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草药治病大全
11206700000064

第64章 莱菔子

又名:萝卜子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平;归脾、胃、肺经。

消食兼降气

莱菔子善于消食化积、除胀行滞。据《本草纲目》记载,炒菜菔子“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莱菔子,无论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

“莱菔子小档案”

莱菔子在中国各地均产,药用部位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一般在初夏采收,晒干,用小火炒至微鼓,有香气,即为炒菜菔子。

“功效主治”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主治1.用于食积不化兼脾胃气滞引起的腹胀腹满、嗳气吞酸、腹泻等。2.用于痰壅气喘、咳嗽兼食积。3.醋研外敷可消肿毒。

“注意事项”

1.莱菔子易耗气,无食积、痰滞、气血虚弱者忌用。2.不宜与人参同用。3.据研究显示,生莱菔子有轻微毒性,能引起恶心等症状,故宜用炒菜菔子,并打碎先煎。

“古今验方”

1.治疗小儿疳积

莱菔子20~30克,炒制,研末,醋调成糊,外敷贴神阙穴,用纱布和胶带固定,每日2次。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等。

2.治疗大便秘结

取莱菔子适量用小火慢炒至黄色。成人每次口服30克,小儿酌减。一般服药后2~6小时自行排出软便。无副作用发生。

3.治疗牙痛

取莱菔子27粒,去红皮,研为细末后以人乳和匀。左边牙痛,即于右鼻中点少许;右边牙痛,即于左边鼻中点之。一般外用1~2次即可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