讲究戴花和装饰物的平衡感及戴花和假髻的层次感。为了和服装中绣花勾金协调,制作人员喜欢在花瓣上粘撒五彩碎亮片。越剧演员喜欢戴绢花,尼龙丝花、珠花,婚丧之时戴绒花。此外,上海越剧造型设计人员,还自行设计了耳环、手镯、同心锁、福字锁、如意锁等项圈。20世纪70年代又聘请了专门做首饰的退休艺人,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首饰。

(3)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