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自然,事有合离②;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巇者,罅也。
罅者?山间也;山间者,成大隙也。险始有腾,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⑦也。
【注释】
①巇:同隙,是虚的意思。
②物有自然,事有合离:事有逆顺离合,是事物的自然法则。
③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远的如能以经验来推论,也是可以知道的。
④罅:裂缝,漏洞。峒:山间的溪谷,指大裂缝。与“涧”字同义。道藏本注:“隙大则崩毁将至,故宜有以抵之也。”
⑤抵而塞:意思是说,从内部产生的矛盾,则采用修补的办法。抵,对付,利用。塞,补塞。
⑥抵而匿:意思是说,问题处于萌芽状态,宜用掩盖、宽容的办法予以消除。
⑦理:原则和方法。
【译文】
天下的万物都有自己本身生发死灭的自然法则,事物的分散与聚合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有的近在身边却无法看见,有的相距很远却很了解。近在身边不能发现的事,是因为没有详细地加以观察,距离远的却能了解,是因为回首考察过去的历史,能够验证预测未来。
所谓“罅”就是裂缝。裂缝,逐渐发展就变成大裂缝。小的裂缝刚出现时就有兆头,就应该从里边将它堵塞,或从外边挡住,控制住它的发展,甚至使它消失。当裂缝已扩展开了,无法堵塞时,就可以乘势取而代之,另作他用。这就是堵塞裂缝的基本原理。
【感悟】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对于刚刚出现的漏洞就要想法及时加以补救,否则漏洞逐渐扩大,要堵就困难了,甚至于无法堵塞。如果漏洞大了,不能以堵的办法处理,那么就只有从根本加以解决。
【故事】
一、赵简子爱士
赵简子,春秋后期晋国卿大夫,六卿之一,赵氏大宗宗主。赵武之孙,赵成嫡长子,出生世卿大族,至晋定公时执政晋国十七年之久。
赵简子有两匹白骡而又特别喜欢它们,阳城胥渠在广门任小官,夜晚叩门求见,说:“主君的家臣胥渠得了病,医生告诉他说:‘得到白骡的肝脏,病就可以治好。不能得到就得死了。’”门人进去通报,董安于正在旁边侍侯,听说后气愤地说:“嘿一,胥渠啊,竟想得到我们主人的白骡!您让我这就去杀了他吧。”简子说:“杀人却是为了保存牲畜,不也太不仁义了吗?杀牲畜以便救活人,不是非常仁义的吗?”于是召来厨师杀死白骡,取出肝脏拿去送给阳城胥渠。过了没有多长时间,赵简子发兵攻打狄人。广门的小官左边带七百人,右边带七百人,都最先登上城头,并获取敌人带甲武士的首级。君主怎么能不爱护人呢?
有邯郸的民众在正月元旦这一天将他们捕获的野鸡献给简子。简子很高兴,赏赐给了他们很多东西。门客问简子为什么重赏。简子说:“在正月元旦这天将猎物放生,是表示一种恩德。”门客说:“民众知道您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取它们,反而使他们死了很多。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人们捕猎他们。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您的恩德是弥补不了犯下的过失的。”简子说:“你说得对。”
赵简子出兵攻打齐国,命令军中有敢劝谏的人,一律处死。有一个名叫公卢的武士,看着赵筒子大笑。赵简子问:“你笑什么?”公卢回答:“我一向就喜笑。”
赵简子说:“你能说出理由就算了,说不出理由就处死你。”公卢说:“在采桑的季节,我邻居家夫妻二人都出去干活。丈夫看见一个采桑女子,就去追她,没有追到,就回来了。他的妻子一怒之下也走了。我是笑这个人太可笑了!”
赵简子说:“如果我因为攻打别人的国家,失去自已的国家,我就太可笑了!”于是下令退兵。
有一次有人对赵简子说:“你为什么不改正过失?”简子说:“好的。”
左右大臣们说:“你根本没有过失,要改正什么?”
赵简子说:“我说好,不一定就表示有过失,我是想得到能规劝我的过失的人,现在我回绝了他们,是回绝能规劝我的人,能规劝的人望而止步,我的过失将永远无法改正。”
赵简子对人说:“赦厥很敬重我,从来不肯在众人面前批评我,可尹绰却老是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指点我的缺点,使我难受。”尹绰听了,很不以为然,对赵王说:“赦厥连你的丑恶都爱上了,所以从来不留心你的过错。我决不敬重你的丑恶,所以常注意你的过错,这全是促你改进啊!”。
一天,赵简子乘船在黄河上游玩,十分开心。看着滔滔东去的河水,忽然,赵简子深有感慨地说:
“怎样才能得到贤士,整天与他相处呢?”
划船的人名叫古乘,听了赵简子的感叹后向赵简子深深鞠了一躬,说:
“大人听我冒昧地说几句。你看那些珠宝、美玉,它们没有长脚,离这里又有千里之远,却能来到这里,为什么呢?这是人们因为喜好它们,便从千里之外将它们寻了来。而贤士是长脚的,他们不来,恐怕是因为您不喜好他们吧?”
赵简子说:“不对,我平素广招人才,门下食客就有上千人。我对他们的供养也是很真心的,如果发现早上吃的东西不够了,我马上派人在晚上去市场收税供给他们;如果晚上吃的东西不够了,早上就派人去市场收税供给他们。我对他们如此真诚大方,还能说我不喜好贤士吗?”
古乘听了赵简子这番话后说:“鸿鹄之所以能飞得又高又远,是因为它依靠着坚硬的翅膀。它背上的细毛、腹部的绒毛,长长短短、松松软软、多多少少没有一个定数。这样的毛,少了一把,不影响它飞得高,多了一把,也不影响它飞得低。大人您所需要依赖的应该是像翅膀那样能让您高飞的有用之才,而不是像细绒毛那样无足轻重的无用之才。贤才在精而不在多,庸才再多也无益。不知大人门下上千食客中,有没有像鸿鹄翅膀那样的有用之才?该不会都是些细绒毛吧!”
二、齐闵王丧国
公元前301年,齐宣王去世,他的儿子田地继承王位,是为齐滑王。他在位十七年(公元前301年至公元前284年),好大喜功,狂妄骄纵,穷兵黩武,专横跋扈,导致内外树敌,亡国丧命。他的教训和悲剧也因此载入史册,为后人所吸取。
齐湣王继位之初,便倚仗齐国的强大实力,插手他国内政。湣王元年(公元前300年),韩国的公子咎与公子几瑟争夺太子之位,由此激化矛盾。齐湣王为表达自己的态度,准备出兵韩国,共同与亲齐国的韩公叔帮助公子咎并将其立为太子。这时,支持公子几瑟的中庶子向几瑟建议铲除公叔,几瑟没有听从中庶子的建议。不久,齐湣王大兵压境,驱逐公子几瑟,公子几瑟见大势已去,仓皇逃往楚国。齐湣王二年(公元前299年),齐国邀请魏襄王一块儿到了韩国,胁迫韩襄王立公子咎为太子。
齐湣王继位之初,楚国由于内优外患,使得楚怀王不得不向齐湣王求和,并派太子横到齐国作人质,以加强齐、楚联合。秦国为拆散齐、楚联盟,对楚国施了离间之计。楚怀王听信谗言,决定与秦国结盟。当他到达秦国时,被秦昭王扣留,后忧愤成疾,死于秦国。齐湣王三年(公元前298年),楚怀王被秦扣留后,一直在齐国作人质的楚太子横向齐湣王请求回国。齐湣王没有答应,并要挟说:“如果把楚国东边的五百里土地割让给我,就可以让你回去;否则,是不会让你走的。”无计可施的太子横,万般无奈中去问他的老师慎子该怎么办,慎子告诉他说:“土地是用来为自己服务的,如果因为爱土地而不去为死去的父亲送葬,那是不孝不义的行为。所以我赞成答应给齐国土地。”齐湣王在得到允诺后,便放走了楚国的太子横。后来由于秦国出兵干预,齐湣王欲得到楚国东边五百里土地的愿望也没有实现。
由于秦国的干预,齐湣王的打算落了空,他大为恼怒,非常怨恨秦国。不久,秦国要攻打魏国,当时在魏国做官的齐国人陈珍,为魏国游说来到齐国,对齐湣王说:“有能力灭亡各诸侯国的是秦国。我不担忧强秦的威胁,而担忧六国相互攻伐,使自己疲弱下去,其结果只能是被秦国乘机吞并。”陈珍又为齐湣王分析说:“现在秦国想攻打魏国的绛和安邑,如果得手,就会沿着黄河向东攻齐。大王不如派兵与三晋联合抗击秦国,这样,既帮助魏国打击了秦国,齐国还可以免遭秦国的攻伐。”湣王觉得陈珍的分析很有道理,而且也符合打击秦国、扩大自己影响的意愿,便采纳了陈珍的建议,派孟尝君田文率领齐军,联合韩、魂攻打秦国。齐湣王三年,孟尝君统帅齐、韩、魏三国联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到了秦国的边防要隘——函谷关。然而,由于孟尝君中了韩庆的计谋,使“三国无攻秦”。直到齐湣王五年(公元前296年),三国联军才对秦国发起进攻,攻破函谷关。为了缓解局势,秦昭王被迫“割河东而讲和”。齐国联合韩、魏兵临函谷三年,对阻止秦的东向兼并势头、提高齐国的地位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齐湣王只顾眼前利益,接受了秦国的讲和要求,没有将“革命”进行到底,所以使他丧失了打击秦国、削弱秦国、以致最终消灭秦国的良机。
湣王五年(公元前296年),因赵国保持中立,不派兵干预齐国攻燕之事,距燕遥远的秦国爱莫能助,只好眼睁睁地看看齐军向燕国展开了猛烈的进攻。燕军在权地被齐军强大的攻势击败,齐军杀燕军十万,两员大将被俘,几乎全军覆没。不久,有恩于齐国的赵国,在齐国不加干预,甚至相助下,一举灭掉了中山国。齐军权地败燕,是齐湣王继破秦函谷关之后,取得的又一场胜利,更使齐滔王称霸天下的野心进一步膨胀。
燕昭王为了向齐国报仇,让苏秦到齐国搞反间活动,以折断齐国的羽翼、拆散齐国的联盟。他指使苏秦一方面破坏齐国和赵国的关系,削弱齐国的力量;另一方面,劝谏齐湣王进攻宋国,以转移齐国对燕国的威胁。因此,苏秦极力怂恿、引诱齐国攻打宋国。苏秦曾对当时担任齐相的韩珉说:“您使我在齐国受到重用,我将让燕国侍奉齐国,齐燕联合为一体,韩国和魏国也会服从齐国,赵国若蛮横无理就讨伐它。希望齐国集中力量进攻宋国。”
齐湣王不但没有识破苏秦的计谋,反而还赞誉他,并于齐湣王十二年(公元前289年)任命苏秦为齐相。从此,苏秦这颗定时炸弹便埋在了齐国的心脏,成为齐湣王国破身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齐湣王七年(公元前294年),秦国发兵进攻韩国,韩国因失去齐国的支持而连吃败仗。最终被秦军攻占了韩国的武始(今河北武安县南)和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南)。次年,秦将白起率领大军以不可阻挡之势大败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南),斩首兵士二十四万,俘虏魏国将领公孙喜,韩魏联军损失惨重。齐湣王九年(公元前292年),攻势愈猛的秦军又乘胜夺取了魏国的垣(今山西垣曲东南)和韩国的宛(今河南南阳)两个地方。次年,秦国攻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济源东南)和韩国的邓(今孟县西)。几年的扩张掠夺,使得秦国的势力不断增强,三晋的大片土地尽为秦军攻取。
齐湣王十三年(公元前288年),齐国军队开始攻打宋国。当时燕昭王派张魁率领燕军去帮助齐国伐宋,可齐湣王不把燕国放在眼里,竟然杀死了燕将张魁。燕昭王只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齐湣王十四年(公元前287年),发动了第二次攻宋。燕昭王又派二万士兵,自备粮食协助齐国攻宋,结果迫使宋国割淮北地与齐国讲和。实际上,燕昭王并不愿意帮助齐国,为了雪耻,只好佯装侍奉齐国,以等待机会。这次攻宋,楚、魏都来争夺宋地。齐湣王十五年(公元前286年),任用韩珉为相,齐国趁宋国发生内乱之机发动了第三次大规模攻宋。齐国攻宋,遭到了秦国和楚国的反对。秦昭王十分恼怒,准备派兵阻止齐国进攻宋国。后经苏秦从中斡旋才作罢。
当齐军与宋军即将决战时,秦国却又违背诺言,暗地里阻止齐军的军事行动。为争取赵国的支持,齐湣王派公孙衍到赵国去见专权的赵相李兑,以齐军灭宋后给李兑早就垂涎的宋国的陶邑为条件,劝李兑支持齐国。李兑答应了齐国的请求。在赵国的支持下,齐湣王举兵伐宋。大军浩浩荡荡,长驱直入,以不可阻挡之势吞并了宋国。宋王偃仓皇逃亡到了魏国,最后死于温地。齐湣王一举消灭了宋国,使齐国的政治、军事实力达到了顶峰。但由于战争连年不断,齐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几乎耗尽,再加上齐湣王不讲究对外战争和对内治理的策略,专横跋扈,穷兵黩武,从而内外树敌,不久就发生了五国联合攻齐的军事行动。这也预示着齐湣王国破身亡的悲剧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