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草药治病大全
11206700000121

第121章 玫瑰花

又名:徘徊花、刺玫花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

缓和理气兼和血

玫瑰花理气而不辛燥,和血而不破血,缓和理气,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轻症。《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玫瑰花“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本草正义》记载,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玫瑰花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效去除器官硬化、修复细胞,抗病毒,解除口服锑剂中毒。

“玫瑰花小档案”

玫瑰花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北等地。按照我国的分类标准,真正意义上的玫瑰栽培品种全世界约有200~300个。玫瑰花具有甜美的香气,是食品、化妆品香气的主要添加剂。玫瑰属于蔷薇科直立灌木植物,其花蕾可入药,一般春末夏初花将开放时分批采收,用小火及时低温干燥。现代研究发现玫瑰花中主要含有橙花醇、丁香油酚、香茅醇、苦味质、鞣质、没食子酸、脂肪油、红色素、黄色素、蜡质等。

“功效主治”

功效行气解郁,和血,止痛。

主治1.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胁痛、胃痛等。2.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月经不调、或经前乳房胀痛等。3.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的淤血疼痛。

“真伪鉴别”

市场上常有将月季花与玫瑰花混用的现象。月季花,呈类球形,花萼长圆形,花梗较长,萼片暗绿色,短于或等于花冠长,花瓣有的散落,长圆形,紫红色或淡紫红色,雄蕊短于花柱,气清香;玫瑰花,略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状,花托半球形,与花萼基部合生,花梗较短,萼片黄绿或棕绿色,花萼长于花冠,花瓣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紫红色,雄蕊长于花柱,气芳香浓郁。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忌用。

“药膳养生”

1.利气行血,散淤止痛

玫瑰花樱桃粥:粳米100克,煮粥,加入玫瑰花5朵、樱桃10枚、白糖适量,稍煮。适用于带下、痛经等。

2.理气解郁,和血散淤

冰糖玫瑰:玫瑰花50克,加冰糖适量,蒸15分钟。适用于肝胃气痛、月经不调、痢疾等。

3.养胃宽脾,理气散郁

玫瑰膏:玫瑰花300朵,用水熬浓汁,加入冰糖500克,小火收膏,每次1汤匙,沸水冲服,早晚各1次。适用于肝癌患者。

4.补心安神

玫瑰花烤羊心:鲜玫瑰花50克,加盐,水煮10分钟。羊心50克,串在烤签上边烤边蘸玫瑰盐水,烤熟即可。适用于心血亏虚引起的惊悸失眠、郁闷不乐等。

5.疏肝解郁,理气通络

玫瑰金橘饼饮:玫瑰花瓣6克,金橘饼半块(切碎),沸水冲泡,闷15分钟,代茶饮,可冲泡3~5次,1日饮完,嚼服玫瑰花瓣、金橘饼。适用于情绪忧郁兼有胸胁胀痛等。

“古今验方”

1.治疗月经周期性头痛

月季花15克,玫瑰花12克,滁莉花12克,杜红花10克,金银花15克,旋覆花6克(包煎),水煎服。月经来潮前4天开始服用,连服10剂,下次月经前4天再开始服用。

2.化痰核,消结块

玫瑰花、菊花各10克,青皮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适用于乳腺增生患者。

3.防治痤疮

海带、绿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用纱布包好),水煎,去玫瑰花,加红糖适量,每日1剂。

4.治疗更年期诸症

乌龙茶、茉莉花、玫瑰花、白菊花、白扁豆花各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适用于更年期烦躁不安、精神抑郁、高血脂、高血压等。