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11262000000030

第30章 飞箝①第一(1)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②。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计,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术;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④,乃可求,乃可用。

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⑤,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壁帛、采邑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钩之,其事用抵巇⑦。

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蛆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僧,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⑩,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乃以钳求之。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宣之?,此飞钳之缀也。

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钳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注释】

①飞箝:意为先以为对方制造声誉来羸取欢心,再以各种技巧来箝制他。

②征远来近:使远近贤士归附。

③见内外之辞:发现言辞所表达的情感之虚实。陶弘景注:“外谓浮虚,内谓情实。”

④征:征召。

⑤其不可善者:难以用钩箝之辞促其善变的。嘉靖抄本“善”作“差”。

⑥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有时摇量对方才能,确立去就、纳拒之势以诱引之。

⑦其事用抵巇:运用钩箝之术要以抵巇之法配合使用。

⑧用之于天下:以飞箝之术进行外交活动,说动帝王,影响天下。

⑨山且险:也作阻险,险峻的地势。

⑩乃就说其所重:在其所重视的事理上说。或可理解为陈述其优势所在。

?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先主动接近对方,而后随之,顺应对方思路,并有意识地附和之使适应。

【译文】

凡是揣度人的权谋,衡量人的才能,都是为了征召天下远近有才能的人。当人才应召而来时,要确定自己的意向,建立赏罚制度,首先必须详察他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辨别他们言行是非与审察他们真实的言辞的虚浮和言辞,了解他们每个人的道术、方术是否可行,是否有高超的计谋韬略。试探他们如何决断国家安危的基本大计,并且决定君臣间的亲疏关系,然后就可以进行权衡,了解谁有能力谁没有能力。接着矫正他们的不足之处,这样就可征召、就可求其谋,就可用其才。

采取方法引诱谈话者说出实情,然后加以判断,用甜言巧语褒奖和推崇他们,进而箝制住他们,使他们为我所用。这种用于引诱他人真话的飞箝之语,在外交辞令上有时一样,有时不一样。对于那些用飞箝之辞不能驾驭的人,有的可以先征用他,然后反复加以考验。有的先给以反复考验,挑出毛病,而加以诋毁。有的认为反复考验就是诋毁,有的认为诋毁就等于反复考验。

准备征用的人可以用财物、珠宝、玉璧、丝绸、美色来引诱他,以便加以考验。或者权衡考察他的才能大小,给以一定的名利地位考验他,做出或收留或不收留的样子来控制他;或是在使用过程中,观察他的言行,找出小错误乘机而箝制他。其方法是用抵之术。

如果要将“飞箝”之术运用到治理国家之上,辅佐天下君主成就大业时,一定要先考虑这位君主的权谋,衡量他的才能,观察天时的盛衰,了解、掌握地域的宽窄、山川的险峻与难易,人民财物的多少,诸侯之间交往的关系,究竟谁跟谁亲密,谁跟谁疏远,谁与谁要好,谁与谁有仇恨,也必须了解清楚。要详细知道他心里关心的是什么,想的是什么,审察他的真正意图,了解他爱好什么,厌恶什么,然后就对他最关注的事情进行游说。用引诱之辞投其所好,进一步控制住他。

如果把“飞箝”之术运用于人,就要揣度对方的智能,权衡对方的才气实力,估量对方的气势,把这些做为关键去迎合他,顺随他,或以箝制之法调和他,用我们的意图去开导启发他,这就是用飞箝之术去控制人,从而得到诸侯之权,为己所用。

假使用“飞箝”之术说服一些有才干的贤能之士为我所用,就要先用言词赞美歌颂对方,让对方,随我所愿,使对方能心悦诚服来为我效劳。研究对方的言辞,摸准他的心意,进而控制对方,这样就可箝制对方使他直行,使他横走,导引他或向东,或向西,或向南,或向北。也可引向反面,也可把他引向倾覆。虽然覆败,但还能重新振作,不论如何做,都要把握好一定的度数。

【感悟】

积极地发现别人的优点,扬人之长,是观察、分析、判断一个人的着眼点。从言论、感情和行为上对这个人加以刺激,使其产生感恩的心理,有利于使其归附。

运用飞箝之术去说服上层人物,要仔细估量对方的智能,权衡对方的财力,揣度对方的气势,以迎合顺随的态度去获得对方的信任,然后对方才能听从你的计谋。

【故事】

一、周武王作战

公元前11世纪,在我国历史上属商朝的末期。当时,商纣王暴虐无道,陕西有个姓周的部族首领叫姬发(周武王),他开始兴兵讨伐纣王。

周武王亲自率领三百辆战车,三千名勇士,还有四万五千名穿着盔甲的士兵出潼关,驻扎在黄河北岸。

周武王知道,对付纣王,光凭自己手中的这点兵力还是不够的。所以,他又联合了西南的八个部族,在距当时的商都——朝歌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誓师大会,声讨纣王的罪行。

周武王在这个誓师大会上宣读的誓词名叫《泰誓》,“同心同德”就出自这里边。

《泰誓》中称,纣王虽然有很多的奴隶,但他们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而我方虽只有治国的能臣十人,但思想统一,信念一致。《泰誓》中接着还有一段话:大家要团结一心,为同一个目标共同战斗,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建立功勋,让天下永远享受太平。

当时所有的将士,听了周武王的誓词后,斗志昂扬,军心大振。此后,在牧野与前来应战的商朝大军展开了血战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商朝的将士和奴隶不愿为纣王卖命,在激烈的战斗中纷纷倒戈,发动起义。结果是纣王兵败自焚,商朝从此灭亡了。周武王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

纣王与民众离心离德,最后国破身亡;武王与民众同心同德,取得了胜利。一反一正,两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民族内部团结,同心同德,该是多么重要。

春秋时,吴王阖闾除掉庆忌后,大摆酒席,大臣们全都向他表示祝贺。伍子胥对阖闾说:“大王终于了却一桩心事,可是我的仇恨哪年哪月才能得报呢?”伯也请求阖闾发兵。阖闾说:“发兵去打楚国,那么让谁当大将呢?”伍子胥和伯齐声说:“听凭大王的吩咐,我们都愿意誓死从命。”阖闾没有吭声,看了看四周,叹了口长气。伍子胥窥出阖闾还不愿意拜他为大将,赶紧接着说:“要不,我再推荐一个人,我想大王一定会乐意用他。”阖闾问:“谁呀?”伍子胥说:“他是齐国人,叫孙武,是个大军事家。他研究了许多打仗用兵的方法,还写了十三篇兵法。如果把他请来,拜为大将,吴国必能变成天下无敌的强国,大王就是霸主了。对付楚国,易如反掌。”阖闾听了,非常高兴,立即打发伍子胥带着贵重的礼物去请孙武。

孙武,去见阖闾。阖闾从朝堂上跑下来迎接孙武,随即问他用兵的方法。孙武把自己写的十三篇兵法送给他。阖闾叫伍子胥念一遍。每当伍子胥念完一篇,阖闾就点头称赞,并对伍子胥说:“十三篇兵法既简明扼要又精练纯粹,好极了!可是吴国国小兵微,怎么办?”孙武说:“有了兵法,只要大王有决心,不仅男子,就是女子也行。男男女女,全都能够打仗?”阖闾笑着说:“女人怎么能打仗,这不是闹笑话吗?”孙武一本正经地说:“如果大王不相信我,请先拿宫女们试一试。如果不能把她们训练得跟士兵一样,我愿意认罪受罚。”阖闾派了一百八十名宫女,让孙武操练。孙武请阖闾挑出两个爱妃当队长。最后,孙武请求说:“军队最重要的就是纪律。虽说拿宫女们试试,也得讲究纪律。请大王派个执掌军法的人,再给我几个武将当助手。”阖闾都答应了。

一百八十名宫女全部穿戴着盔甲,手执兵器,在操场上集合。孙武首先制定了三道军令:“第一,队伍不许混乱;第二,不许吵吵闹闹;第三,不许故意违背命令。”接着,他把宫女们排成队伍,操练起来。那两个妃子队长觉得她们穿上军衣,拿着长枪、短刀,只是来玩耍而已,就带头嘻嘻哈哈地不听使唤,其他宫女也跟着笑闹成一团。她们或坐,或站,或摆姿弄势,或来回奔跑,简直不把操练当一回事。孙武传令,叫她们立即归队立正。其中还是有人不停地说笑,不听从命令。孙武传了三次令,那两个妃子队长和宫女还是嬉笑如故。孙武大怒,瞪着眼睛大声地跟那个执掌军法的人说:“士兵不听命令,不服约束,按照军法应当怎么处治?”军法官连忙跪下,说:“应当斩首!”孙武就发出命令,说:“先把队长斩了,做个榜样。”武士们就将两个妃子队长绑起来,吓得宫女们全都花容失色。

阖闾在高台上远远地看着孙武操练宫女,忽然看见两个妃子被绑上了,立刻打发伯拿着“节枝”(代表君王权力的一根手杖)去说情,说:“我已经知道将军用兵的才能了。这两个妃子是我最疼爱的,请饶了她们吧!”

伯急忙来见孙武,传阖闾命令。孙武说:“军中无戏言。既然大王让我做将军,就得由我管理军队。要是不把犯法的治罪,以后我还能够指挥军队吗?”最后孙武还是处死了阖闾的这两个妃子,又挑了两个宫女当队长,才重新操练起来。这批宫女在孙武严厉的训练下,居然操练得有模有样。

阖闾虽然佩服孙武的兵法,但心里却仍不太愿意重用他。伍子胥对阖闾说:“大王准备征伐楚国,领导各国诸侯,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就非得有个像孙武那样的大将不可。”阖闾经他这么一说,才拜孙武为大将,又称呼他为军师,嘱咐他为征伐楚国作准备。

三、曹刿论战

春秋时期,鲁国与齐国在长勺发生战争。当时,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鲁庄公决心御敌,苦于没有谋士,经人推荐,名不见经传的平民百姓曹刿,被带到了鲁庄公面前。鲁庄公问他有什么办法可以击退齐国军队,曹刿回答:“这很难说,打仗全凭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可以遵循。”鲁庄公听后觉得有道理,就带着曹刿和大军直驱长勺。

鲁国的军队到了长勺,摆好阵势,与齐军遥遥相对。严阵以待的齐军即刻下令击鼓进兵,全军潮水般地涌来。鲁庄公一听对方鼓声震天,就想叫鲁军也播鼓对敌。曹刿马上制止他说:“等一等,别跟他们交手。”鲁庄公就下令:“不准喧嚷,不准开打。”齐国军队在鼓声催促下冲了过来,却遇到鲁军不为所动的严整阵容,只好退了回去。过了一会儿,齐军又擂鼓冲锋,鲁军仍然不动声色,未见一人杀出来。齐军找不到交锋的对手,只能再次退回。这时,齐军将士以为鲁军怯阵,只守不战,不敢与自己交锋。当第三次战鼓擂响时,就有些懈怠,兴趣索然地跑向鲁军。哪知此时,鲁军阵中忽然鼓声大作,鲁国将士霍地喊杀而出,刀砍箭射,毫无准备的齐军顿时被打得七零八落,狼狈逃窜。鲁军乘胜追出齐军三十多里,缴获了大量的辎重和兵器。

战后,鲁庄公虚心地向曹刿请教。曹刿就说了文首的那段话。鲁庄公钦佩地跷起大拇指说:“你真可以说是一个精通军事的将军啊!”

四、冯异大败赤眉军

冯异与赤眉军在华阴相遇后,即与之相拒达六十余日,交战数十回合,招降赤眉将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三年(公元27年)春,光武帝遣使臣授冯异为征西大将军。适逢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等返回,与冯异相遇,邓禹、邓弘邀冯异共同攻打赤眉军。冯异说:“我与赤眉相持有数十余日,虽多次斩获其骁将,然其所存兵马尚多,所以难以兵马攻破,而可稍以小利相诱。皇上现在让你们屯驻渑池,你们可袭击赤眉东侧,我则攻其西侧,方能一举成功,这是万全之计。”邓禹、邓弘不听。

邓弘与赤眉军大战累日,赤眉军假装溃败,弃辎重而逃。车上皆装满土,用豆盖在上面,士兵饥饿难忍,争抢食之。赤眉回军攻打,邓弘所部溃不成军。冯异与邓禹联合救邓弘,赤眉军才稍稍退却。冯异提出士兵饥饿疲倦,可暂且休整,邓禹不听,与赤眉再战,于是遭到极大挫伤,伤亡三千余人。邓禹逃回直阳。冯异弃马步行走回谿阪,仅得与麾下数人回营。而后即坚壁严守,收集散卒,招得诸营保数万人众,与赤眉约定会战日期。他们先让一些壮士更换赤眉服装,埋伏在道路两旁。早上天亮,赤眉军以一万人攻打冯异前军,冯异分兵以救。赤眉军以为其势弱,便集中兵力攻打冯异,冯异见其中计,则纵兵与赤眉大战,至太阳西斜,赤眉军势气大衰,而伏兵即起,因衣服与之相同,赤眉军不能识别真假,众人皆惊恐溃逃。冯异乘胜追击,于崤底大败赤眉军,收降其男女人口八万人。其余十万多人,东奔宜阳投降。

光武帝诏书慰劳冯异说:“平定赤眉,官兵劳苦,开始虽然败回谿皈,最终率能获捷于涡池,可以说这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要论功行赏,嘉奖有大勋大功之人。”

五、田穰苴的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