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航空母舰传奇
11207900000080

第80章 日本赤城号航空母舰

简介

赤城号航空母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舰。

赤城号的命名源自日本关东北部的赤城山,这与大部分是使用飞翔的动物作为命名的其他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有点不同,这主要是因为“赤城”号原本设计是一艘战列巡洋舰,中途改建为航空母舰,却没有再行改名而沿用原本的巡洋战舰命名所致。

概况

根据日本帝国海军制定的“八八舰队计划”,赤城号最初是作为天城级战列巡洋舰的二号舰于1920年12月6日在吴港海军船厂开工建造,由于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1922年2月5日暂停。1923年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日本将停建的巡洋战舰“赤城”号改建为航空母舰。

从战列巡洋舰改为航空母舰时,主甲板以上全部重新建造,设有双层机库。最初“赤城”号安装3段飞行甲板呈阶梯状分为3层,上层是起降两用甲板,全长190米,宽30.5米,中、下两层与双层机库相接可供飞机直接从机库起飞,中层甲板供小型飞机起飞,长约15米,下甲板层较长供大型飞机起飞,长55米,宽23米。上层飞行甲板前端下面是横跨舰体两舷的舰桥。

后来实践证实短距飞行甲板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而且舰桥位置太低,不利于观察和指挥。为了消除烟囱排烟对飞机着舰造成的不良影响,锅炉的废气从右舷伸向舷外并向下弯曲的烟囱排出。

赤城号完工时安装了安装10门200毫米口径火炮,用来打击巡洋舰等水面目标,其中两座双联装炮塔并列安装在舰桥之前的甲板上,单装炮廓式炮组分别装在舰体后部两侧。赤城号航空母舰1925年4月22日下水,1927年3月25日完工。标准排水量29500吨,航速31.7节。

1928年,日本帝国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曾出任“赤城”号舰长。山本以其敏锐的眼光意识到了这种搭载飞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战舰对海战将产生的本质影响。尽管这种思想在当时海军中并不占主要地位,但山本确实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赤城号之中。

赤城号航空母舰在日本帝国海军服役的前五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在右舷安装了一个小型岛式上层建筑。1935年10月到1938年8月间“赤城”号在佐世保海军船厂进行了与加贺号航空母舰类似的现代化改装。取消不实用的中下两层飞行甲板,拆除中层飞行甲板前面的2座双联装200毫米炮。

上层飞行甲板改为全通式,加长加宽并进行结构加强,一直延伸至舰首并用立柱支撑。机库向前延伸,升降机3座。考虑航空母舰编队并行时便于各自的飞机起飞、降落,岛式舰桥特别的安装于舰体左舷,替代了原先的右舷岛式上层建筑,在起飞整理队形或返航准备降落时,赤城号的飞机可以向右边盘旋,不会与并行舰的飞机起降发生空中交通冲突,实践表明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由于某些原因采用左舷岛式上层建筑发生的事故更多。

赤城号还对舰炮进行了重新调整。赤城号航空母舰改装后满载排水量41300吨,主机输出功率133000马力,最大航速31节,载机72架(最多可载91架)。

作战经历

1932年1月的第一次淞沪抗战中,赤城号、加贺号轰炸上海。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赤城号先后在长江流域、华南、海南等地作战。

赤城号航空母舰作为日本海军的第一艘大型航空母舰,赤城号上有日本海军最优秀的飞行员。1940年,日、美关系日趋紧张,美国太平洋舰队移师珍珠港。

1941年初,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制定的袭击珍珠港的计划,为此各航空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山本五十六的政策是训练中的伤亡与实战中的伤亡同样对待。致使赤城号以及第一航空战队的飞行员在参战前轰炸的命中率可达到80%的水平。

1941年12月7日“赤城”号作为日本航空舰队旗舰,参与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最初6月内,由赤城号作为旗舰的日本第一航空舰队向西扫荡南太平洋至印度洋海域。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中,“赤城”号是机动部队指挥官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的旗舰,被美国海军企业号航空母舰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命中两颗炸弹,引起甲板上刚加满油的舰载机和摆放在甲板上的鱼雷爆炸,执行护卫任务驱逐舰舞风号、荻风号、野风号和岚风号各自发射了一条鱼雷,赤城号于次日凌晨沉没。1942年9月25日日本海军除籍。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29500吨/36500吨;公试排水量:41300吨。

长度:261米/190米,宽度:29米,吃水:8.1米;改装后长度:260.67米/249.2米(飞行甲板),宽度:31.32米,吃水:8.7米。

动力:19台锅炉,蒸汽轮机,主机最大输出功率133000匹,4轴。

最大航速31节,续航距离8200浬/16节。

武备:10座20厘米口径舰炮、6座12厘米双联装高射炮、14座25毫米双联装高射炮;改装后:6座20厘米口径舰炮、6座12厘米双联装高射炮、14座25毫米三联装高射炮。

舰载机:舰战12、舰攻35、舰爆19、补用25,合共91架。舰战18、舰爆18、舰攻27.

舰员编制:1297人;改装后16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